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孤独说再见/青少年心灵氧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孤独是成长的枷锁,它会锁住我们快乐的心。孤独也是独立的训练营,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加坚强。和孤独握个手,然后说再见,潇洒地迈向明天……但浩主编的《跟孤独说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向青少年介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孤独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和学习的影响、如何在孤独中超越自己等内容,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孤独感是青少年阶段很容易出现的一种负面心理体验。特别是目前的独生子,客观上会使青少年的同伴交往减少,孤独感增加。但浩主编的《跟孤独说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孤独对青少年正常社会交往和学习的影响、如何将孤独转化为个人独立成长的动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等等内容,全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目录

第一篇 初探孤独——孤独面面观

 1.孤独:如影随形

 2.孤独:无所例外

 3.孤独:矛盾统一体

 4.孤独:因人而异

 5.孤独:并非一无是处

第二篇 孤独来袭——孤独产生的原因

 1.容易产生孤独的几种性格

 2.孤独:幸福铸就的烦恼

 3.孤独:难以承受之重

 4.孤独:成功与失败的副产品

 5.孤独:窗外的风景也不美好

第三篇 直面孤独——与孤独say “Hello”

 1.做好你自己

 2.字习技巧

 3.走入群体中

 4.学会换位思考

 5.保持良好心态

第四篇 超越自己——与孤独say “Goodbye”

 1.拓宽你的视野

 2.孤独中观“心”,认清自己

 3.与孤独say “Goodbye”

 4.孤独中超越自己

试读章节

2.孤独:幸福铸就的烦恼

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逐渐开始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与老师的师生关系,与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与异性的两性关系,等等。这些主要的关系都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关系的出现一方面让我们体验到了成长带给我们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烦恼。

亲子关系

现在的社会美其名日“信息社会、快节奏社会”,但在笔者看来,有时,这样的信息社会、快节奏社会却少了些父子的亲情和母子的亲密。为了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发展,父母们不得不疲于应付,而年轻的我们却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要见一见自己的父母这么天经地义的事情,似乎也变得困难,甚至成了奢求。取而代之的是电话、E-mail等信息时代标志性的东西。不变的是信息传递了,变的是亲情淡漠了。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环顾四周,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些烦恼没有地方可以诉说。

以下是台湾学者蒋勋在他的《孤独六讲》中的一段叙述:

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

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便是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逐渐地长大,也开始思考一些原来不曾涉及的问题,青春期的我们好奇心增强,对社会不了解但充满向往。此时的我们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所欠缺,容易受外界事物的诱惑和欺骗,这些都会导致我们观点的偏执和行为的偏差,我们往往会我行我素,不听父母的劝告,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去做。

P28-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孤独说再见/青少年心灵氧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但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167068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2014048451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1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