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隆平的故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书系”是一套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展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风采的大型励志传记丛书。由邓湘子、谢长江所著的《袁隆平的故事》为其中一册,讲述了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图书以袁隆平的成长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详尽、生动地讲述了他如何走上农业以及杂交水稻研究的道路,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如何经历生活的磨砺,坚定不移,刻苦钻研,最终取得了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胜利,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师、了解人生的窗口。

内容推荐

从一名普通的山区农校教师,到誉满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40多年来,袁隆平始终坚守杂交水稻研究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事业。从三系到两系,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袁隆平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勇气和科学精神,引领着世界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和应用的方向。在竞争激烈的科研领域,袁隆平创造了科技创新的奇迹,谱写了一篇人类反饥饿的绿色神话。

由邓湘子、谢长江所著的《袁隆平的故事》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书系”其中一册,供读者阅读。

目录

导语

第一章 好奇好动的男孩

第二章 开拓成长的视野

第三章 立下志向要学农

第四章 走出课堂找答案

第五章 大饥荒的启示

第六章 要解世界难题

第七章 艰难挫折中的坚持

第八章 实验中的克难攻艰

第九章 迎来成功的曙光

第十章 播撒幸福的金种子

第十一章 不断在探索中超越自己

第十二章 把福音传给世界

试读章节

1930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父母给他取的小名叫二毛,大名叫袁隆平。他的父亲祖籍江西省德安县,当时在北京的平汉铁路局担任秘书工作。

小时候,袁隆平特别好奇,什么都喜欢玩,什么都想摸一摸。四五岁时,看到木匠师傅把几个铁钉叼在嘴里,然后一个一个取下来钉,他感到很好玩,模仿木匠把钉子叼在嘴里。

妈妈说:“钉子不能咬在嘴里,要是摔倒了,钉子会弄伤你的。”他调皮地做一个鬼脸,把钉子吐到手上,收到裤袋里。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把钉子叼在嘴里玩。

他5岁那年冬天,一家人从北京坐火车到了武汉,准备回江西老家过春节。他们在武汉乘上了南行的船,袁隆平和弟弟闹着玩着,嘴里还叼着两个钉子。忽然,他不小心在船舱里跌倒,把含在嘴里的铁钉吞到肚子里去了。

“你看,这回够你受的了。”父母心里非常着急,只好带着孩子们返回汉口,到袁隆平的姨妈家里为他采取紧急措施。

姨妈还真有办法,炒了一大碗韭菜,让袁隆平吃下,还让他吃了几根香蕉。第二天,铁钉被拉了出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全家人都不能回江西老家过年了。

1936年秋季,袁隆平的父亲被调到汉口工作,全家人从北京搬到长江边的汉口来了。这时袁隆平已经6岁,在汉口扶轮小学上学。

星期天,袁隆平喜欢到姨妈家去玩,两家离得不远。过春节时,他和小朋友跟姨妈一起玩扑克牌,居然赢了姨妈的钱,一溜烟地跑没了影,请同学看电影去了。他喜欢看电影,是一个小电影迷。

袁隆平在扶轮小学只上过一年学,但有着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有一天,他和同学们排着队,跟老师去参观一个私人办的园艺场,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走进园艺场,袁隆平和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子变亮了。

“哇,这么多的果树,果子长得真好……”同学们兴奋得叫起来。

“瞧,桃子红红的,又大又好看,一定很好吃!”

“哟,葡萄一串一串的,真好看。要是熟透了,肯定特别好吃!”

“这里的花也开得特别好啊!”同学们感到格外新奇和兴奋。

袁隆平和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议论。他的脑子里浮想联翩。不久前,他看过卓别林演的电影《摩登时代》,电影里有许多难忘的画面:奶牛的奶一挤就出来了,葡萄一伸手就摘下来了。他觉得眼前这个果园,就像电影里的画面那样美,那样神奇。  他又想起了《西游记》里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那些成熟的桃子,真像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吃的仙桃。

“老师,这里的果树和花朵,为什么长得特别好?”一个同学问。

老师说,园艺场里的各种果树,都是因为经过技术人员的精心栽培,果子才结得又多又好吃,花儿才开得特别美。

袁隆平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这是第一次看到生产水果的地方。对他来说,参观这个园艺场,真是一次难忘的奇妙经历,印象特别深刻。

他想,如果长大了,能做像魔术师一样的果园技术员,让各种果树结出的果子好看又好吃,那该多好啊。

他童年的心灵天空上,升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金种子。

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随即攻陷北京、上海。

日寇的侵略战火迅速向中国腹地蔓延。1938年秋,日本鬼子逼近武汉。袁隆平一家人和许多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被迫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逃难旅途。许多逃难的人都是靠两条腿走,拖儿带女,背着布包,疲劳奔波。袁隆平一家七口人,租了一条小木船,坐在船上逆长江而上。

风大浪急,船夫们吃力地摇着木桨,船如乌龟爬行,一天只能行进三十几里。走了20多天,才到达湖南桃源。

袁隆平那时还不太懂事,刚开始坐在船上时,他觉得挺新鲜,和弟弟追追打打,玩得非常开心。有一次,他被弟弟推了一把,往后退了几步,收不住脚步,“咚”的一声掉到江水里。他不会游泳,像个秤砣一样直往水底沉去。

弟弟吓得大叫。大人们听见呼救声,立即钻出船舱来。看到袁隆平已经被一个在岸边洗菜的当地农民救了上来。他的全身湿透了,衣服和头发都水淋淋的。

大人们给袁隆平换上干净衣服,叫他不要和弟弟在船上追打了。可过了一会儿,他又照样在船头快乐地玩开了。

天空中不时掠过画着日本膏药旗的轰炸机,追着逃难的人群扫射、投弹。饥饿和死亡威胁着这些无家可归的逃难者。

逃到桃源的第二天中午,他们突然听到警报长鸣。原来是日本轰炸机结队飞来了。袁隆平一家挤在逃难的人群里,躲在石拱桥下。

日本飞机丢下燃烧弹和炸弹,桃源县城立即乱成一片,爆炸声声,火光冲天。

敌机离去后,袁隆平跟着老船工到街上去,看到县城在空袭后变成了一片废墟,街上躺着被炸死的人,真是惨不忍睹。

老船工气愤地说:“这是日本强盗犯下的罪行啊!”

随身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要买一点能吃的东西都十分困难。

全家人继续坐着木船,艰难地逆沅水而上,准备逃到湘西沅陵去。半途中,船走不动了。由于到了冬季,沅水变浅了,不能行船,他们只好返回洞庭湖。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隆平的故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湘子//谢长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76125
开本 16开
页数 1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4255844
中图分类号 K826.3-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5
15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