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义/时代美德一字经
内容
编辑推荐

焦国成主编的《义》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义》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内容推荐

焦国成主编的《义》是时代美德一字经系列之一,《义》诵经典名句,读模范故事,做有道德的人。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一 义德的历史演变

 二 义德的一般要求

 三 当代人如何践行义德

第二辑 菁华篇

第三辑 范例篇

 1 舜不告而娶

 2 尾生抱柱

 3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

 4 关羽信义传千古

 5 墨子助宋

 6 碧血丹心谭嗣同

 7 大爱无疆林觉民

 8 拍案而起闻一多

 9 兴学报国陈嘉庚

 10 蓄须明志梅兰芳

 11 常香玉捐机抗美援朝

 12 孤胆英雄刘姝威

 13 柔肩铁骨王选

 14 当代包青天任长霞

 15 侠骨柔肠徐本禹

 16 “冒死爷”钟吉章

 17 良心医生杨国梁

 18 足球金哨孙葆洁

 19 “孤岛夫妻哨”王继才、王仕花

 20 甄彬还金

 21 董宣的“强项令”

 22 忠臣义胆魏征

 23 海瑞忠言直谏

 24 矢志不改顾炎武

 25 曾铸挽国喋血争人格

 26 殉主义刘伯坚赋诗勉后人

 27 为革命黄公略大义灭亲

 28 为时代吉鸿昌慷慨赴刑场

试读章节

1895年,即遭中日甲午战争惨败的第二年,在河南扶沟县贾鲁河边的一个小镇——吕潭镇一户姓吉的以开茶馆为生的人家里。诞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

吕潭镇地方虽小,但扼守贾鲁河南北交通,车马云集。小茶馆里常有一些过往客人议论时局,抨击时弊。耳濡目染,吉鸿昌从小就萌生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心志,常常以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自勉。

时光如梭,吉鸿昌十七岁了。有一天,他忽然对父亲说:“爹,我要走了。”“到哪儿去?”“当兵去!”吉鸿昌吐露了埋藏心底的夙愿。

父亲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儿子的志向:“只要有机会,就要不惜五尺血肉之躯,报效国家!”父亲默默地转向里屋,从箱底取出仅有的一块银元,珍重地交给吉鸿昌,吉鸿昌激动地接过来。他知道,这是父亲给他的“盘缠”。这年秋天,他步行去郾城,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起初,他只是个普通士兵,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不久便当上营长,到北伐战争时,已升为师长。但他正直刚烈,且常和西北军中的共产党人交往,被视为“赤化嫌疑”,虽然军功卓著,却备受排挤,被派往偏僻而荒凉的宁夏任职,后来担任省主席。在宁夏期间,他为当地人民办了一些好事。当地人多是穆斯林,他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常穿着回族衣帽到清真寺去,回民们感念他,亲昵地称呼他“吉回回”。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之间爆发中原大战。冯玉祥惨败,他的军队大多被蒋介石收编,吉鸿昌也在其中。蒋介石命令吉鸿昌带部队进攻鄂豫皖工农苏区。迫于压力,吉鸿昌违心地去尽一个军人的“天职”。结果这支一向所向披靡的“铁军”,被红军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失败使吉鸿昌懊悔,却也使他思考了许多问题:为什么从前颂扬过他的老百姓,这时却远远地躲着他,甚至拿起武器与他的军队作战:难道红军就是父亲所盼望的为民除害的军队?而我吉鸿昌却是在为害民贼卖命?就在吉鸿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时候。中共中央通过地下党组织邀请他到中央苏区实地考察。苏区里的一切都强烈地震撼着吉鸿昌的心灵。这里与白区仅有几山几水之隔,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村头墙壁上、树干上写满了醒目的大字标语:“打土豪分田地!”“消灭来犯白军,保卫苏维埃政权!”耕者有其田,这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梦想。吉鸿昌是庄户人家出身,最能理解农民的这种愿望。而在苏区,这个梦想成为现实。吉鸿昌亲眼目睹分到土地的农民喜气洋洋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车水插秧,欢乐的歌声和车水号子伴着劳动的节拍在解放的土地上飘扬。

P160-161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热带丛林中的狐狸和狼。这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也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内心独白。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热带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沾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名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义/时代美德一字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霍国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6577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4-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