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考验。这是那个时代无数爱国热血青年标准的人生道路……祝万安在《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中忠实地记录了在历史大变迁中个人起伏跌宕的复杂经历和哀乐悲欢的生命体验。

内容推荐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记述了作者祝万安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坎坷曲折的人生履程:小学时频繁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在贵族中学曾因骑马遭遇蒋介石座驾而受惊摔伤;在北大时参加过学生运动,也曾跻身上层社会青年男女的社交圈;囝共内战爆发后,他和女友山水阻隔,音讯杳然,完全失去了联系。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法官,办理过种种鲜为人知的形形色色的案件。改革开放后,他曾执教于云南大学法律系,退休后还做过律师,作者在《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中忠实地记录了在历史大变迁中个人起伏跌宕的复杂经历和哀乐悲欢的生命体验。

目录

前言 句句是真话

第一章 从小学到中学

一 忠孝世家

二 我的父母

三 童年往事

四 中学时代

五 同学年少

第二章 从北大到云大

一 就读北大

二 政治民主

三 上海度假

四 我的女友

五 一往情深

六 来到昆明

七 借读云大

第三章 从法官到律师

一 人民法官

二 祸从天降

三 土地改革

四 政治运动

五 审判工作

六 肃反审干

七 律师工作

第四章 从反右到四清

一 反右斗争

二 三面红旗

三 上山办场

四 一中教书

五 平叛工作

六 感情风波

七 四清运动

第五章 从“文革”到结束

一 “文革”初期

二 突然结婚

三 两派对立

四 我的困惑

五 大祸临头

六 人生低谷

第六章 从教师到教授

一 拨乱反正

二 调来云大

三 父亲平反

四 我的家人

五 出版工作

第七章 退休后做律师

一 退而不休

二 不战而胜

三 无罪辩护

四 律师职责

五 毒品案件

六 行政诉讼

七 助人为乐

八 八十大寿

试读章节

元朝末年,祝氏始祖真公,曾任浙江省同平章事,至正末年(公元1368年)任统兵,住在金刚台,知道元朝气数已尽,不可能再有作为,就打发他的一个儿子外出避难,自己跟随元顺帝去了北方。后来与明朝大将李文忠大战,终于战败身亡。这事在《纲鉴纪事本末》中有据可查。我有个表叔祝朗轩,又名祝宗彝,曾经过居庸关,看见山上刻有始祖真公亲笔书写的摩岩大字“忠臣至死不变心肠”。表叔的儿子祝鼎彝就托人到该处拓回始祖真迹,不幸在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7年)逃难期间,遗失在湘黔公路途中,虽曾向公路局追索,但由于兵荒马乱,始终无法追回。不知现在居庸关高山之上是否还能找到这几个大字。

始祖真公北上以后,留下一个儿子在南方,辗转迁徙,到了河南固始,入赘赵家,名叫赵公。赵公有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叫清公,天性诚笃,小时候就听说他爷爷真公北上以后,与明朝大将李文忠作战殉难,祝氏门下后继无人,多次向父亲请求让他归宗祝姓。赵公说:“这也是我的宿愿,你能胜任,应当由你归宗。”不久以后,赵公去世,葬在邑东青峰岭(西峰庙)。那时清公才十岁,一个人到处奔走,向亲友诉说父亲的宿愿,请求归宗祝姓。然而,赵家族人不愿将西峰庙的田产分给清公,一直不同意归宗。于是,清公只好向官府起诉,请求归宗。由于官府包庇赵家,始终无法解决。后来,正好碰上某御史巡按到该地巡察,清公知道后,独自冲上前去,拦住御史大人乘坐的轿子,喊冤叫屈,痛哭流涕,大声呼号,跪叩不起,直到头破血流,血溅御史衣衫。御史大人被他一片孝心感动,亲自受理此案,清公才得以归宗祝姓。

从此他在固始自立祝氏门户,死后也葬在青峰岭。他的后代支庶繁衍,到明清时期已有祝半城之称。后来,虽然家道中落,而散居四乡及商城、霍邱、立煌等附近州县的,仍不下数千户。

从始祖真公北上,二世祖赵公迁居固始,入赘赵家,三世祖清公归宗祝姓以后,我祝氏门宗代代相传,人口众多,支系分立,历来都是以耕读为主,居家不求闻达。直到九世祖昌公在清顺治己丑年(公元1649年)考中进士,从此科甲联绵不断,尤其是乾隆、嘉庆年间最为兴盛。至嘉庆甲戌年(公元1814年),考人翰林院的进士就达四人,这在当时是很不简单的事。

大家知道,中国封建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只有读书才能做官,但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否则即使很有学问,也当不了官。你要当官,首先要经过乡试,考上举人,这叫中举;然后要经过会试,考上贡士;最后要经过殿试,上京赶考,由皇帝面试,考上后才能成为进士。不过,举人、贡士、进士只是一种资格,有如一种学术职称,而不是一种官职。取得了这种资格,才有被选拔为相应官员的可能。明清时期,每年从进士中选拔少数几个人人翰林院任学士,负责修史、编著图书、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书等。由进士选人翰林院叫“点翰林”,唐宋时期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兼秘书,明清时只是皇帝的备用人才,有条件再放出去当官。

九世祖昌公考上进士后,直接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历任福建兴化府推官、湖广黄州府推官、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广西按察司佥事、右江巡按、湖广辰沅靖兵备道推升太常寺卿、湖广布政司护理,官至湖北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康熙甲寅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叛乱,兵临城下,昌公含着眼泪晓谕军民,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守城力竭,自缢而死。死后由国史馆立传,载于阵亡大臣第一集,在开封府和本邑建有忠义祠。

十一世祖日敬公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原配王氏和继配彭氏都是一品太夫人。

十四世祖庆藩公,即我爷爷的爷爷,殿试一甲二名及第,留在翰林院任学士,后任山东监司大员,在当时也是显赫一时的新贵,但平时生活却非常简朴。在翰林院时,他和弟弟庆扬公二人还在外面教书,每月仅收学费花银二两,以补助在京城的生活。可见,先辈即使做了大官,位高权重,仍然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如故。庆藩公的继配高阳李夫人,也是有名的大孝女,在家侍奉亲人,能够在无声无形中事先秉承亲人的心意,平日言行都严守礼节。庆藩公每天从外面回来,她都要出来迎接,帮助丈夫更换冠服,即使在寝室里也不随意言笑。庆藩公平时喜欢诙谐,也因她这样严肃感到拘束,不敢和她随便开玩笑。偶尔问起她来,她就说:“妇人不敬,莫大于亵,小行不谨,大德必亏。”听了她的话,不得不使人肃然起敬。可惜结婚一百天就去世了。庆藩公亲自为她写了一副挽联:“惟尔孝思知我意,怜伊宾敬益余哀”。

十五世祖兢公名下有九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我祖父。

我祖父祝惠望,又名祝鹤年,清末来四川做官,历任巫山、荥经、丰都等县知县,客居成都,有七个儿子。最小的儿子祝宗晓,又名祝永龄,字季与,就是我的父亲。由于我祖父英年早逝,父亲年幼,对祖父的生平知道得很少。有一天,父亲在外做客,偶然遇见一位老翁。当他听说父亲姓祝时,便问父亲:“过去巫山县知县祝鹤年是否和你是一家?”父亲说:“是我先父。”老翁立刻肃然起敬地拉住父亲的手说:“清官有后矣。”于是,滔滔不绝地谈起我祖父的许多德政来,赞不绝口。P2-4

序言

岁月无情,人生有涯。面对滚滚奔流的历史长河,无论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拨弄。个人永远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时代的演进播荡中,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现实而存在。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时代舞台上的主角。但是,在历史巨变或漫长岁月的迁流之中,人类的个体,常常承载着由此而来的悲喜和伤痛。个体的生命存在,以及他们的哀乐歌哭、命运遭际、希冀与无奈,这一切,构成了历史的血肉和社会进程中最鲜活生动的元素。

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抒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和认识,才有了这套“人与岁月”丛书的策划、编辑和出版。

我们力图使之成为一套涵括面较广的传记文学丛书,主要辑入传记、自述和回忆录,其中既有私人往事、个人生活史的书写记忆,也有社会历史事件的追溯梳理实录。

丛书将分辑陆续推出。诚望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帮助。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一○年九月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考验。这是那个时代无数爱国热血青年标准的人生道路。

这些到小地方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知识分子”,而后却不幸成为各种政治运动的靶子。作为一颗“螺丝钉”,从被钉下去的位置拔出来、离开,几乎不可能,他们走的是不归路。此书真实记录了那个年代一个边远的县级法院乃至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和政治生活状况。作者曾自云,“难忘的经历,句句是真话”。和那个时代的宏大历史叙事比起来,这位老者的回忆道出了的鲜活的时代场景,是可靠的历史见证。

——熊景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万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4875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