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集)
内容
目录

王杰

 序言一

罗伯特·斯宾塞

 序言二

第一部分

[美]凯文·安德森

 抵抗与解放:福柯、马尔库塞、马克思与现在时刻

[英]珍尼特·沃尔夫

 文化理论之后:图像的力量,直觉的诱惑

[英]马尔科姆·迈尔斯

 作为艺术品的社会

[英]戴维·奥尔德森

 性倾向与历史:人道主义、自由与义务

[英]迈克·桑德斯

 劳动与类存在:构造人类

[英]托尼·品克尼

 威廉·莫里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和乌托邦的问题

[英]朱安·吉姆勒兹·安可

 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主体

[英]托马斯·戴

 吉奥弗瑞·希尔《公民权力摘要或备忘录》中的施行语言、政治与诗歌的暗示

[英]戴维·威尔金森

 “天然不在内”:四人组、克里斯蒂—波利蒂与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一个文化唯物主义的分析

朱立元

 理解《巴黎手稿》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三个关键词——重读《巴黎手稿》札记之二

王杰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

陆扬

 英法理论在中国

马海丽

 现代美学的再表征:以巴西马库磊雷舞蹈与中国越剧为个案

李志雄

 异化劳动摧毁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种美学批判

第二部分

孙文宪

 从人类学视域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构成

陈飞龙

 试论马克思早期诗歌创作与《巴黎手稿》艺术观的关系

段吉方

 理论的再生产: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经验性”问题

朱国华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观与中国语境

张蕴艳

 “政治寂静主义”与《巴黎手稿》

尹庆红

 问题与反思——《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陈静

 赛博格:人与机器的隐喻

第三部分

凯文·安德森、王杰、尹庆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人道主义和美学——凯文·B.安德森教授访谈

张蕴艳、施立峻、珍尼特·沃尔夫

 文化研究:回到美的现象——珍尼特·沃尔夫访谈

第四部分

尹庆红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

张蕴艳

 马克思《巴黎手稿》及其当代美学问题——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

编辑推荐

王杰、斯宾塞主编的这本《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集)》系2012年4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中英双边论坛”上,与会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合集,议题主要围绕着莫里斯、马尔库塞、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一系列的论文集中分析了《审美之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献,对于相应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美] 凯文·安德森 抵抗与解放: 福柯、马尔库塞、马克思与现在时刻 ; [英] 珍妮特·沃尔夫 文化理论之后: 图像的力量, 直觉的诱惑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第二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杰//(英)斯宾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16217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1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2013051359
中图分类号 A811.63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