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影评不撒谎
内容
编辑推荐

真诚远胜过费尽心机的造作。李星文为我们奉上了五十余部影片的诚意点评,将他观影时的真实体悟转赠给我们。《我的影评不撒谎》共七辑,前四辑为影评。作者细数每一部影片在人物、情节、技术上的成败得失,详述影片背后的故事、电影的价值与美感,帮助我们以专业影评人的视角读懂电影。

内容推荐

当商业操纵一切的时候,那些真正的影评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影评?

真诚远胜过费尽心机的造作。李星文为我们奉上了五十余部影片的诚意点评,将他观影时的真实体悟转赠给我们。《我的影评不撒谎》共七辑,前四辑为影评。作者对近年来上映的好片和烂片进行了精彩阐释和深度剖析,或盛赞,或批评,都不掩机锋,入木三分。后三辑为人物评论、时评和剧评。

在《我的影评不撒谎》中,他细数每一部影片在人物、情节、技术上的成败得失,详述影片背后的故事、电影的价值与美感,帮助我们以专业影评人的视角读懂电影。

目录

推荐序

CHAPTER 1 爱,是一种修行

《画皮2》人妖换心的“医学”大片

《春娇与志明》同学少年都挺贱

《LOVE》七分小清新,三分重口味

《我愿意》“盛女”是被“渣男”炼成的

《柳如是》香艳而节烈的秦淮往事

《失恋33天》国产小片逆袭好莱坞大片

《最爱》畸恋皮相下的时代良知

《单身男女》杜琪峰将爱情怀疑到底

《倩女幽魂》低幼爱情,人间烟火

《非诚勿扰2》王朔的真心话,冯小刚的大冒险

《山楂树之恋》张艺谋的纯情梦

《月满轩尼诗》“鸵鸟”张学友的救赎之旅

《非常完美》有人疼没人爱的章子怡

《米香》卑微的爱情并不卑贱

《图雅的婚事》隐忍比滥情更有力

CHAPTER 2 江湖,那个别样的江湖

《四大名捕》惊艳的“飞猫”疲软的腰

《消失的子弹》男人戏,不妥协

《边境风云》有缺点的创建好过圆熟的跟风

《大追捕》重口味包裹的爱与柔情

《白蛇传说》以华丽特效驱除不良预期

《武侠》科学和神功的水火交融

《让子弹飞》可以好懂,决不流俗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打通武侠片的逻辑梗阻

《剑雨》退隐江湖,触不到的美梦

《锦衣卫》武侠包装的翻案文章

《十月围城》背叛港片经典价值观

《门徒》优点和缺点都在于不彻底

《杀破狼》只差一步就经典

CHAPTER 3 流血的伤疤

《王的盛宴》东鳞西爪,惊悸无边

《鸿门宴》伪史诗片,真江湖戏

《赵氏孤儿》英雄卑微,枭雄有情

《关云长》言情戏有余,历史感欠奉

《大兵小将》成龙的乡土情怀

《赛德克·巴莱》拒绝公式化的抗日史诗

《金陵十三钗》国产“好莱坞大片”

《岁岁清明》敬天地、敬善良、敬血性

《拉贝日记》用电影的方式忠于历史

《听风者》爱情抢了谍战的戏

《东风雨》没有送达率,何谈情怀

《风声》颠覆《暗算》模式

CHAPTER 4 最残忍的真实是生活

《一九四二》冰凉入骨,温暖入怀

《搜索》对“媒体偏见”和“庸众杀人”的反思

《归途列车》在这里读懂中国

《钢的琴》野百合也有尊严

《守望者:罪恶迷途》你的妄语,我的地狱

《唐山大地震》冯小刚雕刻公共记忆

《我们天上见》蒋雯丽追溯似水年华

《海洋天堂》不打的李连杰最动人

《日照重庆》孤僻的成长,无处为家

《雪花秘扇》中韩美女的“老同”情结

《西藏往事》音画至美,故事浮云

《孔子》有论语和颂歌,就是没有感动

《长江7号》周星驰不能再一个人战斗

CHAPTER 5 这些人,那些事

张艺谋、冯小刚之比较研究

香港导演三鬼才

徐克是技术流,不是思想家

“雌雄同体”关锦鹏

永远错失李小龙

贾樟柯最爱若即若离花

宁浩:最具潜力的新生代商业导演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往事

CHAPTER 6 银幕背后的声音

“青年导演PK好莱虎”市场报告

与狼共舞是中国电影唯一的选择

电影观众的口味正在发生变化

“大片萎靡、小片给力”的时代

《国王的演讲》何以“奥斯卡最佳”

付费点播,电影第二院线可堪大任?

年度电影票房破百亿,内有玄机

CHAPTER 7 银幕之外的精彩

《青瓷》一眼人性的深井

《时尚女编辑》何以形成网、台剪刀差

《后宫·甄嬛传》正剧化的宫斗戏

《男人帮》留下金句、话痨和娘气

《心术》偶像剧的正能量

《红娘子》传奇本色,劝世情怀

《悬崖》特工男女的第三类情感

《圣天门口》诗意重述中国革命史

《永不磨灭的番号》百转千回的神话

《借枪》至为窘迫,至为血性

《民国往事》跨类型的高钙戏

《黎明之前》谍战剧走进2.0时代

新版《三国》超越尊贬,戏剧为王

试读章节

中国影市似乎进入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时代。谁都没想到,一部投资不足千万元,没有大明星、大导演助阵,严重不被看好的爱情片《失恋33天》,能成为2011年冬天里的一把火。

我是在影片上映前两个月听说了“仙贱组合”。当时心头纳闷:仙剑不再是“奇侠”,改而犯贱了?草根狂欢的网络时代,真是无奇不有。继而知道这是滕华涛导演的“治愈系”电影《失恋33天》中的男女主角,“仙”是白百何扮演的失恋者黄小仙,“贱”是文章扮演的男闺密王小贱。可是又多了一疑问:什么是治愈系?电影看完了才大致明白:故事的推进就是黄小仙疗伤的过程,从打碎一段爱情到修复伤痕并萌生新的爱情迹象,大约花了33天。

每个人都要失恋,不失恋的孩子长不大。每部爱情片都要失恋,不失恋的爱情没看点。那为什么是《失恋33天》,能在《猩球崛起》和《铁甲钢拳》两部高质量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取得了四天票房过亿、周票房直取两亿的佳绩呢?

对于中小成本电影来说,要想在商业院线中取得成功,仅凭热血和诚意是不够的,你必得捏住某群观众的麻筋,让他们看了海报、听了议论就失去抵抗力,心甘情愿地走进影院。《失恋33天》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是自圆其说的,对人生和爱情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它也是与地气接壤的,扭捏搞怪问说服和感染了观众。

《失恋33天》是一本成功的“失恋学”教程。爱情片从来都不是影市里的稀罕货,但谁都怕给观众添堵,谁都想图个吉利,敢于把“失恋”招牌挂在片名里的很罕见。所谓“富贵险中求”,电影敢于“失恋”,观众就敢于买单。爱情永远不只有甜蜜的滋味,如胶似漆和死去活来是这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甜蜜的爱情都是一样的,失败的爱情却各有各的不幸。

《失恋33天》如实呈现了一个人失恋之初的惨状:得知真相如遭炮烙,见到情敌钢牙咬碎,低声下气意图挽回,好梦不再覆水难收。片中充满有心的细节,反其道而行的金句,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失恋中和失恋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但影片没有停留在愁云惨雾中,也没有很快转入下一场情感周旋,而是让黄小仙开始了自我反省。

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大幅提升。中国经历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时代,现在又进入了“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和“气管炎(妻管严)”的时代,经济独立的女性固然高昂着头,经济不独立也可以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在城市白领家庭和恋人关系中,女性普遍居于主动和主导地位,男性往往以“唯马首是瞻”为最高纲领。影视中都很起劲地表现这个,没有谁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失恋33天》反思的正是这种惯性:自尊大于天、永远站在原地不动的黄小仙,耗尽了男友陆然全部的热情和耐心,于是“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作为负心郎的陆然,遭到王小贱当面羞辱,观众看了解气;作为受害者的黄小仙,开始痛定思痛的忏悔,观众必能会心。

时间是治愈情伤的良药,朋友是对抗失恋的药引子。黄小仙能够走出阴霾,王小贱居功至伟。众所周知,王小贱善于翘兰花指,有事没事就补妆,包包挂在胳膊上,牙尖嘴利不饶人。没错,这一类男人的学名叫:娘娘腔。在商业电影中,娘娘腔是一剂搞笑灵药,不管古装时装,只要贴上这张狗皮膏药,定会笑倒观众。通常导演对娘娘腔的使用仅此而已,没有谁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失恋33天》固然也有此用心,但王小贱很快就焕发出人格魅力:他是真爷们儿,挺身而出为闺密出气;他是真男人,表白爱情时既不迟疑也不客气。这是一个全新的银幕人物,这是小男人面向世界的一声怒吼,是娘娘腔反抗歧视的一声号角。看完了你会觉得,人家那不叫“面”,那只是细腻和贴心。

除了文本的魅力,还有市场的因素在起作用。2011年秋季的电影排期,10月档营养不良,11月消化不良。10月初的两部魔幻大片《白蛇传说》和《画壁》基本上还是锦绣于外、苍白于内的路数,其后的进口片和国产小片也缺乏亮点,影市又进入了秋季档的习惯性委靡。可是从10月底开始,影市里风云突变。《猩球崛起》以不着痕迹的特效和浩荡的反抗气场点燃了观众的情绪,《星空》《转山》《Hello!树先生》等国产小片抱团进击,以良好的口碑凝聚着影院的人气。接着就是正面PK的《铁甲钢拳》和《失恋33天》,开始影院经理们习惯性地看重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占据了排片优势,可是《失恋33天》无论是预售票房还是开盘成绩都高高飘扬,很快就反客为主,成为影市的主导者。要知道,这个月共有27部电影要上映,后面还有进口大片《丁丁历险记》和国产大片《杨门女将》《鸿门宴》出阵。也就是说,10月的片源质量不足,浪费了中国现有的7000多块银幕,而11月又营养过剩,7000块银幕有些不敷所用。

《失恋33天》在好片如此密集的档期创造票房奇迹,是影片题材、质量、档期、宣传营销等元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合这一案例分析影市动向,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多年以来一直被视为票房定盘星的古装武侠大片,2011年不约而同地走了“麦城”,《关云长》《武侠》《白蛇传说》都没达到票房预期。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配角的中小成本爱情片开始发力,从《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单身男女》到《失恋33天》,都上演了四两拨千斤、小兵立大功的神话。这当然不是说武侠功夫片气数己尽,而是说这一类型片又进入了瓶颈期,正在等待下一波革命。而爱情片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白,只要能在人类共同的情感命题上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就不愁没人共鸣。

其次,中学生和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同龄人正在成为重要的观众群体。暑期的《孤岛惊魂》,是一部让影评人恨不得自戳双目的“烂片”,但有杨幂的粉丝和热爱惊悚片的情侣们打底,这部低成本影片收获了近9000万元票房。《失恋33天》的旋风,同样是由大中学生以及小白领掀起的,“如何面对失恋”是他们此刻最重要的课程。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趣味,早晚要把市场变成他们的天下。

《失恋33天》没有花哨的镜头语言,旁白和对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部思考型爱情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还是不能不思考。娘娘腔就该活得像一个笑话吗?不,他可以很劲道。女孩子就该颐指气使,对男朋友“实行专政”吗?不,知道反省的公主才是好公主。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已经通过买票选出了这一季节“谁是最可爱的电影”。我相信,就像《疯狂的石头》开启了一个类型片种一样,《失恋33天》也将作为成功案例在很长时间里被不断宣讲和模仿。P17-21

序言

认识李星文多年,开始几年总觉得他跟我完全不是一路人,他是名门正派,少林武当,至少上二版的北青报知名社评人,整天拾掇关于国计民生的种种大事要务,影视评论仅是闲篇,偶一涉及,也是至大至刚,正经八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做评论有个绕不开的问题——语境问题,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比如说李承鹏的语境限度大概是《苹果日报》,韩寒的语境限度大概是《东方日报》,李星文的语境限度碍于他的公职,大概就只能在《北京青年报》之下打转。语境问题对评论最大的影响在哪儿?当然就是评论内容的自由度,是观点的犀利直率程度,甚至也会是文字的生动感及张力。我现在基本不愿写约稿,原因是,我总得要符合邀约媒体的语境要求,对我这自由散漫惯了、想哪儿写哪儿的人来说,这是件颇为难受的事。所以我基本是写博客,在自媒体上,想说什么说什么,能做到80%程度的直抒胸臆。

李星文的影视评论风格近来有突变,那种“正儿八经”感逐渐被“自由捭阖”取代,“四平八稳”逐渐让位于“锋芒毕露”。我怀疑写疲了社论的李星文现在把写影视评论当成他化难受为爽、突破瓶颈、呼吸自由的最重要的管道。你把他写的那些社论跟他写的影视评论放在一起比较,有时候甚至难以相信两者出于同一人之手。用两个字描述——分裂,尽管这听起来不是比较悦耳的表扬,但这的确是实情。

绝不是人格分裂,而是不同语境限制导致的分裂。社评背后浮现出的是一个四十岁中年人的严谨、规矩、制式;影视评论背后则浮现的是一个心有余、力仍足的三张文艺青年的专业、细腻、张狂。当然,以性格、气质论,李星文的影视评论还没有到那种极端个人化、极致符号化的程度。他的文章还是尽量求客观,并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词效果,但很显然,在尺度上,影视评论中的李星文找到了机会放肆一把。

在我们这个国度,李星文的幸福在于影视评论的尺度仅次于足球评论,足球评论骂个足协主席没问题,因主席最多也就是一正局级干部:而影视评论,就算有批评,面对的也大都是没有什么行政级别的编剧、导演、演员,骂了也就骂了,就是面子挂不住,事主也不大可能挟私报复。总之一句话,这是权力介入较轻的两个领域,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因此自由度也较高。为各样社论、时评殚精竭虑的李星文逮着这个机会,寻隙而出,把在时事评论中难以发挥的春秋笔法——影射、暗喻,用到了较高境界,轻松、畅快,有时还带着风趣,让阅读的人有相当快感。

李星文无疑是极认真的人,无论是电影抑或是数十集的电视剧,他都很认真看过,在此基础上,很负责地发表观点。他的文字也有相当特色,某些习语、成语用得相当别致,不时予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他善于用文字总结、归纳、提炼,观影《一九四二》后提炼出的那旬“冰凉入骨,温暖入怀”就相当经典,传播一时。

两种语境下的李星文,都是真实的李星文,一在职场,一在生活。我很不愿意把此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因为这不像作序时该有的提法。祝愿李星文未来的影视评论更真我、更跳脱、更无碍,用陈寅恪的那句诗“自由共道文人身,最是文人不自由”作反比,李星文及李星文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是为序。

谭飞

书评(媒体评论)

李星文无疑使极认真的人,无论是电影抑或是数十集的电视剧,他都很认真看过,在此基础上,很负责地发表观点。他的文字也有相当特色,某些习语、成语用得相当别致,不时予人“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感觉。

——谭飞 影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影评不撒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星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58356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53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