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人范儿
内容
编辑推荐

高松元所著的《男人范儿》——一本让你看起来特有面、也特有份儿的书!

彪悍的人生无需依赖演技,真正有范儿的男人不是在装B!

你费尽心机地学会假装的艺术,也许可以在某些场合里赢来羡慕的目光,却永远无法得到别人发自内心对你的尊敬;

你假装专业地包装自己,也许会有鲜花、掌声、美女包围着你,而聪明的女人总是微笑不语,看你自以为是地耍猴戏。

内容推荐

高松元所著的《男人范儿》是一本给男人的书。

每个男人,都曾迷惑、渴望、未解,什么是真正之男人。是深沉、品味、内涵,还是果决?真正的男人,可以从《男人范儿》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元素,也可以弥补开发自身尚未发掘的元素。

《男人范儿》也是一本给女人的书。

女人从来都是依靠爱情活着,唯有理解真正之男人,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读懂《男人范儿》本书,也许,你能明白,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或者,你应该塑造什么样的男人。

目录

自序

追寻生命的诗意(代序)

【第一部分:配备篇】

 1.烟斗雪茄:性感的哲学武器

 2.打火机:实用优雅收纳盒

 3.钢笔:温文传介 昭显灵魂

 4.手表:手腕暗语 尊贵象征

 5.戒指:不与人语的一段故事

 6.香水:华丽转身 清雅点缀

 7.吉他:古典雅韵 现代时尚

 8.钢琴:乐器之王 家族传承

 9.军品:铁血梦幻 任侠象征

 10.汽车:胯下良驹 天生恋人

 11.山地自行车:休闲探险 回归自然

 12.鞋:飘逸行走 步如飞烟

 13.皮带和皮包:腰间细节 手中装饰

 14.日记本:敬惜字纸 洗净铅华

 15.西服领带:简约优雅 休闲经典

【第二部分:爱好篇】

 1.女人:生命中的永恒旋律

 2.音乐:灵魂深处的颤动艺术

 3.电影:思索人生 远离世俗

 4.品茶:涓涓慧泉 直舒胸臆

 5.写作:逃避喧嚣 心灵记录

 6.花鸟禽鱼:红尘自有痴情者

 7.写信:书桌旁见证最美魅力

 8.摄影:记录生活美的第三只眼

 9.私人收藏:人无癖无深情

 10.涂画:或自娱或宣泄

 11.读书:博百家长 明静如水

 12.寻根:了解前世 把握今生

 13.DIY: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14.冥思:找回深处真实自我

 15.淘书:意外收获 其雅无穷

 16.诗歌:最美文学 如痴如醉

 17.泡吧:卸下伪装 暧昧流香

 18.表演:玩票也是一种绝招

 19.品酒:惟有饮者留其名

【第三部分:运动篇】

 1.足球:激情战场的角斗

 2.篮球:要证明自己,先上场

 3.台球:享受帷幕未落的神秘体验

 4.考古探幽:不应丧失的一种好奇心

 5.登山:一览众山小的唯我独尊

 6.钓鱼:亦欲望亦隐者

 7.下棋:“雕虫小技”打开大局面

 8.溜冰:另一种飘逸的探戈

 9.跳舞:高雅诱惑 别有风情

 10.打猎:野性勃发的小小邪恶

 11.摸鱼:与泥水互动和较量

 12.散步:去森林深处享受孤独

 13.沐浴:“香水”中的解压奢侈

 14.划船:命运推到了哪个岸边

 15.引吭:登高舒啸 心旷神明

 16.游泳:从水中来到水中去

 17.武术:猛殷之士 自尊自强

 18.旅行:漫漫长途的流动式快乐

 19.极限运动:四十岁前的必玩游戏

后记

试读章节

1.烟斗雪茄:性感的哲学武器

在现代社会,烟斗似乎只有小众男人才去拥有,其实,这是一种品位的堕落。烟斗应脱离享受烟草的单纯内质,在某种程度上,是男人品位的一个象征。世界上爱好烟斗的男人,大都是一些严肃的、深沉的、高度理性的男人。

烟斗是男人最性感的哲学武器。难怪福尔摩斯说,除了手表和皮鞋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比烟斗更能表现一个男人的个性了。

有张经典的照片。二战“德黑兰会议”期间,当时指挥2000万军队的三大巨头,丘吉尔首相的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楠根烟斗,斯大林元帅那一排浓重胡须下面叼着一只巨大的枣木烟斗,罗斯福总统抽的是“骆驼”牌香烟,但是他把他的烟卷装在一支长长的烟斗里。

——他们手中的烟斗也许正是推动他们作出开辟“第二战场”的最佳思考工具。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是个著名的大烟枪,乾隆皇帝让他总负责编撰《四库全书》,纪大才子殚精竭虑的主要精神依靠就是烟斗,普通的烟斗根本不能满足他的烟瘾。为此,他特地请人制作了一个比普通烟斗大四五倍的烟斗。有一次,他的烟斗被偷,负责看管的家丁非常紧张,纪晓岚则很有把握地说:“我的烟斗特别大,一般人是不会用的,你拿几吊钱到琉璃厂转一圈,肯定能赎回来。”结果,不出所料,烟斗已经被小偷卖到琉璃厂了。烟斗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我们可以煽情地想象,在烟雾缭绕的编辑中心,这只大烟斗陪着纪晓岚一起传承中国文化,对双方都是件荣幸的事。

对于普通人来说,烟斗也能陪我们思考,我们在深夜沉思或者孤独,烟斗是最好的伙伴,一斗维吉尼亚烟丝所占用的时间,可以点燃你的入定40分钟,这种独处的寂寞只有男人自己体会,大部分女人是断不能了解的。

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烟斗会让我们慢下来。闲适时,装上一斗,随手翻起一本闲书,边抽边读,沉思处远眺窗,自是一番韵味。所以,烟斗就是一段禅。

烟斗除了是一种载体,其深沉的内涵更是一个重要的装饰。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若是你书架上没有几只烟斗,你的书房整个就缺乏厚度。它们既可实用,也便观瞻。过去除了欧洲皇室和贵族用的镶金镶宝石的烟斗,我们普通人买不起外,现在世界市场上流行的烟斗,有木质的、水母的、瓷的、玻璃的、玉蜀黍的、景泰蓝的,建议你可以买几种类型的放在书架上。思考时使用直式的石楠根烟斗,阅读时则用弯式的海泡石烟斗。当然,如果实力允许,你尽可收藏带有浮雕的,甚至是春宫画的烟斗。当然木质烟斗是最值得收藏的,如果你能搞到非洲产的野蔷薇根制作的烟斗,那完全可以作为书房里的“烟神”。因为这种野蔷薇的根,现在几乎绝迹。

当然,并不是华贵才能体现它的价值。烟斗某种意义上也是男人的玩物,它只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物化,所以要的是感觉。对于文人来说,烟斗也是一种情结。林语堂嗜好收藏烟斗,所藏烟斗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我想起当记者那阵,大概是2007年,文坛大师贾平凹到我们扬州,我作为陪同记者跟了他三天,也采访了三天,他是一个抽烟的作家,烟斗也是他的挚爱,他说,质朴的藏物他都爱。采访的第三天早晨,我和报社领导一起陪他去富春吃早茶,茶毕,他在富春小巷子里看中一个木质烟斗,12元购得。我当时想,人家文坛霸主都买了,我也买个做纪念,于是在同一地摊花了9元买了同样的一个。后告诉贾平凹,说我比你少花三元钱。他虽然有点孩子气地生气,但是告诉我,这是好东西,最好放在家里的书房里,还告诉我,烟斗不能用水洗,因为它不但会变形,而且那厚厚的文化味会被洗掉。

从这个层面来讲,烟斗已经从一个工具变成一种象征,而我们男人需要这样的象征。如果单纯从工具角度讲,有些男人会认为,烟斗抽烟,一则比较麻烦,二则烟丝并不普及。其实,这本来是一个悖论,悖论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除了烟斗,你的书房里还需要准备点雪茄。它有时候在烟斗不“方便”的时候,能给你带来同样的效果。烟斗大部分功能也许是用来欣赏的,雪茄则是让你感受的。

说到雪茄,首先得说到香烟。我个人不太喜欢抽烟,因为烟草文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变得越来越沦落,很快已经变成了一种快餐文化,5分钟,只有快感,没有层次。

难怪有人这样比喻:

香烟像妓女——用于匆匆解决欲望,用后即弃,不留痕迹。

烟斗像妻子——一次添置,长久维系,长伴终生。

怎样既能满足欲望,又拥有更炽热的爱情?雪茄无疑是烟斗的最好替补,它和烟斗有时正好互补。

雪茄像情人,它有时候会更能让你放松。她懂你。在深夜里,在书房里,你燃起一根雪茄,就如和知心的情人面对面地交谈,而这种交谈没有聒噪,更多的是静默和沉思。

雪茄有浓厚沉郁的质感,把雪茄送至唇边,一股淡淡的烟草香而来,多像女人的初吻,蜻蜓点水般地浅尝辄止。轻吸一口,将烟含在嘴里几秒钟,再轻轻仰头朝上一吐,便足够矣。待你看着空中缭绕的烟雾,浓厚一团,泛着灰蓝色,带着香气,你多半会幻想你正在抽的这根雪茄,是一位古巴少女在她修长的褐色大腿上摩挲卷成的。——抽雪茄的男人和拥有烟斗的男人一样,是冷静的、从容不迫、知所进退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浪漫。

雪茄的历史已有500多年。恐怕只有很少的中国人知道“雪茄”这词的由来,出自民国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之手。

P3-6

序言

这是一本给男人的书。

每个男人,都在内心迷惑、渴望、未解,什么是真正之男人?是深沉、品位、内涵,还是果决?席勒说过,勇敢的男人,总是不自以为优秀。男人的身体内,究竟还有多少优秀的元素,怎样让这些元素活色生香,不再沦落蒙沌?

是否记得那一场酣畅淋漓的雨中足球,一人独泳大运河的豪气,带着初恋的照片去野营的帐篷……一个优秀的男人,少不离一些如探戈般激爽的运动元素。

是否记得坐拥一床书的沉静,在深夜看一抽屉影碟的凝重,喝着袅袅铁观音回忆过去的翩翩岁月……一个优秀的男人,少不了一些哲学般单恬的嗜好元素。

是否记得童稚未脱时的墨镜,年少静默时的钓竿,青年张狂时的吉他,成熟深沉时的烟斗……一个优秀的男人,少不了配备一些这样的“硬件”元素。

真正的男人,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元素.也可以弥补开发自身尚未发掘的元素。

这也是一本给女人看的书.女人从来都是把爱情当做晨露,她们靠吸吮爱情的晨露活着,唯有理解真正之男人,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芸芸情界中,女人往往栽倒在一个个伪男人的怀抱。对比下这些元素,也许,你能明白,或许能够感悟,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或者,你应该塑造什么样的男人。不要以为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幸福的渴望在男子的心里是永不熄灭的,优秀的男人,需要理解他精神的女人去引导。

后记

2011年、2012年这两年对我来说意义深远。2011年,我确定人生的终极梦想;2012年,我开始漂泊,离开安逸也沉闷的生活,希望走向远离猪头、追寻梦想的道路。这两年来,虽没有取得什么成功,但内心开始不再焦灼,开始明白,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学会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无论成功与否,要有“男人范儿”。

在写后记的这个夜晚,我突然想起2011年7月14日,扬州年仅48岁的王自立老师在这一天因病意外去世。王老师是扬州本土作家,这些年来,他对于扬州的文学、典故、盐商、才女、民俗、建筑等研究造诣颇深。匆匆离世前,王老师的博客里还留有未写完的书稿——《寒树啼鹃——女词人丁宁传》,令人欷歔。

其实,我和自立老师只见过一面。2006年时,报社请扬州的一些作家来报社指导,到时报来就是我负责接待工作,每个人也没说几句话,其中的蔡芃洋(前几年英年早逝)和王自立,都是第一次见面,几年后才发现,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主持的时报副刊上刊发过王老师的几篇文章。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在微博上互动,具体说了什么,也不大记得。没想到没过几天,竟阴阳两隔。

先走的老蔡和王老师都是扬州知名学者韦明铧老师的学生,他们都热爱扬州文化,都想在扬州文化上有所建树。但是在扬州文化这块自留地上,韦老师已经成为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此类图书他已出版50多本。但老蔡和王老师像所有的文艺者们一样,孜孜追求着他们的某种情结。在这没有文化信仰的年代,文人为文,其实也已成为一种无望的情怀,不过,他们和我一样,坚信文学能为终极理想。然而,苍天就是喜欢开文人的玩笑,韦老师在《痛惜王自立》的文章中曾悲语,“这篇文章实在不该由我来写,而是应该在我百年之后,由王自立来写我。但是他走了。”

这一年的七夕,我参加了大学毕业10周年同学聚会,聚会结束后,我写了篇纪念文章《十年——庆幸那个最好的时代,让我们的人生完整动人》:

2001年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大概没有想到,十年后我们才能相见。生活让我们告别单纯,十年后我们开始怀旧和纪念。全班的48名同学来了30名,时间确实过得太快,老师们开始衰老,男同学们基本横向发展,女同学们也均为人母,日渐沧桑。

我们这个班,主要来自扬泰地区,毕业后大部分都做了老师,从小学到大学的老师都有,有一部分人已经从政。我则是一只蝙蝠,从事着非鸟非兽的新闻工作和终极写作。

这一天,我见到了足球队的兄弟们,他们的外号虽然特别,但多年前叫起来重叫亦是那么亲切。大肠朱庆瑶、大粪沈兴国、大妈袁泉、胖子王钧、傻蛋王迅、老外邹飞、部长孙洪臻、秘书长朱付春……他们的趣事,在我这本书中可以看得到。

我见到了曾经爱过的女孩,她依然那么美丽,依然那么长裙飘飘……

我见到了敬爱的王菊延老师,他是我们读大学的中文系主任,是中国典型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我师恩很深,这次见我,他说老早就关注我的发展,并说我是他的得意门生,让我十分惭愧,十年来因为号码的遗失,少有跟他联系。我还记得工作第一年曾经就一些困惑写信给他,他给我回信给予一一指导。王老师年轻时是写小说的,后来从事文学和写作教育,家里藏有他的一本《中国当代小说镜像》,改日请他签名留念。

我见到了像姐姐一样对我的班主任柏莹,并怀念起对我写作影响至深的薛南、郑群老师,由于外出学习不能前来……

我见到了诗书气十足如今已成官员的大学同学许荣力,他见面对我说,有时间带我参观下他的书房,看看他的几千本书。我立马笑着给他一打击,说你先看看我书房,已经超过一万本了。

许荣力毕业时送我一本《浮生六记》,并在扉页上写道:希望哪天在书店淘书的时候看到你的书,那是我最大的惊喜和满足。如今,我已经能满足他的愿望。

2012年,我来到爽爽的贵阳,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新同事和很多新朋友,在西南迷人的风景下继续成长,追求。我也知道,这里并不是我奋斗的终点,但每一个地方,都见证了一个男人的坚韧足印。

后记之尾,我要感谢一直对我十分关心的茅盾文学奖评选入围作家顾坚老师,他一直鼓励我,说我是他的小老弟;同事、好友也是曾经的老领导王馨女士;考古队可爱的王小迎队长;以及一直鼓励我的文友谢青桐、孟瑶、陈跃、王鹏……

其实,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把这本并不能算是文学作品的书献给他们——我的老师,我的文友,我的同学,我的领导,我的同事,从不反对我买书的我的父母及我的爱人薛菲,还有我可爱的女儿茶茶……

本书出版之际,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出版人闾瑞,她看见我的游戏之作立马电话给我,说我写的东西有出书价值,文人身上与生俱来惺惺相惜的热情令我感动;一个是对我指导多次,为我本书写序的好兄弟——知名作家、知名出版人尚论聪。我很幸运,也很高兴结识他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本书。

高松元

2012年冬于贵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人范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松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38790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