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延安(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央视热播同名电视片《延安延安》图书插图版!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朴实而自然的生动解读文本!闫东、孙杰将136位讲述者、150万字采访素材、200小时影像资料进行浓缩,记录精华的原话文稿!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亲笔为本书作序!

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群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温暖而激动人心的故事!

随书附赠:纪录片光盘及讲述者人物画报!

内容推荐

继《大国崛起》《苦难辉煌》后央视再推热播纪录片,李铁映同志亲笔作序,136位亲历者口述回忆延安军民鱼水深情。

《延安延安》是央视一套即将推出的同名电视图书扩容版。电视片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联合制作,闫东、孙杰将本书编成口述历史的形式,凭借136位讲述者的集体回忆、150万字的采访素材,以及长达200小时的影像资料,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

作为电视片的延伸和拓展,本书不仅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内容,而且还通过再创作的角度和方式,描述和分析了为什么在一个“不性感、不繁华,看起来灰头土脸”的西北小城市,人们会那么乐观开朗,精力旺盛!这个特殊的城市到底植入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模式”的基因,使得一位来自国统区的画家把延安称之为天堂?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群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又演绎着怎样温暖而激动人心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不仅是原电视片珍贵的文本留存与拓展,更是对为人民服务理念最朴实、最自然,同时也是最生动的解读。

随书附赠:纪录片光盘及讲述者人物画报!

目录

代序 弘扬延安精神

开篇 延安是天堂

 这里,没有好山好水

 “快乐”天堂

 “理想社会”基因

第一篇 彗星划过中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

 红星闪耀

 谁是真正的英雄

 中国的长袍马褂,农民的粗布短袄

第二篇 民心所向:“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延安的小米

 大隐隐于民

 “跳出周期律”

 只做“公仆”不做“官”

第三篇 霖雨苍生:那个时代的人间“盛世”

 战争“慈悲”

 “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

 “还是自己动手吧!”

 “看得见摸得到”的利益

 财旺人旺

 延安的课桌

第四篇 润物无声:平等、自由与尊严

 物欲的尴尬

 自由在何处

 外来的女子与米脂的婆姨

 一声“同志”

 塬上的孩子们

 天道酬勤:劳动“变形记”

 民富的自由

第五篇 万山“红”篇:中国的延安,世界的延安

 红色无疆

 窑洞里的中国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解说词

参考文献

片尾字幕

后记

用影像记录延安精神

试读章节

一个是安全,一个是幸福,一个是愉快。

安全。原来日本鬼子怎么轰炸?国民党特务怎么样?到了这儿,那简直是放心极了。

再就是幸福。甭管吃好吃坏,他们非常注意我们的伙食,定的是小灶标准,小孩是小灶标准,和领导一个标准。虽然小灶当时没有多少好吃的,但是这个标准在那儿。保育院也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种菜、种粮食什么的,开展大生产运动之后我们的伙食也就有了一些变化。这是很幸福的。

另外就是愉快。因为有这么多的同学,老师们又照顾我们。要说同学,那个时候谁也不问父母,不问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官大小什么的,不问这些。

天真活泼的延安娃们,以他们还显稚嫩的视角,诠释了“延安是天堂”的缘由。

理想社会模型的最起码条件是“吃饱饭,穿暧衣”。显然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不是天堂,颠沛流离不是天堂,战火纷飞更不是天堂。

到了1944年底,延安已经可以自豪地对外宣称:“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已经取得巨大成绩,“面包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延安种的西红柿,又多又大,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到延安后,见了很羡慕,临走时,用飞机装。

而此时的中国,国民党统治区正饥馑千里,民不聊生;汪精卫的伪政府因口粮奇缺,已下令停发老人与儿童口粮;伪满洲国人民因(《米谷管理法))备受盘剥,每人每月不足6.5公斤粗粮。

再看看参战国与同盟国,希特勒下令关闭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机关、商店、饭馆,以便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为战争服务;日本每天只能得到133克大米;英国开始定量供应,一边最大限度地动员人们参加暂时生产,甚至强令15岁到51岁的妇女,都要参加暂时生产,要求13岁到20岁无子女的妇女服兵役。

当然,物质世界流光溢彩,未必就是天堂。刘志丹之女刘力贞总结道:

那时候毛主席说,陕北是山好水好人也好。实质上,它山水没什么好,主要是人好,是个根据地。

天堂更重要的是其精神与思想: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社会有希望。

那时的重庆,是停滞的,绝望的,散发着腐朽、沉闷的气味,而延安是安稳的、自由的、民主的,又是充满希望的。

在几乎所有的政权形式都风雨飘摇的情势下,唯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延安保持了她的光荣,并显示出她必将成为未来领导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一条道路寿终正寝,而新的路已经开通。

薛穆说延安是“五无”的地方,即“没有妓女、没有乞丐、没有吸食鸦片者、没有腐败的政府官员和没有沉重的税收”。共产党努力把延安建成一个文明、平等的“十个没有”社会。在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这是一个有主张,能给予人民希望,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

1939年4月4日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规定,人民经分配所得之土地,即为私人所有。同时还推行减租减息、鼓励垦荒等一系列土地政策。当人与土地可以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农民们自然将其视作为自己的圣地。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也开始真正体验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他们也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

建立民主的、廉洁的政府,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1937年,“选举”第一次进入延安人的生活,那里的人们要自己选出他们的政府。把他们心目中的好人选出来,是陕北人民朴素的愿望。这样的政治进步,在民主底蕴深厚的美国人看来,也是惊人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称“边区的农民在欧美的制度下根本没有选民的资格”。

共产党的部队凭借其与国民党部队截然相反的军风,也同样给了老百姓希望。

绥德县薛家渠村薛茂森现在提起国民党军队的“打劫”行径还是皱眉头:

那国民党部队来了打老百姓呢,见啥拿啥。

而米脂县杨家沟冯继祖回忆起边区部队的亲民来则道:

共产党的部队,看到你家的一棵枣树,随便摘着吃一颗?不敢摘。国民党的部队过去,一次就给你弄完了,连枝子也给你掰走了。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创举,一群普普通通的百姓因为劳动成为英雄,边区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天道酬勤,这个反映着老百姓最朴素且原始的理想主义愿望在延安得以施展拳脚。

共产党人不仅改变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因为他们亲民的政治理念和坚定的抗日主张,成为中国的希望。P17-19

序言

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要兴旺发达,就要有一种精神力量,就要有自己的理论。一个没有自己理论的政党、国家和民族,是站不住、挺不直、走不远的。没有自己的理论,就会成为别人的俘虏。有了自己的理论和精神,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属于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论力量。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要靠当代中国人自己探索。别国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东教条”不行,“西教条”也不行,一切教条主义都不是科学,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抓中国的“老鼠”,要靠“中国猫”。“洋猫”是宠物,连“老鼠洞”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抓?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在改革开放中弘扬延安精神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新的时代精神。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是革除积弊、促进发展的精神。开放是吸收人类文明,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平等合作的精神。不改革,社会就没有活力,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僵化就是死路一条。不开放,就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也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正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是有机统一的。改革是延安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延安时期,我们党在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创建了一整套的制度,如“三三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既是对旧中国的改造,也是对苏维埃制度的创新。

延安时期是革命的,是改革的,也是开放的。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5万多人,仅1938年5月一8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就有2288人,最多时一个月就有1000人。还有600多位海外华侨、200多位国际友人来到延安。这些都说明,即使在那样一个穷乡僻壤,我们党也不是封闭的。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同1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伟大的革命者,也是伟大的改革者、伟大的探索者。

——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果。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伟大的探索精神。没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

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基础、源泉、动力、检验标准和价值体现。理论探索就是总结和概括实践探索的经验,将它们提升为科学理论,进一步提出实践的新任务和前进方向,指导实践探索的深入发展。两种探索相辅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华彩乐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同样是伟大的结合过程,但是任务更艰巨,情况更复杂。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都是有特色的、具体的、不断探索的,只能是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所谓纯粹的、抽象的社会主义,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书本里。

发展永无止境,探索也必然是永无止境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探索。今天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延安时期伟大探索精神的继承,又是对西方文明成果的借鉴,是立足当代的新探索,而且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情况也更复杂。延安时期,条件艰苦,形势危急,敌人就在眼前,凶险能够直接感受得到。而现在的环境远比延安时期复杂得多,也凶险得多。那时,敌人不可能给我们唱赞歌,而现在围追堵截我们的手法多种多样。正因如此,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应对。

——着力研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这是延安精神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当代中国,13亿人起步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变!已经,还将继续震惊世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面临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同样是艰苦卓绝的历史探索。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没有问题,要共产党人干什么?!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大块头、大变化”的历史时期。“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现在是一艘“大船”,要谋求“高速小波动”的发展,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实现长期发展。

在国际关系上,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好成果。为什么要拒绝别人的好东西呢?封闭是不能发展的。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文明,如果不能学习借鉴别国的文明成果,最终也会走向衰落,走向枯竭。因此,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发展,学习借鉴是必需的。要学习借鉴,就要同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国际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有持久和平。没有共同利益的和平是靠不住的。

哥本哈根会议改变了人类对世界未来发展道路的看法。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观,推动了发展观的重大变革。发展不应是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而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可能重复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老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谓“新自由主义”实质上是为资本打开别国大门的钥匙。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最宝贵的!总结历史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更加理性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实践中被证明为正确的东西,修正被实践证明为错误或不合理的东西,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我们党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形成了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使我们在大的方面有了准绳。不过,总结历史经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对于党在延安13年的历史,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加以整理、总结,力争写出一部信史,这样,才不会给所谓的“戏说”留下空间。

一一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一切不发展的东西,都是坚持不住、弘扬不了的。延安时期是党和人民的创造力空前进发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要进一步弘扬这种创造精神,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用创新的理论和精神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要有忧患意识

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盛世忧患,很不容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上遏制、威胁、恐吓等“棒杀”我们的舆论有所减弱,但忽悠、吹捧的“捧杀”舆论特别兴盛起来。什么“G2”呀,中国再有20年30年赶上美国呀,等等。居心何在呢?我们不惧怕任何外来的恐吓和威胁,不怕“棒杀”,但要特别警惕“捧杀”!两者只差一笔。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被“捧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后记

三年前,一部脱胎于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图书《<旗帜>是这样诞生的》,拉开了央视科教频道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的序幕。从旗帜的飘扬到大鲁艺的积淀,从科学发展的十年辉煌又回溯至圣地延安的集体回忆,这幕国家影像与图书出版的跨界合作大戏一年年精彩纷呈、渐入佳境。读者手中的这本《延安延安》,就是央视科教频道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三年来共同培育的又一枚沉甸甸的果实。

《延安延安》是央视科教频道和陕西广播电视台《大鲁艺》团队于2013年底制作的一部姊妹篇,通过口述回忆的形式,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从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及中央机关离开延安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同当地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水乳交融的历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和政治风范。

《延安延安》的策划与出版,凝聚了多方的合力与支持,在此,我谨以四个感谢来表达我深深的铭记与感念:

第一个要感谢的,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铁映同志在延安学习、生活了十年之久,与延安有着特殊的联系和特别的感情,《延安延安》策划伊始,就得到铁映同志的高度关注,为此他还特别调看了影片。本片成书之后,基于内容上又有许多新的补充,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求铁映同志为本书作序,铁映同志欣然应允,并以严谨而负责任的态度看完了全书,这才有了本书开首“弘扬延安精神”这篇气势磅礴而又语重心长的序言,它是延安精神的全面回顾和精辟总结,更是延安精神在新时代下的拓展与融汇。铁映同志其寄语也深切,其期望也殷殷。愿我们铭记!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延安延安》影片所采访的138位口述者,正是他们所提供的200多小时的集体回忆和150万字的采访素材,撑起了本片和本书的骨架与血脉。《延安延安》从2013年8月26日开始进行策划,9月4日开始前期拍摄,12月21日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如果没有这138位口述者对我们高密度、高节奏采访的配合与支持,一百天内完成一百分钟上下集的文献纪录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任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38位口述者中,8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被采访人数的74%;97岁的黄静波是当年边区表彰的22位劳动英雄之一,90岁的封芝琴是新时代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刘巧儿”的原型,何理良是我国著名外交家黄华同志的夫人,当年延安俄文学校的高材生、老红军、老八路,被采访者中年纪最大的则是整整100岁的张子芳(女)老人——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联合会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女干事……他们的脸庞写满了沧桑,但他们的回忆依然鲜活。没有他们,纪录片和图书都将不复存在。在此,再一次向这些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第三个要感谢的,是为《延安延安》策划、创作倾注大量心血的专家与学者。本片之所以从立项到完成都得到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小组的高度认可,与各位专家对本片精心的培育和呵护密不可分,无论是史学文献的严谨表述,还是文学影像的立体舒展,他们的权威与学养都充分保证了《延安延安》的立意与品质。请允许我代表《延安延安》剧组全体同仁,向这些专家、学者表达由衷的感谢,他们分别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防大学科研部原主任苏希胜少将,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卢洁,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李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共党史教研部民主革命教研室主任李东朗,军事科学院军史部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及国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岳思平,中国纪录片学会会长、央视首任军事中心主任、少将刘效礼,等等。

第四个要感谢的,是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回首三年合作路,我与出版社可谓一见如故,来日方长。从《<旗帜>是这样诞生的》到《<科学发展铸辉煌>是这样诞生的》,从《大鲁艺》到《延安延安》,央视与出版社在重大历史文献纪录片文本化、出版化以及再创作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央视“国家影像典藏系列”出版品牌的打造亦已初见成效。作为上述影片的总导演,三年来我与出版社团队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双方的合作已是你中有我、不分你我的理解与默契。出版社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方面的使命感以及影视图书再创作层面的专业性,都令我为之感佩。在此,感谢中国出版集团谭跃总裁、李岩副总裁作为中国出版产业国家队领航者的历史担当,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肖启明社长、赵卜慧副总编辑、刘向鸿主任、刘春雨及胡百涛编辑的不辞辛劳,你们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影片资料的留存与补充,更是对细节的深化和理念的拓展,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撰稿人于一对影片材料的挖掘与整合。如果本书能对出版社在主旋律图书领域内权威性、话语权的打造有所裨益,那将是对我们从影视到图书跨界合作最好的回报。

跨界,是行业发展的大势;融合,是资源互补的升华。如果说《<旗帜>是这样诞生的》拉开了国家影像与图书出版跨媒体合作的大幕,那么《延安延安》就是这幕大戏里迄今为止最深沉的咏叹与和声。它是历史文献纪录片文本化与再创作初具规模的体现,更是“国家影像典藏系列”品牌塑造初见成效的象征。一路走来,我们的图书因影像而更加鲜活、立体,我们的影像因图书而更加丰满、延伸。这是央视科教频道金越总监作为频道负责人与设计者的初衷,也是笔者作为影片总导演的愿景与追求。我们记录过去与现在,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并把握将来,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度启航的光荣时刻,我们希望并坚信——“国家影像典藏系列”品牌将凭借其崇高的使命和深厚的底蕴,用影像擦亮中国人的历史,让历史映照“中国梦”的未来。

在《<科学发展铸辉煌>是这样诞生的》后记中,我曾感言——“是大家的力量共同铸起了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一次又一次辉煌。”而《延安延安》让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触,那就是——被记录的历史永远有着内敛而强大的生命力,一如延安口述者沧桑面容下回忆的生动与鲜活。

是为后记。

2014年4月5日

书评(媒体评论)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20周年的贺词

延安是我们党的精神殿堂,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我们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一脉相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陕西调研讲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延安(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闫东//孙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0421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003762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