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随想(佳言妙语体悟人生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胡声浩编著的《论语随想(佳言妙语体悟人生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去感悟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探寻《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内容推荐

胡声浩编著的《论语随想(佳言妙语体悟人生智慧)》讲述了:《论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仍然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孔子的思想,历久弥坚,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安身立命仍然有着直接的帮助。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去感悟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探寻《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经典“四书”之一,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论语随想(佳言妙语体悟人生智慧)》采用随感的形式,以优美流畅的笔调,讲述《论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将给身处职场、家庭、社会中的现代人以深刻的启迪。

目录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

2.孝悌是仁的根本/3

3.知己知彼,学会换位思考/9

4.要有怀疑精神/12

5.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15

6.学和思的关系/18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1

8.朝闻道,夕死可矣/24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9

10.见贤思齐/35

11.和而不同/39

12.满招损,谦受益/45

13.言忠信,行笃敬/52

14.要守信用,也要懂得变通/55

15.不迁怒于人/59

16.做人要正直/63

17.兴趣是最好的导师/66

18.中庸之道/69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4

20.严于律己,宽以待人/77

21.吾日三省吾身/83

22.多思己过,莫论人非/86

23.德行先于才能/89

2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93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96

26.做事先做人/99

27.君子慎言慎行/104

28.因言致祸,得不偿失/109

29.勇于改正错误/112

30.德不孤,必有邻/116

31.择谅友而交之/119

32.欲速则不达/124

33.小不忍则乱大谋/130

34.礼让是一种胸怀/135

35.以诚相待/140

36.言而有信/144

37.受人之托,终人之事/148

38.最难得的是信任/152

39.正人先正己/158

40.管理要以尊重为基础/165

41.观其行而知其人/170

4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74

43.一念天堂,一念地狱/179

44.学道与学稼/182

4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85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87

47.贪小利办不成大事/192

48.学礼知礼/196

49.完美君子的标准/200

50.安贫乐道是一种人生境界/204

51.以德报怨/210

52.距离产生美/214

53.孝就是要不违背礼节/218

54.川页不等于孝/222

5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27

56.不让父母担忧是为大孝/230

57.尊敬父母/234

58.礼之用,和为贵/238

59.做人做事要公平公正/242

60.给领导提意见要委婉/246

61.孔子的一生/253

试读章节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 “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这一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在《论语·述而》中,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打麻将,有些人一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诲人不倦”,是指我们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感到疲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同样离不开一个兴趣。两个喜欢打麻将的人,不管他们学问高低,只要谈起麻将来,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当然,要做到诲人不倦还需要有爱心和耐心。

P1-2

序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20篇。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孔子的思想纷繁多样,博大精深,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在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会成为惟一没有间断的、五千年延续下来的文明,儒家思想功不可没。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论语》是不是已经成为过时的老古董,“中看不中用”呢?它还有怎样的魅力呢?

《论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仍然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孔子的思想,历久弥坚,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安身立命仍然有着直接的帮助,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人类历史,思想文明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分外妖娆!然而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著作,比比皆是,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其影响力之大,其解读角度之多,似乎都无法与一部总计不过万余言的《论语》,一个曾经碰壁屡屡的失意孔子相媲美!

一部《论语》,一个孔子,导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思想,引发了哲人打破了时间、空间的视野局限。

《论语》中,多是一些简短的文旬,但这些句子却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内容,阐述了不同的论题,诸如:论仁、论礼、论孝、论《诗》、论道、论德、论君臣、论儒、论智、论政、论丧、论义、论刚、论鬼神、论学、论艺、论祭、论《易》、论君子与小人、论乐、论天下、论我、论知、论思、论贫富、论刑、论教、论色、论志、论友、论忠信、论兵、论中庸、论性、论勇、论生死、论戒、论大人、论讼、论天、论命、论敬、论治、论名、论党、论和同、论愚论、乡愿、论女子与小人、论言等等。这些论题,基本没有轻重之分,都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些论题虽然不是孔子思想的全部内容,但已经足以表明孔子思想的复杂性,从仁政理想,到人的品德修养、生活志趣、人际交往,乃至饮食文化作了精辟论述,其中不少成为后世的格言。

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去感悟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探寻《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随想(佳言妙语体悟人生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声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79464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