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用之功
内容
编辑推荐

钱诗金编著的《无用之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奇书,可以校正你的生存观念,改变你的生存状态,提高你的健康指数,提升你的生命价值,增强你的生活幸福度,延续你的生命。

有用是一门学问,无用也是一门学问。有用,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无用,给人生扩道。让身心唱和。

内容推荐

《无用之功》简介:有用则贵,无用则废。千古以来,代代相诲。

这不是危言耸听。难道不是吗?当下,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被追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干这个有用吗?有用还是无用,成为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影响下简洁而鲜明的话语表达。有用与无用,也时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位大学教授,他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他批评朋友的女儿高考选报北大历史系的举动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并发出哲人般的感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毫无疑问,这位教授是“文科无用论”的坚定拥护者。因为现实中的确有数据可为其言论提供部分支持:据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文科类专业普遍在就业率排名居中垫后。

还有位教授曾对自己的研究生放出“狠话”:“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舆论当时虽一片哗然,但心里头暗许教授说法的,想必也不在少数。在功利性气氛炽热的环境中,不少人的想法会高度一致,即赚不到钱是最实实在在的无用。

《无用之功》由钱诗金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解读无用

 解读1:无用的魅力

 解读2:无用的技巧

 解读3:无用的馈赠

 解读4:无用的秘诀

 解读5:无用的成功

 解读6:无用的宝贵

 解读7:无用的把握

 解读8:无用的造化

 解读9:无用的状态

 解读10:无用的“虚度”

 解读11:无用的境界

第二章 清理有用

 清理1:清俗

 清理2:清得

 清理3:清烦

 清理4:清虚

 清理5:清索

 清理6:清能

 清理7:清位

 清理8:清界

 清理9:清误

 清理10:清负

第三章 发现无用

 发现1:用

 发现2:做

 发现3:过

 发现4:美

 发现5:低

 发现6:异

 发现7:门

 发现8:原

第四章 操练无用

 操练1:聊闲

 操练2:作秀

 操练3:成事

 操练4:平淡

 操练5:条件

 操练6:给力

 操练7:进退

 操练8:开端

 操练9:谋略

 操练10:规划

第五章 提升无用

 提升1:简单

 提升2:过程

 提升3:生老

 提升4:品味

 提升5:行为

 提升6:成就

 提升7:进退

 提升8:心灵

 提升9:情志

试读章节

解读1:无用的魅力

有用能展示你的魅力,无用同样能展示你的魅力。

今天,由于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急功近利,为了既得的利益,只顾眼前。比如,为了应试或应聘,去读“有用”之书,各种考证教科辅导书籍卖得火热,而《诗经》、《红楼梦》被列为现今最“无用”之书,因为读这些书不符合当今时代效率的观念,而且把时间花在这样的作品之上,已经是最奢侈的事情。

有位在校的大学生致信校长,表示“学校对新闻专业修数学的要求,真的让我很失落……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

这封信不只在该校引起广泛议论,在社会舆论中也同样引起广泛议论。文科生要不要学理科知识?教育界意见基本一致,即一个人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吸收各种类型的知识。举两个小例子。钱学森的艺术修养很高,他说“这使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其实,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不行的。”相对钱老搞的大火箭,只研究“小虫子”的法布尔则在19世纪末期就提出蜘蛛是怎样织出如对数螺线一般无穷奥妙的几何图案、人们研究数学能否向蜘蛛学习等问题。现在搞生物学的,有多少瞳对数螺线的?

学生为何会生出“没用”的感慨?美国哲学家普特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继续进行自身的教育。”爱因斯坦表达得更清楚:“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但我们不是这样。这名学生之所以会写这样的信,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一直以来各种教育的导向就是以“记住”、以“有用”为目标。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学英语是为了职称、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从幼儿园乃至更早,就懂得“有用的学,没用的不学”。两千年前,庄子就告诫过世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文科生学数学,大概就属于“无用”吧!但是今人多已不懂得“无用”的“大用”了。

诺贝尔奖的3个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高基础科学奖。历年各获奖项目,正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者。

就以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言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得主之一的日本科学家现年80岁的下村修,当年他对水母很感兴趣,孜孜不倦地进行观察研究。他于1962年从一种水母体内发现了荧光蛋白,当时有人认为研究水母、荧光蛋白有什么用?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受肯定、没有资源……但他矢志不渝。

后来马丁·沙尔菲接下来继续研究,进而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本身就能发光;而钱永健在研究改造绿色荧光蛋白中取得多项成果。如今,绿色荧光蛋白“已经成为现代生物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它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能够看到以前所不能见到的新世界,包括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过程和癌细胞的传播方式等。

下村修于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现为退休教授。尽管他已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然而他却多年没有实验室,在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森实验室做了近20年博士后,没有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绿色荧光蛋白后来带来了相当收益,但他没有得到,甘于寂寞……

反观我们自己,却过于重名利,不甘寂寞……值得好好反思!

海德格尔说:“人对于无用者无须担忧无用性的力量使他具有了不受侵犯和长存的能力。因此,以有用性来衡量无用者是错误的,此无用者正是通过不让自己依从于人的标准而获得了他自身之大和决定性的力量。”

无用蕴藏着大用,这是无用的作用所在,也是无用的魅力所在。

解读2:无用的技巧

有用是你的生存技巧,无用是你的另一种生存技巧。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为有用的事情而忙碌着,可是却往往感觉不到快乐;但是那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却往往没有时问去做。目前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有用之用”已成了当今时代病。

“无用之用”作为道家倡导的价值观念,至今仍未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它首先由庄子提出,《庄子·人间世》说:“山木白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在这里,庄子明确提出了“无用之用”的说法。“有用”、“无用”都是人类既定经验世界里的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而得出的褊狭结论。在庄子心目中,由于人们不知道“无用之用”的价值,而只局限于急功近利的“有用之用”,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便会远离人类而去。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人名叫严嵩。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代表,他并非毫无能耐,他文笔很好,善写青词,同时对于嘉靖百般讨好。然而他的敌人徐阶却看似是一个很软的人。严嵩和徐阶同任内阁大学士共事近十年,但徐阶因与严嵩的政敌夏言的关系不疏,且夏言曾举荐过徐阶,因而严嵩对徐阶不免有些提防,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严世蕃对他多行无礼,他也忍气吞声。经过几次小小的试探,但徐阶终不敢公然与严嵩为敌,只是谨慎处事,严嵩也就逐渐放松了对徐阶的攻势。严嵩父子的为非作歹,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使徐阶也有心替国除奸,但他也亲眼目睹严嵩斗倒了夏言和杨继盛、沈练直言上谏的悲剧。深沉老道的徐阶是不会轻易放出自己的杀招的,唯一选择只有忍耐和等待机会。深沉机变的张居正也会在年轻时按捺不住自己,上疏谏言,而得到的结果则是告病假回乡,沉寂三年后才重新步入政治中心的角逐。张居正是因为从他的官场导师徐阶那里在政治权谋方面获益匪浅,而使他最后能挤走政敌并施展自己政治抱负。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通过万寿宫失火事件,严嵩逐渐失去了世宗皇帝的眷恋,徐阶也逐渐得到了世宗的信任,此时御史林润、邹应龙在徐阶的支持下告发严嵩父子,皇帝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

严嵩的倒台,和徐阶的隐忍是分不开的。徐阶用示弱的方式,告诉严嵩一个错误信息:我无能。正是由于严嵩父子认定徐阶不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而只是一个无能的人,才使得徐阶能经历风雨而不倒。此所谓无用之用。无用者,无人用,于是得久。

不要以为无用就是无为,要做到无用,需要的是不同的方式和技巧,任何人能做到让自己有些无用,这是一种学问。

P2-4

序言

有用则贵,无用则废。千古以来,代代相诲。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误导走入歧途。

这不是危言耸听。难道不是吗?当下,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被追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干这个有用吗?有用还是无用,成为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影响下简洁而鲜明的话语表达。有用与无用,也时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位大学教授,他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他批评朋友的女儿高考选报北大历史系的举动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并发出哲人般的感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毫无疑问,这位教授是“文科无用论”的坚定拥护者。因为现实中的确有数据可为其言论提供部分支持:据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文科类专业普遍在就业率排名居中垫后。

还有位教授曾对自己的研究生放出“狠话”:“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舆论当时虽一片哗然,但心里头暗许教授说法的,想必也不在少数。在功利性气氛炽热的环境中,不少人的想法会高度一致,即赚不到钱是最实实在在的无用。

教授的话语或许严厉了一些,但社会现象却能部分地给予其呼应。我们在享受简单快乐之时,新的失望接踵而至:我们努力追求有用,却难堪大用。2005年,一位国家领导人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发出了之后影响广泛的“钱学森之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苹果手机成为中国的“街机”后,人们在反思、媒体在追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钱学森早年曾花了许多时间去学水彩画,学音乐,学书法,学摄影,乃至研究哲学。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似乎真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在94岁高龄的晚年,他却向人们强调自己的感悟:“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有位作家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温和一些,也许更利于人们倾听。她对学生们这样提醒道:“我建议你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在我们可视的范围之外,实在有着更大的价值。”

作家的话,字字中肯,句句戳心,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是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无用是什么,无用的作用和意义又是什么?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是让脚步暂停等灵魂跟上;无用,是不功利更率真地享受人生;无用,是与社会和解,以乐趣战胜焦虑,使心态得以平和。

乔布斯说他愿意用所有的财富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这句话的价值对世界的影响我认为要超过他富可敢国的财富。乔布斯尚且盼望能有这样一个下午,而我们有何理由在追赶财富、名利的同时不停下脚步来寻求这样一个无用的下午呢?所以我们有必要拿出生命中一定比例的时光去做一些无用的事。因为一个人的“大用”正蕴藏在你的“无用”之事里。

水是流动的,心是静的,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缭绕、飘散,懂得人一生有用必有无用,才能修得一世的正果,在这浮华的尘世翩然独行,自在通透。

假如我们不从“有用”的世界走出来透透气,或许你永远都无法领略无用意趣的人生——那样的人生并不火急火燎,并没有那么多信条、原则和“有意义的事”,它有时只为纯粹的取悦内心而存在。

有用是一门学问,无用也是一门学问。有用,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无用,给人生扩道。让身心唱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用之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诗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7431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