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躁动
内容
编辑推荐

吴新奇所著的《躁动》是一部描写一个大家族利益纷争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南江市的老龙河为背景,作者通过杨善江、夏如冰、顾文槐以及彭剑等人物之间一次又一次激烈矛盾冲突,一场又一场情感较量的深入描写,将这社会的善良、真实、虚伪、自私等人间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到了不同人物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显露出的各自不一样的本质,旨在赞扬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内容推荐

吴新奇所著的《躁动》叙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

它以南江市老龙河为背景,描述了以杨氏家族为核心的一组人物,为了达到自己不同目的,采用各种非凡手段,尽显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嘴脸。他们围绕杨氏集团十多亿资产的争夺,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心态,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人物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所显露出的各自不一样的本质。

书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心理复杂细腻,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感情细腻真挚,会让读者身临其境。

目录

引子

1.杨氏家族

2.复杂关系

3.老龙河

4.特殊应聘

5.情窦初开

6.相互利用

7.逢场作戏

8.躁动不安

9.意外希望

10.惊人发现

11.再赌一把

12.暗恋如痴

13.意外打击

14.巧设陷阱

15.心烦意乱

16.逃离魔爪

17.恍若如梦

18.希望破灭

19.得失两难

20.疯狂瞬间

21.异常放纵

22.心理对决

23.尘埃落定

24.表面价值

25.救命稻草

26.神经过敏

27.父女过招

28.寻求对策

29.歇斯底里

30.矛盾重重

31.出谋划策

32.指点迷津

33.先斩后奏

34.五味杂陈

35.贪得无厌

36.匪夷所思

37.适得其反

38.心猿意马

39.改换门庭

40.弄巧成拙

41.红杏出墙

42.夜色苍茫

43.真相大白

44.精神崩溃

45.水到渠成

46.出乎预料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1.杨氏家族

提到南江市龙河经济开发区,谁都知道赫赫有名的杨氏集团。它之所以远近闻名,其实并不因为那些八卦式的传说,而是这个集团的老板杨善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靠一个人肩挑人扛,硬是挑出了今天数亿资产,硬是扛出了现在赫赫有名的杨氏集团。

杨善江,五十多岁,个头不高,前额饱满,油光发亮。从他脸上分泌出的油脂和他那像女人十月怀胎的肚子,就能看出他体内营养十分过剩。现在的杨善江很讲究穿着,很讲究外貌。闲下来没事,见周围没人,他都习惯性地不是梳头就是擦鞋,好像要把他前几十年从没有好好梳头擦鞋的习惯彻彻底底改掉,好像要把前面欠下的梳头擦鞋次数一起全补上。所以他现在任何时候的头和脚都是一尘不染乌黑锃亮的。

四十岁以前的杨善江不是这样的。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东奔西忙从没认真打理过自己。话又说回来,四十岁以前,也不是真的忙得连梳头擦鞋的时间都没有,关键是他没这兴趣,也没这必要。整天从码头到工地,再从工地到码头,跑来跑去两头都一样,这边到处是灰,那边到处是泥,到处灰蒙蒙的,加上自己还要跟着大家人挑肩扛地干活,这头梳了有啥用?这鞋擦了给谁看?有这时间不如歇下来喝口茶,抽根烟,哪怕闭目养神打个盹儿,也比这擦鞋梳头来得实惠。

杨善江的老婆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己整天灰头土脸的,更不会帮助或敦促杨善江打理了。那时的杨善江虽然不到四十岁,乱糟糟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上下穿着更是随随便便,从头到脚都一样,一副邋遢憔悴的样子。他那时肚子瘪瘪的,好像整天吃不饱似的。其实每顿吃是吃饱了,关键是饭吃下去跟不上消耗。这两碗汤汤水水的饭哪经得起他整天东奔西跑?那时的杨善江皮肤粗糙黝黑,像缺少水分皱皮的茄子。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六十多岁的老头儿。

那时的杨善江,就像一头整天蒙着眼睛拉磨的驴,不知疲倦从不偷懒一个劲儿地往前拉。就连讲话也是直来直去的,对别人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都写在了脸上。只是偶尔遇到特别开心或特别麻烦的事,会情不自禁双手交替撸着自己的袖管,随之而来就是一句口头禅:“日他妈的,还有这样的事!”唯有这个习惯,至今一直没有改。

过了五十岁的杨善江,突然讲究起来了。满头乌发一丝不乱,从头到脚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虽然他才高中毕业,但橱柜里除了一些企业管理的书籍外,桌上常常放有一两本名人传记或文学名著之类的书。从他略显发黑发黄的牙齿间常常蹦出几个和他形象不协调的词语来,显得有文化得很。这有点儿不像原来的杨善江了。看惯了灰头土脸杨善江的人,觉得现在的杨善江明显是装的,而且装得过头。

有人说,因为他现在有杨氏集团了;又有人背地里说,因为他现在有了杨氏集团里的那几个女人了。

女人,有时是祸水,有时又是动力。一提到女人,男人总有几分莫名其妙的冲动。女人这概念,在男人们心里从没有风平浪静过。

女人,确实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字眼,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解密的。她们的魅力有时胜过帝王心中的江山社稷,胜过他们自己的性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正是天底下男人经典的写照。女人在他们眼里有时是山巅,即使踮起脚尖也看不到顶峰。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往这山峰上攀爬,直至一不小心摔得粉身碎骨。女人有时是大海,深不见底。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想一探究竟,哪怕葬身在四壁如墨深不见底的海水中。

现在别人背地里所说的“那几个女人”,谁也没指名道姓,谁也不敢指名道姓。可大家又心照不宣,谁都知道她们是谁,而且数字知道得具体,名字知道得准确。

熟悉杨善江的人觉得他越活越年轻,越活越讲究。不熟悉他的人见面总夸他满头乌发,精神饱满,脸上有光泽,很会保养身体,不像五十多岁的样子。其他恭维的话杨善江听多了,他左耳听,右耳出,一笑了之。可每当听这样的话,他都笑着接话,话里还故作谦虚,“哪里哪里,五十多岁了,不年轻了,头发是染的,是染的。”虽然别人也是恭维,可他喜欢这种内容的忝维。凼为这内容他在意,他向往。

年轻,乃至长命百岁,谁不向往?从秦始皇听信徐福谗言派数千童男童女出海炼长生不老丹,到历代皇帝喜欢别人山呼万岁,明知万岁不可能,可他们还是喜欢这样做,因为长命百岁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头发是染黑了,锃亮不乱,可大腹便便是无法改变的,且有越来越大的势头。别说西服因肚大腰圆常年不扣,就连里面的衬衫也是紧巴巴的扣得很勉强。高高隆起的肚子将皮带挤到小腹的下面,让人觉得稍有不慎随时都有滑下来的危险。

杨善江也不喜欢自己大腹便便的,他知道男人大腹便便实在不好看,一副脑满肠肥慵懒散漫的样子。这种状态是从他四十五岁以后突然开始的。特别是杨氏集团正式成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的肚子随着杨氏集团一步步辉煌,也一天天变大。人们常说,心宽体胖。毫无疑问,杨善江这时用他的肚子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别人,他现在已经彻底心宽了。

杨氏集团旗下有五个分公司:房地产,仓储物流,酒店餐饮,五金建材和医疗器械。毫不夸张地说,整个龙河开发区,东南西北,到处都能看到他企业的影子。使人乍一看来,好像这龙河开发区都是他杨善江的。

仓储物流公司建在龙河开发区南边老龙河的河头上,这儿以前是一个简易的码头。这个简易码头是他人挑肩扛创业的基础,是他打江山的根据地。它的地位相当于共产党与井冈山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仓储物流公司就是在原来简易码头旁边扩建而成的。南江市南来北往的水上运输物资大多数都从这码头周转经过的。

五金建材大市场是在开发区的东侧,它占地五十多亩,说是五金建材批发大市场,其实不止这些,这里还有他自己的铝型材生产厂和木材加工厂。虽然这建材市场规模很大,几乎南江市所有的建材都从这儿进出,每天营业额大得惊人,除了铝型材在这儿自产自销外,其他部分管理起来并不劳神费事,因为这里基本属于分包承租的。他们除了负责场地水电配套、消防设施安全外,其余的就是坐地收钱了。  P4-6

后记

《躁动》最近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

这是继《落叶梧桐》《女人谷》《底线》之后,本人正式出版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关于这部小说,我勿想多说,好坏将来自有读者评判了。对于自己的作品,现在过多地自说白话,难免给人以“王婆卖瓜”之嫌。

无论读者如何评判,我都会心存感激。因为他们首先阅读了我的作品。阅读,本身就是对作者的尊重。试想,在心浮气躁、商业气息弥漫的今天,有人能花钱买你的书,能静下心来阅读你作品,读后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多么的不易!

不易就在于,他们这样做,既要花钱,又花时间。

时间,对于有些人非常地宝贵,可对有些人就显得很宽余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能静下心来阅读你作品的人恰恰是那些觉得时间宝贵的人。所以我不能不说,你能阅读,我真诚地感谢,即使你提出任何意见,我都会洗耳恭听。因为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

尽管有些人空余时间很多,但不是所人都愿意把时间花在阅读上。现在能够取代阅读的诱惑太多,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更敬佩那些如今还坚持阅读的人们。

阅读是一种情趣,是一种追求。我相信,一个不喜欢文化艺术,不喜欢读书的人,很难说他的生活品质有多高。他可以说他很快乐,但绝不能说他是高品质。一个只重视生活快乐而不重视生活品质的人,这种快乐是没有价值的。就像酗酒赌钱嫖娼吸毒的人,你能说他不快乐?答案是否定的。但这种快乐有价值有意义吗?这种生活能有品质吗?

快乐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积极向上的,一种是低级庸俗的。积极向上的快乐能陶怡人情操,给人以身心健康;而低级庸俗的能促使人颓废堕落。我从没有看到一个不喜欢文化的人有多高的情趣、有多高的志向、有多高的生活品质。

读书人越少,这社会野蛮就会越多。一个人整天围着电视转,被电视中的低俗娱乐逗得哈哈大笑合不拢嘴,你能说他有多少文化?至少他们体会不到一杯热茶,一本书带来的快乐。这是一种心静如水,淡定自然,陶冶情操的快乐。一个人无论有多少物质财富,如果没有文化素养,都不能说是高品质。甚至物质财富越多,越令人生恶。

钱不会让粗鄙变得高贵。一个国家经济再强,如果是由一群精神萎靡者组成,这种经济是不可持久的。

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说,外国的车站、机场、地铁或码头,在候车候机的空隙,总能看到一些人手捧书本在那儿静心地阅读,那种场景让人觉得亲切和温馨。他说那种阅读是一种风景,那风景平和而靓丽,积极而向上,甚至能给人一种踏实安全的氛围。回到国内,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别说忙碌的车站、码头、机场或地铁,就连安静免费连图书馆也很少有人问津了。

所以,我很尊重和感激如今的每一个读者。他们像一个个苦苦坚守文化艺术阵地的战士,非常可敬和可畏。

前不久,接到北京图书策划公司小叶电话,说《底线》在北京发行得不错,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作品需要人阅读,就像演戏需要观众。我希望本人这部《躁动》同样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

《躁动》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我都历历在目,它是我的另一个世界,只要我一闭上眼睛,他们那个世界就在我眼前,就在我心中。

这世界到处充满着躁动。这也让世界到处充满了生机。我和你同样处在躁动中。尽管躁动的缘由不同,类型各异,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让世界充满了活力,让人们更加真实和立体。

小说虽然是文字,但好的小说要有声音,味道,色彩,要能让读者进入到你的立体的空间里,和你一起完成这作品。不能你说你的,我看我的,毫不相干。看完了全书,他还在这世界外。

我历来不喜欢靠编一些离奇的故事来取悦读者。就像饭菜手艺不佳的人全靠味精来支撑。那种餐食最终会让人们乏味,它破坏了人的味觉器官就像不好的作品破坏人们的阅读的情趣。我现在努力要做的就是想通过自己精心创作,提供给读者货真价实的全天然绿色食品,不靠味精来忽悠每一位食客。尽管味道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至少可以说是营养的,更是安全的。这就是我的创作主导思想。

这里顺便要提及的是,本稿原名叫《拔根芦柴花》,这是我们老家的民歌,我很喜欢,淡淡的,静静的,如同一幅民族风格水墨画,和本书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内容够沉重的了,我不想书名也跟着一块儿沉重。我觉得《拔根芦柴花》也很贴切主题,地域性也更强,小说味更浓。不过也有朋友很喜欢《躁动》,他们理由也较充分。在《躁动》和《拔根芦柴花》之间,我反复比较斟酌了好长时间,想想最后书名还是由出版社决定吧,他们见多识广,我相信他们的智慧。

我想,孩子已经生了,无论叫什么,孩子还是这孩子。而这孩子将来是龙是凤,是铁是铜,也不全由名字所决定的。你把山芋叫成生姜,山芋不可能立刻就变成了生姜。

说是这么说,我从心底里还是很较真的。一部作品有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带动整个作品出彩。就像苏童的原著《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拍成电影名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毕飞宇原著《上海往事》,让张艺谋改编为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以及莫言的原著《红高梁家族》,让张艺谋的电影直接改名为《红高梁》等,这些电影的名字都被原来小说名字更响亮,更有味道,更出彩。

起名字学问很多。别看寥寥数字,起个好名字却要有很厚的文字功底和审美功底。

最后,我得借此机会感谢我老家的朋友刘惠鹏(原江都市常务副市长)为我《底线》出版时所举行的庆贺晚宴。他得知我的《底线》出版后,特地邀请我回老家,在老家江都为我召集了部分高中同学,语文老师,以及我在家乡做教师时的同事聚聚一堂,他那热情周到的安排让我倍觉温馨。在此,我得谢谢我家乡的朋友们如此地热情。他们的捧场,是我今后创作的动力,我会竭尽全力继续我今后的文学创作,不辜负家乡朋友们厚望。

在此,我还是要感谢为我出书的策划、编辑、出版社,还有为我这本书辛勤发行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辛勤努力,即使我的作品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将它变为铅字,变为油墨飘香的图书运送到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呈现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

吴新奇

2014年3月26日,于南京白鹭洲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传奇式的惊心动魄的家族史,《躁动》以杨氏集团的追怀、现实斗争的叙述和感情倾诉三大块组成的独特结构,既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又如锦缎般令人目眩且荡气回肠,很好地表现了主题的厚重和人性的复杂。

——新锐才情作家廖宇靖

这是江苏高产作家吴新奇先生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之前的《落叶梧桐》《女人谷》《底线》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这次的《躁动》也不例外,故事充满诡谲,叙事技巧突出,读来酣畅淋漓,整部书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中国红学专家宋长丰

非常有幸在《躁动》这本小说正式出版之前就看了一遍,读过之后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在为小说中人物命运唏嘘感慨的同时,也为作者精湛的写作技法折服。

——原创小说写手网络创始人萧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躁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新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4942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201405686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