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恩·布赖森合著的《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展示了《第七感》中揭示的科学知识与整合步骤以及《由内而外的教养》中倡导的自我理解,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整合的生活。整合包括联结左右脑以及联结上下大脑。整合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并通过给孩子讲述我们的人生故事来传递这种理解。另外,自我有很多“部分”,整合这些部分意味着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并能够将它们联系起来。
图书 | 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恩·布赖森合著的《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展示了《第七感》中揭示的科学知识与整合步骤以及《由内而外的教养》中倡导的自我理解,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整合的生活。整合包括联结左右脑以及联结上下大脑。整合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并通过给孩子讲述我们的人生故事来传递这种理解。另外,自我有很多“部分”,整合这些部分意味着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并能够将它们联系起来。 内容推荐 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父母还在为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的时候,发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脑教养法”已经风靡美国,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养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者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恩·布赖森的最新作品《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全面阐述了这一教养趋势,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鼎力推荐。 孩子在该睡觉的时候却站在客厅里乱发脾气,在本该乖乖听话的公共场合突然乱发脾气,无法跟兄弟姐妹或同龄伙伴正常相处,总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担忧和恐惧——听起来并不陌生吧?养育孩子的路上总是充满挑战。是孩子存心与父母作对吗?不,是他们还未成熟的大脑在操纵着一切。读完《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你会恍然大悟。 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右脑及其控制的情绪支配着逻辑化的左脑;你只知道大脑分左右,其实还分上下层,“上层大脑”进行决策、平衡情绪,但要在二十多岁才发育成熟——难怪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失去控制。通过把这些发现应用到日常育儿实践中,你能把各种情绪爆发、与伙伴争执或不知名的恐惧转化为整合孩子大脑、培育“全脑儿童”的机会。“全脑教养12法”将帮助你培养更加平和、快乐的孩子。 目录 中文版序 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引言 “生存式教育”,还是“发展式教育”? 01 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帮孩子整合大脑 02 改善孩子的情绪:整合左右脑 03 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 04 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整合记忆 05 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整合自我 06 培养孩子的人际技巧:整合自我与他人 结语 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附录A 全脑教养12法 附录B 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整合状态下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一个人整合得很好,他就会心理健康、生活幸福。但是这样的回答很难准确定义。事实上,图书馆里有很多书都写满了关于心理疾病的讨论,但很少有心理健康的定义。我首先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定义,这一定义已得到全世界研究人员和心理治疗师的认可。这个定义基于整合的概念,参考了对于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复杂动态的理解。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表述就是: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条“幸福之河”的中央(见图1—1)。 想象一条宁静的河流穿过乡间,这就是你的幸福之河。每当乘坐独木舟安静地在水里游荡,你就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你对自己、他人以及自己的生活都有清晰的认识,当环境改变时你可以灵活地调整,使自己保持在平静的水流中央。 不过,有时你飘飘荡荡,离河岸太近了,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问题一取决于你靠近哪一边的河岸。一边代表着混乱,你会感到失控,不再漂浮在平静的河中央,而是陷入湍急的河水,被困惑和焦虑包围。你需要远离混乱的河岸,重新回到水流平缓的河中。 但是不要走太远,因为另一边的河岸也有危险。这是刻板的河岸,是混乱河岸的对岸。和失控相反,刻板是指强行控制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你完全不愿意改变、妥协或与人商讨。在刻板河岸附近,水流似乎是静止的,但岸边丛生的芦苇和树枝会阻碍你回到幸福之河的中央。 所以一个极端是混乱,完全失去控制;另一个极端是刻板,有太多的控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我们总是在两岸间来回移动,尤其是当我们学着做父母的时候。越接近混乱或刻板的河岸,我们就离健康心理和情绪越远。避开河岸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享受河水的宁静。很多成年人都是这样前进的,时而在平静中感受和谐,时而混乱,时而刻板,时而在混乱与刻板之间来回往返。和谐在整合中产生,整合受阻就会出现混乱和刻板。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小独木舟,在自己的幸福之河中顺流而下。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就是因为孩子不在水流中,要么太混乱,要么太刻板。3岁的孩子在公园里不肯与人分享玩具船(刻板),或是有人把玩具船拿走的时候,他会嚎啕大哭,乱扔沙子(混乱)?你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回到幸福之河中,进入和谐状态,避免混乱和刻板。 大一点的孩子也会这样。你的孩子上五年级了,平时容易相处,却会因为没有得到在学校演出中独唱的机会而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他根本平静不下来,并且不断地告诉你在整个年级里他的嗓音最好。实际上,他在混乱和刻板的河岸间来回往返,他的情绪显然已经控制了理智,所以他拒绝承认别人比他唱得好。你可以引导他回到平静的水流之中,让他的内心更加平衡,进入一种更加整合的状态。 混乱和刻板几乎充满了日常生活。你会惊讶地发现,了解混乱和刻板的概念可以帮助你理解孩子最令人费解的行为。这些概念可以帮助你随时把握孩子的整合程度。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现出混乱或刻板的行为,就知道他的大脑没有完全整合。同样,当他大脑整合良好时,他将展现出一个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人的品质:灵活、适应性强、情绪稳定,并且能够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强大且实用的整合方法让我们看到孩子或我们自己在整合被打断时表现出的混乱和刻板。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制定恰当有效的战略促进孩子及我们自己的整合。这些战略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进一步的探讨。 P10-12 序言 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能够向中国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人际神经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及养育孩子方面的应用,我深感荣幸。无论你有怎样的背景和经历,无论你是否已为人父母,只要对人一生的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感兴趣,这个领域对你来说便是很有价值的。 人际神经生物学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什么是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根据人际神经生物学的观点,心理既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中,也存在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在《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奥秘》(The Developing Mind)一书中,我总结了这种观点。 我的三部作品均论述了人际神经生物学在实际中的运用。《第七感》展示了如何运用整合的概念发展健康的心理。书中描述了一些个人的生活故事,还给出了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会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甚至构造。通过整合注意力,我们可以在大脑、健康和生活方面创造更多的整合。故事中的人年龄各异,人生经历也千差万别,但这些故事都揭示了如何运用整合创造更健康的生活。 在我与玛丽·哈策尔合著的《由内而外的教养》中,我们指导读者理解自己的生活。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能够很好地预测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在这本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读者检验自己的记忆体系及情绪运作方式,并且理解讲述故事的过程是如何塑造了人生。阅读这本书能够让父母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建立牢固可靠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我与蒂娜·佩恩·布赖森合著的《全脑教养法》,展示了《第七感》中揭示的科学知识与整合步骤以及《由内而外的教养》中倡导的自我理解,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整合的生活。整合包括联结左右脑以及联结上下大脑。整合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并通过给孩子讲述我们的人生故事来传递这种理解。另外,自我有很多“部分”,整合这些部分意味着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并能够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第 5章有“觉知之轮”的练习,它能够让孩子学会检视自己的心理运作方式,使其更灵活地运作。这是发展第七感的基础,即看到并整合自我及他人心理的基础。 这三本书基于人际神经生物学,为读者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帮助读者培养内在的幸福以及健康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和家庭保持活力与健康。享受阅读与收获之乐吧! 后记 《全脑教养法》的翻译工作是我在怀孕期间完成的。在本书临近出版之时,我已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初尝为人父母的快乐与艰辛,并时刻准备着实践从本书学来的”妙招”。 正如本书作者反复强调的,《全脑教养法》力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最”靠谱”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最具操作性的育儿指南。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号称”开发右脑”、提升智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读物,本书提出的”全脑”概念,旨在促进孩子情感、心理的完善与健康,发展孩子为自己终身的幸福负责的能力。 作者认为,一个”全脑儿童”,即大脑整合的孩子应该能够左脑和右脑协同工作,与自己的逻辑自我和情感自我相联结;在代表本能的”下层大脑”与代表思辨的“上层大脑”之间建立联结,发展出决策能力、洞察力、同情心和道德感;能够理解自己的过去,以一种温柔、清醒、有意识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来自过去的痛苦;具有觉察并反思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自主决定如何感受和面对外在世界,在保持独立自我的同时也能与他人建立联结。如何达到这个目标7本书为0~12岁儿童的父母,提供了层层递进的具体建议,而且确实简单易行、毫无压力。希望我们的翻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传达这种轻松的育儿态度,让中国的父母也能从最权威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中受益。 在翻译过程中,看到作者勾勒的理想养育场景,我不由数次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羡慕起书中的”全脑儿童”来——本书另一位译者李硕也有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常常问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我想也会有读者发出同样的感慨。关于这一点,作者专门在书中安排了”整合我们自己”这部分内容,提醒父母们不要忘记自我成长。育儿即育己,一个左脑右脑孤立运作、上层大脑未充分发展、仍然背负大量来自过去的负担、对自己的状态缺乏觉察与掌控、不能与他人联结的成人,无法养育出一个“全脑”儿童。我相信,要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我首先必须成为“我”。在整个孕期,我利用业余时间,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进行对自我的认识与探索,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增进对自己的觉察和理解。本书中关于父母自我成长的内容,鼓励我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为人母的准备。这部分内容虽然精简,但提供了一个视角、一个起点,有心的父母若能从此出发,开始自我探索与成长,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一件幸事! 本书中,李硕翻译了第1章至第3章,我翻译了第4章至第6章以及引言、结语等其他部分。若有任何指点、意见、建议,欢迎广大读者的反馈,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大进步。 感谢我的先生龙郁在翻译过程中以及一直以来给予我的完全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我的公婆在此期间对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 我与李硕一起,感谢我们共同的朋友黄一川、于海成、陶婧在翻译过程中为我们提供的至关重要的帮助,感谢李硕的室友许步天对她的支持,感谢湛庐文化的编辑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努力。 最后,还要感谢我们自己的父母,他们虽未曾获得科学的育儿指导,仍然竭尽所能,成就了今天虽不完美、但不断努力成长、追求超越的我们,他们是虽不完美,但最可爱、可敬的父母。 周明 书评(媒体评论) 《全脑教养法》中提出的思维拓展策略使日常的亲子互动转化为塑造孩子大脑的良机,是一本帮助孩子发展情商有效而实用的指南。任何关心孩子、爱孩子的人绝不可错过。 ——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之父 面对坎坷的育儿之路,你是否恐惧?抑或挣扎?沮丧?救星来了!西格尔和布赖森把前沿的脑科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画呈现出来,为你清除育儿路上的一切障碍。 ——哈韦·卡普美国知名育儿专家、好莱坞御用儿科医生,《卡普新生儿安抚法》《卡普儿童行为手册》作者 真希望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看到这本书了!西格尔和布赖森分享的这些无比实用的方法那时还无人知晓。《全脑教养法》是送给全天下父母的最好礼物。 ——玛丽·皮弗 美国家庭问题权威、资深心理咨询师,《纽约时报》畅销书《拯救奥菲利亚》作者 西格尔和布赖森着重从科学的视角,阐述养育方式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本书能帮你解答教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让你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 ——迈克尔·汤普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纽约时报》畅销书《该隐的封印》作者 在当今世界能否取得成功,情商的作用至关重要。《全脑教养法》提供了帮助孩子发展情商的强大工具,父母们将通过本书学会如何与孩子联结,真正享受育儿之乐。 ——克莉丝汀·卡特博士 快乐教养专家、知名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10堂幸福教养课》作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恩·布赖森 |
译者 | 周玥//李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537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8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0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Mind Your Brain,In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