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编著者黄生。
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乌云密布,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玄机?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操纵力量到底是谁?中日钓鱼岛之争,名为中日领土争端,实为货币战争,是美国全球货币战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2012年最残酷也是最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由于背后的因素,导致了钓鱼岛领土主权的争夺,变得越来越复杂,博弈的因素越来越多。
作者从事货币研究17年,长期在金融领域搏杀,通过本书,告诉读者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抽丝剥茧的从逻辑的角度,从货币的角度,让你看懂这一切。这不是阴谋论,而是逻辑论,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事……
编辑人微博http://weibo.com/u/1463397943?wvr=5&wvr=5&lf=reg对任何书的编辑有意见或建议修改的请私信提出,谢谢!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编著者黄生。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内容提要:2012年下半年至今,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中日钓鱼岛之争,表面上看是中日领土争端,其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经济博弈,说到底是一场事关全球经济和利益的货币战争。为什么如此定论?这场岛屿争端背后的操纵者到底是谁?美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说中日的钓鱼岛之争实质上是货币战争?
本书将从经济与政治的角度,告诉读者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
何谓货币战争
很多人都会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货币战争?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世界货币战争背后的发动者会是谁呢?会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一家投资银行,一个家族都控制不了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和货币,也就是说它们任何一方都无力发动世界性的货币战争。事实上,当今世界最大的货币统治者和殖民者,乃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以下简称美联储),它才是全球财富的掠夺者和经济灾难的制造者。
那么货币战争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得从世界进入全球化贸易时代说起。随着商品通过贸易的形式在全球流通,商品计价背后的货币就成了在贸易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伴随着贸易的发展,资金也开始在全球流动。如何让自己的货币被其他国家接受,如何让本国货币的流通范围更广、使用范围更广,成了各国政府和央行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国家被纳入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就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进行竞争,因此各个国家无不想尽办法提高本国货币的信用和竞争力,这也就是货币战争的起源。
货币战争的初级战略目标是提高本国货币的信用和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本国货币,便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并占有市场,从而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获得更多的好处。终极战略目标则是让本国的货币成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收取铸币税,还可以通过印钞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偿还本国所欠他国的债务,从而将其他国家纳入货币殖民的范畴。
早期的货币战争往往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国家通过提高贸易壁垒或者贸易制裁,限制他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而自从货币开始交换之后,大家发现汇率能极大地促进和压制进出口,于是汇率战在长时间内表现非常活跃。例如,通过不断施压他国的汇率,强迫其升值,来降低他国的出口竞争力,极力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从而促进出口。围绕着汇率展开的各种斗争是货币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空前强盛,黄金储备极其丰富,美元逐渐成为世界货币。为了维持美元的世界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美国不惜发动地区战争,如攻打伊拉克,控制中东石油,强力维护美元在石油贸易领域的结算货币地位。然后通过石油这一国际大宗商品向全世界输出美元,收取美元铸币税。
……
美联储的职能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其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美联储通过交替实行扩张和收缩性货币政策,促使全球资本的扩张或回流,控制全球股市、汇市、商品期货市场的涨跌,进而影响全球不同的经济体。同时,背后的美国对冲基金也会随着美国货币政策变化,不断地在股市、汇市、商品期货市场做多与做空,从而攫取巨额财富。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著名的《广场协议》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美国为拖垮日本经济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它迫使日元进行升值,导致大量投机资本进入日本,使日本股市、楼市全面高度泡沫化,然后在泡沫高峰期,美国对日本的股市、楼市进行做空,致使泡沫破灭。日本政府虽多次调整货币政策,但仍不能将日本从通缩的泥潭中拉出来,使得日本经济持续萧条。又如,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摇摇欲坠,一些国家甚至宣称退出欧盟以至于欧元区可能存在解体的危险,这些都是货币战争的具体表现。
2.美联储是私人的吗 说到美联储,有人就会问,美联储不是为私人服务的吗?这里要说明的是,美联储不是私人的,美联储其实是为美国服务的,在某种形式上甚至是为美国政府服务的,这是由美联储组成人员的任命机制决定的。
美联储是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美联储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并须经参议院同意。另外,在独立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上。
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比如在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的是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而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
美联储创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银行业恐慌,确保美国金融稳定,是不折不扣为美国政府服务的“银行大管家”。P3-P6
2012年下半年,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乌云密布,中日之间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那么,在这场争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其幕后操纵者到底是谁?
笔者认为,中日钓鱼岛之争,表面上看是中日领土争端,实质上却是货币战争。这场货币战争是美国全球货币战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2012年最残酷、最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钓鱼岛领土主权的争夺,变得越来越复杂。
兵者,诡道也。兵器战争如此,货币战争更是如此。
维护美元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是美国的核心战略。任何触动美元世界货币霸权的货币,必然引来美国的攻击。因此钓鱼岛的争端,就从有形的领土冲突发展到了无形的金融市场,在跨境资本、美国债市、股市、人民币离岸市场几个领域展开,而且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这场领土冲突如果不幸走火,引发局部地区战争,哪怕仅仅是导致东亚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中国和日本也都将成为输家,而美国则成为坐收其利的赢家。
笔者涉足金融领域已经17年了,由于长期从事货币研究,所以对于有关货币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小小钓鱼岛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让亿万目光关注其动态和未来走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现在,我是在深入地分析这场争端根源的基础上,从货币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旨在告诉大家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让读者看懂这一切,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