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看就有病/中医诊病治病防病有妙招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望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望诊”来发现自己身体存在的问题吗?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反射器,它能真实地反映出人体内在的健康情况。只要仔细观察,您就会发现,我们的脸、手、脚、腰、背、臀,甚至是排泄物都能随时准确地给我们传递健康信号,这些信号能及时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些部分出现了问题。

读了良石所著的这本《一看就有病》才知道,“小病看不出必成大患”。小故事告诉您“望诊”有多神!中医专家教您关注细节,把握健康!

内容推荐

良石所著的这本《一看就有病》所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真实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将给你的健康增加一个保护层,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你可以学会如何通过“小毛病”,探究出身体里隐藏着怎样的大患,以降低患病的概率,让自己成为健康的“预言家”,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读完《一看就有病》你会发现:健康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目录

Part 1 小故事告诉你“望诊”有多神

 如果蔡桓公相信扁鹊,就不会死了/002

 张仲景看出了王仲宣的“疠疾”/003

 程医生辨别“真假麻风”/004

 蒋晓看出这孩子得了“相思病”/006

 李叔叔在火车上的“望诊”故事/007

 姑奶奶治好了孙老头的“腰疼病”/009

 周婶“望诊”揭开“看不清”的谜底/012

 崔默庵看出新郎中了“漆毒”/014

 韩奶奶观“形态”发现了小玉的胃病/017

 老何的病都写在了“眼”和“手”上/019

 我一看就知道小姨“脾胃虚寒”/022

Part 2 从头部开始,一发统领之命

 他怎么总在不停地挠头皮/026

 瞧表妹的那根白发/028

 小南的头发像枯草一般/030

 枕头上的这些头发都是谁的/033

 一大早老板就不停地“敲脑袋”/036

 小浩浩的头发又稀又软/039

 这姑娘的头皮屑多得有些不对劲/041

Part 3 擦亮双眼,将“疾病”缉拿归案

 你怎么总在滴眼药水/044

 他的眼白已经不白了/046

 看起来,你的眼皮有些肿/049

 小菲的假“红眼病”/051

 “眨巴眼”让我看出他有病/053

 孙杰变成了“熊猫眼”/054

 瞧赵静那“青蓝色”的眼圈/057

 佳佳的黄眼圈让她看上去很没“精神”/059

Part 4 耳朵就是“风向标”,预报健康几级风

 整天掏耳朵的新邻居/062

 关小姐耳郭上的“小白点”/064

 小凡的耳朵怎么“肿了”/066

 年纪轻轻的她长了一对“老耳朵”/068

 李健耳朵上的小“丘疹”/070

 “耳朵”救了靳莉的“肝”/072

Part 5 让鼻子感应一下,健康离你有多远

 小谢总是喜欢捂着鼻子/076

 张霞的小丑红鼻头/078

 这个男生怎么总是流鼻涕/080

 快看,她鼻子出血了/083

 “白鼻子”老周/085

 他鼻梁上长了那么大一颗痘痘/087

 怪鼻子老张/089

Part 6 重新认识嘴巴,它是健康“报警器”

 “牙齿如白骨”的“晶晶”/094

 “肥肥”美了,牙却裂了/096

 “水不离口”的主编/098

 毛毛怎么总是捂着嘴巴/100

 哎哟!你看马姐怎么长胡子了/102

 一直揪咽喉部的推销员/104

Part 7 知道吗?胸腹其实是健康“预言家”

 这个年轻司机一直捂着胸口/108

 他这反应像是“高原反应”/109

 孙大叔怎么不停地打嗝/111

 表妹长期保持固定的睡姿/112

 莉莉双手一直按在胃部/115

 她为何吃得这么少/117

 不停吃冰激凌的小胖墩/1 19

 看小史的样子是想吐/121

 老邱跑了一天的厕所/123

 鹿杰在饭后会突然肚子疼得打滚/125

Part 8 别忽视腰背臀,因为它们是“照妖镜”

 小丽一直手扶着小蛮腰/130

 露露的腰突然变细了/132

 张师傅腰上的“游泳圈”/134

 孟大姐总是捶按后背/136

 露背装出卖了她背上的“青春痘”/138

 她怎么成了“单峰驼”/140

 他为何总是捂着腰间/143

Part 9 解放手脚,让它们抓住“疾病”的影子

 邱编辑经常扇动双手/146

 看看生命线/148

 瞧瞧智慧线/150

 林先生藏在手上的难言之隐/151

 看她手掌颜色就知道有病/152

 徐总的手掌看上去像套了铠甲/154

 形状怪异的指甲/156

 从她的中指,我看到了疾病/158

 看看自己的无名指/160

 朋友的小手指看上去有些怪/1 61

 通过指甲颜色看健康/163

 王奶奶把膝盖捂得真严实/1 64

 通过夏爷爷的步态看健康/166

 抬着脚跟走路的新同事/168

 漂亮女孩的肿脚踝/169

 人字拖透露了他的脚起皮/171

 老同学的脚上长了鸡眼/173

Part 10 排泄物绝不是“废物”,它能为健康打分

 “超经理”解手越来越频繁/176

 逛街同伴的怪异举动/178

 表叔突如其来的血尿/180

 姑妈的便便像柏油/182

 火师傅的血便/183

 胡太太家的马桶总是堵/186

Part 11 女人们,别忽视了自己的“那些事”

 为何张倩总是扯胸前的衣服/190

 明明身上定期来访的疹子/192

 结伴去公厕,她为何羞答答/193

 她的双腿在不停磨蹭/196

 眼看着她汗流浃背/198

 娟娟大得离谱的肚子/200

 宁馨总是戴着哺乳专用文胸/202

 她怎么在不特别的日子也出血/204

Part 12 男人们,记得留意自己的“小毛病”

 白经理不分场合的勃起/208

 表哥一晚都在反复起夜/210

 聚会时,葛先生看上去坐立不安/211

 从尿液发现他有病/213

 刘总走路像挂着石头/215

 扬扬尿中的“粉红泡泡”/217

Part 13 抓住“隐形妖”,留住悄悄溜走的健康

 胖妹突然瘦了两大圈,绝不是好事/220

 “排骨姐”突然增肥,绝不是好事/222

 琳琳为什么总在长出气/224

 25℃她却捂得特别厚/226

 总是迟到并“睡眼惺忪”的娜娜/227

 薛凯总是看上去莫名的恐惧不安/229

 瞧她丢三落四的马虎样/231

附录 注意生活中的66个健康细节/233

试读章节

如果蔡桓公相信扁鹊,就不会死了

中医学界历来将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者。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扁鹊堪称神医,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最神奇的就是他有“特异功能”,能从人的面貌形体等透视人的五脏六腑。那么,扁鹊到底有多神呢?

扁鹊(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他到朝廷拜见蔡桓公,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

蔡桓公不屑地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蔡桓公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

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蔡桓公,又说:“您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蔡桓公生气地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蔡桓公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蔡桓公,对他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蔡桓公这次不肯再答话。扁鹊出去后,蔡桓公很是愤怒。

再过五天,扁鹊又去,看见蔡桓公就向后退跑走了。蔡桓公见状立刻派人问他为什么要跑。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疾病已进入骨髓,我已不再要求为他治病。”果然,又过了五天,蔡桓公身患重病,他立刻派人去召请扁鹊,扁鹊却已逃离齐国。就这样,蔡桓公最终因没有听从扁鹊的劝告而病死了。

这个故事或许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但是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中医四诊中“望诊”的最高水平。

张仲景看出了王仲宣的“疠疾”

张仲景是中医界的另一位名医,他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

张仲景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叫张宗汉,曾经在朝为官。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张仲景从小就接触了很多的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蔡桓公的故事之后,就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灵帝时,张仲景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后来编著了一部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将理、法、方、药熔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中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建安年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在朝廷做过侍中,叫做王仲宣,他与张仲景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一天,张仲景相约与王仲宣见面,发现了王仲宣的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疠疾”的病原,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麻风病”。

张仲景对王仲宣说:“仲宣,我看出你身上潜藏着一种病,叫做‘疠疾’,如果你不早点进行医治的话,到40岁的时候,你就会出现脱眉毛的现象,脱眉毛半年后,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你听我的劝告,赶快先服用几剂五石汤吧。”

当时王仲宣刚二十出头,患有“疠疾”在那个时代又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被别人传他有这种病,是非常丢脸的。王仲宣以为张仲景是在吓唬自己,小题大做,又不好驳了老朋友的面子,就哼哈的答应了,却并没有听劝按时服药。

不久,两人再次相见,张仲景看了看王仲宣的气色和体态,疑惑地问:“你有没有服过五石汤?”王仲宣显得有些反感,敷衍着说:“是的,我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一下,说:“不对吧,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你为什么不能听从我的劝告呢?为什么要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呢?从现在开始,你一定要听我的劝说,赶快服些药吧,不然真的就麻烦啦!”尽管张仲景费尽口舌,可王仲宣就是不愿意相信,依然没有按照张仲景说的去服药。果然,在王仲宣40岁的时候开始出现严重的脱眉毛现象,脱眉毛到第187天的时候,终因不治而身亡。可惜了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这么早就离开了人世。

程医生辨别“真假麻风”

很久之前,在广东的一个小镇里,住着一户姓吕的人家,家里有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儿。女孩心灵手巧,貌美如花。一天,女孩突然感到非常不舒服,全身出现浮肿的症状,皮肤上还长出密密麻麻的红色丘疹,奇痒无比,以至于终日寝食不安。看到女儿如此痛苦,父亲非常心疼,便四处寻医问药,可是都无济于事,女儿的病不但没有好转还更加恶化,部分丘疹已经开始出现溃烂流水,很多医生都认为女孩是得了麻风病。

P2-4

序言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小病看不出必成大患”

有道是“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不管身体表面哪里发生异常,无论是长了一个小疙瘩,颜色有些变化,还是疼痛难忍都有可能是体内疾病的反映;同样的道理,几乎所有的疾病在发病前都是有预兆的。如果我们能学会给自己和家人“望诊”,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预示疾病到来的信号,就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未病先治,避免发生“小病看不出成大患”的恶果。

望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望诊”来发现自己身体存在的问题吗?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反射器,它能真实地反映出身体内在的健康情况。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脸、手、脚、腰、背、臀,甚至是排泄物都能随时准确地给我们传递疾病信号,这些信号能及时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些部分出现了问题。

如果你不想“小病变大病”,那就快翻开你眼前的这本书吧!它并不是一本医学专著,只是让你随时可以翻看、随时提醒自己的一本健康手册。我们不是救世主,但至少我们有能力拯救自己的健康。从翻看这本书开始,你将懂得什么是“小病看不出必成大患”,你将学会如何掌握一些疾病信号。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真实的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将给你的健康增加一个保护层,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你可以学会如何通过“小毛病”,探究出身体里隐藏着怎样的大患,以降低患病的概率,让自己成为健康的“预言家”,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这本书告诉我们:健康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看就有病/中医诊病治病防病有妙招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良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556873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