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永明等编著的《反思与突破——在经典与现实中走向纵深的鲁迅研究》收录了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寓言与民族文本、鲁迅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与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寻求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鲁迅与中国现代化问题、作为试毒剂的反讽者——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思考笔记等文集。
图书 | 反思与突破--在经典与现实中走向纵深的鲁迅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寿永明等编著的《反思与突破——在经典与现实中走向纵深的鲁迅研究》收录了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寓言与民族文本、鲁迅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与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寻求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鲁迅与中国现代化问题、作为试毒剂的反讽者——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思考笔记等文集。 目录 鲁迅研究的世纪反思与突破——“鲁迅:经典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代序) 鲁迅与现代中国 鲁迅:20世纪中国的民族寓言与民族文本 鲁迅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与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 寻求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 鲁迅与中国现代化问题 作为试毒剂的反讽者——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思考笔记 鲁迅经典与21世纪中国现代公民成长 走向左翼文学(文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重组与分化——鲁迅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选择 痛感:鲁迅现代体验的起点——鲁迅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之 “我要骗人”:鲁迅言与行的背离——兼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的当代意义 鲁迅与胡愈之——鲁迅为何拒绝赴前苏联疗养 鲁迅:对生存隐秘的凝视 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价值 “启蒙”如何内在化于“美感”——从一个视角看鲁迅为何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经典的中心 《伤逝》叙事建构与主题蕴含再认识 表达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 悲哀的推移——谈鲁迅小说叙事的特点 鲁迅小说的小城镇叙事 关于《出关》和《(出关)的“关”》 重读《出关》的现实寓意 新编与新诠——对《故事新编》的结构性读解 鲁迅杂文与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性” 论鲁迅写作的批评本体意义 “记念”的修辞术——鲁迅的纪念文字与文章辨读 说吧,记忆——《朝花夕拾》“回忆”的叙述学分析 作为治愈文学家的鲁迅 鲁迅的世界影响及其他 百年来鲁迅在世界上传播的区域格局及其重要学派 活在日本的鲁迅 村上春树《1Q84》中《阿Q正传》的亡灵们 “日本鲁迅”的另一面相——霜川远志的《戏剧·鲁迅传》及其周边 鲁迅、丰子恺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送去主义”与“书法外交”——以鲁迅与日本为例 鲁迅在韩国:接受脉络与社会影响 述论鲁迅诗歌的英文翻译 鲁迅与先秦诸子 寂寞中的守望——消费时代的鲁迅和鲁迅研究 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 我们如何深化和发展鲁迅研究——在纪念鲁迅一百三十周年诞辰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反思与突破--在经典与现实中走向纵深的鲁迅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寿永明//王晓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418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0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