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海主编的《禅学研究(第10辑)》以繁荣佛学研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宗旨,举凡佛学研究的论述——佛教义理剖析、禅宗典籍研究、佛界名人思想研究、重要史料考证及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关系等文稿,皆有所收录。 本书为该系列第10辑。
图书 | 禅学研究(第10辑)/禅学学术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赖永海主编的《禅学研究(第10辑)》以繁荣佛学研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宗旨,举凡佛学研究的论述——佛教义理剖析、禅宗典籍研究、佛界名人思想研究、重要史料考证及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关系等文稿,皆有所收录。 本书为该系列第10辑。 目录 禅天禅地 论佛教的最高范畴 唐代禅宗的“二边对立论法”的消长 禅宗“南顿北渐”说再省察 试论无相禅师“引声念佛”与“三句教门” 勒那摩提与北朝禅学 论永明延寿圆融观的特色 禅宗构建心理和谐的智慧之学 经纶解读与佛理探微 僧宗性理神明之涅盘学说 华严宗非圆教?——就牟宗三的判教说作一辨析 敦煌本古写本《坛经》裹的慧能禅与神秀禅 “《掌珍论》二量直似义”论诤之回响 语默不二《维摩诘经》对言说悖论的诠释 《大乘起信论》与《宗镜录》的心性义理特徵 佛史钩沉 三阶教的基本教义及三戒僧的行持 禅门的“开堂”——以其仪式程序为中心 唐代巴蜀的佛教与道教 论唐人对道信的接受——以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为中心 人间佛教 略论太虚大师对禅宗禅法之抉择 论《维摩诘经》的“人间佛教”思想 藏传佛教 吐蕃外籍密宗大师无垢友考述 寂天《学集论》偈颂新译 佛教艺术 禅宗的言意观与唐五代禅师诗偈的运用 中国禅学心本体思想的建立及其对传统书论的影响 论佛教写经抄经的背景成因及其性质功能 博士论坛 法如系与禅宗北宗 南宋看话禅兴盛之因探析 瞎堂慧远禅师的禅翠思想初探 慧恩大师法华三昧思想探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禅学研究(第10辑)/禅学学术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赖永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919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8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