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企业的力量(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管理的真谛在于人才,人对了企业就对了;工作的真谛在于服务,工作激情决定职业发展。

苗笑阳所著的《企业的力量(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是员工、HR、管理层、商务人士等必备宝典。主要介绍了企业的责任、员工的工作、管理的真谛、领导的力量等。

企业应当关心员工的幸福,员工应当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员工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员工不是企业的负担,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实现着个人价值。

内容推荐

苗笑阳所著的《企业的力量(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为一本企业管理随笔集,主要介绍了企业的责任、员工的工作、管理的真谛、领导的力量等。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管理的真谛,介绍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产品质量、销售技巧等;下编为工作的真谛,介绍员工在工作中应当具有的激情、责任、态度和精神等。

目录

序言 追梦的实业家

上辑 管理的真谛:人对了公司就对了

 别让制度若有若无

 人对了公司就对了

 强化执行力

 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跪式”管理要不得

 天天都要客户来

 维护企业的声誉就是捍卫自己的名誉

 用科学和理智来挑战诱惑

 不能让老实人心寒

 管理者莫当“老好人”

 当领导不要忘乎所以

 企业家思想解放要做到“知行合一”

 管理人员要学会“并联工作”

 有空多拾粪没事少赶集

 临时下达任务要讲科学

 如何对待批评

 说企业中的监督职能

 生产系统要彻底工业化

 节能降耗的关键时刻到了

 树立工业化意识要在思想深处进行一场革命

 舞台大了,你该如何应对

 明年的任务要切实保证

 签订劳动安全协议工作必须要彻底

 体验解决困难的快乐

 营销别怕“碰钉子”要善于“拔钉子”

 分析企业开始滑坡时员工存在的共同缺点

下辑 工作的真谛:激情是职业的生命

 与时俱进的“责任”与“道德”

 踏实做事见能力

 有压力就要爆发出能力

 工作中的“小聪明”和大智慧

 干好本职别“叫屈”

 别怕“揭短”

 别把自己真当天才

 你是否也在“挣扎”地活着

 “第二职业”的念头动不得

 平庸者下岗

 认清“岗位责任制”

 粗心也是不尽责

 可别比着学坏

 换位思考:自己的错误有多大

 增强对外谈判能力,

 你的“委屈”应该成为奋进和努力的动力

 端正工作时的“思维由头”

 你是否还在想占点“公家便宜”

 提高所拿“铜板儿”的价值

 不要对客户说“不”

 不要让私欲迷失梦想

 不要忘记艰苦朴素

 不要总期盼“高人指点”

 认知“根”的内涵

 学会感恩

 谈谈信任

 企业部门主管应具备的四项基本条件

 营销部不是销售部

 加强沟通效果是营销人员的重要法宝

 非营销岗位的营销意识

 营销人员不要“一线”倨傲

 能干不能干销售额上看

后记一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

后记二 经营快乐的人生

试读章节

人对了公司就对了

人人都是人才,只要岗位用对了,人人都是得心应手的有用之才,可一个团队内总会存在极少数人慢慢地不适应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他们并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问题出在意识上,行为上。

“人对了公司就对了”是在美国企业管理界广泛流传和认可的一句话。就是说只要找对了人,就会做好公司,只要用好的人,就会做强公司,只要大家奋进,就会做大公司。只要人正确了,公司就会走向成功。

如果再阐述开来说,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人不在多而在精。俗话说:“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十个庸才不如一个人才。二是公司员工是否形成团队合力。三是用人机制是否能激发出人的动力和激情。四是是否有严格的制度来管理人。

我们讲求精英机制。这种机制的确定是几年来经过实践和经验总结而得的。事实证明,用几个精英比用一群庸人强。只要是真正的精英,人员越简洁,机制越扁平,就越能更快地切人市场,实现提高。

我们开始勇于舍弃庸才,按理说,人人都是人才,只要岗位用对了,人人都是得心应手的有用之才,可一个团队内总会存在极少数人慢慢地不适应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他们并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问题出在意识上,行为上。能力有大有小,不同的能力适应不同的岗位,只要尽力去做,就是合格员工。但是个别人意识上有了偏错,不是积极主动地尽全力工作,而是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盲目自大,甚至极个别者因为自己曾经做出点成绩而妄自膨大,不思进取了。还有个别人在观念、价值取向上和道德观上与公司截然不同。因为有这样的意识,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有不利于公司甚至阻碍公司发展的行为,以前对于这样的人,公司总是能教育就教育,能迁就就迁就,但是从现在开始,对有此现象者,凡教育不改者,公司就会坚决摒弃,绝不手软。

我们始终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司言必信,行必果上,体现在以家的心态来对待员工上,体现在时时处处,以教育培训、培养开发人为前提的具体做法上。为什么公司员工会有一种锲而不舍、舍己为企,一心为公司发展而拼搏的精神?是因为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大家达到了共振共频。

我们正在更加贴近市场,以市场为基准。经过几年的运行,企业的营销激励模式愈加成熟,无论是在市场操作、产品定位、人员的激励等各个方面都愈来愈科学,走向越发成熟,这种成熟意识,会更快地与市场接轨,也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

我们正在强化管理机制,制度不是用来治人的,而是通过约束体制来提高人的,他就像是火炉,你只有挨上它了、触犯它了,才会挨烫,相反它会给你带来温暖和光明。只有严格、科学、良好的管理机制,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人对了公司就对了。”我们一直在以此为准则地做着。

P6-8

序言

追梦的实业家

张林先

虽然我枉长笑阳几岁,还是应当称其为“兄”。一来,是公司做得比我扎实,经过十多年打拼,将沛然世纪做到了枣工业的领头雁,亦然有隐形冠军的模样,自是我学习的榜样;二来,文化积淀比我深厚,不仅有关于管理实践的即将出版的这本书和已经出版的《沛然物语》,还出版过诗集《苗笑阳抒情诗》、散文集《给你一杯清澈的水》,其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其才气令我羡慕甚至嫉妒。由此,可为“兄”矣。

与笑阳兄相识,是在中国青年企业家组团到临沂参观、学习期间。座谈会中已经有惺惺相惜之感,发生的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其一,笑阳兄是沧州人,听到沧州我不能免俗地想到了“林冲发配”和“武术之乡”,而在席间,他给我们介绍了从古至今的几多沧州名人,如扁鹊、孙膑、高适、纪晓岚、张之洞、马本斋、王蒙、张岱年,自豪之情油然而起而不自觉。其二,在临沂市参观,是我俩在车里“闹”着要去看出土的“汉简”。虽因时间关系未能成行,但相互已经视为有“同好”了。其间,安排的房间又是隔壁,真是有缘,就有了夜晚的侃侃而谈。我们聊到了管理的一般方法,聊到了做公司的理念,聊到了诗文,聊到了哲学,不觉之间便心有戚戚焉。漫谈间,笑阳兄忽然说道:我正在写一本书,你来写序挺合适。我当时就是一惊。读书人都知道:书是读书人的宝,更是写书人的命。给书写序,可是写书人的头等大事。让我写,我从心里觉得“确实不敢当”。后来话岔到别处,随团返回后,我也就将这事放下了。可约半年后的一天,忽然接到电话,笑阳兄在那厢说道:书稿已经写完,准备付梓。你该写序了。我推辞不过,唯有从命。

为了不辱使命,我不只是读了两遍书稿,还将笑阳兄以前出版的三本书,以及两篇采访稿全部读完。由于白天还要工作,只能将晚上(几次到深夜)写博士论文的时间拿了出来,交给了笑阳兄,进入了属于笑阳兄的世界。读他的书,我每每掩卷而思,“他是谁”“他在做什么?”逐渐地我得到了几个关键词,对这几个关键词的注解是我读出的内涵。

第一个词,“男人”。这是一个爱家的男人,《一片叶子快要落了》写到了姥姥,《面对母亲》写到了妈妈,《想成为一盆清澈的水》写到了父亲,《妻子》写到了妻子,《紧紧牵住女儿的手》写到了女儿。其淡淡的文笔中透出的是一种坚定的爱,深沉的爱。这是一个热爱事业的男人,《学习的大道上我愉快地奔跑》写出了求知的愉悦,《我的小枣情结》写出了对枣产业的热爱与追求。这是一个喜欢思考的男人,他提出的“亚现实状态”、“苦行僧式的幸福”,有思想,有哲思。男人方如此,才能像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大地上”。

第二个词,“实业家”。我认为,当下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很少有企业家精神,多的是资本家的狂躁。所以,我认为称笑阳兄为企业家则容易引起误解,应该称为实业家。国内的实业家不多,任正非可称为实业家,鲁冠球可称为实业家,笑阳兄也可称为实业家。他对金丝小枣,对枣产业有一种“担当”。这种担当,是责任,是信念,好像还有一点信仰的存在。就像农民对自己的这片土地一样,表现出对自己所在的产业充满希冀,充满执著,更充满敬意。由此,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他们对产品品质等方面表现得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产业表现得坚韧不拔,绝不会自己损害这个产品,也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这个产业。

第三个词,“管理实践者”。肇始于18世纪末的管理学,发展到现在亦不过百余年历史。但是其发展是迅猛的,推动管理学发展的,不只在于像泰勒、法约尔、德鲁克、明茨伯格等管理学理论的研究,更主要的在于有像斯隆、韦尔奇、郭士纳等所进行的管理学的实践和实证。后者的管理实践,需要管理者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从管理过程中总结和提炼。笑阳兄是MBA出身,自有管理学的功底,更善于总结管理过程中的心得。《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是对产品品质的关切,《加强沟通效果是营销人员的重要法宝》是对销售方法的关注,《粗心也是不尽责》是对规则的尊重,《企业家思想解放要做到“知行合一”》《人对了公司就对了》是对公司治理的理解。恕不一一列举。这种对管理的心得,和对公司的筹划,只有很好的体悟。才能认识到,写出来。中国公司的管理,也只有在这种实践、体悟中才能进步。

第四个词,“追梦”。通读了笑阳兄的文稿,切身体会到这是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充满激情在追梦的人。他的激情,不体现在形式上的大呼小叫或招摇,而是由理性产生的激情,体现在脚踏实地的管理实践中和对枣产业的坚持中。其所梦与追梦,在沛然世纪的公司治理和枣产业的实业家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想说:经过数十年事业跋涉与砥砺,欲近不惑之年的笑阳兄。更让人感动!这种男人,是现代社会的和谐音符;这种管理实践者,这种追梦的实业家,必是中国现代商业的脊梁。我愿称之为兄,以其为榜样。

寥寥两千言。虽非华丽辞藻,却是真情所发。愿我不辱使命,堪负抛砖引玉之用。故以为序。

2014年3月2日星期四晨2时于北京

(作者现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哲学博士、企业总裁)

后记

经营快乐的人生

苗笑阳永远都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2001年前后,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查,他果断地从当时利润稳定的电脑、婚纱摄影和广告中全身而退,打消高薪到上海、北京甚至国外去发展的念头,而是一头扎进沧州广袤的枣树林中,与金丝小枣结缘。从进入时的艰难,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苗笑阳笑说他这是“专气致柔”、恍惚之得。

和苗笑阳谈话,很轻松,不时有妙语从口中流出。

“首先要让自己快乐起来,快乐也要有基础。鲁迅曾经说过即使想借患感冒在家偷闲也要有资格:家中要有七八斗余粮,这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一个人如果能在一生中实现或尝试了自己所有的梦想,那么他的人生无疑是最幸福和无悔的。这样当他随手采撷任何一段时光,放到嘴里都会有滋有味,不会融化成白开水一样平淡。那么即便是没有成为枭雄大贾,但相对于自己而言,应是最大的成功。”

“企业要有责任感,企业家要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就会失去一群追随者。企业家不要把员工看成企业的负担,大家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实现着个人的价值。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1995年,苗笑阳从不到50平方米的地方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沛然世纪总公司。这是一家以生物食品产业为龙头,集贸、工、科于一体的先锋企业。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查,2002~,进军金丝小枣的精加工行业,全国第一家高档枣汁生产厂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枣林基地均在沛然公司诞生。公司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多种荣誉称号。

苗笑阳现在是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河北省最年轻的博导之一。先后被授予“河北省食品行业突出企业家”、“河北省食品行业突出创业者”等称号。

不要给自己制造心牢

记者:苗总,你好像曾戏称,你是“文人里面经商想成功的,商人里面为文想优秀的”,你觉得你现在成功吗?

苗笑阳:成功不该是静态,而是一个动态,也不该是一个物理指标,而是一个化学变化,或者说是一个心态指标。用文友薛泽通先生的话说,成功就是不论干什么,都赋予意义和激情。热爱它,尊重它,重视它,不轻贱,不马虎,不草率,不放松,最后做到一种境界。

我也觉得成功就是个人能够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现在就是这样。当然快乐是有原则的,一是个人的快乐不能伤及他人的快乐,二是放大自己的快乐,从自得其乐中走出来,让个人的快乐变成大众的快乐。守住底线,追求高限。

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已经成为一种病态的追求。为了成功的终极目标,而忘记了享受在路上的快乐,他们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心灵的居所,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在活着。他们在成功的同时,失去的可能更多。有些东西我们可以不去强求的,过度的追求就是一种病。我们可以活得更闲适一点、安逸一点,平静一点。

记者:我看过一本杂志,说成功实际上一种毒药,人们明知道是毒还在不断地吃下去。

苗笑阳:未及不及,过犹不及。世界上没有没用的东西,也没有有用的东西。关键要有“度”,

适度就是苗,过度就是草。病态的追求成功就是一种病。一旦患上这种病的人,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自己的心牢,困在其中不能自拔。所以,人一定不要给自己制造一个心牢。

记者:心牢?

苗笑阳:这种无形的牢最可怕,人自愿沉浸其中,这种心牢可能就是自己设定的一种成功目标,也可能是一个求之不得的东西或者感情。

记者:那人到底应该不应该树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呢?如果没有目标,人是不是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苗笑阳:知止而后有定。人还是要设定目标的,只有这样才有动力。但是这种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实际。

人们不是有句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常”。简单讲就是把目标定低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只有一个个小目标都实现了,人就能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这才叫理想。如果立一个不贴实际的目标,短期内实现不了,人就会产生惰性,可能就会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怀疑,最终可能一事无成。这种目标不能叫理想,只能叫空想,所以目标要科学。每天都在感觉进步,人生就会很丰富。

用激情来创业。用沉静来守候

记者:这些是不是从你的经验中得来的?

苗笑阳:算是吧!从1995年我进入企业领域,从5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开始,每年都给企业定一个小目标,每年员工们都能跳跳脚够得着,大家干得也很起劲。从2002年左右,我把目标定在了枣行业,坚持了多年,从最初的异常艰难,到现在的能够可持续扩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到河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年中,我一直靠着一股激情在创业,靠着一份沉静守候着。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人靠机遇,瞬间进发;有人靠时间,积蓄发展。我不否定前者,但我更喜欢后者。理性温和地成长对人生是一种滋养。

记者:对小枣的激情还是对自己创业的激情?

苗笑阳:两者都有。沧州是小枣之乡,沧州的金丝小枣产量占全国枣产量的三分之一强,然而由于缺乏深加工,枣产品的附加值低,枣越是丰产,枣农的损失就越大,枣贱伤农。

我来自枣乡,对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经营者,我觉得应该给家乡的枣赋予蓬勃的生命力。但是枣产业到底前景如何?不能凭一股子傻劲,为了真正了解小枣产业,我花费了两年多时间进行市场调研,最后才下决心进入这个行业。

记者:在我的印象中,你是通过收购一家企业进入到小枣行业的。

苗笑阳:是,当时这家企业已经破产了,只剩下厂房和工人。我就通过收购的形式盘活了这个厂子,改造成沛然世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厂子刚刚成立时,主产品就是枣汁,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枣汁、枣粉及枣的精加工等10多个品种,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日、韩、美、德、马来西亚及独联体等国家。

记者: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厂子干起来很轻松?

苗笑阳:话好说,活难干呀!特别是食品行业,消费者对一种食品和品牌的认可,简直就是一场革命。

枣,在沧州名气大,但在全国还是局域市场,在世界上更不行了。也就是说,枣作为一种食品,还没有形成大众的消费习惯。最初推广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打出沛然品牌,而是在推广沧州小枣,让全中国人、让外国人都知道沧州小枣的好处。现在除了我们生产枣汁和进行枣精加工外,沧州还有不少这样的企业。现在企业对于市场推广投入相对少一些,因为枣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样好像我们吃了点亏。但这个企业群体发展起来后,其他企业的推广也能为我所用,这就叫借力打力。

记者:是不是说,沛然和其他沧州枣加工企业一起,共同做大沧州的小枣产业?

苗笑阳:可以这么说吧!沧州真正做大枣产业,龙头带动是必要的,但群体规模也是重要的。现在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永做中国枣业第一军。

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快乐

记者: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扩张,而你为什么选择缩小战线?

苗笑阳:与其十指张开,不如十指并拢,握紧拳头;与其想做十件事,不如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得更好。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最忌头脑发热,有时领导脑袋一热,决定扩张,本来只有建5层楼的实力,现在却要建10层甚至20层,透支企业的发展,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弊病,也是民营企业为什么“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所在。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磁铁块,不要做土坷垃。

记者:怎么样做磁铁块?怎样是土坷垃?

苗笑阳:企业的凝聚力就是磁铁,凝聚力都集中到企业这个磁铁上,小磁铁也就变成了大磁铁,它能够吸引更多的铁屑,把自己变成更大的磁铁块,如此反复,铁块越来越大,越来越能抵抗住外来的压力,能经受住外来的风吹雨打,因为他本质上是铁块。而土坷垃不行。土坷垃也能够短时间内变大,但是一有风吹雨打,土坷拉就消失于无形。土坷垃是经不起风雨的。

记者:企业怎样才能产生如磁铁般的凝聚力呢?

苗笑阳:这很简单,让员工能够分享到发展带来的快乐。在沛然公司,工作6年以上的年轻学生占全部员工的80%以上,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都贡献给了公司。作为公司,首先要给他们一份足够体现他们价值的回报,和他们的同学、朋友相比不跌份。如果员工和朋友们呆在一起时,如果因为公司给予的回报太少而不敢谈时,企业的老板就有问题了。

这不是世俗。企业毕竟是创造利润的。员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应该从企业获得。没有这个做基础,高谈价值实现,那真是现代“赵括”。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先不要考虑企业赚了多少钱,在企业赚钱的情况下,要让员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资,这样能够体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企业越发展,越要相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待遇,让员工也能够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快乐。一个好企业,就是员工的钱罐子。员工都知道企业是他的钱罐子,他还不愿意给自己的钱罐子挣钱吗?

员工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记者:员工都在企业中有所收获?

苗笑阳:民营企业的员工什么时候把企业当成家的时候,这个民营企业就好干了,员工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即使有一天,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员工离开了企业,对于他来说,他不会感到后悔,他付出和得到成正比,也不会从内心中对企业愤恨,更不会贬低这个企业。因为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企业中度过,他们在这个企业中拥有了一段绚丽无悔的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值得回味的。

记者:如果每个员工都是这样,企业也能够做成“百年老店”。

苗笑阳:不管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个人,如何经营好企业,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生,都是相通的。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快乐地工作,不要因为工作而放弃自己的爱好。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爱好,只要有时间我就写,积少成多,就出一本书,现在已经出版了三本书了。

记者:在与员工的关系上,你一直在“反求诸己”。你对员工就没有什么期望和要求?

苗笑阳:我希望每个员工也都能快乐地工作。

不管企业处于爬坡或者上升时期,一些人上班来,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敷衍塞责,心不在焉,马马虎虎,混天度日。

不要单纯看老板给你的待遇和你的工作是否完全相称,重要的是看老板给你这份工作能不能使你长本事、添能耐。即使我们的收入不是十分满意,但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那也是合适的。因为公司是老板的,本事却是自己的,学好了本事是谁也抢不走夺不去的,走到哪里也是“硬通货”。

我说一个观点:每天觉得自己是给老板干的,最后他的劳动成果一定归于老板;每天觉得自己是给自己干的,最后他的劳动成果肯定会归于自己。切不可错了念头,误人自误,以至于蹉跎了大好年华,到头来悔恨莫及。

我一直希望每一个员工,首先别做坏人,再做一个好人,再做一个杰出的人,再做一个伟大的人。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就是这样一步步做起来的。

记者:可以说一步一个台阶。

苗笑阳:一步一个台阶,从最基础做起,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实现,踏踏实实做人,从从容容做事,不要放弃人生的乐趣,让人生活得有滋有味,首先让自己的人生绚丽起来,然后才能够鼓舞他人,让他人的人生也绚丽起来。

(记者郭晓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企业的力量(管理决定企业的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苗笑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5086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4063218
中图分类号 F270-5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