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编著的《北京--城与人/文学史研究丛书》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描述都市北京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泛乡土文学,探讨文学中的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再经由这城市的文化性格探索其居住者、描绘者与这城市之间的多种精神联系及联系的方式,从一个侧面读解北京文化。由文学而及城市而及人,寻绎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精彩纷呈;作为女性学者,足以称为其“风格标记”的抒情性,使得严谨的学术著作颇具诗意,极为耐读。
图书 | 北京--城与人/文学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园编著的《北京--城与人/文学史研究丛书》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描述都市北京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泛乡土文学,探讨文学中的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再经由这城市的文化性格探索其居住者、描绘者与这城市之间的多种精神联系及联系的方式,从一个侧面读解北京文化。由文学而及城市而及人,寻绎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精彩纷呈;作为女性学者,足以称为其“风格标记”的抒情性,使得严谨的学术著作颇具诗意,极为耐读。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陈平原 小引 城与人 一 乡土-北京 二 北京与写北京者 三 城与人 话说“京味” 一 何者为“京味” 二 风格诸面 理性态度与文化展示 自主选择,自足心态 审美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极端注重笔墨情趣 非激情状态 介于俗雅之间的平民趣味 幽默 以“文化”分割的人的世界 伦理思考及其敏感方面:两性关系 结构:传统渊源 三 当代数家 邓友梅 刘心武 韩少华 汪曾祺 陈建功 京味小说与北京文化 一 文化的北京 二 现代作家:文化眷恋与文化批判 三 家族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 家族文化 商业文化 建筑文化 四 文化分裂与文化多元 五 生活的艺术 世俗生活的审美化 有限享受与精神的满足 “找乐”的不同层级及其沟通 对人生痛苦的逃避与生命创造 六 方言文化 北京人与北京话 声音意象与说的艺术 文化多元与新方言 “北京人”种种 一 北京人 二 礼仪文明 三 理性态度 四 散淡神情 五 胡同生态与人情 六 旗人现象 七 再说“北京人” 八 写人的艺术 城与文学 一 寻找城市 二 "城市"在新文学中 三 城市文化两极:上海与北京 四 形式试验:城市文学创作的热点 五 城市象征与城市人 琐语 《北京:城与人》新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城与人/文学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92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02-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2014022539 |
中图分类号 | I209.6 |
丛书名 | |
印张 | 8.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