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洪宪梦
内容
试读章节

顾维钧穿的是黑色燕尾服,白衬衫上系着黑领结,戴着黑色高筒礼帽,穿着黑色漆皮鞋,这是民国官方规定的西式大礼服。此人的英文名字叫惠灵顿,江苏嘉定人,年仅二十七岁。他十六岁留美,光绪三十一年人哥伦比亚大学,民国元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又兼任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秘书。两个月后,唐绍仪辞职,顾维钧随后递上辞呈,经袁世凯挽留,继续留任总统府秘书,又兼任外交总长陆征祥的秘书。民国二年,他参与中英西藏谈判,受命与英国公使朱尔典交涉,前后历时半年。民国二年六月,顾维钧与唐绍仪的女儿结为连理。

“我来中国已经四十余年了,其间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之变、庚子之乱、辛亥之乱,都是亲身经历,这四十年风云变幻,中国大伤元气。”说到这里,朱尔典显得思绪重重,“每回游西御苑都让我感触丛生,回想起来,其中众多历史事件都与这里有关,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公使先生对于中国的感情,维钧一直铭记在心。”顾维钧踌躇了一下,忽然压低了声音:“尤其是今年春天,中日之间那番折冲樽俎,公使先生出自肺腑的忠告,让维钧尤为感动。后人一定难以理解当时的苦衷,‘中日新约’签订之前,中日双方正式会谈二十五次,会外交涉不下二十余次,历时八十四天,由此可以看出其中的艰难。‘中日新约’既是国家民族之奇耻大辱,每个参与此次谈判的中国人,也都蒙受了屈辱,可谓创巨痛深,但愿有朝一日能够洗雪这段历史。”

民国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签署的“中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中日关于南满州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以及十三项“换文协定”,统称为“中日新约”,史称“民四条约”。

民国四年一月十八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提交了一份秘密外交文件。这份外交文件合计二十一项条款,史称“二十一条”,其中包括中国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原有一切特权;山东土地及沿海岛屿,概不租借或让与他国;准许日本修建由烟台或龙口连接胶济线之铁路;尽快开辟山东省各主要城市为商埠;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铁路交还期限,均延长为九十九年;日本人在南满和蒙古东部,享有土地租借权等各种权利;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让与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察由中日合办;中日合办军械工厂。

日本人竟然具有如此大的胃口,这让袁世凯始料未及。对于“二十一条”,他既不敢断然拒绝,也不甘心轻易就范,希望通过交涉,讨价还价,化解这场外交危机。

山东问题由来已久。当初“马关条约”签署不久,俄、德、法三国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放弃占据辽东。日本无力抗衡三国,又向清政府勒索了三千万两白银,归还了辽东,史称“三国干涉还辽”。两年之后,德国借“曹州教案”,出兵强占山东胶州湾。光绪二十四年二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李鸿章等人与德国公使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准许德国租借胶州湾九十九年,并承办胶济铁路和山东矿务。此后,德国设立“胶州湾自治领”,任命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兼任胶州总督,隶属海军部。民国三年,“欧战”爆发,日本内阁和军方都认为“协约国”占有军事优势,借此机会,正可以扩张在东亚的势力,何况当初“三国干涉还辽”,已和德国结怨,国内未经争议,便加入了“协约国”集团。

对德国占据的胶州湾,日本政府觊觎已久,又担心作为“协约国”盟国的俄国出兵争夺,乘“欧战”之际,列强无暇东顾,就以参战为名,抢先下手,趁火打劫。民国三年八月二日,日本外务省宣称,英国如卷入战争,日本决不会袖手旁观,必将履行“英日同盟条约”义务,当时海军舰队已经在九州的佐世保港集结。两天之后,英国对德宣战,要求日本出动海军,攻击远东海域的德国军舰,协助保护英国商船,这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胶州湾是德国在亚洲的主要殖民地,青岛港作为黄海的天然良港,也是德国远东舰队最重要的基地。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在九月十五日以前,将青岛港和胶州湾租界无条件地移交给日本,德国海军从中、日两国海域撤退或解除武装。与此同时,日本驻华使馆代办小幡酉吉,警告中国,不许从德国手中接受胶州湾,否则日本将视为中国自行破坏中立。八天之后,日本大正天皇下诏,对德宣战。

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海军数十艘舰艇封锁胶州湾海面,开始炮击青岛。日本陆军两万余人,在海军舰只护送下,于九月二日强行从山东的龙口、莱州海面登陆,又分兵数路,侵占莱州、招远、平度、莱阳等地。十六年前,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驻扎在此的数千名英军与进占胶东的日军,组成“英日联军”,由莱阳南下,迅速攻取即墨等地。英日联军又在青岛附近的崂山登陆,很快便占据了胶州湾周围地区。与此同时,英国远东舰队协同日本海军一起封锁了胶州湾,参战的日、英两国陆、海军达六万余人。

驻守胶州湾的近万名德国陆、海军陷入了重围,十余艘海军舰艇当中,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及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莱比锡”号、“尼恩贝格”号,奉命离开胶州湾,冲破海上封锁,成为了漏网之鱼。P10-P13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小说首先应该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它必须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时,它还应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情节,《洪宪梦》可谓二者兼备。

——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 刘恒

《洪宪梦》极具历史真实性,所反映的史实极为翔实,其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的处理,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孝正

王燕琦以历史性、社会性和丰富的人性相结合,写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立体的袁世凯。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刘庆邦

王燕琦以史家的情怀,小说家的笔触,坚实的考据,生动的细节描写,拨开走向共和征途上的漫漫历史烟尘,求见了大时代景况中一个个鲜明人物的灵魂。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徐坤

读《洪宪梦》,竟然品到了张恨水小说的味道,这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书中又分明呈现了波诡云谲的民国政局与一代先驱的宪政梦想,其历史可信度和现实关照感兼而有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专业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蒙曼

目录

第一章·会贤堂

第二章·克勤郡王府

第三章·饮冰室

第四章·社稷坛

第五章·太极殿

第六章·利顺德饭店

第七章·六国饭店

第八章·正阳楼

第九章·体元殿

第十章·东厂胡同

第十一章·府学胡同

第十二章·居仁堂

第十三章·广和居

第十四章·石驸马大街

内容推荐

《洪宪梦》编著者王燕琦。

长篇历史小说《洪宪梦》描写了民国四年(1915年)夏秋之际至民国五年初春的一段政治变局,在此期间,北京政坛围绕着共和制度与君主政体孰优孰劣之争,即所谓国体之争,展开了一场云谲波诡的政治运动与权力角逐。

一百年前,武昌起义爆发,封建制度崩解,中华民国肇兴,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转折。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宪政筚路蓝缕,君主政体阴魂不散,皇权噩梦始终困扰着政治强人。《洪宪梦》描述了民国初年的一番风云变幻,刻画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政坛权争。民国四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胶州沦丧,危机四伏,民国总统袁世凯企图改变共和政体,实行君主政体。君主立宪派在幕后操纵舆论,左右民意,鼓动支使政客、军警、乞丐、游民乃至青楼女子,演出了组织社团请愿、全国投票决定国体、参政院推戴皇帝等一出出政治闹剧。蔡锷、梁启超等人不顾生死,出走京城,南下兴师,讨伐独夫。日、英等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干涉帝制活动,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洪宪帝制”终成春秋大梦,却为后世留下了镜鉴。

近年来,袁世凯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在“癸丑之役”(二次革命)与“洪宪帝制”中的表现,留下了一个个历史的谜局,史学界至今仍存争议。辛亥革命四年后的“洪宪帝制”,铸成了袁世凯的个人悲剧,此后一系列的政治变局与社会动荡,亦演变成为中国的悲剧。

《洪宪梦》人物众多,既有军阀、政客,亦有志士仁人,还有满清遗老、京城名妓各色人等,其中着力刻画的袁世凯、蔡锷、杨度、梁启超、袁克定等历史人物,尤为生动、传神。小说深入细致地描摹了京华风物,为读者重现了民国初年的一幅幅风俗画卷。

作者王燕琦,现供职于《光明日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30年,获得中国记协评选的“优秀报道奖”、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的“五一新闻奖”等多个新闻奖项,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

这部小说得到了一些知名作家、学者高度的评价。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刘恒认为:“历史小说首先应该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它必须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时,它还应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情节,《洪宪梦》可谓二者兼备。”  

著名作家刘庆邦评价道:“王燕琦以历史性、社会性和丰富的人性相结合,写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立体的袁世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专业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评价道:“读《洪宪梦》,竟然品到了张恨水小说的味道,这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书中又分明呈现了波诡云谲的民国政局与一代先驱的宪政梦想,其历史可信度和现实关照感兼而有之。”

编辑推荐

《洪宪梦》编著者王燕琦。

《洪宪梦》人物众多,既有军阀、政客,亦有志士仁人,还有满清遗老、京城名妓各色人等,其中着力刻画的袁世凯、蔡锷、杨度、梁启超、袁克定等历史人物,尤为生动、传神。小说深入细致地描摹了京华风物,为读者重现了民国初年的一幅幅风俗画卷。

作者王燕琦,现供职于《光明日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30年,获得中国记协评选的“优秀报道奖”、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的“五一新闻奖”等多个新闻奖项,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洪宪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燕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12750
开本 16开
页数 3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