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在旅行中成长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下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你是否还是用老一套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把孩子框在家里、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疲于奔命、死啃课本、收效甚微。当孩子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去找工作时,却发现自己不善言辞、拙于沟通、能力欠缺。正值青春年华本应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心无目标、不愿吃苦、视野狭隘、难以合群

如何解决孩子们的这些不足,郭燕、许维隆编著的《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为家长、孩子们答疑解惑了。她带着一大群孩子,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世界,看世界天高地阔;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世界,看世界五彩斑斓;用自己的脑去思考世界,看世界风云变幻。

内容推荐

郭燕、许维隆编著的《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是一本实践版的亲子旅行指导用书。通过讲述一群孩子,如何在国内、国外各地的旅行故事,教父母如何将旅行与家庭教育和课堂学习融合,实现孩子在旅行中的成长。《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倡导“旅行行知教育”,通过实例展示了“行促知,知促行”,优秀孩子如何诞生的行知教育历程。

目录

第一章 从小当自立/001

 01 多大出行较适宜——“早起”远行“风光好” / 003

 02 科学饮食是正道——吃吃喝喝皆学问 / 012

 03 心灵成长需呵护——孩子吓大易脆弱 / 018

 04 培养专心与责任心——管好随身携带物 / 024

 05 看好口袋学理财——旅行消费当适度 / 028

 06 把自己给找回来——走丢后安全求助 / 034

第二章 相处应相宜/043

 01 天然氧吧 各得其所——耳闻目睹学环保 / 044

 02 先进管理 保护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启示 / 053

 03 亲子关系的润滑剂——旅游的奇妙功能 / 062

 04 长幼同行 优势互补——同伴更具影响力 / 067

 05 艺术交流 相互学习——两岸孩子一家亲 / 073

第三章 随处有教材/083

 01 深挖兴趣点——真情唤醒沉睡心灵 / 084

 02 一人赔一元——细微处培养责任感 / 092

 03 学会做选择——权衡利弊 择优而为 / 097

 04 意外发生后——坦然面对 正向思考 / 105

 05 清华辅导员——学习榜样就在身边 / 118

 06 奋斗靠自我——富二代留学生启示 / 122

第四章 前行的知识/129

 01 世界第二——台北101 华人骄傲 / 131

 02 两岸美景——名胜迷人 源远流长 / 143

 03 横跨东西——身临其境 活学地理 / 157

 04 名校诱惑——哈佛耶鲁 哪个最爱 / 168

 05 顶级震撼——眼有多高 心有多大 / 186

第五章 移动的教育/201

 01 身未动神先往——行前充分准备 / 203

 02 秀自信秀才艺——激发孩子潜能 / 210

 03 秀知识秀理想——强记忆立目标 / 216

 04 小组赛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 / 222

 05 评选十大事件——操练口头作文 / 226

 06 北大哥哥同行——分享成长心得 / 234

后记 从欧洲之行看家庭教育/249

试读章节

走丢了怎么办?这是孩子外出家长担心的又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在行程中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

安全教育,应该是家长对孩子实施的第一个教育,这个教育远远比让孩子背记唐诗宋词、练习吹拉弹唱重要得多,管用得多。

当孩子会爬、会走时,就要开始教孩子不要触摸电源插孔,注意用电安全;不要被开水烫着;不要玩有火源的物品,如打火机、火柴之类;不要把玩具、小物件放在嘴里,以免误吞;过马路时,养成绿灯行红灯停的习惯,不要跟汽车抢行,步行时一定要走在人行道上,等等。

我们家门前有条山路,山路上有个明显标志:行人禁行。可我每次开车路过那里,就有人在我前面优哉游哉地走着。我不禁“佩服”这些人的胆量,他们不怕碰到喝醉了酒的司机,或是碰到出了状况的汽车吗?一旦发生意外,倒霉的是行人自己。

安全意识与能力,是每个人生存的第一要务,要从小培养。有媒体报道,9岁幼女遭人强奸竟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一悲剧警示我们,教育还有许多缺失的地方,孩子们急需补上安全这一课,无论是交通安全,还是人身安全。

行程中预防和解决孩子走丢的问题,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最好切人点。

说到走丢,让我想起2010年上海世博营的一个场景。由于世博会人多,一位妈姆怕孩子走丢,居然拿绳子把孩子系着,像牵狗一样,让人看得很不舒服。无独有偶,2012年冬天我带队到香港,看到同样一个场景,一个幼童的腰上系着家长的围巾。

在旅游景区,我留意了一下,听到广播寻人的都是家长找孩子,很少有孩子找家长的。

为预防走丢,我们做了一些防范措施,给孩子佩戴有联系电话的胸卡。一旦走丢,孩子打胸卡上的电话,告诉自己所在位置,在原地等待领队或老师去接。

再好的防范,总会有人出状况,我们就针对发生的事情,不失时机地进行案例教育。

2011年7月上旬的一个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像往常一样,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偌大一个广场,人山人海,大家都是为了亲睹那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我们几十人的团队,被这如海般的人流淹没了。

看完升旗仪式,到集合时间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我和辅导员在广场转了几圈,没有找到人。我让辅导员带着队伍离开广场,我留下继续寻找。

我向警察的宣传车求助,要求他们广播找人。正在这时,我看到远远一部巡逻车上坐着一个小孩,心想,会不会是我的学生呢?我赶紧迎上去,一看这个坐在警察身边,脸上还有少许泪痕的孩子,果然是我们掉队的孩子。警察跟我核对了一下信息,确认我是他的老师后,就把孩子交给我了。

我问孩子,为什么不打电话找我们,他说他早上起得匆忙,把手机忘在酒店里了。他说着就要抹眼泪,我赶紧安慰和表扬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没带电话,知道找警察求助。

在追赶队伍的路上,我告诉孩子,走丢了不可怕,只要我们懂得怎样找人帮助就行了,你找警察帮忙是非常正确的。经历过这件事,你以后就不怕走丢了。看着孩子懂事地点点头,我进一步鼓励他,并教他回到车上后怎样谈对这件事的感受。

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我想让孩子进一步放松,便跟他开玩笑说,你的经历很特别,我们都没有你这样的幸运。能坐上天安门广场巡逻车的,全国有几个?大家还真羡慕你呢!说得孩子笑了起来。

当孩子上车,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归队。他站在车前,面对大家发表了“走丢感言”。他说:“刚才走丢了,让大家为我担心,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没能按时归队,耽误了大家时间,向大家道歉。刚走丢时,我很着急,心里有些慌,想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就想哭。可光哭没有用,就想起了老师的话,去找警察叔叔求助。”

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恐怕是头一次。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把孩子送到座位上。

我接着孩子的话说,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大家一定要接受他的教训,出门记得带手机和手表,以便掌握时间和联系他人。我们有许多孩子,碰到事,第一反应是找爸爸妈妈。找父母可以,但不是最优选择,因为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能直接帮上忙的地方不多,只能给他们平添担忧;打电话找老师作用不大,老师跟大家一样是外地人,对这里的路不熟;最有效率的方法是打胸卡上联系人的电话,站在原地等人来接,或者就近找警察。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参观完上海科技馆后集合,有个初中学生居然没来。我们只好边等,边派人到科技馆内广播找人,边给本人和他上海的亲戚打电话。40多分钟过去了,广播没找到人,电话没人接,亲戚说孩子没去他们那儿。

四个多小时后,我们派的人在上海科技馆广告牌下找到了他。这个孩子居然在这里睡了几个小时,电话调成震动模式,没有听到铃声。他打开手机一看,至少有六七十个未接电话,其中有他父母、老师、辅导员和同伴们的。

我严厉批评了这个孩子,让他在车上给大家做检讨。这孩子态度倒是很诚恳,一上车就向大家道歉,表示今后再也不会迟到了。原来,他昨晚玩游戏睡得太迟,白天困得坐下来就睡着了。孩子外出,建议家长禁止孩子带游戏。

为教育其他孩子,我让大家展开主题讨论:“如果你走丢了怎么办?”一年级小朋友严毅璇抢着说,他不会找警察,因为警察有假的,他会到麦当劳店打电话,因为麦当劳店没有假的。他的话让我惊讶,小小年纪,警惕性还蛮高的嘛。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思维开始活跃起来,面对走丢的办法也多了起来。

P34-38

序言

行云流水谱就英才

当下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你是否还是用老一套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把孩子框在家里、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疲于奔命、死啃课本、收效甚微。当孩子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去找工作时,却发现自己不善言辞、拙于沟通、能力欠缺。正值青春年华本应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心无目标、不愿吃苦、视野狭隘、难以合群

如何解决孩子们的这些不足,我们惊喜地看到郭燕老师又一本在旅行中成长的书籍《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为家长、孩子们答疑解惑了。她带着一大群孩子,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世界,看世界天高地阔;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世界,看世界五彩斑斓;用自己的脑去思考世界,看世界风云变幻。

这样的起点与效率、这样的高度与宽度,是宅在书本里、宅在家中,甚至是宅在所在城市间,都无法企及的。更可贵的是,路上发生的不可预见的奇遇也好、磨难也罢,郭燕老师都能把它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去教育和培育孩子,提升孩子们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同时获得大量课堂、书本无法提供的鲜活知识和经验体会。正是有了这一路从北京到上海,从港台到欧美的行知教育,才有了孩子们精彩作文的产生,也才有了这本书近百名作者共同创作的行知教育新书的出现。

这本书的问世,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孩子不仅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更是书写自己历史的小主人,行知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受益。这本书传播了一种快乐的教育方法:在游玩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智慧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素质教育优于智商培养;同伴影响比大人说教更有效。

旅行中的教育,使只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传统旅游增加了活力与魅力;教育在旅行中,使枯燥乏味的只注重书本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与永生难忘。

作为郭燕的好友,我曾见证她的《游山玩水上北大》一书是怎样深刻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们;现在又见到她的新的成果《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此书进一步丰富了她的行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信这本书能给家长带来更多的启迪与帮助,因此欣然代序。

2013年1月18日

后记

2012年8月为期10天的欧洲之行虽然结束,但旅游中反映出的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却积郁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与以往独立成团不同,这次带的学生小团,拼进了一个五十人的旅游大团中。大团中的成员,结构比较复杂:有单纯成人的,有一家三口的,但更多的是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儿子或者女儿的。孩子的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都有。

看到这样的团队,我就估计路上不会太平静,为此向导游建议,坐旅游车时为每位游客编号,把号码贴在座位上,大家对号人座,并且定期轮坐,既减少纠纷又体现公平。我6月刚从美国回来,在那参加了一个黄石公园4日游团,导游按前中后三段给游客编座位号,大家上车后对号入座,秩序井然。同时实施轮坐制,第一天坐前段的人,第二天坐中段,第三天坐后段。大家也不觉得麻烦,认为这么轮流坐绝对公平。

欧洲领队没采纳我的建议,一路上,为抢座位发生冲突的事自然时有发生,有的成年人甚至为了座位居然和孩子吵架。为一个座位吵架有意思吗?我和我的学生们看不惯这些行为,主动往后排坐。

抢占、怕吃亏的心态,在我们这个团的行程中处处显露:坐车、吃饭、观景,甚至上厕所……无所不“抢”,包括那些带着孩子的家长们,甚至是为人师表的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往往也顾不上形象,加入“抢”的行列。

对这些现象我常常会思考:家长和成年人要给孩子做什么样的示范?当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抢座位得到“物质”利益的同时,你也在孩子面前丢失了“美德”这一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

守时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好品德。孩子平时拖拖拉拉惯了,正好借助旅行,培养孩子守时这一品德。

人的一生,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累积而成的,尊重生命就要珍惜时间,要准点守时。是否守时,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公德心,特别是在团体旅游这类集体活动中,守时显得更为重要。我们旅游团中,有位妈妈跟我讲,他儿子常跟她说,“妈妈,别人迟到,我们不能迟到,早点到集合地点等别人,不要让别人等我们”。可许多人甚至成年人没有这个孩子的觉悟,每次集合都有人迟到,我暗暗做了个统计,发现成人迟到的比孩子多。一些成年人再次在孩子们面前丢分——“公德分”,这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又一重要表现——家庭教育其实首要的是教育家长。

那天从瑞士少女峰下来,领队一再强调不能迟到,因为我们坐的火车不等人。可有人偏偏不听,叫了好几次,无动于衷,结果没赶上火车。我们大多数人都上火车了,离开车只有一两分钟的时候,领队要求我们大家下车,等那几个迟到的到齐了再乘下一班车。这一要求被大家拒绝了,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正确的要迁就错误的?记得到美国旅游时,导游的招数很管用,她每次都把下一站集合地点清楚地告诉大家,汽车过时不候,请游客自己打的到下一站与大家会合。结果整团没有一个人迟到,谁也不愿意因为迟到而去支付昂贵的打的费用。

照顾过度,孩子何以自立?这次欧洲行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照顾得可谓是“无微不至”,有的家长甚至把锅碗瓢盆带到欧洲来旅行,每天不厌其烦地为孩子做早餐。带孩子出游,特别是异国游,就是要让孩子体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与文化,锻炼适应能力。如果家长的照顾到了剥夺孩子难得的体验异国饮食文化与锻炼适应能力的机会的话,这样的“关照”还是少一点的好。过度的爱是溺爱,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延缓孩子成长进程,让孩子的身体与心理长期处于低龄状态,更与社会长期脱节!一个人连异地的饮食都无法适应,今后怎么闯世界?这种“爱”对孩子无疑变成了“害”,而家长还浑然不知。

在巴黎凡尔赛宫参观,给我们讲解的是一个越南后裔,家族定居法国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我请教过他的尊姓,他不愿意告诉我,我就称他为“法越三代”吧。

他是学艺术的,讲解一幅名画,给游客只能讲几分钟,给他的学生要讲三个小时。

在讲解过程中,他不时穿插一些教育孩子的内容。讲到皇帝皇后高贵气质时,他即兴问孩子们,你会唱歌、跳舞、打高尔夫、击剑、弹琴、绘画吗?这些是一个有素养的人必备的才艺。他还问孩子们,你会英语、法国、西班牙语吗?一个懂三四种语言的人,社会舞台一定很宽阔。讲解艺术作品时,他会辅助一些肢体语言让我们理解。他模仿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表现出了他的优雅气质来,给我们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二天到卢浮宫参观,大家都争着听他的讲解。

知道大家喜欢自己的原因后,法越三代在卢浮宫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孩子们提问,以锻炼孩子当众讲话的勇气与口才。

当走到一组春夏秋冬群雕前,他向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提问,“请你告诉我哪尊是春天?”这个孩子用手指了指。法越三代接着启发孩子,“假如我是一个盲人,你能用声音告诉我吗?”等了好一会儿,这个孩子才说,从左边数第三个。法越三代说:“你回答正确,但太慢了。”

不敢表现,是中国式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天生缺陷,因为孩子怕说错了遭人批评,习惯了讲老师给的“正确”答案。这一通病,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都有所表现。可先进的教育方式却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回答,不太看重对错,只要能自圆其说、有逻辑就好。

在另外一个参观场景,法越三代问一个中学生,你未来想做什么?这位孩子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他说他还没有想好,看情况吧。法越三代说,他五岁的时候,就发誓要到博物馆工作,现在如愿以偿了。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因工作需要,他已去过104个国家,1000个城市。他还说,“虽然一天要讲好几场,一年要讲800多场,人很累,但乐在其中。”

这种因目标得以实现的幸福感,在我们身边很少遇见。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只重视孩子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没有目标的生活是孩子们最为欠缺的部分,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在旅行中表现为,稍一歇下来,就玩弄手机里的游戏。毫无目的地为放松而无节制地玩游戏,就是一种无所事事的表现。

法越三代讲得好,从一个人的动作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全部。生活中如此,旅游中更是把这种观察放大了来看。行知旅游的这种特殊功能,实现孩子全方位(包括智商、情商、德商、财商等)的教育,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行知教育更有意义与价值!  学生张婷(大学三年级):

欧洲之行,对我这个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了解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好机会。在整个行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特别“负责”,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娱乐休闲都进行了严格要求,有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甚至包括每天为孩子煮中式早餐。我认为,旅游很大部分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如果家长无论去哪儿,都与孩子形影不离,处处管制,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而无法独立。就拿那位每天吃妈妈做的早餐的孩子来说,这次缺少锻炼,下次若再不锻炼,以后适应异地生活的能力会很差。我们跟着老师出门的孩子,比那些跟着家长旅游的孩子,无论在生活自立,还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显得有能力与有素质得多。

只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强调孩子的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学生姚旨豪(高中一年级):

高中三分之一的时光,在欧洲之行结束后划上圆满句号。法国卢浮宫之行,让我终身难忘。

讲解员是一个很有艺术造诣的人。我第一次见到他(头一天凡尔赛宫的讲解也是他)的时候,觉得他很平凡,巧克力般的肤色,透露出健康;手臂上的毛孔清晰可见,让人感觉他是一个生活在蛮夷之地的土著居民。但通过听他的讲解,你能感觉到他拥有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理想。当我们来到阴阳人雕像前,却不知道怎样欣赏时,这位讲解员从第一个层次讲解到第五个层次——哲学层面。讲解员说,阴阳人这幅作品告诉我们,真理是有两面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生活也是如此,当家长’一味帮孩子做事的时候,看上去给孩子节省了时间可以做更多事,但同时也会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所以事情要两面看,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真理同样有其两面。

《东行西游知天下》一书至此已到收官阶段了,书中内容是近几年来我亲自带领学生远赴欧美、近游港台的真实见闻和真切感受以及旅游行知教育的具体实践。但愿我和我的这群东行西游的孩子们的故事和经验体会能给更多的家长、孩子们一些启迪与借鉴。

郭燕

2013年1月于厦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在旅行中成长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燕//许维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95211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