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编著者李镇西。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分上下两册,作者按时间顺序整理了自己20场语文课的课堂实录。全书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不仅详实记录授课过程,还于关键处补充当时的教学思路,完整而全面地展现了“李镇西式”语文课堂的风采。此外,下册中还编选了李镇西的4篇手记,介绍全国素质教育改革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图书 |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编著者李镇西。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分上下两册,作者按时间顺序整理了自己20场语文课的课堂实录。全书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不仅详实记录授课过程,还于关键处补充当时的教学思路,完整而全面地展现了“李镇西式”语文课堂的风采。此外,下册中还编选了李镇西的4篇手记,介绍全国素质教育改革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内容推荐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编著者李镇西。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内容提要:李镇西常形容自己是在“用身体写作”,因为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来自教学实践。30余年从教之路凝结出深具“李镇西”特色的“语文民主教育”的精华。他坚持以学生心灵为起点,将课堂还给学生,倡导授予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纵观他的语文课堂实录,能清晰感受到这一理念的逐渐丰富。 李镇西始终强调,本书的出版并非将自己的课堂作为标本进行推广,仅为提供可借鉴之处供读者思考,提供可质疑之处与读者探讨,期望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育人生。 目录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上) 自序 细思碎想 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教学实录与反思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与反思 真情浓墨写童心 ——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与评点 风雨中的树叶:从祥子到老舍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实录与评点 走进朱自清的世界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 用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 ——《冬天》教学实录与反思 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 ——《提醒幸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欣赏与质疑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实录与反思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与反思 和学生一起沉醉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与反思 温馨的记忆 ——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热血在燃烧 ——《赞美》教学实录与反思 叩问爱情 ——《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与反思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下) “礼教”何以“杀人” 《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生活在恐惧中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边城》教学实录与反思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荷花淀》教学实录与反思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教学实录与反思 和学生一起平等地研读 《山中访友》教学实录与反思 请学生吃“面”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外 我眼中的杜郎口课堂 手记一 初识杜郎口 手记二 杜郎口的意义 手记三 再访杜郎口 手记四 善待杜郎口课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附光盘上下)/李镇西教育作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镇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405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3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