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的作者安德鲁·戴尔班科是美国文学史与宗教史领域的知名学者,其著作涉及美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曾被《时代杂志》称为“美国最杰出的社会批评家”。

本书出版于1995年,在这部书中,戴尔班科同样以美国文学经典为线索,揭示美国文化所遭遇的宗教及道德的堕落。但与大多数探讨此类问题的学者所不同,戴尔班科并没有去关注上帝这个美国人宗教信仰中善与正义的始源,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对立面——魔鬼撒旦的身上。戴尔班科之所以另辟蹊径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可以背弃对上帝的信仰或对善的坚守,却似乎永远无法否认恶的真实存在,但本书却让我们看到了与此假设截然不同的事实,即有关邪恶的概念正在迅速地从美国人的道德意识中消失,其势令人担忧。

内容推荐

《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批评家和文学评论家安德鲁·戴尔班科发表于1995年的一部“民族精神传记”。该书以美国文学经典为线索,围绕美国社会在过去三百年间所经历的对罪恶的认识的改变,揭示了美国文化所遭遇的宗教及道德的堕落。但与大多数探讨此类问题的书不同,本书作者并没有去关注上帝这个美国人宗教信仰中菩与正义的始源,而是另辟蹊径,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对立面——魔鬼撒旦身上。作者试图以自己对罪恶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唤醒美国人的道德危机意识,而他在书中提出的众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其他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思想惯性,反思社会现实。《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作为原作的译著,准确传神地展现了原作者的精妙文采和深邃思想,必将给我国广大读者带来深远的思想启迪。

目录

译者序

致谢辞

引言

第一部分:信仰的时代

第一章:新世界来了旧仇敌

第二章:理性年代的魔鬼

第三章:自我的诞生

第二部分:摩登时代

第四章:天意的丧失

第五章:指责的年代

第六章:反讽的文化

第七章:前景

原文注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德鲁·德尔班科
译者 陈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630177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2
18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1-556
版权提供者 arrangement with Author Anderw Delbanco and Andrew Nurnberg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