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这样说(清朝插图珍藏本)/品读中华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这样说:清朝(插图珍藏本)》是“品读中华历史”系列之一,由司马袁茵主编。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

人人都是刀俎鱼肉,个个都是君子小人,解读历史运行轨迹和政治明争暗斗,记录无数的谋略和格局。

内容推荐

《历史这样说:清朝(插图珍藏本)》是“品读中华历史”系列之一,由司马袁茵主编。

《历史这样说:清朝(插图珍藏本)》讲述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处在世界历史格局主要是西方势力的影响之下。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正式退位,并在退位诏书中宣布“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的正式结束。

目录

第一章 满清入关定中原/1

 概说清朝十二帝/1

 后金政权的建立/8

 皇太极改制称帝/11

 入关/13

 顺治亲政/15

第二章 康乾盛世/21

 康熙智擒鳌拜/21

 平三藩/25

 施琅大军进台湾/30

 雍正即位/32

 年羹尧、隆科多之狱/40

 早期的文字狱/55

 密折制/62

 设立军机处/70

 准噶尔之乱/75

 改土归流/81

 乾隆皇帝/86

 大小金川之乱/90

 平定准噶尔叛乱/103

 大小和卓之乱/112

 “十全老人”/121

 纪晓岚与《四库全书》/123

第三章 大清盛世的衰落/127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27

 曹雪芹与《红楼梦》/132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137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41

 劝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143

 虎门销烟/146

 第一次鸦片战争/151

 三元里人民抗英高潮/155

 “师夷长技以制夷”/157

第四章 昏暗的晚清六十年/163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163

 曾国藩组建湘军/168

 圆明园大劫难/170

 严复和他的《天演论》/175

 戊戌变法/179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84

 八国联军闹北京/188

 《辛丑条约》的签订/192

 民国建,专制亡/194

参考书目/202

试读章节

康熙智擒鳌拜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患天花病逝,遗诏以第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康熙时年仅8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_苏克萨哈、鳌拜四辅政大臣掌管。四辅政大臣分属皇帝亲领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即所谓上三旗,虽非皇族宗室,却是早在太宗时期就被信用的显贵老臣,势力很大。由于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庸懦无主见,苏克萨哈意见多与其他三人不合,却无力抗争,因而在联合辅政开始后不久,位居四辅政大臣之末的鳌拜实际上已经独擅大权。

鳌拜籍隶镶黄旗,姓瓜尔佳氏,人关前后屡立战功,顺治年间受封为公爵,任领侍卫内大臣,参与议政。作为老一代满洲贵族的代表人物,他对顺治时期仿效明代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心怀不满,思想感情上也同内地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格格不人。在掌握国家权力后,鳌拜等辅政大臣“率祖制,复旧章”,竭力扩大少数满洲贵族的利益,打击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些做法延缓了清朝统治集团封建化的进程,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鳌拜褊狭骄横,对于不依附自己的人常常动辄置于死地。他的横暴专权也破坏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安定协调。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鳌拜以当年多尔衮褊袒正白旗,令正白旗圈占了本属镶黄旗之地为由,提出重新调换两旗土地,如土地不足则另圈民地补之。这一举动不但引起上三旗之间纷争不已,而日势必掀起新的圈地高潮,制造社会动乱。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朱昌祚会同直隶巡抚王登联为换地事进行实地勘测,感到旗人与民人均不愿换地,分别上疏请求停止。隶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也表示反对交换旗地。鳌拜对此大怒,竟擅自矫旨,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处以绞刑。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亲政,辅政大臣仍然佐理政务。此时索尼已死,鳌拜更加不可一世,其死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塞得本、阿恩哈等人占据要津,唯鳌拜之命是从,一切政务都是这个集团先在家中议定然后实行。康熙每与其意见分歧,最后总是被迫让步,实际权力仍在鳌拜手中。苏克萨哈因感到处境艰难,在康熙亲政后不久就提出愿往守先帝陵园,“如线余息,碍以生全。”鳌拜立即以苏克萨哈不愿归政的罪名,命议政王大臣议罪。不久即议定二十四款罪状,包括“怨望”、“有异志”等,拟凌迟处死,族诛。康熙明知鳌拜与苏克萨哈积怨甚深,所列罪名纯系罗织,因此坚持不允所请。鳌拜为此攘臂与康熙强争累日,终于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其子孙等也均被处死。苏克萨哈的亲故好友大批遭到株连。

鳌拜清除苏克萨哈后,气焰愈发嚣张,根本不把少年皇帝看在眼里。他不但一切用人行政独断独行,而且常在康熙面前呵斥文武大臣,施威震众。康熙无法容忍鳌拜的专横跋扈,但碍于其党羽遍布中外、盘根错节,只能不露声色地暗中布置。他还采取欲擒故纵之计,先后加赐鳌拜原二等公以外另授一等公,加太师,平时对鳌拜也极其礼貌尊重。一次鳌拜患病,康熙亲往其府第问候。至其卧榻前,御前侍卫见鳌拜色变,于是急趋前揭开卧席,见藏有利刃。众皆大惊,康熙却神色不变地笑着说:“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鳌拜以为康熙年幼易欺,更加骄纵而无防范之心。。

实际上康熙却在积极行动,准备夺回大权。他注意培植新一代贵族中的人才,任用索额图、明珠等人,逐渐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又挑选一批少年卫士,在宫中练习布库之戏(即摔跤)。鳌拜或入宫奏事,常见康熙同少年卫士嬉戏,遂不为以意。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已安排就绪,召鳌拜人见。鳌拜单身入宫,立即被众少年卫士擒获。康熙又命将鳌拜党羽尽行逮捕,交议政王大臣等议罪。康熙在上谕中说:“鳌拜等倚仗凶恶,弃毁国典,与伊等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陷害之。……今乃贪聚贿赂,奸党日甚,上违君父重托,下则残害生民,种种恶迹,难以枚举。”二十八日,议政王大臣等议定鳌拜罪行三十款,其重者有欺君擅权、引用奸党、族灭苏克萨哈、擅杀苏纳海等三大臣,等等,因“逆恶种种,所犯重大”,拟革职,立斩。康熙以鳌拜效力年久,战功颇著,不忍加诛,命革职,籍没拘禁,其子亦免死拘禁,而同党班布尔善、塞得本、阿恩哈等人被立即处死。

在铲除鳌拜之后,康熙大力调整治国政策,废除圈地等陋政,恢复内阁、翰林院,兴学院,重农桑,为后来的守成创业奠定了基础。鳌拜专权时期制造的一些重大冤案也得到平反昭雪。鳌拜被囚禁,旋即死亡。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念其战功卓著,追赠一等男爵,以其弟袭。

P21-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这样说(清朝插图珍藏本)/品读中华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司马袁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82236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5
15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