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
内容
编辑推荐

金磊和段喜臣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以学术之名镌刻时代印记。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一门学科虽尚未纳入国家学科分类代码体系之中,但它对国家文化振兴的作用不可低估,笔者在多次讲座中谈到对当前城市建设的意见,“政绩工程”、“标志工程”的大量涌现,标准化、同质化的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展,造成“干城一面”现象加剧,将人们置于陌生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中。越是如此,建筑文化遗产越应担负起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社会使命。

内容推荐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以文献之名展示丰富成果。过去的“十年”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获得持续发展,全国上下保护研究成果硕果累累,本书从四大层面予以勾勒。理念篇:全书在综述后汇集近30篇近十年来建筑文化遗产理论界著名学者的理论文章,不仅涉猎面广,更可贵的是汇编了文博界与建筑界相互交叉的文稿,真正体现了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理论建树。实践篇:是在全书中最有分量的内容,不仅内容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设计研究成果,还包括了全国众多高等院校建筑文化遗产的科研教学成果,既有保护设计个案,也有勘察测绘项目;既有大遗址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也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内容:既有国家研究团队的成果,也有省、地、县及其基层田野考察的收获。人物篇:本书选取自2002年迄今已仙逝的多位建筑文博专家,既有可作为先贤的学术大家,也有扎实奉献在第一线的中青年学者,用文字及图片强调利用口述历史纪念先贤的重要性,这些不仅是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文化城市建设的宝贵内容。传媒篇:在本书中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探寻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媒界共同建构的有机联系,在“十年”百部经典图书推荐中,还给出了重要书评,此外列举了国内有建筑遗产价值的期刊信息及相关建筑文化分析,并探讨了推陈出新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总之,金磊和段喜臣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是一部有价值、有深度、有文献性及学术意义的行业指导书。

目录

总述篇

理念篇

吴良镛:继往开来自强不息——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感言

叶如棠:城市的发展与建筑遗产的保护

单霁翔:关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思考

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

宋春华:精思巧构创新意宏建伟筑六十载——中国建筑学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综述与感怀

张锦秋:西安古城保护述评(1980-2012)

钟华楠:谈中国建筑

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驱——纪念梁思成诞辰110周年

刘叙杰:纪念与缅怀学界伟大先驱梁思成先生

孙大章: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试探

邹德侬:需要紧急保护的20世纪建筑遗产:1949-1979

李先逵:论苗居建筑文化特质

曾昭奋:从北京到南通

付清远: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与科研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郭旃:世界遗产与中国文物事业的相互交融与促进

路红:构筑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科技体系

陈薇:阅读两部中国建筑通史体味一个世纪史学命脉

常青:关于建筑遗产保存与修复的反思

实例篇

张锦秋:唐大明宫丹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王世仁、李彦成:2003—2004年圆明园遗址保护工程概述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重庆市设计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十年发展历程

北京兴中兴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兴文物建筑设计工程公司

陈喆、余怡宁、吴克捷:《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

录(第一批)》中的近代建筑登录

谭玉峰:上海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进展

唐玉恩:上海和平饭店保护与扩建

侯卫东:“中国古代民居的保护与研究——以几处古民

居保护维修为例”

黄贵强:杭州文化遗产上的遗址保护与展示探讨

王辉:凤凰涅槃——两座建筑在唐山的再生

李国友、刘大平:近代工业文明与移民文化的辉煌交

响——中东铁路重镇横道河子建筑景观初探

季宏: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回顾兼论福州文

化遗产保护10年(2002—2012)

王时伟:故宫建筑十年修缮技术

温玉清:中国辽代木构建筑保护概略

冯军等:“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整修实践案例”

赵嘉建等:天津意式风情区综合整治设计与建设概述

冯军等:天津庆王府保护整修工程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传媒篇

文论

李沉等:建筑全媒体的力量

马国馨:建筑设计历甲子

金磊:编前编后:希望是建筑中国六十年的全记录

赵川:乡村建筑师

法国远东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项

目组”: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项目概述

吕舟:世界建筑修复与保护历史的理论巨著

金磊:建筑遗产学之出版论

Keny Chan:2012全球建筑十大“故事”

聂君、徐涛:浅议电子媒介文化与灾后重建

倪览墅: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符号及其文化信息的保留和运用

《建筑创作》:“建筑师茶座”1~100期主题回眸

杂志Journals

图书Books

人物篇

徐伯安 (1931~2002) 李剑晨 (1900~2002)

棠融 (1927~2002) 莫伯治 (1914~2003)

周l、颐 (1915~2003) 张玉泉 (1912~2004)

于倬云 (1918~2004) 赵冬日 (1914~2005)

唐璞 (1908~2005) 张开济 (1912~2006)

周维权 (1927~2007) 龚德顺 (1923~2007)

徐尚志 (1915~2007) 郭湖生 (1931~2008)

刘志雄 (1950~2008) 郑光复 (1933~2009)

王世襄 (1914~2009) 冯纪忠 (1915~2009)

杜仙洲 (1915~2011) 王兵 (1963—2011)

罗哲文 (1924~2012) 杨永生 (1931~2012)

华揽洪 (1912~2012) 宣祥鎏 (1929~2012)

事件篇(2002-2012)

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通过《天津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

中国获奖明细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度报告(2002-201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磊//段喜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846353
开本 16开
页数 8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1.8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2
丛书名
印张 50.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60
211
4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