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夏编著的《山东民俗琐话/齐鲁民俗丛书》介绍了山东各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优特产、名人轶事,内容真实生动,具有史料价值。。《山东民俗琐话》主要内容包括山东大葱美名扬、煎饼曾叫“抗日饼”、黄河冰冻奇观、自古黄河重防洪、黄河汛期说“大王”等。
图书 | 山东民俗琐话/齐鲁民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戴永夏编著的《山东民俗琐话/齐鲁民俗丛书》介绍了山东各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优特产、名人轶事,内容真实生动,具有史料价值。。《山东民俗琐话》主要内容包括山东大葱美名扬、煎饼曾叫“抗日饼”、黄河冰冻奇观、自古黄河重防洪、黄河汛期说“大王”等。 目录 总序 序 一、风物寄情 山东大葱美名扬 煎饼曾叫“抗日饼” 黄河冰冻奇观 自古黄河重防洪 黄河汛期说“大王” “名不虚传”的黄河鲤鱼 土裤 世所罕见的“沂蒙崮” 泗水泉林泉如林 “对话碑”上的朱元璋谈话 乌鸦不栖至圣林 曲阜楷雕 “诗礼之家”“诗礼菜” 狐妾遗物今犹在 泰山“虫二”亦风流 “天下银杏第一树” 巍巍崂山树 微山湖,神秘的湖 吉祥如意的“四鼻孔鲤鱼” 济南的标识物——荷、柳、鹭 马可·波罗赞济南 济南的“王气” 济南的“四门不对”和“三山不见” 古代济南的两项利民工程 “南柴、北菜、东麦、西米” 蒲松龄笔下的济南泉湖 神秘的“佛山倒影” 大明湖里蛙不鸣 《鹊华秋色》图中的鹊华二山 明清诗人笔下的济南菜 济南蒲菜 济南红叶 轻烟淡雾济南美 二、凡俗雅韵 山东沿海的妈祖信仰 慈喜做寿与孔府祝寿 《老残游记》中的山东民间医俗 被逼无奈闯关东 出国打柴 黄河岸边“迷魂阵” “水浒遗风”今犹存 微山湖上采蓬歌 踩藕 古代济南人的思乡情结 大明湖“湖民”话旧 明湖采莲 莲荷美食味更香 解放区妇女的“放足歌” 解放初期的农村“时髦” 远逝的叫卖声 “晒阳阳”和“赶饭场” “语录”成“神”荒唐事 叫喊声中听民情 三、岁光年影 欢欢喜喜过大年 旧时商家年更忙 菏泽牡丹南国开 咬春 引来春龙驱百虫 如诗如画二月二 清明时节柳色新 济南的春天 诗人笔下济南春 《端阳》诗中觅节俗 泉边湖上“避炎蒸” 中秋“玩月” 中秋节与“兔子王” 月圆月缺皆相宜 深秋正是食菊时 旧时济南的冰雪游戏 四、传说轶事 苏轼在密州的生活片断 康熙东巡“三不做” 蒲松龄的生活待遇 蒲松龄经历的山东“高考” 蒲松龄经历的山东旱灾 蒲松龄经历的山东蝗灾 郑板桥在潍县做官的“怪招” 康有为在青岛的趣闻轶事 梁漱溟在山东改革民风民俗 冯玉祥在泰山移风易俗 韩复榘在济南“扫黄”“禁毒” 韩复榘的“从严治吏” 老舍品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山东民俗琐话/齐鲁民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永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8038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5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4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30 |
宽 | 17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