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纸婚姻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每人身上都有这么一本书,从头一行到最后一行写得清清楚楚。

木易编著的《一纸婚姻》以女主人公周丽南为线索,通过繁琐的家庭生活和纠结的婚姻危机,描绘了一个被婚姻剥夺了幸福,由离婚到完全独立自主的一代女性的个人觉醒。

内容推荐

《一纸婚姻》的主人公是一位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作品通过主人公坎坷的人生道路和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共和国近半个世纪来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一纸婚姻》由木易编著。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的烽火在华夏大地愈燃愈烈的时候,她出生在北方一座大城市——安城。她刚呱呱坠地,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就来轰炸了。母亲不得不抱着刚刚生下来的她随着避难的人群躲进防空洞。

她长得很可爱,红扑扑的小圆脸上有着一双大而黑的眼睛,很深的双眼皮使得这双眼睛更加美丽动人。全家人都非常疼爱她。

她父亲姓钟,父母给她取名叫丽南。一方面是因为她着实长得可爱美丽,一方面因为“丽”“离”同音,“南”“难”同音,“钟丽南”有终于逃离一场灾难的意思。

钟丽南上面有两哥一姐,父亲是天津人,小时候曾在天津一家有名的私塾里读书。他聪明又好学,能熟练背诵唐诗宋词及不少古文,又写得一手好字,深得老师的喜爱。由于父亲家境不好,读完小学,他就不能不辍学自己去谋生路。他在天津一家纱厂当学徒,后来到了东北。在哈尔滨,他信了基督教。钟丽南的姥姥当时是哈尔滨基督教会的传道士,她看丽南的父亲本分老实,信教虔诚、热心,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丽南的父亲和母亲在大教堂里举行了圣洁而隆重的婚礼。他们结婚不久,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这块土地成了不宁之地。丽南的父母在这里难以立足,他们就带着刚生下的儿子,告别了亲人,回到父亲的故乡天津。到天津不久,发生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天津也难以立足,他们就逃难到西北。

丽南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尚好。父亲开着手工业织布工厂,拥有几十部木织布机,雇有一二十个工人。家中有一大院瓦房。

父亲除了织一般的布外,他还学会了织粗毛呢。这毛呢在寒冷的北方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呢子销路很好。她家的生活随之也愈来愈富裕。父亲结识的多是安城一些富豪,外出办事是黄包车接送。父母是基督教徒,安城大小清真饭馆是父亲常常出入的地方,以至那里的老板、店员无一不认识他。父亲是教会的长老,经常讲道让人们要行善事不做坏事。在实际生活中父亲和母亲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个叫许昌贵的工人娶不起媳妇,父亲用了几匹布的钱帮他娶了媳妇,并让他母亲来照看丽南,以贴补生活。

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丽南家的好景并不长。她出生不久,家里就遭了一次土匪的抢劫。土匪头子举着手枪,让家里人一个也不许动,任匪徒将布匹、棉纱和钱财拿走。她家被洗劫一空。

1945年,抗战胜利,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急剧地冲击着中国的民族手工业。市场上出售的是洋火、洋布、洋面……什么都是外国进口的“洋”货。这些洋货替代了土货,中国的民族手工业纷纷倒闭,丽南家的手工织布业也不能幸免。洋布又好又便宜,手工织布卖不出去了,丽南家的工厂不久就停了工。

父亲听说离安城较远的偏僻小城市织布业还可以维持,就要搬家到凤城去。搬迁需要一大笔资金,父亲为此卖了一部分织布机。后来又要卖那一大院房子。母亲不同意,但又拗不过父亲,最后房子还是卖了。

丽南的父亲雇了一辆大卡车搬家。卡车行了大约两天时间才到达凤城。凤城的基督教会接待了他们,安排了住处。

教会有一个很大很深的院子,前后分四大段。前面是一个长方形院子,临街的一间大房是用来做礼拜用的教堂。院中间是一个四方小院。砖铺小路连接的是一排大瓦房,被称作上房。这房建筑颇为讲究,外面有又粗又大的红油漆柱子,房椽上雕饰着各种彩色花纹。听说这房最早是做礼拜用的,后来盖了新教堂,这里就空着。丽南家搬来后就住在这房里。房子太大,后来将它隔开,另外一半让给新来的住户。院中有一棵大核桃树,一棵大杏树,还有一棵樱桃树。门前空地是小花园。四方小院的后面是一个大后院,院中有高大的椿树、榆树和槐树。过了后院是一片很大的空地,长着杂草,人们不常去,而它却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园。

搬到凤城不久,丽南的大哥和姐姐就到安城教会学堂去读书了。

父亲在凤城用两张木机织布,一个学徒娃帮忙。这里马匪闹得很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干不下去了。他转而去做生意。卖房子的钱,一部分做搬迁路费用了,剩余的部分父亲用来做生意。做生意赔了不少钱。最后一次父亲到新疆去贩葡萄干,钱被人抢,无法回家,他就待在新疆跟别人学习针灸技术。

母亲带着丽南和丽南的二哥在凤城教会的大院里住了十年。

丽南的童年是幸福和欢乐的。

春天,他们看各种野草复苏、发芽、开花,他们挖各种能吃的野菜品尝其野味。榆树、槐树开花了,大点的孩子上树去摘去钩榆钱和槐花,丽南他们在下面捡拾。他们把榆钱和槐花拿回家拌上面粉上笼去蒸,蒸好后调上油、盐、蒜泥等,吃起来香味扑鼻。夏天,丽南和小伙伴们在草丛中捉蚂蚱,逮蟋蟀,扑蝴蝶,看蜗牛在砖墙上爬行留下的那一条条像鼻涕样黏稠发亮的印迹,用手触动它的前角。玩渴了,他们就摘野葡萄吃;饿了,就到院中用石子偷偷打那未成熟的核桃和绿杏吃。小手被核桃外面那一层绿皮染黑了,小牙被绿杏酸倒了,但一个个吃着自己的战利品都格外高兴。

大院后面的空地,不久就被各家瓜分了。每家自辟一块荒地,种上青菜、黄瓜、豆角、向日葵……丽南和她的二哥也开辟了一块菜地。每天哥哥挑水浇灌,她在一旁帮着。在土地上撒上一把菜子,不几天地里就是一片葱绿。夏天,菜园里会变得无比丰盛:通红的辣椒,嫩紫的茄子,鲜红的西红柿,一串串的梅豆挂在架上,金黄色的南瓜卧在地上。秋天,成熟的向日葵低垂着头,孩子们个个手里都拿着圆盘似的向日葵在嗑着瓜子……

孩子们最喜欢过圣诞节。过节这天,教堂里布置得异常华丽,五颜六色的纸剪成的彩带挂满各个角落,无数粗大的蜡烛映照得教堂无比辉煌。院子里一排排伞状的松柏树上,挂满了一支支小蜡烛。晚上,教堂内外五彩缤纷,烛光辉映,既华丽又有一种圣洁肃穆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是给他们分发圣诞果。有香喷喷的蛋糕,有令人垂涎的水果罐头……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纸婚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3330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201220639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7
168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