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由冰峰主编,是由作品网、《人民文学》、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作品,旨在关注高校,关注发展,关注新人,关注优秀作品,检阅当年度大学生散文创作的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图书 | 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由冰峰主编,是由作品网、《人民文学》、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作品,旨在关注高校,关注发展,关注新人,关注优秀作品,检阅当年度大学生散文创作的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内容推荐 《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由冰峰主编,书中的作者是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范宇、张跃梅、言玫丹、杨轩等近百位优秀作者,分别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全国各高校。他们的作品,有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感情真挚,文字流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当代大学生创作的优秀代表。 目录 记忆、想象与现实(代序)冰摇峰 不曾关闭的窗户 西北民族大学·范宇 走尽韶光 山东农业大学·张岳梅 就摇木 重庆医科大学·言玫丹 老摇陈 华中师范大学·杨轩 梦中已是千帆过 清华大学·韩雨 九死一生 昆明理工大学·苏钰琁 乱红飞过秋千去 中山大学·李正源 二茵一二上课记 湖北大学·许仁浩 我所感受到的衰老 西南大学·潘云贵 扫星星的人 东北大学·王明理 走摇客(外四章) 贵州师范大学·姚源清 致青春———每件事总有它的意义 香港大学·瑶木兰 奶摇奶 华南农业大学·谢建烨 海子与査海生 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査达权 蓦然回首,岁月流芳 合肥工业大学·胡燕儒 三只羊 北京师范大学·杨宁宁 江南不是天堂 延安大学·钱丹丹 金摇爷 西南大学·肖骏 簪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龙坤兰 旧摇念 华东政法大学·吴天飞 水的诱惑 上海大学·柳琴 半壶月光煎茶 东北师范大学·赵晓迪 故摇乡(三章) 中南民族大学·黄成松 老摇猫 陕西理工学院·小狐 逃 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邓瑞霜 哭摇嫁 中国计量学院·邵煜棚 流淌过生命的大河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苏沐之 写作,生命的救赎 山东师范大学·徐晓 点墨成诗———读《诗经》有感 福建省闽江学院·李江玥 似水流年,谁带走了当年的我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高冬芳 久旱逢甘霖(外一篇) 西安文理学院·尚子义 漆摇客 贵州大学·黄涛 老摇巷 华南农业大学·黄宇 当年明朝 大连海事大学·罗斯奇 他乡生活散记 中国计量学院·童言 打工记 华南师范大学·木槿 墓园记 中国计量学院·江雪渔 卖了骡子以后 西北师范大学·刘一弓 唐卡:未曾署名的虔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祁春鹏 童年·外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郭娇 一个人的岛屿 福建电大宁德分校·林文钦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山东农业大学·黄颖 漫步雄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韩培润 停走之间 温州大学·吴之谈 有个小姑娘叫周芷怡(节选) 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融雪 秋样,秋阳 兰州交通大学·牛堃 失落的村庄 湖北大学·苏宛在 牛背上的蝴蝶 江苏师范大学·吴玲 著花未 华中师范大学·赵迪 温暖,不只是记忆———电影《情书》赏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赵琳玲 我们从这里出发———读几米《地下铁》有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徐怡文 我与父亲 武汉大学·李彪 幸福的纯白 燕山大学·郑夏 Echo小姐的各种观 黄河科技学院·乔培培 怀想路遥———写在路遥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延安大学·张和 怀想北方土地 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拾谷雨 人在台湾之树影 北京师范大学·赵亦然 北关私话 兰州理工大学·紫蔷薇 浮生三记 昆明理工大学·安氏 记一个拾荒者 兰州交通大学·霍一鸣 南门小街 江苏师范大学·齐月 你是我师兄 广东省肇庆学院·黄光大 一顾倾心,此生若梦———读《窗外》有感 湖北经济学院·李梦娟 塔,用尖锐的乡愁刺痛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李响 陷落后的儒士 山东农业大学·徐启恒 庄子的爱情 兰州交通大学·陆尧 漫谈“读书” 华中师范大学·张钧豪 我和我们的城与河 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冯娅楠 大学那些事儿 兰州交通大学·王璐 我是如此害怕猫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夏婂 我的爸爸是农民工 青海师范大学·李如芳 爱是不能忘记的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木目 少林八记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郭云磊 蔬菜的自由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张楚雪 衡山背后的峰峦线 湖南商学院·占娆 试读章节 不曾关闭的窗户 西北民族大学/范宇 一 涛涛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面前这个男人是谁。十多年来,涛涛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甚至连一个简单的微笑也没有。 每天他出去了,涛涛就趴在一堵矮墙上,半天也不会动一下。这堵墙是专门为涛涛修筑的,隔墙大概一米五左右的地方,便是窗户;窗外有一条铁路,铁路背靠着一座山。日子于涛涛而言,就是听听偶尔飞驰过去的火车,除此之外,便是对着对面那座山,痴痴地发呆。窗外无论是风雨还是阳光,是春花烂漫还是落叶漫天,涛涛都只有一个表情。 没有人知道涛涛的世界是怎样的,或绚丽,或苍白。 或许,连他也不知道。 他总想敲开涛涛极度自我世界的大门,可那扇门都被他敲凹陷了,就是没人应声;他也试图打开一扇窗,可他找遍了四周,只有高高的围墙,不见窗户的踪影。 没有办法,他只好在涛涛或许弄不明白的世界里,扮演一个爸爸的角色。 二 他叫王为民,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刚认识他那会,完全想不到他还有一个弱智的儿子。不只是我,恐怕同班的五六十个同学,也没有人能够想到。 在学校,他的脸上常常带着微笑,一点也不做作,很真诚。上课时,也很少严肃认真,总是在幽默风趣中传授知识。同学们也都不怕他,常常和他开玩笑。在众多同学里,他好像又最喜欢我。初三住校时,他有晚自习,回不了家,也一定要和我挤在一张床上。 后来,我问过他:“当时,为何会对我那样偏心?” 他的回答特别简单:“因为你单纯。”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很单纯,喜欢玩、喜欢疯、不爱学习,却因脑瓜子好用,成绩还不错。或许,他在我的身上看到了涛涛在这个世界的投影。 这时,他心里应该有了一丝安慰:原来涛涛的世界不是苍白,而是单纯;单纯有什么不好?不食人间烟火,不必陷入人生的种种悲剧,甚至也不必有什么恐惧,因为涛涛到离开那天也不会明白“死亡”的含义;甚至单纯的范宇也会因为长大而变得不单纯,可涛涛不会,涛涛是永远长不大的男孩。 当然,涛涛的情况,我们学生鲜有人知,学校的老师们却是都知道的。 可就是谁也不说。 三 后来,我还是知道了。 不过,我所知道的,永远也只能是冰山一角。但这冰山一角,已足以让我在苍茫的夜里,暗暗感动、默默流泪了。 得知涛涛的病情后,有人劝他找一个浓雾的早晨或没有星星的夜晚,再寻一僻静处,把涛涛扔掉。每次有人这样劝他,他总坚定地回道:“绝不。”涛涛似乎也被他坚定的言语吓着了,躺在他怀里,手和脚不停地伸缩乱蹈。但涛涛没有哭,涛涛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哭”;哭对涛涛来说,实在太难。 涛涛没哭,他却哭了。 此刻,在他的意识里,世界上最疼痛的事情不是眼泪横飞,而是根本不会流泪。 生活好像不允许他流太多的眼泪,这点,他比谁都明白。 在四川,最好的医院非华西莫属。于是,他带着涛涛去了华西治疗。吃药、输液、针灸,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涛涛却没有半点起色。家里的积蓄一天天少了,连妻子也劝他“算了吧”。他也知道像涛涛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可他对妻子的回答仍像当初一样坚定:“不。” 然而,不算了,又有什么办法?家里积蓄用光了,开始四处借钱,到后来,实在是再也借不到了,他只好带着涛涛出院。 出院了,涛涛的治疗却没有被放弃。只要他听人说起哪里有专治涛涛这样的病的江湖术士,都会带着涛涛千里迢迢地赶去。即便他心里清楚很多都是骗子,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的脚下便能延伸出千万里行程。所以人们一次次看见一个爸爸牵着一个痴呆的儿子奔赴在远方的路上,风尘仆仆,形单影只。 后来的后来,他才终于死了心。 四 他死的是药物治疗的心,心理治疗和锻炼治疗的心并没有死。 给涛涛讲童话故事成了他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一个又一个童话故事从他的口中飘进涛涛的耳朵里。涛涛有没有听懂,他并不知道。他熟记的童话故事讲完了,又去阅读新的童话故事。到今天,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讲出多少则童话故事了吧。 讲着讲着。涛涛就睡着了。涛涛熟睡的样子,最让他喜欢与安慰。他看看涛涛纯真的脸,轻吻一下涛涛的额头,满足地笑笑,关上灯,合上门,而后去书房准备第二天要讲解的课程。书桌在窗边,窗外是数不清的窗户。很多时候,窗外那些窗户里的灯都灭了,他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 这盏亮着的灯,照亮了墨黑的夜空,也照亮了许多人的夜路。 他所任教的学校在乡下,离他居住的小镇差不多有五公里路程。早上出门,一般要到下午六点左右才能回家。 每次到下班时间,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校门,然后一边走,一边等车。同事们心里都明白,他着急的是家里的儿子。 一回到家,放下公文包,他就要牵着涛涛出去散步。小镇是百年古镇,还残存着一些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有着天然的沧桑。黄昏很美,那些晕黄的光静静洒在斑驳的木门上。时光静悄悄的,了无痕迹。 涛涛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的,走不稳,他必须时刻牵着。他走在前面,涛涛走在后面,走得很慢,连夕阳的影子也追赶不上。小镇的居民早已熟悉这对父子的背影,从他们背后很轻松就超过去了。认识他们的,轻轻回过头,打个招呼,而后很快便消失在望不见尽头的小巷深处。很少有人愿意多看涛涛两眼,痴痴呆呆的脸的确不太漂亮。 P1-3 序言 记忆、想象与现实(代序) 冰峰 雾霾越来越没有节制,用灰暗的色调涂抹着城市和人们的心情。我翻阅着高校征文的来稿,一种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同学们的作品清澈、透亮、干净,与窗外的混浊和嘈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样的反差,却让我的脑海浮现出一连串的词汇:忽视、逃离、麻木…… 这些词汇表达了我对大学生作品的爱和嗔怪,因为我不相信大学生是如此单纯,他们应该很深刻,应该有宽广的视角、深邃的见解、敏锐的思考和独特的个性。面对生活,他们不应该如此麻木;面对同学,他们不应该如此熟视无睹;面对现实社会,他们不应该逃离……总之,我没有看到我特别想要看到的东西。 全国高校征文已经举办四届,总览这几年的高校征文作品,我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出生自农村的学生,写的多数是农村题材作品。 思乡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法忽视,也无法抹去。在大学生的来稿中,出生在农村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生活在城市,但作品中呈现的依然是记忆和想象,乡村题材和亲情题材的作品几乎占据了全部作品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样的情感虽然可写,但是有难度,不具有题材优势,极易走进人云亦云的俗套。创新难,彰显个性更难。同学们为何都要挤到这条独木桥上过河呢? 2.亲情作品泛滥,难有出类拔萃之作。 只要有人存在,就必然有亲情存在。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着“一家人”这个词汇的魅力。父母与子女是亲情,兄弟姐妹是亲情。大而言之,华夏儿女是亲情,中华民族是亲情,地球人也是一种亲情。亲情,消除仇恨,融解隔阂。亲情,让世界充满爱。正因为如此,写亲情的作品才如雨后春笋。城市学生在写,农村学生也在写。但殊不知,如此普遍的题材,如何能写出出类拔萃、超越前人之作呢?恐怕呕心沥血之后,却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吧。 3.普遍重视记忆,而忽视现实。 记忆、想象的东西离作者有一定距离,更容易思考、沉淀,因此也更容易驾驭。而发生在眼前的,由于身在此山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角度来驾驭题材,故很难写出游刃有余的作品。为避重就轻,多数作者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总是沉浸在回忆、想象之中。回忆亲情、家乡、过去,很少碰触现实。因此,这些作品成了回忆录、追思录,对现实不能形成强烈的震撼、撞击,犹如隔山打牛。 4.缺乏超常的想象力,思维的空间感不够。 多少年来,由于教育形式的刻板、机械,中国学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械产品。学生的思考方向、行为方式被“统一”,个性、天性被扭曲,甚至被阉割。学生的想象力被无数的框架和模板阻隔,学生的思维成了风筝,被高考的手牵着。看了《盗梦空间》等好莱坞大片,我们才知道,我们的想象力是何等缺乏!好在教育部正在进行教育体制试点改革,相信会有一个更人性化,也更合理的方案出台。 由此可见,同学们的作品缺乏想象力是司空见惯的,但问题是,文学作品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我们不能把文学作品写成循规蹈矩的“应试作文”。美国人的想象力可以飞升一万米,难道我们的想象力连一千米都不能飞升吗? 基于作品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真切地想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1.关注现实,关注大学生活。 我们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层面,同学们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是,我们的同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一所所大学,同学们要在一个宿舍、一个教室里学习、生活。如此大的差异,如此近距离的碰撞,难道就没有故事。无法生长出文学作品吗? 2.展示青春魅力,抒发时代情感。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应该是听风者、弄潮儿,应该走在时代的潮头,体验并感知时代的变化。青春是浪漫的,充满绮丽的色彩。我们大学生的作品,就应该将这样的情感进行全方位的表达,应该引领全社会的年轻人与时代同步,撞击出时代的强音。 因此,我希望大学生能够倾听和关注时代的潮声,笔触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伸展,在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 3.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文学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向世人提供新鲜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提供未知的生活细节和思考。因此探索与创新是考验一个作家写作能力的重要标杆和尺度。人云亦云的作品,浪费的是读者的精力、情感和时间,并不能为读者提供有营养的食粮。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不同的经纬度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同的生活温度。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感知这一切,我们就会写出具有独特个性色彩的作品。抛弃拷贝、临摹的拐杖,让自己独立行走,用爱与生命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此,一切都会改变。 4.思考社会,感悟人生。 思考是生活的翅膀,只有通过独特的思考和感悟,你才可能翱翔于生活的蓝天.领悟人生的真谛,写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向更具深度的人性世界探寻,写出不朽之作。面对生活,不要匆匆而过,要停下脚步看看,想想.然后用你的笔把你的感悟记录下来。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观察、思考、感悟,你会发现,显微镜下,也是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世界。 好的。让我们一起慢下来,看看身边绽放的笑容与枯萎的泪痕,听听大自然花开与花谢的声音…… 此时的北京,天气已经出现了一丝寒意,但面对同学们温热的作品,我依然在思考。一些词汇再次在我脑海浮现:纯洁、干净、单纯、复杂、浑浊、污染…… 我多想干净,身体干净,情感干净,思想也干净……而且,我只想在干净的房间里写完我的人生,但雾霾和嘈杂已经击打我的窗户,包围我的生活。我不得不开始关注身边的一切。现实是芜杂的,也是氤氲的。同学们,我们是有血性和良知的青年,我们不能逃离,我们何不一起来面对?或许,在雾霾散去之后。我们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番更加绮丽的景致。 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是文学的责任,我们必须面对。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体验、感知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创痛、欣喜与挑战。 行动吧,同学们,下一届征文,希望读到离你们生活更近的作品。 2013年12月15日 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13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冰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694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7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2013318628 |
中图分类号 | I21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