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卢晓华编著的《王永华隶书宋诗楹联鉴赏(名家书法版)/国粹鉴赏系列》由著名书法家王永华隶书书写魏晋诗五十首,并由作者根据魏晋诗五十首的具体内容亲自配画,帮助读者更形象地阅读理解,再加上点睛的赏析文字。本书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阅读国学精粹的同时,又可鉴赏名家的书画艺术,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
图书 | 王永华隶书宋诗楹联鉴赏(名家书法版)/国粹鉴赏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卢晓华编著的《王永华隶书宋诗楹联鉴赏(名家书法版)/国粹鉴赏系列》由著名书法家王永华隶书书写魏晋诗五十首,并由作者根据魏晋诗五十首的具体内容亲自配画,帮助读者更形象地阅读理解,再加上点睛的赏析文字。本书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阅读国学精粹的同时,又可鉴赏名家的书画艺术,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 内容推荐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唐诗、宋诗一词一作为两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尽管其成就不如唐诗。宋诗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宋诗和唐诗相比,也有创作风格的不同:第一,唐诗善于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以情韵取胜;宋诗则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见长。第二,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以方学为诗,比较喜欢用典,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第三,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纯熟、臻于顶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为后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榜样。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能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卢晓华编著的《王永华隶书宋诗楹联鉴赏(名家书法版)/国粹鉴赏系列》所收的宋诗楹联均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荣誉理事、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永华先生书写。 目录 总序 刘斯奋 惠崇春江晓晚景 宋苏轼 海棠 宋苏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病牛 宋李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小池 宋杨万里 十七日观潮 宋陈师道 泗州东城晚望 宋秦观 晓霁 宋司马光 柳桥晚眺 宋陆游 游山西村 宋陆游 白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宋欧阳修 晚过水北 宋欧阳修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偶成 宋李清照 出山 宋陈与义 西村 宋郭祥正 出守桐庐道中 宋范仲淹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临平道中 宋道潜 瓶梅 宋张道洽 王永华隶书楹联鉴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永华隶书宋诗楹联鉴赏(名家书法版)/国粹鉴赏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晓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131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3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2015006430 |
中图分类号 | J29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