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秦东魁编著的《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内容介绍: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也。学习《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扎善根,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这个根扎得越深,将来的成就越大。

内容推荐

秦东魁编著的《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内容简介:《弟子规》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1080个字,360句,113段。不要小看这个小本本,有位著名教授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学好《弟子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青少年的紧迫任务,更是家长、老师、干部和共产党员的紧迫任务。《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是一本通俗读物。

目录

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书

总叙

入则孝

出则悌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附录:弟子规

试读章节

我们在选择一门学问时,首先要考证它适不适合我们;第二,敢不敢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古时孩子学习的教材,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核心是孔老夫子的思想。从孔老夫子算起,《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很多人追求“稀奇”,不惜把自己的儿女、家庭当成实验品,今天看美国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好,过两天再一看,英国的方法也不错。我们敢不敢学?说心里话,是不敢学的,任何一个国家乃至地方的教育体系,都是根据其实际状况而制定,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牡丹花一样,它在花期就是最旺的,过了花期就败了,不会久的。而《弟子规》就像黄金一样,在很多地方、很多地区都很适合。既然我们要学习,就一定要选择那些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圣人传承、恒古不衰的东西。

现在教育子女的书籍我都不敢看,为什么?它教给你竞争,你要竞争当班长,你就要表现……那久而久之就变成斗争了。斗争再深一步就是战争,战争再深一步……我们就可能变得没有恩义,不懂得珍惜,甚至没有亲情。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目的就是回归本性。现在的人活得不像人,真的很苦。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之后很难过。这个朋友家有两只非常可爱的狗,被她当成儿子看。她近期想要孩子,医生建议她把狗送人,她舍不得,就找她的母亲去了,想让母亲替她养这两只狗。她的母亲上年纪了,也没有这个精力了,就没答应,她就给我打了个电话。她说秦老师,我心里很难过。我说你难过什么,她说我妈不给我养狗,我想了想,我以后再也不求我妈什么事儿了。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可是我们有没有听出另外一层意思?狗比她妈重要。

《弟子规》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去学习、去落实。不要以为自己老了、上年纪了,就不用再学《弟子规》了.其实更要好好学,为什么?你的子女不孝顺你,骂你、不听话,说心里话,都是因为你的教育不当。你说你孩子不孝顺,不孝顺是小事,没打你就已经不错了。俗话说,养儿不教父之过,有女不教娘有错。大人把《弟子规》学好了,子女跟着就学会了。所以不论身份、年纪,《弟子规》是所有人都该学习的经典。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目,三字一句、两句一组,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阿姨,六十多岁,他儿子跟我差不多大。阿姨拿了很多好吃的来感谢我,那么大的年纪了,一定要认我当老师。她说:“我一辈子没服过人,但我服你。我这个儿子很难教育,从见完你以后,他就改变了,吓我们夫妻两个一跳。”

她儿子过生日那天,他们夫妻俩在家做了很多菜,还买了一个蛋糕。儿子回来以后看见蛋糕就觉得很奇怪,问谁过生日,母亲说今天是你过生日。儿子听完以后,就去洗手间了。等他洗完头发、衣服,收拾利落以后走出来,拿了两把凳子,对他们夫妻俩说,您二老坐这儿。父母觉得儿子今天的行为很反常,为什么?因为他们这个儿子没听我讲《弟子规》之前,他母亲不敢跟他说话,母亲说一句,他能顶回去十句,母亲一直很难过。

老两口坐好以后,儿子“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儿子说:“妈妈,你养了我28年,儿子没听《弟子规》以前,不知道还要孝顺你,就觉得你养我是应该的,谁让你生我了。你就应该好好养我,还要给我买大房子、给我买汽车。我现在才明白,原来我们做子女的也要尽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信用。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这是做人的根本。小时候经常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听完以后很感动,孔融都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吃,而自己吃小梨。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种兄弟情谊吗?

我遇到一位老人,七十多岁了,他的一儿一女也五十多岁了,可兄妹两个只顾争财产、打官司。老人有一间小房子拆迁,补偿了21万人民币,老人就对女儿说,我分给你11万可不可以?女儿说不可以,你要把房子给我。老人说,我只有一个小一居,才40多平米,是我们夫妻两个人要住的,给不了你。他女儿说什么?“你就是死了,我也要打官司问你儿子要。”她有没有学过《弟子规》?没有。她要学过《弟子规》,就不会去逼自己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了。十多年来,她回娘家从没给老人买过东西,也没叫过老人一声父亲。

要知道动物也懂得孝敬父母。当乌鸦老了,不能飞出去找吃的了,小乌鸦会天天飞出去给找吃的。乌鸦尚知反哺,小羊亦有跪乳之情,可我们有些人身为万物之灵,所做的事情却禽兽不如,可悲啊!这样的人只是披了一张人皮,没有善心、善念,人生会很可怜。

最后老人问我怎么办,我说为了让兄妹两个不结仇,你把房捐给你女儿吧。为什么我说这个话呢?因为老人之前跟我说了,秦老师,我把它卖掉捐了,做慈善都行,我就是不给她。我一听老人有捐的念头。那行,你捐给你女儿吧,不然儿子不好过了,为什么?女儿天天找他麻烦、打官司啊,夫妻俩就是留遗嘱都没办法解决。

不过,话又说回来,出现这种事,错在谁?错在父母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还知道一个例子,老人七十多岁了,因生病住进了医院。老人家很难过,因为她的女儿四十多岁了,不理她,都不叫她母亲。我就问这位老人家,您的母亲当时想见您的时候,您是不是也很忙,不愿意去见?她说那个时候因为工作忙,确实没有时间,父母去世她都没回去。我说那您比您父母有福气得多,您这个报应还不够惨。您还能看见女儿,她无非不理您、不叫您,您的母亲连您面都见不上,声音都听不到啊。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是确实存在的。

“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做父母的有过错,是因为没人教。这更坚定了我弘扬《弟子规》,推广孝道的信念。一个人不学《弟子规》,不懂得孝顺父母,自私自利,只知索取,必然会失去做人的根本。

我碰到过一名大学生,就读的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他父亲领他来拜访我,说儿子大学快毕业了,要找工作,想听听我的建议。这个孩子长得很帅气,也很聪明,我们聊了聊。我说你看你父亲很辛苦,培养你上大学,付出了很多心血,脸上的皱纹长了很多,头发也有点儿白了,你该好好地孝顺你的父母。这个孩子就反驳了,说秦老师,我父亲是最无能的一个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在他跟前坐着。他那种表情,好像他父亲是他们家的用人,或者是保姆。他说:“我给他考了这么好的学校,他连个大房子都没给我买,我以后怎么娶媳妇啊。我要复读他不是要多花一年钱吗?我省了这么多钱,他都不给我买个大房子,他是不是无能啊?”

不要以为我这是在讲故事,不要认为这种事情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现在的父母天天讲,儿子,你要考10¨。分,老爸给你买个笔记本电脑;儿子,你考个lO¨。分,老爸给你买个电动车,或者买个游戏机。你把孩子当成了什么?考试机器。那孩子自然就想了,我是考试机器,那你们是什么?摇钱树呀。做生意嘛,我考100分,摇摇,掉点儿钱下来买点儿东西;再考100分,再摇摇,掉点儿钱买点儿东西。这是做交易,哪能看到孝心?这样培育出的孩子,哪怕考上好的大学,念到硕士、博士毕业,也很难找到好工作。为什么?道德修养不足。我有一位朋友,他每次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都会亲自面试。他的桌前会搁两个凳子,入门的凳子会摆成歪的,另外一个凳子摆成正的。他说来一百个人,很难遇到一个人把歪的凳子摆正。有的人就坐在这个歪的凳子上斜着身子说话,还有的人绕过这个放歪的凳子,坐到另一个凳子上斜着身子跟老板讲话。凡是这样做的全部落选。我这位朋友说,这样的人我们不敢用,他们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而已。假如应聘的人进门以后态度很恭敬、很谦卑,把歪的凳子摆正了,和老板聊聊该多好。P2-6

书评(媒体评论)

《弟子规》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1080个字,360句,113段。不要小看这个小本本,有位著名教授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学好《弟子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青少年的紧迫任务,更是家长、老师、干部和共产党员的紧迫任务。《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大家都学弟子规》作者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代代相传。这种美好的教育教我们的是什么呢7教我们的是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我们做学问道德的功夫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我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教我们处世态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我们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以上修身、齐家、治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总纲,全部体现在《弟子规》的教学中。——《细读弟子规》作者钟茂森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弟子规与幸福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东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44270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