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1912-2012)
内容
编辑推荐

丁会仁编著的《激荡百年》内容介绍: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段百年历史像1912年至2012年这样的精彩,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到内忧外患、强敌入侵再到建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坎坷历程,就在这激荡的百年时光里,中国的金融业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与发展之后,逐渐走向了成熟,历史见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一个金融大国已经迅速崛起。

内容推荐

丁会仁编著的《激荡百年:大国企业1912-2012》是一部关于中国企业百年成败的MBA式教案,《激荡百年:大国企业1912-2012》深入细述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百年成长史。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中国企业从百年历史风涛中一路坎坷走来。商业战场血雨腥风,企业如何在时代变革中破局而出。

目录

引子

前言

第一部分 波澜壮阔:中国民族企业走上历史舞台(1841-1927)

 第一章 追根溯源,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企业

鸦片战争:中国企业走向“人为嫁接”的屈辱之路

军工和国营为主的洋务企业

富甲天下:买办世家的崛起

盛宣怀:一代“商父”到“误国首恶”

张謇“下海”:绅商渐成“时尚”

东南互保:企业家走上历史舞台

民营资本迎势而上,无锡荣家初显峥嵘

 第二章 风云变幻中的中国企业及企业家

从立宪到革命:中国企业家全面倒戈

辛亥革命中步人政坛的中国企业家

借款风波:轮船招商局民营化的里程碑

与商人阶层擦肩而过的国会选举

五四运动:中国商业生态焕然一新

上海“独立”商人寻求自治的闹剧

广东商团“叛乱”事件

虞洽卿们的困惑:从逼退军阀到被工人逼退

工商决裂和五卅惨案

 第三章 动荡中发展:中国民族企业的黄金时代

因缘际会,民族企业得以喘息和崛起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合股企业法》出台

晋商衰落和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显赫一时的百货四子

大肆扩张的无锡荣家

倔强范旭东:中国盐、碱制造突破重围

张公权:中国金融走向民营化、集团化

对棉花天王穆藕初败局的反思

 第四章 外资大幅抢滩,中外商战如火如荼

大商战时代:民营和外资企业展开全面竞争

民族主义,中国企业家的坚持

抵制洋货运动骤然兴起

一战前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周学熙和命途坎坷的开平煤矿

第二部分 国进民退:此长彼落的中国企业(1928-1937)

 第一章 政府和商人的对抗:民营企业繁荣戛然而止

江浙财团:从幕后协议到起而抗争

两大银行改组:史上第二次国进民退

公债热:企业家被政府“绑架”

中国出版业的奇迹:张元济和他的商务印书馆

 第二章 官营企业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

国家主义:主权回收和金融改革

官营企业“以小搏大”的妙招

唯一的异数:卢作孚和他的民生船行

 第三章 内外交困,国民政府民营企业大收编

九·一八事变和全民抵制日货

蒋介石血腥收回招商局

1934年经济大萧条中的中国企业

一波三折逃出虎口的荣家

毫无悬念的孔张之役

投机的官商:大肆敛财的孔宋家族

第三部分 救国和求存:中国企业在

战火中发展(1937—1948)

 第一章 1937年的中国企业

孔宋收购首都电厂

三大轮船公司沉船救国

卢作孚组织“宜昌大撤退”

抗战爆发后的民族企业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中国企业

“孤岛”怪现象

暗杀连连,被波及的企业家

一手遮天的孔祥熙

宋氏兄弟疯狂敛财

大后方企业的发展

陈嘉庚:一己之力“驱陈救闽”

 第三章 接收中的乱象

瓜分的盛宴:沦陷区资产的结局

宋子文:全面国有化运动

借贷无门:范旭东黯然离世

 第四章 最后的茫然

卢、荣复兴梦的破灭

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博士内阁”和货币改革

蒋经国“打虎”半途而废

第四部分 成长与阵痛:中国企业从

废墟中站起(1949—1977)

 第一章 沪上风云:乱中求治的中国企业

投机盛行的上海

三场大战:“两陈”抓回主动权

经济重建:顾准的三项措施

相纸之父林希之

 第二章 工业化的初创阶段

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和“一五”计划

“156工程”和中国企业的成长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第三章 改造浪潮和中国民族企业的终局-

“五反”清算:私人资本土崩瓦解

温和的改造政策

北乐南荣:中国私营企业的终局

工商阶层的声音:公私合营弊病重重

 第四章 全民大炼钢铁与三线建设

“赶英超美”口号的提出和全民大炼钢

“鞍钢宪法”的诞生和苏联的“撤走令”

三线建设:从吃穿用计划到全国备战

大庆油田与“铁人”王进喜

 第五章 十年浩劫中的中国企业

汽车工业元老陈祖涛

荣毅仁的经历

邓小平、陈云复出与“四三方案”

十年“文革”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第五部分 迷乱与思考:中国企业在

变革中发展(1978一1992)

 第一章 开局不易,变革在争议中前行

民心所向:改革开放水到渠成

招商引资和退缩的外资

深圳:以土地开发起家的特区蓝本

 第二章 狂乱的年代:疯狂的全民经商浪潮

姓“资”还是姓“社”?

全民经商的兴起

 第三章 笼子里的变革:国企改革如何破局

“襁褓”中酣睡:变革之前的中国国企

首钢风波:利益争斗问题重重

 第四章 改革春风: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崛起

从制度到环境:中国民营企业的复苏和成长

戏剧性兴起的乡镇集体企业:大邱和华西

企业元年:中国现代公司纷纷起步

治理整顿:中国民营企业再现低潮

第六部分 大国崛起:中国企业昂首阔步(1993—2011)

 第一章 抓大放小:中国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结构调整与产权变革:曙光与隐患并存

上市指标:最后的“输血”

诸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世界500强之梦

对苏南模式的集体反思

国退民进:国企改革的新尝试

 第二章 民族品牌发展与“地雷阵”式的中国改革

从保健品行业开始的营销奇迹

传统家电行业的价格大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此时的中国企业

拉动内需:中国再催地产热

 第三章 从入世开始: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中国进入WTO:全球化时代到来

民营企业的重型化运动

国有银行大规模上市

群雄逐鹿:几经沉浮的互联网企业

 第四章 生死转型: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中国成最大受害国

环境问题紧迫和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美内讧,两败俱伤成就了谁

可口可乐梦断汇源:企业转型之路仍待探索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经营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经设置了买办一职,用来为外商服务。当时的买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停泊在黄埔、澳门水域的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替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最初,买办一职受到清政府的严格控制,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

从1835年清政府颁布的《防范夷人章程》中,可以找到一些有关买办的官方记载:“外国官馆所需守门、挑水等项人夫,责成买办代雇,买办责成通事保充,通事责成洋商保充,层递减制。”其中,通事主要负责向外商宣布政府的法令,为外商通报关税、领取出人证乃至装货、卸货、检验、招雇驳船及搬运工人等,并防止“奸民”与外商勾事——其中的“奸民”主要就是指的买办。从以上章程中可以看出,买办的地位处于通事以下,是专为外商服务的仆役头目。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买办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公行被取消,外商获得了自主“雇觅跟随买办及延请通事”的权利。那些向来与外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的买办逐渐受到了重用,他们既负责财务的保管,也参与业务的经营,并常常代表洋行同中国商人商讨价格,签订交易合同。凭借本身的地位,买办在货物的收付上取得了中外双方的信任,他们逐渐成为垄断中外贸易的中间商。另外,买办商人还往往自营商铺,并借助自身的地位优势迅速积累财富,很多人因此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买办”。就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阶级——买办阶级诞生了。

洋务运动时期曾出现过四个最为有名的大买办,他们分别是:唐廷枢、徐润、郑观应、席正甫。其中,恐怕要以席正甫积累的财富最为雄厚。

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经济的过程中,外资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控制着中国经济的命脉。在这些外资银行中,以大英帝国的汇丰银行最为显赫,甚至直到1935年它仍控制着中国的对外汇率。在汇丰壮大的过程中,来自江苏东山的席氏家族可谓功不可没。从1874,年起,席氏三代人——席正甫、席立功、席鹿笙,以世袭的形式担任汇丰银行的大买办长达35年,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是十分罕见的。

席正甫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他头脑机灵,善于经略官商关系,人脉资源深厚。他跟上海道台袁树勋是结拜兄弟;他同时与视同水火的李鸿章和左宗棠交往频繁;他和清末巨商盛宣怀和胡雪岩也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让以他为买办的汇丰银行无论在商界还是政界,都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促成李鸿章的200万元盐税担保借款的当年,席正甫就被汇丰银行提升为大买办。从此,汇丰等外资银行一举击败山西票商从而成为清政府的金融合作伙伴。另外,在席正甫的居中斡旋下,汇丰银行先后经办了沪宁、广九、沪杭甬、津浦、京奉、湖广、浦信等主要铁路干线的贷款业务,从而赚得了惊人的利润。

席正甫一生为人低调,很少参加公共活动,但他在数十年的幕后工作中默默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家族网络。借助错综庞杂的生意和社会关系,再加上他的苦心经营,席氏一族终于成了富甲天下的显赫世家。

朱志尧也是清末一个著名买办,和多数买办不同的是,他的目的不是单纯地积累财富,而是为了发展民族实业。

朱志尧青年时曾随舅父赴英、法、美诸国,了解了西方国家的先进工艺,从此眼界大开。回国后,朱志尧先后任轮船招商局的“江天轮”、“江裕轮”买办。1897年,著名大商人盛宣怀创办德大油厂,还委任朱志尧为总办。1898年,朱志尧兼任东方汇理银行买办。数年下来,朱志尧不仅在上海实业界奠定了基础,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1904年,朱志尧在黄浦江南滩上建起了一家制造机器轮船的工厂,以“器惟求新”之意,取名“求新”。船厂刚开办时的主要业务是修理、装配,两年后,应江海关预订,建造了一条83英尺(25.2984米)长的海关灯船,并在之后屡屡自行设计、建造了各型船舶。求新厂是中国机器史上的创举,人称“我国机器厂中的巨擘”。P7-8

序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经济大国,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中国的企业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企业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发展,勤劳的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在企业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企业发展需要走过的历程,从而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企业史。

今天,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也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企业,我们不但要知道中国企业的今天,更要了解中国企业的昨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形势,为中国企业发展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始了一段坎坷不平的旅程。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民族企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一块基石。因此,一系列企业革命和改革骤然兴起,理想远大的企业家们也开始探索创新企业的发展模式,力求为中国企业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然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却是困难重重,充满艰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新中国的企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三大改造让私营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企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中国企业发展也不完全是坦途和顺境,在这一时期,盲目的调整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挫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彻底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这也使中国企业彻底走上了改革之路。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中国企业由此迎来了希望的春天,虽然也有困难和艰险,但中国政府和企业家们还是迎难而上,为共同书写中国企业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从1912年至今,中国企业走过了100个春秋。如今,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了国家发展的基石,市场要繁荣,企业要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回首百年,中国企业走的是一条崎岖无比的道路。虽然如此,勤劳创新的中国人最终战胜了企业发展的厄运,战胜了残酷的现实。如今,中国的企业发展已经昂首阔步地迈向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这个水平并不是终点,它还在不断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还远不止于此。为了给中国企业谋求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为中国企业找到一个早日全部实现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我们把中国企业在这一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汇集成册,编辑了《激荡百年:大国企业》一书。

此书既是对中国企业历史的一次回顾,也是送给中国企业未来的一份贺礼。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对中国企业百年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将其中的坎坷和辉煌,经验和教训,作为中国企业寻找未来的路标。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这一百年里,很多教训值得吸取,很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在企业发展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必将能在此基础上尽快得到彻底解决。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将昂首迈向新的征程。

书评(媒体评论)

过去的100年,中国的企业家们用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历史。

——著名经济学家 胡祖六

企业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中国企业想发展就要寻找更好的机会。从中国百年企业发展史中我看到了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四通集团公司总裁 段永基

这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它以朴实的风格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中国百年企业史的窗户。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让人们重新拾起那段峥嵘岁月。

——经济学博士 杜培峰

中国企业百年发展的历程就是一本完美的教科书,它演绎了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去思考,去研究,相信这段历史将会

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指引出正确的方向。

——知名财经作家 赵文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1912-201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会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41254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9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