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马小姐情史
内容
试读章节

【壹】

像“张公馆”这般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在成都基本上算是奇迹了。

它位于城中一条幽静湫隘的小巷内,因地理位置不佳,被夹在两幢居民楼中间,不利于商业开发,至今仍未被任何房地产商相中。在遗憾没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一臂之力之余,也庆幸房价的飞速上涨增加了它的市场价值。外人纷纷建议张家人在百年以后向国家申请物质文化遗产,让“张公馆”与“杜甫草堂”“武侯祠”等著名景点一并出现在成都旅游全攻略的小手册上。但赵氏两姐妹并不这么想。她们日夜盼着成为“拆迁富”。就按每平方米两万块钱来算,380个平方米,那也得760万哪!光是想想这个数目就头晕缺氧,得花好长一段时间来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姐姐赵喜年想,等有了这笔钱,她就再不用靠辛苦地卖茶水来供妹妹读大学了。而妹妹赵喜丽则想,有了这笔钱,她可以天天淘宝,见什么喜欢的,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拍下来。要知道,再没有比快递员每天在家门口喊“赵喜丽,你有包裹”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

赵喜年在外祖父留下来的“张公馆”里开起了露天茶馆,取名为“赵小姐的店”。她在二手市场花40元钱买来四套年代久选的葡萄红木桌椅(据卖家说,如果不是她那天火眼金睛地选中了它们,他就准备把它们当柴劈了。因为其他的客人见了它们,总说这是死人用过的东西——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它们正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但赵喜年正是看中了它们这一点,腐朽的气息里有—种时光的味道),之后她又去荷花池批发市场选了几块日本产的棉麻印花粗布,用自家的缝纫机做成了桌布和靠垫,和那些木桌椅配在一起,倒像是时下流行的故意做旧的家具,品质陡然地增高了许多。摆在屋前的两棵黄桷兰树下,把这座古老的庭院衬托得越发有情致了——人穿件花哨的衣服往那儿一坐,简直像极了生活在旧时画报里的人。因此,来这里喝茶的人,喝茶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来感受那种浓郁的古典氛围,顺便拍几张照配上一段矫情的文字放到自己的空间相册里,足以向全世界的人证明白己的小资生活过得是多么地风生水起。

所以,当一个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的青年男子走进店里来的时候,她也没太在意。

而在这时,外婆从屋里走出来了。

外婆虽已是耄耋老人,却精神矍铄。穿着一件祖母绿的旗袍外套一件黑色的羊绒呢子大衣,领口处别着一枚金色的羽毛形领针,颤颤巍巍却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屋里走出来了。

赵喜年正要给那位青年男子点单,看见她腋下夹着一份报纸,怀里抱着一只大黄猫,不禁担心地提醒道:“外婆,小心一点,扶着点墙啊。”外婆不屑地睨她一眼,用已经瘦得像竹签一样的手指抚过大黄猫的背,说:“你就是瞧不起我,我手脚灵活着呢,你现在要带我去环游世界,都没有问题。”赵喜年微微笑道:“你还惦记着环游世界呢?”外婆径直来到她的专用位子,水池边的摇椅上坐下,缓缓地答道:“我还是那句话,活着就有希望。”“行。”赵喜年把点单用的圆珠笔支在下巴上,说,“等这儿拆迁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带你环游世界。”“哼。”外婆把胸口挂着的一副金丝边眼镜架到鼻梁上,说,“拆迁!年年都说要拆迁,年年都说得跟真的似的,可是到头来还不是一场欢喜一场梦。”说完就看起纸报来,不再搭理赵喜年。“这老太太真有意思。”突然有人说。赵喜年这才意识到已经把那个青年男子晾在一旁半天了。“不好意思,光顾着和我外婆说话了。”“没关系。”青年男子半转过身子好奇地打量赵喜年的外婆,说,“她看起来很讲究也很有派头,年轻时,应该是一个富家小姐吧。”“算是吧,不过也没风光多久,就垮了。”她的表情也随之一垮,用过来人的口气说,“所以说,女人啊,一定要嫁对男人。”说完突然意识到在客人面前发出这样的感叹不对,立即恢复了庄重的态度。“老板,再打壶水。”隔壁桌的客人举起桌上的玻璃水瓶晃了晃。“好咧。”赵喜年拿走玻璃水瓶,进到里屋去掺水,出来时正好瞧见刚来的那位青年男子把镜头对准外婆,连忙阻拦道:“别拍,我外婆可不是风景。”青年男子很不好意思地放下相机,说:“对不起,我只是觉得她坐在那儿,那画面很不错。”“你坐在这儿,这幅画面也不错。”

青年男子点了杯柠檬茶,一个人坐到黄昏。客人都翻了好几次台,他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赵喜年就有些急了。她一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只好硬着头皮去下逐客令。“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一般六点就要打烊。”她说。

“六点?这么早?”

“嗯,我们晚上不做生意。”周一到周五,晚七点,赵喜年要骑车去上夜大。

 青年男子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也许他一下午的思考还没有个结果,或是发呆还不够尽兴。“嗯,也是,你一个女孩子做生意,总是应该小心些的。”

“嗯,谢谢理解,欢迎你下次再来。”

“嗯,这地方不错,我明天还来。”

赵喜年微笑着点点头,以示感谢。可她心里明白,这样的客人,走了是再不会回来的。看他的装束和听他说话的腔调,就知道他是一位远方来的旅行者,而旅行者的眼睛,总是用来发现新鲜事物的。已知的风景,是一张夹在相簿里的泛黄照片,只等着老了以后再去翻阅。

因此,她也没有给他打折扣,不指望他会是回头客。

可他第二天再次踏进她的小院时,赵喜年倒吃了一惊。“怎么是你?”赵喜年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问完又觉失礼,不等他回答赶紧又问:“今天还是一个人么?”

“嗯,我一个人来的。”也不知是指他一个人来喝茶,还是指他一个人来了成都。后者,总令人联想到“孤独的旅人”之类的浪漫词,颇有些令人着迷。赵喜年一听,便笑得有些温柔了。

这天下午,“赵小姐的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阴天的缘故。这样的天气,似乎更适合待在家里睡懒觉。赵喜年把李宗盛的歌声拧得稍稍大一些后,便坐在院子的一角复习英文。她手指间转动着一支中华牌铅笔,嘴里小声地念着英文句子。尽管音乐总有些分她的神,但她却不想关掉它让别人听出她阅读英文是十分不流利的。她仰头放松脖子,却发现那青年男子正在看她。两人的目光相遇,颇有些尴尬,都礼貌性地笑笑,马上把眼睛移开了。赵喜年这下再也读不进去书了,她想,他那样盯着她看了有多久?那眼神绝不是无意间碰上的,她在他的眼里,看到时间停滞过的痕迹。她合上书,站起来走进里屋去看外婆睡午觉起来没有。她现在必须换一个环境,不然她胸口的起伏会大得像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以前也不是没被客人偷偷看过(她长得还是有些姿色的——虽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五官端端正正,身材标标准准,是一个挑不出什么错的女生),那时的她除了表面平静内心窃喜以外,更在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增添了几分的傲气一女人的自信,往往都是从男人(特别是优秀的男人)的窥探开始的。  P11-14

后记

写这部小说时,我把它当成我人生中的最后一部小说来写,因为过不了多久,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一想到“世界末日”,心里总有些发怵。倒不是怕死,是怕那种被压在预制板下从信念坚定(我一定会活下去)到心灰意冷(看来我是死定了)的绝望感觉。像小时候放学回家,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隧道,有一天走到半路突然停了电,只好在黑暗中扶着墙摸索着前进,身边总有窸窣的衣服摩擦声和细碎的脚步声响起,担心会有一双罪恶之手上前来捂住我的嘴巴将我拖进命运的深渊,吓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浑身都处于一种戒备的状态。直到看见前方不远处有微弱的一点光,忽明忽灭,像在向你打信号灯,这才疾速地奔走起来。书包带子垮到了手腕处,差点就想扔下不要。但总到不了尽头,尽头像一只灵活的飞鸟,你站在屋顶拿着捕网永远也捕捉不到它。深深的恐惧感把强装的勇敢撕扯得支离破碎,开始怀疑这是否真的是往常老走的那条隧道,抑或这是一条魔鬼的滑滑的肠子?直到那一点光渐渐地消失,才回过神来那不过是路人的烟头。

后来,尽管我安全地走出了隧道,但我却再不肯靠近它了。我恨极了看不见希望的一切。

于是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我要作好自救的准备——1.压缩饼干和矿泉水。2.耐脏的衣服和鞋子。3.足够用三个月的纸巾。4.最好能把头发剪短,免得长时间不能洗头长虱子。我对朋友讲我的出逃计划,她很是惊讶地问:“世界末日那天,你打算逃?”

“是啊,你不要吗?”

“有什么好逃的,要死大家一起死。”

“哇,你这么想得开?”

“孤苦伶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回头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你的亲人、朋友、爱人,都离你而去,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你将在对他们的思念中度过余生,在半夜因为梦见他们的笑容而哭泣着醒来,在取得成功时因无人分享你的喜悦与感动而神情沮丧,在每年过生日时因无人陪你大快朵颐而黯然神伤。天!这些比“世界末日”还要可怕!

我恍然大悟,原来“世界末日”并不可怕,没有爱,才最可怕。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而重大的发现,我迫切地想要告诉所有的人。用我最擅长的方式。可是“爱”犹如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里面生存着无数“爱”的种类及形式,我怎能三言两语就写得清道得明。我只能选择它一小部分去阐述,并且尽我所能地做到最好。

而选择哪一部分呢?当然是我最喜欢的——爱情。

我决定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写完这个爱情故事,不然就来不及了。

我变成了一个跟“时间”赛跑的人。

——每日下班,我匆匆吃过晚饭,便穿上一件防辐射外衣,独坐在电脑前,往键盘上噼噼啪啪地打字。时常因为一些句子不够漂亮、一些段落不够完美而倒在床上绞尽脑汁。想出来了就像在冬日里泡了热水澡一般舒服,想不出来就只好没日没夜地继续思考下去,连第二天工作都失魂落魄的没了心思,如同得了抑郁症的人,看待一切事物的眼光总带着那么几分的惆怅。当然,你也可以向“困难”妥协,用一些庸俗不堪的字眼和平淡无奇的情节去填满整个故事,但你的骄傲不允许你这样做。自尊心也不允许。以前有人问我,为何产量那样地低?我没回答。其实是因为每次写作,我都像是要把灵魂推入地狱一般,其间要经历的折磨难以想象,每次都会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如同与恶魔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交战。最后,若是作品圆满完成还好,完不成,或是写出来不够满意,就像被长久地困在了一口幽深的井里,用一种期盼的心情望着井口那一片小小的天,等待灵感的再次乍现。

所以不鼓足十万分的勇气,我是不敢轻易下笔的。

也许文字就是那般地神圣,我们得对它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在闯过了无数的关卡过后,终于,我按时地写完了它,但我不知道它是否能熬过世界末日。当然,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末日已过,一切万安。如果你没有机会看到它,我也并不为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我相信,几十亿年后,会有新一代的物种从地底下挖掘出此本小说,并且用他们的新型文字将它翻译出来,供无数同类传阅。当他们看完以后,他们会喟叹——那时候的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他们在一起,被叫作“爱情”——“爱情”,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目录

引子

张文璟列传

最美好的时光

后记

内容推荐

《白马小姐情史》是林苡安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白马小姐情史》讲述:“赵小姐的店”是一家开在旧式四合院里的露天小茶馆,由赵氏两姐妹经营着。因为姐姐不但要负责妹妹的学费,还要负责外婆的生活费,在不堪重负下,为了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姐姐把四合院空出的房间租给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大学生陈家默。渐渐地,她对陈家默产生了好感,并天真地以为陈家默对自己也是喜欢的。但在一次对他的窥探中,却意外地发现他来这里租房其实另有目的。而他的目的,竟是她的外婆。原来,陈家默是替他的父亲而来,来完成那个64年前未完成的告白。民国33年,她的外婆与陈家默的父亲,彼此相爱,却差一步,就走在了一起,而那一步,叫作“勇敢”。

编辑推荐

继长篇《蜀红》取得良好的读者口碑和市场反响后,林苡安的第二本长篇小说——《白马小姐情史》又和大家见面,再一次将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大家精心奉献上了一场爱恨痴缠的爱情盛宴。这一次,她摈弃了过多华丽的词藻与意识流的戏份,把以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大肆描写转化为对故事情节的单纯关注。

小说通过祖孙两代、三个人物——张文璟和赵喜年、赵喜丽两姐妹的情爱经历,勾勒出时代变革中『爱情』的考验。不同的时代,价值观与爱情观亦在改变,然而理智与感性的博弈却由始至终存在着;现实与梦想对垒,看似波折离奇,细细品读后却会发现穿插其中的竟是血淋淋的『爱情』;『爱情』也不乏浪漫与诙谐,处处可见惊喜与意外,最终将美好与真实编织成一个完整而漂亮的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马小姐情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苡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4668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