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存》四卷四册由亚东图书馆于1921年12月出版,在民国一版再版,累计印了六万余部,是当时了不起的畅销书。陈西滢1927年推选新文学十部杰作,《胡适文存》列在首位,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都在其后。
《胡适文存》是胡适思想的精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从大学者梁实秋、钱锺书,到著名作家张爱玲,直到当代的李敖,都把《胡适文存》列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
图书 | 胡适文存(共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适文存》四卷四册由亚东图书馆于1921年12月出版,在民国一版再版,累计印了六万余部,是当时了不起的畅销书。陈西滢1927年推选新文学十部杰作,《胡适文存》列在首位,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都在其后。 《胡适文存》是胡适思想的精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从大学者梁实秋、钱锺书,到著名作家张爱玲,直到当代的李敖,都把《胡适文存》列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 目录 (1) 十三版自序 序例 卷一 寄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附录一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附录二 寄陈独秀钱玄同 寄陈独秀 附录答书 陈独秀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 答钱玄同书 附录一钱先生原书 附录二钱先生答书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 答汪懋祖 答朱经农 答任叔永 跋朱我农来信 致蓝志先书 答蓝志先书 论句读符号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附录 旧式点句符号 论短篇小说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追答李濂镗君 读沈尹默的旧诗词 谈新诗 《尝试集》自序 《尝试集》再版自序 什么是文学 中学国文的教授 《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 卷二 诗三百篇言字解 尔汝篇 吾我篇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墨子·小取》篇新诂 实验主义 问题与主义 杜威先生与中国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井田辨 论国故学 卷三 国语文法概论 《水浒传》考证 《水浒传》后考 附录:“致语”考 《红楼梦》考证 卷四 归国杂感 易卜生主义 美国的妇人 贞操问题 论贞操问题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我的儿子” 不朽 不老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 新生活 新思潮的意义 工读主义试行的观察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许怡荪传 李超传 吴敬梓传 本传附录 先母行述 寄吴又陵先生书 朋友与兄弟 《曹氏显承堂族谱》序 《吴虞文录》序 《林肯》序 一个问题 终身大事 (2) 序 卷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发起《读书杂志》的缘起 王莽 记李觏的学说 费经虞与费密 读《楚辞》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附录一《清华周刊》记者来书 附录二答书 胡适 附录三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梁启超 梁任公《墨经校释》序 附录一 梁任公先生来书 附录二答书 胡适 论墨学 《章实斋年谱》自序 《淮南鸿烈集解》序 卷二 《科学与人生观》序 附录一 陈独秀先生序 陈独秀 附录二 答陈独秀先生 胡适 附录三 答适之陈独秀 孙行者与张君劢 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附录一 梁漱溟先生第一次来书 梁漱溟 附录二答书 胡适 附录三 第二次来书 梁漱溟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附录 日本译《中国五十年来之文学》序 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 卷三 十七年的回顾 祝《白话晚报》 黄梨洲论学生运动 《政治概论》序 《天乎帝乎》序 我们的政治主张 附录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 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 附录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 一个平庸的提议 一年半的回顾 与一涵等四位的信 这一周 卷四 吴敬梓年谱 《西游记》考证 附录《读(西游记)考证》 《镜花缘》的引论 跋《红楼梦考证》 附录《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 《水浒续集两种》序 《三国志演义》序 高元《国音学》序 赵元任《国语留声片》序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中古文学概论》序 评新诗集 《尝试集》四版自序 《蕙的风》序 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 北京的平民文学 附录谈北京的歌谣 《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卷头言 读王国维先生的《曲录》 (3) 《胡适文存》第三集自序 卷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附录机器与精神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漫游的感想 欧游道中寄书 名教 卷二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整理国故与“打鬼” 附录一西滢跋语 附录二 主客答问 浩徐 读书 庐山游记 卷三 《(左传)真伪考》的提要与批评 入声考 附录寄夏剑丞先生书 读《吕氏春秋》 卷四 禅学古史考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 菩提达摩考 论禅宗史的纲领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跋宋刻本《白氏文集》影本 附录 单不庵先生来书及答书 海外读书杂记 卷五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 卷六 《三侠五义》序 《海上花列传》序 《儿女英雄传》序 《官场现形记》序 《老残游记》序 《宋人话本八种》序 附录灯花婆婆(节本) 读吴承恩《射阳文存》 重印《文木山房集》序 关于《镜花缘》的通信 附录一孙佳讯先生回信孙佳讯 附录二《镜花缘》补考孙佳讯 卷七 陆贾《新语》考 汉初儒道之争 再论王莽 读《北史》杂记 苏洵的辨奸 欧阳修的两次狱事 考作象棋的年代 《胡笳十八拍》 建文逊国传说的演变 焦循的《(论语)通释》 翁方纲与《墨子》 跋郎兆玉刻本《墨子》 墨字 附录一 邵瑞彭先生来信 邵瑞彭 附录二 墨子入神仙家之杂考 邵瑞彭 《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本跋 附录《宋元学案补遗》四十二卷本跋 单不庵 除非 中国教育史料 《吴淞月刊》发刊词 《白话文学史》自序 卷八 《词选》自序 词的起原 元人的曲子 《曲海》序 扬州的小曲 《吴歌甲集》序 跋《白屋文话》 附录《白屋文话》自序 三百年中的女作家 贺双卿考 《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 《小雨点》序 论长脚韵 论翻译 附录 曾先生答书 曾孟朴 卷九 人生有何意义 爱国运动与求学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 祝贺女青年会 《市政制度》序 《四角号码检字法》序 追想胡明复 (4) 自 序 卷一 说儒 附录一 周东封与殷遗民 傅斯年 附录二 毛西河论三年之丧为殷制 附录三 三年丧服的逐渐推行 胡适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 附录一 与钱穆先生论《老子》问题书 附录二 致冯友兰书 胡适 校勘学方法论 ——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 卷二 论《牟子理惑论》 ——寄周叔迦先生 陶弘景的《真诰》考 《四十二章经》考 附录一寄陈援菴先生书 附录二 陈援菴先生来书 附录三 答陈援菴先生书 楞伽宗考 《楞伽师资记》序 荷泽大师神会传 《神会和尚遗集》序 《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 《坛经》考之二(记北宋本的《六祖坛经》) (跋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藏北宋惠昕本《坛经》影印本) 卷三 辨伪举例 ——蒲松龄的生年考 《醒世姻缘传》考证 后记一 后记二 附录一柳泉蒲先生墓表张元 附录二 跋张元的柳泉蒲先生墓表 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跋《四游记》本的《西游记传》 《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序 《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 卷四 我们走那条路 附录一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 附录二 答梁漱溟先生 胡适 《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领袖人才的来源 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的来源 ——答孟心史先生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 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 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大众语在那儿 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卷五 论《春秋》答钱玄同 附录钱先生来书 司马迁替商人辩护 谈谈《诗经》 论《诗经》答刘大白 附录刘大白先生来书 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与颉刚书 明成祖《御制佛曲》残本跋 读王小徐先生的“佛法与科学” 《参同契》的年代 《辞通》序 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序 《书舶庸谭》序 《人权论集》序 《四十自述》自序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选》自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胡适文存(共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8204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5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8 |
高 | 8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套装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