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后妃全传(超值白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宏伟编著的《中国后妃全传》汇集了五十多个王朝四百多位后妃的传记,上起夏禹的妻子涂山氏,下迄清朝末代皇帝的皇后婉容。既有封建大一统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有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宠妃;既有政治才能不输于男性的吕后、武则天,也有仅凭美貌维系宠爱的赵飞燕、花蕊夫人……

为方便读者查阅相关历史知识,本书为每位后妃都建立了档案。档案采用列表形式,介绍每位后妃的生卒年、祖籍、配偶、封号等,全面而详细,使读者对每位后妃都有一个立体而客观的认识。

本书有数百幅精美图片,以皇后的画像和宫廷生活为主,这些图片和文字互为补充,客观、全面地展示了每位后妃真切的人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立体而真实的历史博物馆。

内容推荐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们既和一般妇女一样,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又和一般妇女有许多不同之处。后妃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这种裙带政治居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之久,不论其对当时或后世的影响如何,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史实,以史为鉴。张宏伟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后妃全传》。自夏朝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始,至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止,为历代后妃400多人立传。可以说,见于正史中,有较详细记载的后妃基本搜罗无遗。

《中国后妃全传》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皇后,如汉高祖皇后吕雉、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明太祖皇后马秀英等记叙较为详尽;对于那些虽不是皇后,但却较皇后更著名的妃嫔,如唐玄宗贵妃杨玉环、清太宗庄妃布木布泰、清文宗贵妃叶赫那拉氏等记叙也较详尽;对于那些事迹了了、乏善可陈的皇后,则以简笔勾勒。这样一来,全书既重点突出,又兼顾了全面。

为方便读者,本书为每位后妃都建立了档案,介绍她们的生卒年、籍贯、配偶、封号和谥号等,全面而详细。同时,选配了包括画像、文物、绘画等在内的各类插图,图文并茂,力求将每位后妃的人生全面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先秦后妃

 涂山氏:夏朝大禹王后

 有施氏:夏朝夏桀王妃

 妇好:商王武丁王后

 姜氏:商纣王子辛王后

 妲己:商纣王子辛王妃

 太姒:西周周文王姬昌正妃

 邑姜: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

 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

 骊姬:春秋晋献公夫人

 桃花夫人:春秋楚文王夫人

 齐文姜:春秋鲁桓公夫人

 郑旦:春秋吴王夫差妃

 西施:春秋吴王夫差妃

 宣太后:战国秦惠文王八子

 赵姬:战国秦庄襄王王后

两汉后妃

西汉

 吕雉:西汉高祖刘邦皇后

 戚夫人:西汉高祖刘邦夫人

 薄姬:西汉高祖刘邦妃

 张嫣:西汉惠帝刘盈皇后

 窦漪房:西汉文帝刘恒皇后

 慎氏:西汉文帝刘恒夫人

 薄氏:西汉景帝刘启皇后

 王姑:西汉景帝刘启皇后

 栗姬:西汉景帝刘启夫人

 程姬:西汉景帝刘启妃

 陈阿娇:西汉武帝刘彻皇后

 卫子夫:西汉武帝刘彻皇后

 赵氏:西汉武帝刘彻婕妤

 上官氏:西汉昭帝刘弗陵皇后

 许平君:西汉宣帝刘询皇后

 霍成君:西汉宣帝刘询皇后

 王氏:西汉宣帝刘询皇后

 王政君:西汉元帝刘奭皇后

 傅瑶:西汉元帝刘奭昭仪

 冯嫒:西汉元帝刘奭昭仪

 许娥:西汉成帝刘骜皇后

 赵飞燕:西汉成帝刘骜皇后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昭仪

 班氏:西汉成帝刘骜婕妤

 傅氏:西汉哀帝刘欣皇后

 王氏:西汉平帝刘衍皇后

 王氏:新朝王莽皇后

 史氏:新朝王莽皇后

东汉

 郭圣通:汉光武帝刘秀皇后

 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皇后

 马氏:汉明帝刘庄皇后

 窦氏:汉章帝刘炟皇后

 梁氏:汉章帝刘炟贵人

 宋氏:汉章帝刘炟贵人

 阴氏:汉和帝刘肇皇后

 邓绥:汉和帝刘肇皇后

 阎姬:汉安帝刘祜皇后

 李氏:汉安帝刘祜皇后

 梁妠:汉顺帝刘保皇后

 虞氏:汉顺帝刘保美人

 梁女莹:汉桓帝刘志皇后

 邓猛女:汉桓帝刘志皇后

 窦妙:汉桓帝刘志皇后

 宋氏:汉灵帝刘宏皇后

 何氏:汉灵帝刘宏皇后

 王氏:汉灵帝刘宏美人

 伏寿:汉献帝刘协皇后

三国后妃

 卞氏:魏武帝曹操皇后

 丁氏:魏武帝曹操夫人

 杜氏:魏武帝曹操夫人

 郭照:魏文帝曹丕皇后

 甄氏:魏文帝曹丕皇后

 毛氏:魏明帝曹叡皇后

蜀汉

 吴氏:蜀汉昭烈帝刘备皇后

 甘氏:蜀汉昭烈帝刘备皇后

 孙氏:蜀汉昭烈帝刘备夫人

 张氏姐妹:蜀汉后主刘禅皇后

 潘氏:吴大帝孙权皇后

 步氏:吴大帝孙权夫人

 徐氏:吴大帝孙权妃

 全氏:吴会稽王孙亮皇后

 朱氏:吴景帝孙休皇后

 滕氏:吴乌程侯孙皓皇后

两晋后妃

西晋

 杨艳: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杨芷: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左棻:西晋武帝司马炎贵嫔

 胡芳:西晋武帝司马炎贵嫔

 贾南风: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羊献容: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谢玖:西晋惠帝司马衷夫人

东晋

 虞孟母:东晋元帝司马睿皇后

 郑阿春:东晋元帝司马睿夫人

 庾文君:东晋明帝司马绍皇后

 杜陵阳:东晋成帝司马衍皇后

 褚蒜子:东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何法倪:东晋穆帝司马聃皇后

 王法慧: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十六国后妃

 贾氏:前凉成昭公张寔皇后

 马氏:前凉文公张骏妃

 任氏:成国武帝李雄皇后

 阎氏:成国幽公李期皇后

 李氏:成国后主李势皇后

 呼延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张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单氏: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呼延氏: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张徽光: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刘英:汉国昭武帝刘聪贵嫔

 刘娥: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靳月光: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靳月华: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王氏: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刘氏:前赵刘曜皇后

 刘氏:后赵高祖石勒皇后

 程氏:后赵高祖石勒皇后

 郑樱桃: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杜氏: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刘氏: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慕容氏:代王拓跋什翼犍皇后

 可足浑氏:前燕景昭帝慕容侑皇后

 强氏:前秦景明帝苻健皇后

 梁氏:前秦厉王苻生皇后

 张氏:前秦宣昭帝苻坚夫人

 毛氏:前秦高帝苻登皇后

 段氏: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皇后

 苻训英: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皇后

 慕容氏:北燕昭成帝冯弘皇后

 苻氏: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

 边氏: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

 秃发氏: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皇后

 石氏:后凉懿武帝吕光王妃

 张氏:后凉隐王吕绍王妃

 杨氏:后凉灵帝吕纂皇后

 孟氏: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王后

 李氏: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王后

 拓跋氏: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王后

 段氏:南燕献武帝慕容德皇后

 呼延氏:南燕末主慕容超皇后

 尹氏:西凉武昭王李嚣皇后

南北朝后妃

南朝

 臧爱亲:南朝宋武帝刘裕皇后

 张阙:南朝宋武帝刘裕妃

 胡道女:南朝宋武帝刘裕婕妤

 司马茂英:南朝宋少帝刘义符皇后

 袁齐妫: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皇后

 沈容姬: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婕妤

 路惠男: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淑媛

 王宪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皇后

 王贞凤:南朝宋明帝刘或皇后

 江简硅:南朝宋后废帝刘昱皇后

 谓十梵境:南朝宋顺帝刘准皇后

 何婧英:南齐郁林王萧昭业皇后

 王韶明:南齐海陵王萧昭文皇后

 刘惠瑞:南齐明帝萧鸾皇后

 褚令璩: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皇后

 潘玉儿:南齐东昏侯萧宝卷贵妃

 王葬华:南齐和帝萧宝融皇后

 郗徽:南梁武帝萧衍皇后

 丁令光:南梁武帝萧衍贵嫔

 阮令赢:南梁武帝萧衍修容

 王灵宾:南梁简文帝萧纲皇后

 徐昭佩:南梁元帝萧绎妃

 夏氏:南梁元帝萧绎妃

 王氏:南梁敬帝萧方智皇后

 章要儿:南陈武帝陈霸先皇后

 沈妙容:南陈文帝陈蓓皇后

 王氏:南陈废帝陈伯宗皇后

 柳敬言:南陈宣帝陈顼皇后

 沈婺华:南陈后主陈叔宝皇后

北朝

 张丽华:南陈后主陈叔宝贵妃

 慕容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

 刘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畦贵人

 杜氏: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贵嫔

 姚氏: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夫人

 赫连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皇后

 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贵嫔

 冯氏: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

 李氏:北魏文成帝拓跋溶贵妃

 冯清: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

 冯润: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

 高氏:北魏孝文帝元宏贵人

 于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皇后

 高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皇后

 胡氏:北魏宣武帝元恪充华

 胡氏:北魏孝明帝元诩皇后

 尔朱英娥: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皇后

 高氏: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

 高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皇后

 娄昭君:北齐神武帝高欢皇后

 蠕蠕公主:北齐神武帝高欢皇后

 郑大车:北齐神武帝高欢妃

 李祖娥: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

 元氏: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后

 胡氏:北齐武成帝高湛皇后

 斛律氏: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胡氏: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穆黄花: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妃

 乙弗氏: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

 郁久间氏: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

 宇文氏:西魏废帝元钦皇后

 元胡摩: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

 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

 阿史那氏: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李娥姿: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杨丽华: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朱满月: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陈月仪: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元乐尚: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司马令姬: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

隋唐后妃

 独孤氏:隋文帝杨坚皇后

 陈氏:隋文帝杨坚贵人

 蔡氏:隋文帝杨坚妃

 萧氏:隋炀帝杨广皇后

 侯巧文:隋炀帝杨广夫人

 窦氏:唐高祖李渊皇后

 尹氏:唐高祖李渊妃

 宇文氏:唐高祖李渊昭仪

 张氏:唐高祖李渊婕妤

 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皇后

 徐惠:唐太宗李世民妃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贵妃

 杨氏:唐太宗李世民妃

 王氏:唐高宗李治皇后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

 萧氏:唐高宗李治妃

 赵氏:唐中宗李显皇后

 韦氏:唐中宗李显皇后

 上官婉儿:唐中宗李显昭仪

 刘氏:唐睿宗李旦皇后

 窦氏:唐睿宗李旦皇后

 王氏:唐玄宗李隆基皇后

 武氏:唐玄宗李隆基妃

 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贵妃

 张氏:唐肃宗李亨皇后

 吴氏:唐肃宗李亨皇后

 沈氏:唐代宗李豫皇后

 独孤氏:唐代宗李豫贵妃

 王氏:唐德宗李适皇后

 王氏:唐顺宗李诵皇后

 郑氏:唐宪宗李纯皇后

 郭氏:唐宪宗李纯贵妃

 杜秋娘:唐宪宗李纯妃

 王氏:唐穆宗李恒妃

 萧氏:唐穆宗李恒妃

 王氏:唐武宗李炎妃

 何氏:唐昭宗李晔皇后

 五代十国后妃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皇后

 陈氏:后梁太祖朱温昭仪

 刘玉娘:后唐庄宗李存勖皇后

 曹氏:后唐明宗李宜皇后

 王氏:后唐明宗李宜贵妃

 刘氏:后唐末帝李从珂皇后

 李氏:后晋高祖石敬瑭皇后

 冯氏:后晋出帝石重贵皇后

 李氏: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

 柴氏:后周太祖郭威皇后

 董氏:后周太祖郭威妃

 符氏:后周世宗柴荣皇后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皇后

 种时光:南唐烈祖李昪妃

 钟氏:南唐元宗李琮皇后

 周氏:南唐后主李煜皇后

 周氏:南唐后主李煜皇后

 周氏:前蜀高祖王建皇后

 大小徐氏:前蜀高祖王建妃

 李氏:后蜀高祖孟知祥皇后

 费氏:后蜀后主孟昶贵妃

 王氏:吴国太祖杨行密夫人

 陈金凤:闽惠宗王延钧皇后

 李春燕:闽康宗王昶皇后

 张氏:荆南武信王高季兴夫人

 吴氏:吴越武肃王钱缪夫人

宋朝后妃

北宋

 贺氏: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王氏: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宋氏: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尹氏: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符氏: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李氏: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潘氏:宋真宗赵恒皇后

 郭氏:宋真宗赵恒皇后

 刘娥:宋真宗赵恒皇后

 李氏:宋真宗赵恒妃

 杨氏:宋真宗赵恒妃

 郭氏:宋仁宗赵祯皇后

 曹氏:宋仁宗赵祯皇后

 张氏:宋仁宗赵祯贵妃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

 向氏:宋神宗赵顼皇后

 朱氏:宋神宗赵顼妃

 孟婵:宋哲宗赵煦皇后

 刘清菁:宋哲宗赵煦皇后

 王氏:宋徽宗赵佶皇后

 郑氏:宋徽宗赵佶皇后

 韦氏:宋徽宗赵佶婕妤

 朱琏:宋钦宗赵桓皇后

南宋

 邢秉懿:宋高宗赵构皇后

 吴芍芬:宋高宗赵构皇后

 夏氏:宋孝宗赵眘皇后

 谢苏芳:宋孝宗赵眘皇后

 李凤娘:宋光宗赵悖皇后

 韩氏:宋宁宗赵扩皇后

 杨桂枝:宋宁宗赵扩皇后

 谢道清:宋理宗赵昀皇后

 全玖:宋度宗赵禥皇后

辽朝后妃

 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

 萧温: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

 甄定徽: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萧撒葛只: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萧氏:辽穆宗耶律璟皇后

 萧绰:辽景宗耶律贤皇后

 萧菩萨哥: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

 萧耨斤:辽圣宗耶律隆绪妃

 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

 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

 萧夺里懒: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皇后

 萧瑟瑟: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妃

 萧普贤女:北辽宣宗耶律淳妃

 萧塔不烟: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皇后

金朝后妃

 唐括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皇后

 裴满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夫人

 唐括氏:金太宗完颜晟皇后

 裴满氏:金熙宗完颜亶皇后

 徒单氏:金海陵王完颜亮皇后

 唐括定哥:金海陵王完颜亮贵妃

 阿里虎:金海陵王完颜亮妃

 石哥:金海陵王完颜亮妃

 乌林答氏:金世宗完颜雍皇后

 王霓:金宣宗完颜珣皇后

西夏后妃

 卫慕氏:西夏景宗李元昊王后

 野利氏: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

 没藏氏:西夏毅宗李谅祚皇后

 梁落瑶:西夏毅宗李谅祚皇后

 梁氏:西夏惠宗李秉常皇后

 耶律南仙: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任氏: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罔氏:西夏仁宗李仁孝皇后

元朝后妃

 孛儿帖:元太祖铁木真皇后

 忽兰:元太祖铁木真皇后

 也遂:元太祖铁木真皇后

 完颜氏:元太祖铁木真皇后

 歌璧:元太祖铁木真妃

 乃马真氏:元太宗窝阔台皇后

 海迷失:元定宗贵由皇后

 克烈氏:元睿宗拖雷皇后

 忽都台:元宪宗蒙哥皇后

 也速儿:元宪宗蒙哥皇后

 察必:元世祖忽必烈皇后

 伯蓝也怯赤:元裕宗真金皇后

 失怜答里:元成宗铁穆耳皇后

 卜鲁罕:元成宗铁穆耳皇后

 答己:元顺宗答剌麻八刺妃

 真哥:元武宗海山皇后

 阿纳失失里: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后

 速哥八刺:元英宗硕德八刺皇后

 八不罕: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后

 卜答失里:元文宗图帖睦尔皇后

 迈来迪:元明宗和世□皇后

 八不沙:元明宗和世□皇后

 答纳失里: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皇后

 伯颜忽都: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皇后

 完者忽都: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皇后

明朝后妃

 马秀英:明太祖朱元璋皇后

 马氏:明惠帝朱允炆皇后

 徐妙云:明成祖朱棣皇后

 张氏:明仁宗朱高炽皇后

 胡善祥:明宣宗朱瞻基皇后

 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皇后

 吴氏:明宣宗朱瞻基妃

 钱氏:明英宗朱祁镇皇后

 周氏:明英宗朱祁镇贵妃

 汪氏:明代宗朱祁钰皇后

 杭氏:明代宗朱祁钰皇后

 吴氏:明宪宗朱见深皇后

 王氏:明宪宗朱见深皇后

 万氏:明宪宗朱见深贵妃

 张氏:明孝宗朱祐樘皇后

 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皇后

 陈氏:明世宗朱厚熄皇后

 张氏:明世宗朱厚熄皇后

 方氏:明世宗朱厚熄皇后

 曹氏:明世宗朱厚熄妃

 陈氏:明穆宗朱载垕皇后

 李氏:明穆宗朱载垕贵妃

 王氏:明神宗朱翊钧皇后

 郑氏:明神宗朱翊钧贵妃

 王氏:明神宗朱翊钧贵妃

 郭氏: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王氏: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刘氏:明光宗朱常洛皇后

 李氏:明光宗朱常洛妃

 李氏:明光宗朱常洛妃

 张嫣:明熹宗朱由校皇后

 周氏:明思宗朱由检皇后

 袁氏:明思宗朱由检贵妃

 田秀英:明思宗朱由检贵妃

 曾氏: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皇后

 王氏: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皇后

清朝后妃

 喜塔腊氏:清显祖塔克世皇后

 叶赫那拉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皇后

 阿巴亥:清太祖努尔哈赤皇后

 哲哲:清太宗皇太极皇后

 布木布泰:清太宗皇太极妃

 海兰珠:清太宗皇太极妃

 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福临皇后

 佟佳氏:清世祖福临皇后

 董鄂氏:清世祖福临贵妃

 赫舍里氏:清圣祖玄烨皇后

 乌雅氏:清圣祖玄烨妃

 乌拉那拉氏:清世宗胤稹皇后

 钮祜禄氏:清世宗胤稹贵妃

 年氏:清世宗胤稹贵妃

 富察氏:清高宗弘历皇后

 乌拉那拉氏:清高宗弘历皇后

 魏佳氏:清高宗弘历贵妃

 和卓氏:清高宗弘历妃

 喜塔腊氏:清仁宗颙琰皇后

 钮祜禄氏:清仁宗颙琰皇后

 佟佳氏:清宣宗曼宁皇后

 钮祜禄氏:清宣宗曼宁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清宣宗曼宁贵妃

 钮祜禄氏:清文宗奕□皇后

 叶赫那拉氏:清文宗奕□贵妃

 阿鲁特氏:清穆宗载淳皇后

 叶赫那拉氏:清德宗载湉皇后

 他他拉氏:清德宗载湉妃

 婉容:清末帝溥仪皇后

试读章节

母仪天下,美丽才女

公元前12世纪,商朝的中期,出了一位有才能的君主武丁,他的第一任王后就是妇好。妇好出身贵族,而且非常美丽,深受武丁的宠爱,但是她并没有恃宠骄纵。她心地善良,平日里谦和待人,是一位母仪天下的王后。

商朝时,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非常盛行祭祀占卜,特别是商王室和奴隶主统治阶级,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要反复占卜,祈问鬼神。因此,祭祀是当时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而担任这项最高神职权力的祭司,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地位,通过与鬼神沟通,成为重大国事的实际决策者。

当时,祭祀的种类有很多,祭天、祭祖先、祭泉水,还有为了去除疾病和灾祸的名目,以及出征作战前的祭战,等等。名目众多的祭祀活动通常都是由地位较高的奴隶主来主持,妇好就经常受商王之命主持这样的活动,出任主持祭祀的占卜官。

祭祀开始后,参加祭祀仪式的奴隶主贵族和平民,个个衣冠齐整,肃穆端庄,随着号令进退跪拜。主持人妇好则盛装站立在祭坛旁的显要位置,高声诵读祭文,并把牛、酒,以及当场杀死的奴隶和战俘等人作为祭品,奉献给享祭的神明。

妇好是王室中一位学识超凡、地位至高的祭司,她学识广博,而且对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她不仅祭祀王室中已经去世的祖母,也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地;在祭祀中她会用酒,也会用火;她会屠杀牲畜,也会屠杀俘虏。根据流传下来的卜辞推断,当时商朝曾经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妇好受国王之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祀典礼,其中就有包括杀人的血祭。

商朝人的占卜,也很有一番讲究,用整治好的龟甲用火烧炙,使龟甲兽骨烧裂出焦纹。占卜人再根据焦纹的纹理判断凶吉,决定事情能不能做,并将占卜的结果和以后发生的事情刻写在同一块甲骨上。占卜前,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整治龟甲兽骨。因为龟甲兽骨不经整治是烧炙不出焦纹来的。所以必须将龟甲上残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净,等干燥后再用特制的青铜钻,在上面钻出一定数目和间隔的小圆孔,以备占卜时用火柱烧炙,这样甲骨才会呈现出裂纹。当时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卜官,卜官不仅要亲手整治龟甲兽骨,还要将此事记录成卜辞,刻写在经自己整治过的甲骨上,以示郑重。

可见,妇好不但可以主持祭祀、诵读祭文,还可以刻写甲骨文字,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在那个时代是一位非常突出的才女。

一代女将,军事奇才

商朝的国家大事不仅仅是祭祀和占卜,还有保卫边防和开拓疆土、掳掠奴隶的征伐战,即古人所谓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武丁即位后,立下大志要复兴商朝,“修政行德”,励精图治。他是一位没有门第观念和男尊女卑思想的君王,任用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傅说为相,让自己的妻子妇好指挥商朝大军,实行文治武功,终使“殷国大治”,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奴隶制王国之一。

妇好虽然贵为王后,偏偏不爱“红装”爱“武装”,经常主动向丈夫请命带兵征战。商王朝每次进行战争前,都尽可能地多动员一些兵员来充实军队,妇好作为军事将领,经常为商王出马征兵。她不仅在国内征集,还到对商王朝有义务的部落与方国中去广泛征集。

妇好墓中曾出土了四把铜钺,两大两小,上半部刻着“妇好”二字的铭文。两把大铜钺,每把都重达八九公斤。这两把巨大厚重的铜钺象征着商王朝极高的王权,而铭刻在上面的“妇好”二字则显示了她在军事方面至高无上的权威。

当时,距商朝都城正北一千多里外,强悍的土方部族常常任意侵人商朝边境的田猎区,掠虏人口和财物,是商王多年的心头大患。商王曾对土方进行过多次战争,但都未能制服敌人,土方锐气大增,更加不断地南下侵扰。武丁即位后,命妇好率兵出战,仅一仗就打退了入侵的敌人。妇好并没有回国,而是乘胜追击,彻底挫败了土方。从此,土方再也不敢入侵,势力逐渐衰落下去,后来终被划人商的版图。

夷国是位于商朝的东南方向的一个小国,国力并不强盛,但偶尔也突发奇兵侵袭商朝的疆土,杀人掠物。妇好又一次带兵迎敌,这一次,她来到前线,按兵不动,暗中窥探敌军动态,把握住有利的时机,猛然全线出击,也只打了一仗,就让夷国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滋扰生事了。另外,在西北方,妇好还打退了羌国的入侵。

然而,妇好的胜利并不是偶然,她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她指挥的战斗中,最精彩的一次要数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的战斗。  巴方位于商朝的西南,时常和商发生战争。一次,武丁亲自出兵,战前他与妇好议定计谋,让妇好率兵在巴军退路方向预先出击,武丁自己则带领精锐部队去偷袭巴军军营。巴军遭到突然打击,惊慌失措,还来不及作战就四散逃走。妇好指挥伏兵迎头截杀,结果巴方的这支军队全数被武丁和妇好歼灭了。

这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伏击战”。

妇好为武丁和商王朝立下的最伟大战功之一,就是率领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征讨西北的今内蒙古河套一带的敌军之战。当时,禽、羽等武丁爱将,他们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但都归妇好率领。一仗打下来,羌人势力被大大削弱,商之西境得以安定。

在妇好出战之前,商王朝困于西北边境的战乱骚扰已多年,始终不能胜利,而妇好一役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强大的胜利,并且得到了敌人的归附服从。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现代史学家认为,妇好此战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妇好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她有一位有见识的丈夫有很大的关系,武丁支持她征战,但也不因为妇好是自己的妻子,就认为她理所应当要无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在妇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论功行赏之时,武丁没有忘记她,给她划分了封地。

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上,就是一切的主宰,她主持封地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拥有田地的收入和奴隶民众。她还向丈夫武丁交纳一定的贡品,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办理。决不因私废公。妇好的封地一定是商王朝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因为在她的封地上,她拥有自己独立的嫡系部队三千余人。在那个年代,普通小国的全部兵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数目。由于经济独立,妇好能够为自己铸造大规模的青铜制品,现存于世的妇好偶方彝就是其中之一。

夫妻情深。第一王后

武丁共有60多位妻子,但只有3人拥有王后的地位,而妇好就排在第一位。这样一位奇女子,得到武丁的宠爱,也自在情理之中。

妇好聪明过人,也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她嫁给武丁之前的身份,应该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见识。

当时的商王朝,还带着浓烈的母系氏族遗风,这几个形容词用在商王后的身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妇好臂力过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重达九公斤,足见她的身体强壮,而该兵器为大斧,更可见她的骁勇。

妇好和武丁,是一对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夫妻。刚刚结婚的时候,武丁对妇好领兵作战的能力还不是非常了解。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外敌入侵,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昕了妻子的要求以后,感到十分为难,考虑很久之后,还是通过占卜才决定让她出征。没想到,妇好一到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击败敌人,取得了胜利。

每当妇好单独出征、凯旋归来的时候,武丁总是抑制不住喜悦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八十多公里。当这对夫妻带领着各自的部属,在郊外相遇的时候,久别重逢的激动使他们忘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份,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而武丁更将妻子看得无比重要甚至于既爱且敬,这一次浪漫的并骑留在了史料中,而没有见诸文字的恩爱自然更多。

妇好去世多年之后,武丁仍然对她念念不忘。按国制,武丁在妇好去世后又册立了新的王后,然而。这位王后虚有其名,武丁眼前心底,仍然只有妇好一人,对新王后视若无睹。不久,这位王后就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于是第三位王后又应运而生……

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每当国家有战事,武丁都要亲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祀,请她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能够旗开得胜。

妇好去世后,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独祭的隆礼,这在商朝也是少见的。

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武丁和妇好,不但是感情方面的夫妻,也是事业方面的伙伴。为了管理自己的封地,妇好经常离开王宫,到封地去生活(有点像如今的职业女性因公出差)。小别胜新婚,妇好虽然常因征战和理政与武丁分别,但是仍然屡屡为他生育儿女。然而妇好三十三岁就死去了,虽然相对于那个时代,她的享年已经不短,但是相对于她享国长达五十九年的丈夫武丁,却太短暂了。

妇好不幸去世,武丁非常痛心,便将她下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妻子、日夜守护着她。

妇好生时武丁对她十分关心,时常占卜她的起居、健康、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可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大概是相爱至深的缘故吧,武丁不但厚葬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还杀了许多奴隶为其殉葬;同时,破例将她下葬在自己的宫室旁边,以便随时能看到她、守护她。另外,他还在她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享堂,卜辞称“母辛宗”,让后世永久地纪念。

即使如此,武丁仍然觉得自己守护的力量不够,不足以深达幽冥。于是,他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祭祀,并且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冥婚,将她的幽魂先后许配给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大甲、十三世祖成汤。在最后将妇好许配给成汤之后,武丁终于放下了心,认为有多达三位伟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妇好在阴世里能够得到安全和关怀了。

妇好在历代商王心目中一直享有祟高的地位。武丁死后,他的后人没有把妇好作为依附于武丁的妻子,将其尸体移人大墓与武丁合葬,而是单独保留了妇好自己的墓穴;祭祀祖先时也单独为妇好举行祭祀。

墓穴完好,后人评价

上世纪,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被陆续发掘,其中,十一位曾定居安阳的商王大墓也仅剩了十一座空陵,在三千年的历史中早被盗得空空如也。谁也没有想到,保存完好如初的却是妇好墓。

1976年5月17日,一位女考古学家郑振香,主持了另一个女人,商王后、大将妇好墓的发掘。

P5-7

序言

皇帝后宫中的女性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们既和一般妇女一样,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又和一般妇女有许多不同之处。她们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帝王的妻妾,这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具有一般妇女,甚至包括帝王以外所有的人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他在这里历数了夏、商、周三代的著名王后,她们的人生际遇和所作所为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亡盛衰。

对于后宫中的女性,现在的人们想到更多的是锦衣玉食,是轻歌曼舞,是男欢女爱……其实,这仅仅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幽深的宫殿里,高墙把宫闱与世俗分成两个世界,这无形之中给后宫罩上一层朦胧迷离的神秘色彩,引得世人总想看个究竟:想看皇后走向“母仪天下”的酸甜苦辣,想看皇后与妃子们争宠夺爱的悲剧或喜剧,想看后妃在风险迭起的人生紧要关头体现出的智慧或权术,想看她们是如何为皇室培养下一代“真龙天子”,想看幽禁在宫闱之中的后宫第一人的精神生活……

在数千年的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宫闱生活中,历代后妃的人生际遇虽各有千秋,但终究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在封建文化氛围中,这些后妃尽管是当时女人群体中的最上层,但在掌握社会评价系统的男人们看来,她们毕竟首先是依附于男性和皇权的女人,她们只能在这个文化的大网中挣扎。

有位哲人说过:“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这句话如果用在中国后妃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弄权如汉朝吕后、大唐武则天、清朝慈禧,美貌如周幽王王后褒姒、唐玄宗的杨贵妃,人生跌宕起伏的如嫁给两国皇帝的羊献容、几起几落的宋哲宗皇后孟氏……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史实,以史为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后妃全传》。自夏朝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始,至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止,为历代后妃400多人立传,可以说,凡见于正史中有较详细记载的皇后都搜罗无遗。本书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皇后,如汉高祖皇后吕雉、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明太祖皇后马秀英等记叙较为详尽;对于那些虽不是皇后,但却较皇后更著名的妃嫔,如唐玄宗贵妃杨玉环、清太宗庄妃布木布泰、清文宗贵妃叶赫那拉氏等记叙也较详尽;对于那些事迹了了、乏善可陈的皇后,则以简笔勾勒。这样一来,全书既重点突出,又兼顾了全面。

阅读本书,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内在动因以及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殊规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于研究中国妇女史、中国政治史也很有参考价值。后宫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这种裙带政治居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之久,不论其对当时或后世的影响如何,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本书与《中国皇帝全传》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体例和风格,历朝后妃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一个皇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皇后,则以皇后册封的时间划分先后。因此,这部书实际上也是一部系统的中国封建皇朝宫廷史。

本书资料翔实,除正史记载以外,还参考了大量的文集、笔记,也包括稗官野史。本书内容丰富,虽为后妃立传,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后妃个人的出身与生平经历,而是以后妃本人的事迹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将后妃与皇帝、皇亲国戚的关系以及与她们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使人感到视野开阔,并能从中受到历史的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后妃全传(超值白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宏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2738
开本 10开
页数 5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8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6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5
195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