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发觉女人不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什么环境、什么性情、什么遭遇,生在一千年前或是一午年后都少不了这盒胭脂!亦舒编著的《胭脂》最让人有好感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宽容。生活常常不尽人意,如果还那么促狭,从中作梗,那真是没法过日子啦。宽容无疑为良药一剂,起码人们还有互相谅解的时候。亦舒笔下《胭脂》中的女人很少没有慧根的。
图书 | 胭脂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忽然发觉女人不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什么环境、什么性情、什么遭遇,生在一千年前或是一午年后都少不了这盒胭脂!亦舒编著的《胭脂》最让人有好感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宽容。生活常常不尽人意,如果还那么促狭,从中作梗,那真是没法过日子啦。宽容无疑为良药一剂,起码人们还有互相谅解的时候。亦舒笔下《胭脂》中的女人很少没有慧根的。 内容推荐 亦舒编著的《胭脂》讲述了:母亲葛芬、女儿杨之俊、外孙女陶陶一家三代红颜相依为命。之俊的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对爱情已无所要求。然而叶成秋之子,花花公子叶世球却不请自来,带她走出知足、琐碎的狭窄天地,令她才华大展。这时,陶陶已成明星并且是叶世球的女友;葛芬的旧情人叶成秋也因丧妻而重获自由。沧桑岁月眼看就要成为过去,新的矛盾却不期而至;陶陶的生父欲要个女儿;叶成秋竟向杨之俊提出求婚。封闭太久的之俊面对错乱的现实不知所措。 亦舒笔下《胭脂》中的女人很少没有慧根的。 试读章节 但凡见过她的人,都不置信一个女人可以保养得那么好,风姿绰约,比起她的女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我的女儿、十七岁的陶陶,常常说:“我情愿外婆做我的母亲,她长得美,打扮时髦,而且思想开通。” 母亲长得美,是因为她的母亲、我的外婆,是一个美女。她得了她的遗传,轮到我,就没有那么幸运,我长得像我爹。而陶陶,她得天独厚,我母亲、她外婆的一切优点,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 我是最不幸的夹心阶层,成为美女的女儿,以及美女的母亲,但我本身,长得并不太美。 我有一位仍然穿獠皮裤子的母亲,与正在穿三个骨牛仔裤的女儿,我无所适从,只得做了一大堆旗袍穿。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比母亲还老。 亲友都说:“之俊同她母亲,看上去像是两姐妹。” 他们又说:“陶陶同她母亲看上去也像两姐妹。” 这时候母亲会啐他们:“发神经,再说下去,外婆同外孙女都快变成两姐妹了!” 连命运都是遗传性的。 每隔十七年,我们家便有一个女儿出生,还有什么话好说。 三个女人并不在一起住。 母亲同老女佣一姐住老房子,相依为命。一姐是她自一九五O年以六十元港币雇下的顺德籍女佣。 我自己在一层中级公寓。 陶陶住学校宿舍,假日周末两边走。 说到这里,应该有人发觉我们生活中好似欠缺了什么。 男人。 我的父亲呢?陶陶的外公在什么地方? 父亲很早便与母亲分开,另娶了一位广东妇女,再养了两个儿子,与陶陶差不多年纪。 他们之间的故事,犹如一列出了轨的火车,又长又悲。 我的母亲很特别,不见得每个老女人都有一段情,但她有许多过去,铺张地说出来,也许就是一篇张爱玲式的小说。 陆陆续续,在她的申诉与抱怨中,一点点积聚,我获得资料,了解她生命中的遗憾与不如意。 都是为了男人。 男人不与我们住,不代表我们不受男人的困惑。 陶陶的父亲,也已与我分开良久良久。 我们的家,此刻似个女儿国,无限的惆怅,多说无益。 不过陶陶是我们生活中的光辉。 从没有后悔把她生下来。 从小她就是个可人儿,住在外婆家,由一姐把她带大。 一姐本来要辞工,两只手摇得似拨浪鼓,说受够了我小时候的急脾气,这下子她也老了,不能起早落夜地带小娃娃。但是孩子一抱到她面前,她就软化了。 陶陶出生时小得可怜,才二公斤左右,粉红色,整张脸褪着皮,额角头上的皱纹比小沙皮狗还多几层,微弱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来,又没有头发,丑得离奇。 我哭个不停,我以为初生婴儿都像小安琪儿,滚胖的面孔,藕般一截截雪白的手臂,谁晓得经过莫大的痛苦后,生下一只似小老鼠的家伙。 我根本不愿意去碰陶陶,很久也没有替她取名字。 这个名字是叶伯伯取的。 叶伯伯是谁?慢慢你会知道的。 叶伯伯说:“陶’,快乐的样子,瓦器与瓷器的统称,造就人才,修养品格谓之陶冶,这是个好字,她又是女婴,叫陶陶吧。” 陶陶就是这样成为陶陶。 母亲升级做外婆,非常受震荡,她困惑地说:“别的女人轻易可以瞒岁数,我却不能,外孙都出世了,真是命苦。” 命苦是真的,因为不能瞒岁数而呻命苦是假的。 因为婴儿实在丑与可怜,大家都爱她。 一晃眼便十七年。 有很多事不想故意去记得它,怕悔恨太多,但陶陶一直给这个家带来快乐欢笑。 最令人惊奇的,是陶陶越来越漂亮,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宝石。 母亲喜欢说:“一看就知道她是上海人,皮子雪白。” 她痛恨广东人,因为父亲另娶了广东女人。 其实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P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胭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亦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619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4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