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箴言
内容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确的选择。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是一本深刻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图书,是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主要收录了实践论、唯物论、生产实践、具体例子、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无限性、矛盾论、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内容。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

《实践与发展》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目录

实践与发展/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3

 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9

实践论/15

 唯物论/17

 生产实践/23

 具体例子/31

 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35

 认识的无限性/43

矛盾论/51

 两种宇宙观/53

 矛盾的普遍性/63

 矛盾的特殊性/70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92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l03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115

 结论/120

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123

 革命的丰碑/l 25

 长征的意义/l28

 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l33

 海外学者眼中的邓小平/141

 深圳的故事/l47

 王进喜与大庆的故事/l54

 杨贵与红旗渠的故事/l62

试读章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是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是思想都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管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的了解比较片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是在伴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是对于外界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才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为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需要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考察团到延安来考察,前一两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房屋,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声音,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个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成员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留下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P19-22

序言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新中国正是从这条道路上走出来的,今天正在沿着这条道路走向富强。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轨迹,少走弯路。

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富强,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西方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和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深谙哲学的人,他们都坚信,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的理论,是最使人感到亲切的指南性知识。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立志有所作为的青年来说,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智的选择。

本套丛书正是为这样的读者准备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经典、循序渐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需要系统地学习原著,避免断章取义。这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精读书、读好书,而且循序渐进。这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可以先选择性地学习,再整体性地把握。例如,可以先选择自已喜爱的内容、喜爱的章节,甚至喜爱的语录,再选择比较易读的文章,然后按这种方式不断扩展。本套丛书正是为配合这种学习方法而准备的: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为了更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我们还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英语学习、中英文写作和计算机学习的丛书,并将陆续配套出版。

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愿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年轻人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

编者

2012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箴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柱//张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6409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8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9
16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