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忆我的70年代
内容
编辑推荐

静茹的《回忆我的70年代》是一本“送给亲人的书”,是一次对亲情的记录。

《回忆我的70年代》从衣食处行等各方面“再现”了众多70后物质贫瘠但快乐多多的童年。

《回忆我的70年代》寄观念与情感于日常细节,有如鲜活温馨的年代剧,在最细节处感动每一个人的心。

内容推荐

静茹的绘本《回忆我的70年代》选取上世纪70年代的典型生活场景或带有时代烙印的物品,配以手绘画,并给予数百字的细腻描述。

在手腕上画手表,到粮油店买面打油,过年时清洗塑料花,爱美的姐姐用洋钉子烫刘海,调皮的男生“掏裆”骑二八自行车……《回忆我的70年代》从衣食处行等各方面“再现”众多70后的物质贫瘠但快乐多多的童年。

目录

有情有义

有滋有味

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试读章节

味精和洗洁精

记得有一天爸爸拿回来一包白色的颗粒,上面写着:红梅味精。我们那天喝的汤就比往日鲜美很多,我们全家人都觉得那一小包颗粒太神奇了。爸爸妈妈每天用味精非常谨慎,炒菜出锅的时候放几颗就好了。

后来,妈妈拿回了一个瓶子,里面倒出来的是白色透明液体,妈妈说这是洗洁精。当初妈妈用洗洁精的时候,也非常非常小心,她教我们在盆子里点一小商,一盆水能把所有的碗都洗干净。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味精和洗涤剂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它们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孩子们像倒酱油一样往水里倒洗涤剂,味精也是一勺一勺地倒。

每次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全班90%的人都想当科学家。

但是,今天,科学家们长大了,四个现代化也实现了,食品里却出现了三聚氰胺、防腐剂、增稠剂、增白剂、活性剂、一滴香。

这样的进步,让生活美好了吗?让我们更幸福了吗?

抢购

日本海啸时有人抢盐,让我忽然想起来,N年前,这样的场景也常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历史重演总是有原因的,中国人喜欢抢购有由来已久的传统。

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资相当匮乏。老百姓像无头的苍蝇一样,看见什么都会闻风而抢,不抢就什么也没有份。

现在的生活,在爸爸妈妈眼里,就是进入极乐世界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特别懂得珍惜和感恩,只要不让他们抢着过生活,他们就很知足了。

春天的泥泞

东北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5月末才有绿芽出现,春寒料峭的时节,一整个灰暗的冬天过后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色都会让人欣喜若狂。

而我对春天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泥泞。我们那时候,家和学校之间的道路都是土路,冬天里被冻得硬梆梆的,春天温度一上升就开始解冻,一片泥泞。我们穿着布底的棉鞋,这种鞋底特别滑,在黏黏的黄泥巴里深一脚浅_脚地走,一脚没踩好,就崴在泥里,使劲一抬,脚是抬起来了,鞋却留在泥巴里了,然后就是重心不稳,像皮影戏里的动作一样艰难调整,整不好就是一嘴啃泥。这个时期,鞋子和裤腿每天都会成为黄泥的感染地带,春天的融雪令人发愁,读前苏联的小说也总能找到这种回忆。

自行车的年代

70、80年代,中国人不知道啥叫堵车,自行车可以串大街钻胡同,所向披靡。尽管不知道啥叫堵车,但都知道啥叫丢车,我听说有的人家被偷过五次车,在当年都不算稀罕,中国人丢自行车不算丢失财物,公安局都不给立案,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给保自行车的。

70年代真是一个自行车的年代,中国也被世界誉为自行车的王国。

那时候的自行车都特别结实,爸爸的车用了20年也不坏,我小时候,一家人都是坐着爸爸的二八大车子出行的,爸爸常常前面驮一个后面驮两个。

年轻人搞对象能坐着对象的车子兜风就是最风光最浪漫的事了。

很多男孩子,腿还没够长就“掏裆”骑着二八大车子满街跑,有时候,“掏裆”骑车的孩子,前面后面还能驮两个孩子,风驰电掣地在街筒子里飞。

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呀。

P214-217

后记

我生在70年代的开始,那时中国正从禁欲、动乱、疯狂、扭曲的时代转型进入了一个解禁、颠覆、崩溃、试探、改变和复兴的时代。

我们70后,没有60后坚强但也没他们顽固。70年代的人应变能力极强,因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经历种种崩溃。

接班制度的崩溃、粮本粮票崩溃、大学包分配制度的崩溃、分房子制度的崩溃、免费医疗制度的崩溃、环保的生活习惯的崩溃……

随着各种制度的崩溃,紧接着出现了个体户商贩、私营商店、出租车、广告公司等等新玩意,一时间旧体制土崩瓦解,新东西纷纷上市。

70年代的人们渴望追赶时髦,但跟风没有个性,街上流行着同一种裤子,同一种裙子,同一种眼镜,不管多大肚都敢穿脚蹬裤,现在看来,疯得不轻。

我们既是失去了方向感的一代,也是一批没有人文精神道德感和生命关怀的一代,从小杀鸡杀狗、抓知了、烧老鼠、上课活体解剖青蛙,伤害生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我是在成年以后才开始忏悔自己蒙昧的残忍。

70后也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我们相信,没有什么神仙和皇帝,人定胜天,毫无忌惮地挑战所有传统,也放弃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我们失去了一种精神:虔诚,也因此折损了自己的灵性。

我们一路走,一路赶上制度的崩溃,来不及哭,又看见了希望,一路走,一路接受全线瓦解,一边成长,一边看见粗暴的建设。我们坚守着父辈留下来的一些良好习惯,但依然抗拒不了拜金时代的强大洗脑洪流。

70年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纯真年代。全民手工建设家园、全民垃圾分类、全民吃绿色食品。我们穿着妈妈织的毛衣长大,舌尖上的记忆都是食品的原味。食物里不含防腐剂,没有色素,更没有三聚氰胺和塑化剂。

今天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但所有的食物,都值得怀疑。手表、电器坏了,找不到修理的地方;花一个月工资买的智能手机,刚用3个月,升级版就来了。纸巾代替了手绢,圆珠笔变成一次性用品,杯子、内裤、乃至相机,都是一次性的,我们几乎和所有生活物品的关系,都是一夜情。这所有的变化,都让人猝不及防,这也是不到30年的时间,人们就开始忙着怀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是一个典型的流浪70后,23岁才离开哈尔滨来到深圳,在这座陌生的南方城市里,一切都靠自己,直到而立之年,才从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沉淀下来,此时再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发现无论是蒙昧或是纯真,都已一去不返。

深圳人卖了房子,除了衣服,什么都不拿走,因为房子里只有财产没有记忆。在我深圳的家里,几乎找不到一件记载着童年回忆的物件,当我想回头寻找那些记忆的时候,竟然两手空空。

于是我开始写怀旧的博客,起初这些博客是写给姐姐看的,她在哈尔滨每天看我的博客,一边看一边和我兴奋地讲那些小时候的事,闸门一旦被扯开了口子,好像一瞬间所有的记忆都复苏了。

我一口气写了几百篇博文,又偶遇了很多和我一样怀旧的70后、60后还有80后,大家一起感动,一块分享。我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天南海北的人和我共享同样的记忆。

博客里看到最多的留言是:静茹你真幸福,好羡慕你,你妈妈真能干,你爸爸真了不起。

看到众多网友的留言才知道,原来我经历的这些,不是每个70后的孩子都曾拥有的,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童年是那么的富有,我想把这本书画完送给年迈的父母双亲,做为女儿感恩双亲的一份礼物,这也是我用6个月的时间,坚持把两百多幅插图完成的最大信念支撑。

画这本书的过程,既幸福又感伤,家里的每一样东西,我都清楚地记得,每个细节都画得出来,完全不需要参考图案。伏案创作的那些日子,常常画着画着就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直到今天,我才懂得,父母为我们建造的那个家,才是真正的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忆我的70年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静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12131
开本 24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28.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1
16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