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话中国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漫话中国人》由袁舫主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约北方人粗犷,南方人温和,内地人质朴,沿海人开放,四川人身上似乎还透出股辣劲,陕北人给你以厚重感,江南出风流才子,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然而,行走在人群中,迎面而来的却是千差万别的个体,难以概论,只能感受。

现实生活中因有了一些大人物,名人,而热闹,而喧嚣,而忽风忽雨;也因有了一些普普通通、个性可爱的人,而有不矫饰的真情,有暖意,甚至有意思。

内容推荐

《漫话中国人》由袁舫主编,《漫话中国人》精选中国知名作家、学者的散文作品20余篇,带您领略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的人情风貌,体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民俗风尚、群体特性,认识普通中国人的形象。这些文章风格多样、视角独特、文采斐然,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独特地展现了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

为方便汉语非母语的读者阅读,编者对收录的文章进行了少量的删改,并以中英对照的方式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词语加以解说和阐述。文章的编排按照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读之,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流韵,时代的脉动。

目录

到底是上海人张爱玲

合肥人黄书泉

厦门岛与厦门人 易中天

会受活的西安人杨牧之

香港人的“时间观” 邓丰

北京人速写之一 梁晓声

大草原和蒙古人郭雨桥

漫画广州人戴胜德

湖南人的性格刘健安

澳门人不好赌 陈立宇

闽人素描施晓宇

武汉人的性格方方

被女性化的苏州人 陆文夫

南宁人 彭匈

闲适的成都人林文询

“卫嘴子”之谜林希

南京人 叶兆言

俺们那旮旯都是东北人 唐雪嫣

重庆人,豪爽+漂亮? 木公

北京人吃文断字孔庆东

最是传统山东人刘德增

上海人和广州人 汤礼春

试读章节

到底是上海人

张爱玲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不是‘熏风’的‘熏’。”《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骈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由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己依旧保留着亲切感。更明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公婆有理,男女平权。”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理。“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那种满脸油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了坏人。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P1-4

序言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都埋藏着对中国人的疑问。

路在问,树在问,

窗后的眼睛都在问: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太长的岁月是否积累了太多的计谋?

太多的人口是否潜伏着威胁的可能?

你们是否尔虞我诈?

你们是否尊重人性?

这首余秋雨的诗《自语》,在开头形象地描述了外国人对中国人持有的好奇和怀疑的态度。

长期以来,由于文化的隔膜、交通和资讯不发达等原因,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很多人没有来过中国,甚至他们对中国人的想象还停留在穿长袍马褂、梳辫子、裹小脚的清朝人形象上。有些人接触过中国人,也往往会把接触到的某个个人身上的特点、毛病或陋习放大化、类型化,进而上升为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

这种偏见或误读,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中国人也常常误读世界。比如中国人认为印度又穷又脏又乱,却不知道她是世界上人口结构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是软件大国、药品制造大国、生物大国。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常常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难免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何况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我们怎么能够用几个简单的标签来划定那些千差万别的个体呢?

本书精选中国知名作家、学者的散文作品20余篇,带您领略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的人情风貌,体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民俗风尚、群体特性,认识普通中国人的形象。这些文章风格多样、视角独特、文采斐然,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独特地展现了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

为方便汉语非母语的读者阅读,我们对收录的文章进行了少量的删改,并以中英对照的方式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词语加以解说和阐述。文章的编排按照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读之,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流韵,时代的脉动。

易中天说厦门人的文化性格有太多的矛盾,太多的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保守和开放,胆大和怯弱,就在一线之间,只在于你的眼光和角度……

杨牧之将西安人的固守自负描画到了极致,却不会让人产生丝毫的怀疑和反感,只因这一切都伴随着沉重的文化烙印和浓烈的乡土气息……

陆文夫从苏州人的“被女性化”说起,加入对园林文化的细微体察。或许只有在亭台楼阁和评弹小调之中,才能真切感受苏州人的“退隐之风”……

梁晓声笔下的“北京爷们儿”如此率真而可爱。文章无关群体特征和价值判断,仅仅讲述了一个平凡小人物的点滴事迹,意切而情真……

这些文章有褒扬,有调侃,有批判。可以说,五花八门的观察维度指向千差万别的观察对象,折射出中国人个性中的缤纷色彩。我们着眼概观而非具象,传达情感而非判断,提供视角而非结论。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但是,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一样地崇尚真、善、美,厌恶假、恶、丑。

走近他们,认识他们,也许你会发现,美还是丑,文明还是野蛮,有时候只是决定于观察者的角度和心态。正如在一片草原上看到一处毡房,旁边用木条随意搭建的马棚和仓库,你会感到一种触动心灵的美,自然、和谐、浪漫,你能用想到的任何令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词汇来形容她。毡房上袅袅地升腾着炊烟,就更加有了田园牧歌一般的温情。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你可能只看到了原始、蛮荒、贫穷、艰苦,闻到的只有马粪的臭味。而草原还是草原,木棚还是木棚。

林语堂在《动人的北平》里写道:

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

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觉得中国人不完美,却也像林语堂那样“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

袁舫刘明妍

2012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话中国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舫
译者 梅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6584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