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课外美文(高3)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一个故事,说是田鼠们在收藏过冬粮食时,有一个田鼠却在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结果呢?田鼠们度过了一个美好如春的冬季!这是则寓言,其实是在说我们人呢。人在获取科技、受惠于科技的同时,也应获取文学艺术,同样的也会受惠于文学艺术。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还只说对了一半。文学艺术这样的人文学科是我们人类的精神家园,又有谁愿意失去家园,成为一个孤苦的遗弃者呢?戈致中主编的《课外美文(高3)》,至少可以成为你精神家园的一个窗棂,或围起家园的一段栅栏。格外提醒一下,每页的“随感录”,可是你自家庭院里的一片菜畦,恭贺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内容推荐

戈致中主编的《课外美文(高3)》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散文,既有叙事、抒情为主的纯情散文,也有以议论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文。它们是从浩繁的散文卷帙中挑选出来的散文精品。在文章中,作者们或是择一件小事,说一段情缘,叙一缕故旧,其言娓娓,其情脉脉,读来情真意切,动人心怀;或是凸现激情,泼洒胸臆,敢亮锋芒,犀利入骨,读完让人惊心动魄,扼腕而叹。

读者在阅读《课外美文(高3)》时,如能结合具体文章,细加揣摩,肯定能对自己作文选材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作用。

目录

品读生命

激越而深沉的生命之歌

谈生命

生命的滋味

石缝间的生命

享受人生

点燃信仰

点燃起信仰的明灯

火光

一只碗·一张纸·一颗心

我的信念

克林顿的“座右铭”

还有

两条路

选择的自信

生活的强者

我要笑遍世界

生命里要有一种硬度

决斗

失败者的魅力

败者的起点

一个譬喻

苦的感悟

腾出一块心田

腾出一块心田

父亲备忘录

我精彩的糟糕诗作

吾父之爱

父亲的爱

人生小事

修养与追求

魅力

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真水无香

信任无价

不速之客

默契

说“勤”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我的四季

春草散章

草莓

秋颂

冬季小语

清塘荷韵

中国的牛

书的征服

书的征服

历史

读韩愈

艺术是什么

唐诗过后是宋词

发问与探索

发问的精神

崇尚愚蠢

台阶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邂逅霍金

惠泉吃茶记

试读章节

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享受人生

梁衡

“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做贬义词使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样理解未免狭窄。人来到世界上,美好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内容无限,你就是抓紧享用也只能仅得其中的一部分。老作家孙犁见几个年轻人在泰山极顶,不欣赏风光,却围坐在一块巨石上,大打扑克。他感叹道:扑克何处不能打?这泰山风光却能享受几回?你看,这不是享受吗?这里没有剥削,没有欺诈,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取之不尽,其乐融融。

上面只是随举一例,其实享受自然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中值得享受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享受知识,读书学习;享受艺术,听音乐、赏诗文、观演出;享受刺激,探险、登山、看竞技比赛;享受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享受成功,奖励、鲜花、掌声;享受环境,浴新鲜空气、赏满眼绿色;享受安宁,心平气和,自我平衡;享受休闲,散步、谈天、度假;享受精神,信仰、理想、宗教,等等。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这都是自然赋予我们,让我们尽情选择享用的。一次,朋友谈天,有人说,独身或僧尼无爱无伴,少了多少享受?马上有人反驳道:这也是一种享受,享受孤独。生命原来是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生命之花原来是靠这许多的享受来供养的。试想一个在鲜花掌声中受勋的人,和点一支烟来过瘾的人,这是两种多么悬殊的享受。但是只要可能,不同的人接受同一种享受时又是多么平等。朱自清说:“老于抽烟的人,一叼上烟,真能悠然遐想。他霎时间是个自由自在的身子,无论他是靠在沙发上的绅士,还是蹲在台阶上的瓦匠。”但事实上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全部内容或最主要的内容。就像我们住进一家五星级的大酒店,除了睡觉,其他的健身、娱乐、美容、商务等设施都没有享用。又像不少人对计算机的使用,只不过是将它当成了一部打字机。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很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人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勇气,就是对生活的勇气,鲁迅所谓直面人生,古人所谓舍我其谁,现在的流行歌曲唱的“潇洒走一回”。对生命没有信心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二是创造,生命之身是父母所赠予的,而生命的意义却全靠后天的开发。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哥白尼和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学说而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一片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难以得到的。这么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说“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但这种高峰风光毕竟有人能享受到,它确实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爱因斯坦、达尔文、爱迪生、开普勒等人,当他们的伟大发现完成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对我都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布鲁诺、文天祥、项羽、谭嗣同、林觉民等,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作衣食之享时,他们却将生命的炸弹作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凰涅槃,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享受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享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

本来,追求物质的进步和精神的自由,或日两个文明,就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列宁曾将共产主义形象地比喻为苏维埃加电器化;战争时期,战士们在战壕里憧憬的美好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但幸福又是个动态的东西,如想要独立高峰,就只有一座接一座地攀登,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享受。可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当登临一个山顶时,除了擦汗、喘气,却常忽略了这山的美丽,忘记欣赏脚下的林海,悬崖上的山花,还有天边的流云。这种享受若不经意便稍纵即逝,若再无追求,也就再没有新的享有。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用。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又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那么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揣摩

“享受”通常是被当做贬义词,可是作者却从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奋斗的目标两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全新的见解。从文章中看,作者所说的“全面的享受”指的是什么呢?必须有哪两个条件?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应该怎样看待享受呢?

P17-20

序言

文心一片送给你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青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了美丽的憧憬,为未知编织了无数奇妙的光环。我们渴望探求宇宙的奥秘,渴望解读周边的人生。我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青春的生命不安于一味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析,思维的触角努力想挣脱课本的束缚,伸向火热的时代,伸向沸腾的生活。《课外美文》一篇篇饱含“真诚恻怛”人文情怀的妙文佳制,将引导我们从习焉不察的生命素材中领悟到烁烁的意蕴,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觅到人类精神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感受到振聋发聩的启示。培根说:“凡有所读,皆成性格。”达尔文说:“用艺术的矿泉防治精神的偏枯病。”通过阅读,融合在文章中风骨、情操、志向和智慧,将自然地流入心中,将我们的人文品位、人生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我们在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世俗社会中披上一件防污去秽的精美而坚实的“软甲”。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青少年儿童说过:“多读点散文吧。”《课外美文》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散文,既有叙事、抒情为主的纯情散文,也有以议论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文。它们是从浩繁的散文卷帙中挑选出来的散文精品。在文章中,作者们或是择一件小事,说一段情缘,叙一缕故旧,其言娓娓,其情脉脉,读来情真意切,动人心怀;或是凸现激情,泼洒胸臆,敢亮锋芒,犀利入骨,读完让入惊心动魄,扼腕而叹。这些文章全是作者内心世界真诚的袒露,率性而为,理深话明。古人言:“修辞立其诚。”诚者,真也。惟其选取真事,饱含真情,才能产生感人的魅力,文章也才能成为上乘之作。另外,美文的作者选材时多从小处实处着手,因小见大,虚实相生,文章中罕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大事”,绝大多数写的是寻常生活,身边琐事,普通的花草树木,常见的人文景观。这些事,大多为作者亲眼所见,亲身所历,并且心有戚戚,感受良多,写入文中,就能让人观之新鲜,品之有味,赏玩再三,难以舍弃。郁达夫有言:“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俗话说:“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题材的大小,不能决定文章内容的优劣。小的题材,只要见地真切,感受独特,同样能闪射出异样的光彩,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时,如能结合具体文章,细加揣摩,肯定能对自己作文选材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并很讲究读书的情调。秉烛夜读,围炉共话,千古传诵,引为美谈。我们不应把《课外美文》看做是课本外的课本。“情调”是随意春菲的一抹幽香。或共会,或独赏,或正襟危坐,或闲散待之,或疾声高诵,或微吟默想,自由自在、有滋有味就行。也不应把每页的“随感录”(小学拼音版未设计)看做是练习式的留空。勾画提玄,正评歪批,点什么种子,悉听尊便。“随感录”是我们自家庭院里的一片菜畦,“随感录”三字,要义就在这个“随”上。在自己自由支配的闲暇的天地里,读上一篇含意隽永的美文,优美的文辞、深深的哲理、感人肺腑的形象、浓淡相宜的景物,将会如习习轻风,拂过一支支含苞待放的枝头。再在此时此境,于美文的左边右侧,或喜或悲,或轻或重,或庄或谐,把自己的随感录下,岂不快意哉!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课外美文(高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戈致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40802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