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
内容
目录

绪论 1

 0.1 什么是经济学 3

 0.2 经济发展与后工业化社会 12

 0.3 关于后工业化社会的描述 14

第1章 工业化社会的特征 25

 1.1 产业革命 27

 1.2 工业化的六个原则 29

 1.3 货币经济与城市的发达 33

 1.4 经济的增长与循环 34

 1.5 工业化社会的文化 38

第2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电子技术革命 43

 2.1 业化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发展 45

 2.2 生产率差异的通货膨胀 47

 2.3 电子技术革命与服务业的生产率 51

第3章 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与产业结构 61

 3.1 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 63

 3.2 服务业和软件业的扩大以及第三产业的细分 65

 3.3 第五产业 67

 3.4 第六产业 68

 3.5 地区自立和产业结构 73

第4章 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特征及其组织 83

 4.1 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特征 85

 4.2 金字塔型组织 89

 4.3 网络型组织 92

第5章 坏境与文化 99

 5.1 与自然共生 101

 5.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区的自律和自立 119

第6章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修炼的重要性 127

 6.1 文化力与经济力 129

 6.2 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与其对文化因素的忽视 131

 6.3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文化力提升 134

 6.4 经济发展对于文化的负面影响 135

 6.5 振兴文化增强经济的活力 141

 6.6 文化力的上升与经济力的下降 144

 6.7 幸福悖论的再思考 145

 6.8 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50

第7章 非官方的多样化的社会组织 159

 7.1 市场的失灵 161

 7.2 政府的失败 165

 7.3 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与组织形态 168

第8章 经济优先论的破灭 181

 8.1 地方自治与国际本土化 183

 8.2 工作分享制——纠正财富分配不平等 187

 8.3 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 192

 8.4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少子高龄化的对策 199

 8.5 摆脱经济优先论 202

 后记 205

 译后记 207

编辑推荐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编著者駄田井正、浦川康弘。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披露:通过对世界超过60多个国家的调查数据表明,人们的幸福感并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增加而同步提高。我们通过纵观当代一些拉美国家的发展过程也会发现,当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往往会跌入社会矛盾激化的所谓“拉美陷阱”。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样出现了“幸福悖论”现象。由财产纠纷引发的案例,在中国各阶层人群中已屡见不鲜。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为什么在生活清贫时人们能同舟共济,而财富增加时却分道扬镳,甚至反目为仇呢?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后工业化社会的一系列特征, 并指出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有绝对的份额, 服务业成为产业的主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駄田井正//浦川康弘
译者 尹秀艳//王彦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29915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