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斯特娜夫人可以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变成她们学习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她通过有意思和探索性的游戏,让小维尼弗里德不自觉地学会了拼写、语言、地理、数学。

然而有些父母认为维尼弗里德继承了斯特娜夫人聪明的基因,才能具有非凡的才能,她的成功源于天赋而非后天培养的结果。在迈克尔·文森看来,这种想法实在荒谬,虽然继承和遗传也很重要,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会充分说明这一切。本书由维尼弗里德·斯特娜编著。

内容推荐

《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由维尼弗里德·斯特娜编著。

《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简介:

斯特娜夫人的每一个教育观点,都通过事实来证明。我们都知道卢梭笔下的爱弥儿,这个想象出来的孩子承载着卢梭伟大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爱弥儿这个想象的孩子仅仅活在卢梭的教育计划里。与其截然不同的是,斯特娜夫人的维尼弗里德和她的教育方法,是通过现实生活的验证,是真实存在的。

斯特娜夫人可以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变成她们学习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她通过有意思和探索性的游戏,让小维尼弗里德不自觉地学会了拼写、语言、地理、数学。

目录

第一章 他们的故事给我的启示

 早教适时得当,每个孩子都是天才/2

 孩子一出生,教育就开始/4

 早教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6

 教育孩子,必须先改造母亲/8

第二章 做好充足的准备成为母亲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12

 健康的母亲才能生出少生病的孩子/14

 父母应该有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16

 高度重视自己的饮食/18

 孩子就该父母自己带/20

 把好的情绪传递给孩子/23

第三章 重视孩子的健康

 用母乳喂养孩子/28

 对于好吃的食物要有个度/30

 把饮食变得有规律/32

 兼顾孩子的快乐和健康:从控制零食开始/34

 不要让孩子“与糖为敌”/36

第四章 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

 别让神童因为缺少早教而变得平庸/40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42

 用音乐和诗歌训练孩子的听力/45

 帮助孩子感知色彩世界/47

 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50

 5岁的女儿能把书本整页背下来/52

第五章 营造好的成长环境

 让孩子在美丽的环境里成长/56

 育儿室一定要打造得温馨惬意/59

 漫画读物是培养孩子艺术品位的有效方式/61

 家庭和睦孩子才会幸福/64

第六章 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

 孩子的品格取决于父母/68

 被溺爱的孩子会缺乏自制力/71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自我主义者/74

 让孩子懂得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77

 教育孩子不要成为可怜的吝啬鬼/80

 拥有尊严的前提是拥有礼貌和智慧/83

 女儿谦逊的品质源于知识/86

 “可爱的谎言”或“善意的谎言”/89

第七章 怎样教女儿学习语言

 我用纯正的英语和女儿交谈/94

 请别用语法规则和字母表折磨孩子/97

 先打好母语基础,再学习外语/99

 在游戏中学会多种外语/101

第八章 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照料游戏”让女儿爱上学习/104

 “寻找音符”帮女儿学会多种乐器/106

 让女儿通过打字熟练掌握拼写技巧/109

 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111

 数字游戏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113

 不要忽视训练孩子的触觉/116

第九章 自制的玩具和有趣的游戏

 适合1—6岁孩子的玩具/120

 各式各样的游戏/122

 一些很好玩的视觉游戏/124

 女儿最喜欢玩的颜色游戏/126

 其乐融融的亲子游戏/127

第十章 与巨额财物相比想象力更有价值

 努力开发孩子的想象力/130

 童话是陪伴孩子的天使/132

 女儿从神话中感知到了对与错/134

 玩具也是打开想象力的钥匙/137

第十一章 我教育孩子的一些小观念

 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142

 不必做费德博士/144

 填鸭式的教育只会事倍功半/146

 从孩子出生就认为他会思考/149

 允许孩子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认真回答/151

 轻易不在孩子面前掉眼泪/153

 鼓励孩子多说“我试试’/155

 千万不要取笑孩子/157

第十二章 教授孩子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讲故事是学习历史的好办法/160

 顺口溜能够让孩子的记忆更加牢固/163

 我是这样引导女儿爱上读书的/165

 鼓励并帮助孩子成为“作家”/168

 我学老卡尔的方法教女儿认识大自然/170

 从两岁起,我就要求女儿坚持写日记/174

第十三章 让孩子听话的诀窍

 说教远比体罚更有效果/176

 不要体罚更不能“心罚”孩子/179

 要诚信对待自己的孩子/182

 品行记录激励女儿表现越来越好/184

 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186

 让孩子自愿变得顺从/188

第十四章 我个人的自然教育理想

 我个人的自然教育实践/192

 自然教育的宗旨/196

 自然教育的目标/198

后记 祝福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女儿一样快乐成长/199

试读章节

早教适时得当,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我始终相信一件事:每个正常的孩子都与生俱来地拥有其与众不同的天赋和才能。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天才是获得了上帝的特别眷顾。回顾那些成就伟业的风云人物,我们不难发现,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的正是恰如其分的早期教育,这使得他们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出众的禀赋。

卡尔·威特是一个举世公认的货真价实的天才。他能自如地运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6国语言时才八九岁,其时他已经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他9岁考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年仅16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不仅如此,他23岁出版了著名的《但丁的误解》一书,一举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人物。后来他终生都在德国一些著名的大学里教学,直到1883年辞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归功于他父亲老卡尔·威特在他小时候实施的早期教育。

小卡尔出生时早产,脖子被脐带缠住了,幸而在医院得到及时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小命。因为早产,出生后的小卡尔反应迟钝,神情呆滞,属于典型的智障儿,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毁了。但老卡尔·威特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坚持用自己独创的方法教育小卡尔。他没有白费心血,在他的悉心教育下,小卡尔最终取得了上述成就。

这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可是,我却认为这是每一个有爱心的父母都能够达到的。一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更是如此,他们受益于适当的早教而少年成才。例如,当普通小孩还在抹鼻涕的时候,3岁的孑L子已经可以弹琴并与母亲的友人谈论孝道;4岁的弥尔顿已经创作出为人赞赏的拉丁诗文;5岁的汉尼拔举起了比自己体重还要重的巨剑,并发誓永远不会放弃对罗马复仇;7岁的康德已经掌握足够的知识来为周围的孩子授课,为人师表的气质已然显现出来;9岁的保罗·摩尔菲获得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12岁的罗马教皇就谱写出了著名的《孤独颂歌》;15岁的歌德就做了大量写作练习,因为他那有先见之明的父亲对他进行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由此看来,那些认为才能完全出于天赋的想法,显然是愚蠢而错误的。

当我生下小维尼弗里德的时候,我在书中已经读到了以上伟大人物的成长经历,所以无论她先天智力如何,我都会对她进行科学的早教,让她自身蕴藏的天赋和才能尽量释放出来。

事实证明,我对她如此用心良苦是正确的,并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小维尼弗里德随着一天天的成长逐步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她3岁已经能够使用打字机;9岁那年,她分别通过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这两所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入学考试;不到10岁,她已经掌握了13种语言。此外,她还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并创作了很多诗歌,出版了自己的童谣,还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周围的人都认定维尼弗里德是一个天才。然而,只有我知道,她不过是个普通的孩子,不过就是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我给予了她语言、艺术、音乐等方面的训练。

事实上,凡是家长,都梦想着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儿童。这个愿望很美好,只不过家长们常常忽略了一个道理:天才往往源自早期开发,而不是来自上帝恩赐。

我一直坚信,无论哪个孩子接受到恰当的早期教育,都有成为一个天才的可能。

孩子一出生,教育就开始

外科医生w.C.Rucke在一篇论文中讲道,我们十分反感的寄生虫类曾经都有翅膀,后来它们变成血液里的寄生虫后,不必再为食物而工作了,久而久之翅膀就退化了。寄生虫丧失了飞行能力,这对人类来说是件好事,懒惰的寄生虫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可怕的真理:某些身体机能要是不去使用就会退化。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及时开发孩子的天赋,时间久了它们就会像根本不存在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到那时就悲剧了。出于一个称职母亲该有的责任,当小维尼弗里德还未曾降生时,我就做好了准备,一定不能让她的天赋在沉默中消失。

事实上,我真的做到了。我对小维尼弗里德的早教从她一出生就开始了。我会尽量用一些伟大人物的艺术作品或者诗篇来养成她对追逐美好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比如说,在维尼弗里德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她的育儿室就被我挂满了各种名画的复制品,我选择的这些作品主题都是表现美丽、圣洁或者勇敢的。我认为,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小维尼弗里德在内心里形成一种向美向善的审美倾向。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5岁的维尼弗里德在一本画册里看到一幅卡拉瓦乔关于“圣母”的画作后,立刻表现出了十分厌恶的神情,因为她看到画作里的圣母光着巨大的脚躺在地上,像一位没有教养的洗衣妇一样。

尽管父亲向维尼弗里德说明,卡拉瓦乔的表现方式就是这样,但她仍旧无法接受。等她了解了卡拉瓦乔的传奇生平后,她仍旧坚持说:“爸爸,他有那样糟糕地表现圣母的权利,但我也有表示厌恶的权利,我认为那不美丽。”她父亲对于小女儿坚定的审美判断力吃惊不已。

维尼弗里德在日后的生活中始终怀有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正是源于她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审美观念。

因此,父母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小孩子是不懂得拒绝的,你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所以说,要是你什么都没有给他,那他可能就会一无所有。

孩子一出生早教就开始,我想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这样做。P2-5

序言

  前几年,各大媒体都在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那些在早教中出现的神童们颇受人们关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维尼弗里德。通过母亲的培养,她在3岁时就能熟练拼写、阅读,5岁时开始创作并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9岁时顺利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人学考试,10岁时能自由运用13国语言,并且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在象棋上也成绩卓越。

人们开始提出很多问题,她有这样大的成就是由于具有天赋还是得益于早期的教育呢?到底什么才是成就她的因素呢?人们渴望得到这个女孩的教育方法。所以,维尼弗里德的母亲斯特娜夫人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

我认为维尼弗里德能有所成就,毫无疑问是得益于斯特娜夫人良好的早期教育。1913年,当我在匹斯堡大学读书的时候,去过斯特娜夫人的家,看到小维尼弗里德我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她是那么的活泼,并且很有礼貌。她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展示了她在语言、音乐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才能,并且背诵了一些自己创作的用来帮助记忆历史事件、拼写韵律乃至数学知识的诗歌,同时,她在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也拥有非常好的素养。

我们都惊讶于小维尼弗里德的这种难以置信的能力,都很想了解斯特娜夫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所以我提出让斯特娜夫人把发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事都记录下来。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两年里,教育界重提了“早期教育”的话题,人们都认为现行的教育方法比较滞后,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孩子们的发展。但是,除了指责和咒骂,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究竟该如何对孩子实行早教呢?

在人们的强烈要求下,斯特娜夫人试着整理她和小维尼弗里德从婴儿时期到10岁之间的真实的生活,她就像记日记那样来描述过去的生活,很真实、很平淡地讲述她是怎样帮助女儿打开一扇扇知识和智慧的大门。

斯特娜夫人的每一个教育观点,都通过事实来证明。我们都知道卢梭笔下的爱弥儿,这个想象出来的孩子承载着卢梭伟大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爱弥儿这个想象的孩子仅仅活在卢梭的教育计划里。与其截然不同的是,斯特娜夫人的维尼弗里德和她的教育方法,是通过现实生活的验证,是真实而存在的。

斯特娜夫人可以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变成她们学习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她通过有意思和探索性的游戏,让小维尼弗里德不自觉地学会了拼写、语言、地理、数学。

我认为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重点在于他们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所以我力荐这本书,因为拥有一种能让父母事半功倍和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的教育方法是多么的重要啊!

然而有些父母认为维尼弗里德继承了斯特娜夫人聪明的基因,才能具有非凡的才能,她的成功源于天赋而非后天培养的结果。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实在荒谬,虽然继承和遗传也很重要,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本书会充分说明这一切。

后记

祝福所有的孩子都像我女儿一样快乐成长

可以说,每个正常的孩子生下来时都具有一些特有的天赋和才能,只不过他们的天赋和才能后来大多没有被开发出来。

所以,每一个母亲都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天赋,尽力去观察它、保护它、发掘它并培养它。但事实上,母亲们似乎更注重于孩子的健康,只要看到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变胖、长壮,就心满意足了,这似乎也成了她们培养孩子的唯一目标。至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她们连想都没想过。显然,这是不负责任的。

孩子的智力、体力和道德,只有母亲事先播下良好的种子,才能长出良好的花朵和果实。母亲就像是陶瓷工人,而孩子就像是黏土。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早期教育。

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生中最开始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刚出生时他们对什么都没有印象,大脑是纯白的,我们的习惯和思维非常容易影响到他们。”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德;播种一种品德,就能收获一种命运。

换句话说,从孩子的父母身上,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孩子将会是什么样子。要是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恰当的教育,他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米开朗基罗幼时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是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从小就迷恋绘画。在学校里坚持素描练习,这都得益于石匠家庭的熏陶,虽说他父亲极力阻止他从事艺术创作,但他还是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生命,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既要有科学合理的引导,又不能进行强迫。我在对小维尼弗里德进行自然教育时,从不强迫她去做什么,这样,她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持续发挥出来。

为了避免她的精力被白白地浪费掉,我尽力对她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这样坚持做下去,孩子就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去啃手指头、发呆,或无聊到沮丧地毁坏物品,更不会烦躁不安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的小女儿3岁起就会创作诗歌和散文;4岁时就能用国际语写剧本,并获得了好评;5岁前就能用8国语言与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她在音乐、美术、文史、地理、数学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身心健康又富有爱心。这可以说是每一个母亲都期望看到的结果。她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神童”,但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并不是什么天生的神童,她不凡的能力是我按照自然教育理念训练出来的。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中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母亲。不仅有生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更应该担起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看来,母亲是全人类的教育者。

最后,我希望我这些教育自己女儿的方法能给全天下的母亲一些启示,能够对渴望孩子成才的父母们有所帮助。最重要的一点: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像我的女儿一样,在自然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维尼弗里德·斯特娜
译者 王颖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5868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