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雯编著的《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即理论探索部分,主要是发掘、整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文献资料,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观点,下编即实证部分,主要是通过访谈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图书 | 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贺雯编著的《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即理论探索部分,主要是发掘、整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文献资料,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观点,下编即实证部分,主要是通过访谈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贺雯编著的《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高校社科文库之一,《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心理学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群际关系、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的概念、实质及测量等核心问题,以不同社会阶层群际关系的实证研究为依托,揭示群际关系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的作用,并经过结构方程模式的路径分析,理清了各种变量(群际关系、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间的关系,构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际关系模型。该研究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增进了解,改善群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上篇 理论篇/l 第一章 群际关系的理论探索 /1 第一节 群际关系概述 /l 一、群际关系的界定 /l 二、群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2 三、群际偏差 /l2 四、群际关系的改善 /24 第二节 不同社会群体的划分及其研究 /29 一、不同权力群体的研究 /29 二、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研究 /35 第二章 刻板印象的理论探索 /42 第一节 刻板印象概述 /42 一、早期概念与研究 /42 二、近代概念与研究 /43 三、现代概念与研究 /44 第二节 刻板印象的特性与研究 /47 一、刻板印象的测量 /47 二、刻板印象的激活 /60 三、刻板印象激活的行为效应 /61 第三章 元刻板印象的理论探索 /77 第一节 元刻板印象概述 /77 一、元刻板印象的界定 /77 二、元知觉和元刻板印象 /79 第二节 元刻板印象的特性与研究 /91 一、元刻板印象测量 /91 二、元刻板印象的准确性 /93 三、元刻板印象的激活 /95 四、元刻板印象的作用 /95 下篇 实证篇/l01 第四章 元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特征研究: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 /l01 第一节 引言 /10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l03 一、被试 /103 二、研究工具 /103 三、研究程序 /104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105 一、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特征分析 /105 二、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比较 /109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11 第五章 元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与群际关系: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 /ll4 第一节 引言 /114 第二节 研究方法 /ll8 一、被试 /118 二、研究工具 /119 三、研究程序 /120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121 一、不同社会阶层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分析 /l21 二、不同社会阶层外群体态度、对群际关系的认知和交往兴趣的分析 /l22 三、不同社会阶层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122 四、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关系结果模型的路径分析 /l23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27 第六章 元刻板印象的改变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 /l31 第一节 引言 /13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l32 一、被试 /132 二、研究工具 /133 三、研究程序 /135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6 一、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外群体态度 /136 二、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群际关系认知 /l37 三、不同元刻板印象凸显条件下的交往兴趣 /l37 四、中介分析 /138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39 第七章 实证研究结果的解读:总讨论和结论 /l43 第一节 总体的讨论 /143 一、元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和他人刻板印象的特性 /l43 二、元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对于群际关系的作用 /l47 三、元刻板印象的改变对于群际关系的影响作用 /l48 第二节 结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l51 一、研究的结论 /l51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l52 附录 /155 参考文献 /16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贺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353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