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舌尖上的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心利器,饭局为上——在这里,你会读懂人情、人性和人生。

生活中,很多事情离不开饭局。

当你用舌尖品味美食的时候,其实你在品味人性;当你用舌尖与人交谈的时候,其实你在谈论人生。

舌尖上的心理学,教你读懂人心,在觥筹交错中看懂人情世故!

张兵编著的《舌尖上的心理学》就是告诉你如何在饭局上看透人心,如何辨别谁真心谁假意,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以便对症下药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

另外,因为读心是相互的,在饭局上你也有可能被别人拿来研究,所以本书告诫读者,参加饭局时要注意隐藏自己,保证自己能看透别人,但尽量不要被对手看透,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饭局读心高手!

内容推荐

对中国人来说,吃从来都是个大问题。民以食为天,吃在人们的生活中排在第一位。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舌尖上的味道,是每个人最难忘的味道,用餐活动是我们重复最多的场景。可以说,舌尖上的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因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选择什么食物、饮品意味着不同的性格;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说什么话,可以显现出其心理特点;一个人在吃饭时候的身体语言,可能有独特的暗示……通过这些“密码”,你可以读懂一个人。

张兵编著的《舌尖上的心理学》从点菜、用餐、饭桌上的心理常识、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和观察细节入手,用现实场景与心理分析相结合的解读方式,来诠释舌尖上的心理奥秘。《舌尖上的心理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在边吃边聊中领悟到生活真谛和人生哲学。

目录

序 要想了解一个人,请带他去饭局

第一章 在觥筹交错间看透人心——读心利器,饭局为上 001

 饭局如戏台,人人各怀心事/ 002

 饭局社交是人们心理上的“安全阀”/ 004

 饭局拉近彼此距离,弱化生意场上公事公办的色彩/ 005

 察言观色,适时适度地把自己想办的事情提出来/ 008

 情感交融和思想传达的加速器——酒精/ 012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觥筹交错间看透对方/ 014

第二章 透过参加饭局用意读人心——同是赴局者,目的各不同 019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 020

 草根饭局在于饭,精英饭局在于局/ 022

 饭局可以帮助你迅速融入“熟人社会”/ 024

 为了利益“攒”饭局者/ 027

 为了感情“拉”饭局者/ 029

 为了信息“找”饭局者/ 032

 被动无奈“陪”饭局者/ 034

第三章 舌尖上的人脉——与谁一起吃,才是饭局关键 039

 饭局需要焦点人物,但焦点太多就会变焦虑/ 040

 家人饭局,经济实惠最重要/ 042

 同学朋友饭局,吃好喝好最重要/ 044

 同事饭局,气氛融洽最重要/ 045

 宴请领导的饭局,察言观色最重要/ 046

 应酬饭局,左右逢源最重要/ 049

 办事饭局,人家满意最重要/ 051

 学识丰富的人——让你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053

 美食家——让你品尝特色菜,明白美食的道理/ 054

 会讲笑话的人——笑话是下饭的好佐料/ 056

 会提问的人——提出妙问题,让饭局气氛更活跃/ 058

 会做游戏的人——游戏穿插其中,妙趣盎然/ 059

第四章 点菜有学问——从点菜看门道,从菜品口味读性格 063

 最先点菜的人,通常掌握着领导权/ 064

 爱点特色菜和推荐菜的人的性格/ 065

 爱点大众菜的人的性格/ 066

 专点“贵族菜”的人的性格/ 068

 喜欢各种菜系的人的性格/ 069

 喜欢吃酸味菜的人的性格/ 073

 喜欢吃辣味菜的人的性格/ 074

 喜欢吃甜食的人的性格/ 076

 喜欢吃清淡食物的人的性格/ 078

 喜欢吃浓味食物的人的性格/ 079

 不可不知的饭局点菜术/ 080

 二八法则——要点80%的人喜欢的菜/ 082

 点菜时客人不要太主动,应多让主人来点菜/ 083

 点菜前后如何说——点菜不仅与食物有关,而且与说话有关/ 084

 中餐点菜指导:三优四忌/ 086

第五章 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如何透过吃相洞悉人心 089

 如何读懂细嚼慢咽的人/ 090

 如何读懂狼吞虎咽的人/ 091

 如何读懂闷声不响的人/ 093

 即使一根鱼刺掉在桌上也要捡起的人/ 095

 乱加调味品,酱、醋、辣椒粉都要蘸一点儿的人/ 096

 一面进食,一面唠叨不停的人/ 098

 饭局上,这些不雅的行为不要有/ 100

第六章 酒品如人品,酒性见人性——从喝酒习惯看个性 103

 爱喝啤酒的人/ 104

 爱喝白酒的人/ 105

 爱喝洋酒的人/ 109

 爱喝葡萄酒或香槟酒的人/ 110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人/ 111

 明明酒量很大,却找各种理由躲酒的人/ 112

 举着酒杯到处走,并滔滔不绝发表自己观点的人/ 114

 喜欢炫耀酒量,举着酒杯四处与人干杯的人/ 116

 把酒杯放在不显眼的位置,或者紧紧抓在手里的人/ 117

 酒后现真形:从醉酒的表现看人品/ 119

 酒规则一:如果你能喝,这些规矩你要懂/ 121

 酒规则二:如果你不能喝,这些心计你要懂/ 123

第七章 酒场细节决定饭局成败——饭局中的敬酒、劝酒、拒酒法则 125

 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126

 自己敬别人,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 127

 敬酒碰杯时说“我喝完,你随意”,显大度/ 129

 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随便给领导代酒/ 130

 碰杯时杯沿最好低于对方,如果你是领导,一定不要放得太低/ 132

 饭局上的座位安排和敬酒顺序/ 133

 敬酒原则: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 135

 能喝不如会说——碰杯敬酒要有说辞/ 137

 饭局劝酒的路数——由浅入深/ 139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劝酒辞令/ 140

 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拒酒辞令/ 142

 拒酒有学问——既能拒酒,又不得罪人/ 143

 拒酒忠告:如果你真不能喝,就别开第一口/ 145

第八章 一举一动知人心——从饭局中的身体语言解读人心 147

 从饭局握手看性格/ 148

 从饭局坐姿看性格/ 150

 饭局上以貌识人,但不能以貌取人/ 151

 饭局上玩手机、食具者大多内心缺乏安全感/ 154

 眼神透露秘密,如何顺着目光潜入对方内心/ 156

 运用你的目光语:用眼睛回话,用眼睛点头/ 157

 从饭局上人们的表情揣测他们的心思/ 160

 从嘴的动作了解对方/ 162

 盘点“小动作”背后的心理秘密/ 163

第九章 饭局就是话局——饭局中的话语读心术 167

 大声讲话的人——性格爽朗,人品正直,但易自大/ 168

 小声讲话的人——擅长谋略,气度小/ 169

 说话嗲声嗲气的人——有两面性,喜欢撒谎/ 170

 说话硬邦邦的人——个性强,独裁权威/ 172

 说话快速的人——自我意识强,不服输/ 173

 爱撅着嘴讲话的人——愤世嫉俗,不平不满,爱唠叨/ 174

 语速缓慢沉稳的人——思虑深,有耐力,可以信赖/ 176

 讲话木讷的人——不善言辞,但给人以诚实感/ 177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随便开口/ 178

 步步为“赢”——饭局中如何掌握话语主动权/ 179

 饭局纠纷化解术——当发生矛盾争执时怎么办/ 182

第十章 饭局中的心理学——让你五分钟成为饭局高手 185

 模仿效应——饭局之上不当出头鸟,找个榜样跟着来/ 186

 共情效应——找到双方兴趣共同点,你们就可以推心置腹了/ 187

 移情效应——如何让别人快速把你当作自己人/ 189

 曝光效应——寻找饭局中的最佳曝光点/ 191

 留白效应——饭局上,该沉默的时候,就不要滔滔不绝/ 192

 晕轮效应——修炼你的饭局气场/ 194

第十一章 买单识人——买单是对一个人的金钱观和人品的考验 199

 从吃饭买单看关系亲密程度/ 200

 从买单看一个人是慷慨大方,还是斤斤计较/ 202

 喜欢躲单或大声嚷着买单就是不掏钱的人/ 203

 参加饭局提倡AA制的人/ 205

 参加饭局喜欢抢着买单的人/ 207

 买单除了在经济上受损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收获/ 208

第十二章 “饭局也疯狂”——从饭局看世道人心 211

 饭局酒场就是名利场/ 212

 谈事儿要饭局,没事儿更要饭局/ 213

 饭局要防两种人:一种是“骗子”,一种是“小人”/ 215

 饭局上的承诺有些是靠不住的/ 218

 将“和”字写在脸上/ 220

 炫富与哭穷/ 222

后记 225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在觥筹交错间看透人心——读心利器,饭局为上

饭局之上,人人各怀心思。有些人本来心事重重,但到了席间,却强颜欢笑;有的人看上去兴致颇高,其实强打精神;有的人一脸憨态,其实胸有城府;有的人沉默不语,实则静待时机……

饭局如戏台,人人各怀心事

有人说,世上最累人的事情就是吃饭。

这话不假。

在中国,吃饭确实够累人的。同样是吃饭,外国人叫作“用餐”,中国人称为“饭局”,前者听上去没心没肺,后者听起来处处心机。在国外,吃饭就是吃饭,有闲暇或者心情好的时候,不妨尽情享受美味,赶上时间紧,随便吃份工作餐,填饱肚子就算完事儿。中国的情形却大不相同,吃饭并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或是味蕾的享受,而是一种精神和利益的双重需求。也就是说,吃饭是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工作中的大事,少了这顿饭,就少了许多人情,这顿饭吃不好,许多事也就办不成。正因为大家对饭局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渴求,所以,这个饭吃起来并不轻松。

饭局如戏台。饭菜和酒水好比舞台设计,酒好菜好,舞台才显得耀眼华丽。参加饭局的各路人等,全部是演员,生旦净末丑各司其职,披挂整齐各就各位,单等锣鼓开敲,好戏就算开场。

在戏台上,有文角,有武行;有唱黑脸的,有唱红脸的;有捧哏的,也有逗哏的,这样的戏才热闹好看。在饭局上,大家看上去个个红光满面,其实各怀心事,各有所图:每个人都想借饭局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渴望用手中的酒杯,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时候,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饭局,说不定正上演着一场“宫心计”。大家坐在一个席面上,夹的是同一个盘子里的菜,喝的是同一个瓶子里的酒,表面上说说笑笑,其实私底下,也许正在勾心斗角,甚至是“打打杀杀”,此情此景,饭局又变成了高手对决的竞技场。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跟着朋友吃过一回“蹭边儿饭”。 这个饭在我看来是蹭边儿,在别人看来却是十足的饭局。

这场饭局的主人是我的朋友庄斌,他是某公司的财务主管,平时与一位副总走得比较近。如今,这位副总因故离职了,庄斌感觉孤立无援,心里空落落的;于是,他想请其他的中层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抱着这个目的,庄斌在席上一副盛情相待的样子,一会儿和这个碰杯,一会儿给那个敬酒。酒过三巡,庄斌已经不胜酒力,把我拽起来,让我替他敬酒。我按照庄斌的指示,敬了一圈,感觉大家都很热情,心里很是羡慕庄斌的好人缘。

散席之后,我把心里的想法跟庄斌说了,夸赞他会社交,有人缘。没想到庄斌冷笑一声说:“什么好人缘?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这帮人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们的城府都很深,心事也很重。”我表示不太理解,庄斌继续说:“这些人跟我的情分都一般。我请他们喝酒,他们不推托,是因为没必要得罪我。那个公关部经理老陈是个势利眼,今天他喝酒喝得最少,以前副总在的时候,他最爱跟我套近乎了,每次都不醉不归;现在副总走了,他就有点淡了,酒也不好好喝。那个管后勤的老刘,这两天正有事求我,不敢不喝。你看他醉了,其实是装出来给我看的……”

听庄斌这样一分析,我发现自己真是太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了。庄斌告诉我:“别以为吃饭的就是哥们儿,喝酒的就是朋友,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现在这社会,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吃饭之前,你得先把这个局看透,再把吃饭的人研究透,要是一门心思都在吃上,那就成猪了!”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从那以后,我还真研究起饭局的问题了,这一研究不要紧,发现饭局真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饭局之上,人人各怀心思。有些人本来心事重重,但到了席间,却强颜欢笑;有的人看上去兴致颇高,其实强打精神;有的人一脸憨态,其实胸有城府;有的人沉默不语,实则静待时机……总之,这场饭局看上去热热闹闹,可是细数大家的心态,却是五花八门,各有不同。

在经历过几场实战之后,我慢慢发现,饭局上最难应付的不是酒,而是形形色色喝酒的人。在中国式饭局里,有着很深的学问,也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不亲身体会,是很难应对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饭局又是棋局,其中大有玄机,想要赢定这一局,要学会察言观色,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中,捕捉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饭局上,每个人都在企图掩藏自己的心事,如果你猜错了他们的心事,就会让饭局成了不可收拾的残局。所以,想要巧妙地破开这一局,就不要被那些表面的现象蒙住了眼睛,要学会深度挖掘,各个击破,努力使自己成为布局者,而不是一颗闲棋冷子。

P1-4

序言

要想了解一个人,请带他去饭局

我认识的一位成功企业家曾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最好带他去饭局!

对这句话,我十分赞同。确实如此,饭局是最考验人的地方。在觥筹交错间,一个人的品性和修为,都可以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从点菜到吃饭,从开始喝酒到饭后道别,这些过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性情。在餐桌上,他自然会脱下隐藏自己的外衣,将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所以说,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最好带他去饭局。

“人性解剖大师”鲁迅先生也说,中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厨房。此言不虚,对于中国人来说,人生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餐桌(饭局)展开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在中国,结婚有饭局,升学有饭局,赔礼有饭局,开会有饭局,工作有饭局,升职有饭局……参加这些饭局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在饭局里,可以谈公事,可以谈私事,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在饭局中完成的。

当然,什么样的人参加什么样的饭局也是有说法的。富人参加的饭局跟普通人参加的饭局当然不一样。从一个人经常参加何种饭局,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所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只需要观察他经常参加何种饭局即可!中国人的饭局之道,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人情之道。饭局就是一个社会身份认同体系,透过饭局,可以看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和交际规则。其实,饭局的关键处,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跟什么人吃。在饭局里,可以跟人联络感情,可以谈生意,所谓的人脉,所谓的圈子,所谓的资源、社会关系都可以从饭局中获取。

所以,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就看他平时喜欢参加什么样的饭局,从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朋友圈、交际圈!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都喜欢搞饭局,一来促进感情,二来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跟企业家一起吃饭的肯定是经济、财富方面的人,跟作家一起吃饭的多是摇笔杆子的人,跟一帮狐朋狗友天天混饭吃的肯定是没有志向、没有追求的人。

饭局的妙处就在于“局”。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饭局,有设局人、入局人、局托、陪客等众角色,有组织、有结交、有承诺……所以,处于什么样的饭局里,就能猜到这场饭局的目的,以及参加这些饭局的人的目的。

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在饭局上看透人心,如何辨别谁真心谁假意,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以便对症下药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

另外,因为读心是相互的,在饭局上你也有可能被别人拿来研究,所以本书告诫读者,参加饭局时要注意隐藏自己,保证自己能看透别人,但尽量不要被对手看透,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饭局读心高手!

后记

国学大师钱钟书曾经说:“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客;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奥妙不外乎此。”

零点公司董事长袁岳也说过:“中国人做事情得有场,最好的场就是饭局,喝开了说开了才好办事。人家答应你吃饭,事情就成了一半。”

确实如此,饭局中渗透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一个远离饭局的人,是不明智的;一个被饭局牵着鼻子走的人,也是缺少个人原则的。而且,在觥筹交错的混乱场合中,你不能被对手迷惑,你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你要在饭局中,通过对方的种种表现看穿其人是好是坏,是真是假,这样才能确保你安全无虞,才能助你如鱼得水。

对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具体、实用的饭局读心手册。同时,这又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做事的指南书。如果你是一名经商者,可以从中获得饭局上的谈判和沟通经验;如果你是一名在职场上打拼的白领,则可以从中学到和上司、下属联络感情的饭局投资技巧;如果你是一个最为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受益匪浅。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魏素娟、李抗、白锐、贾亦真、刘小玲、郭卉等好友不辞劳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另外,为了保证本书观点的客观性,我还和宋云、张新秀、崔秀花、贾相、申爱利、郭丽娟、于静、李小林、刘小玲、杨午虹、张永俐、徐如强、崔中华、魏国昌、葛云涛、湛江、韦孝平、王琳、高倩、郭卉、郭润梅等人进行多次的探讨和交流。正是在这些朋友的鼎力相助下,我才得以完成此书。在此,我对以上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舌尖上的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25285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