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林编著的《初中三年男孩应该这样教》从男孩在初中阶段成长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针对小学男孩具有的攻击性强,有英雄情结,情绪波动大,自尊心强、学习难度大等一系列特点,向家长给出了在小学阶段教育男孩的全方位的教育方法,同时还针对男孩的学习情况,给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建议。
图书 | 初中三年男孩应该这样教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盛林编著的《初中三年男孩应该这样教》从男孩在初中阶段成长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针对小学男孩具有的攻击性强,有英雄情结,情绪波动大,自尊心强、学习难度大等一系列特点,向家长给出了在小学阶段教育男孩的全方位的教育方法,同时还针对男孩的学习情况,给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建议。 内容推荐 不少家长把初中三年形容为男孩的危险期,因为男孩在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叛逆期,这一阶段他们伴随着生理发育,身体会逐渐成熟起来。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也会出现“成人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对兴趣爱好的追求更有主见。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得不太听话,父母若是唠叨几句,他们还会产生逆反情绪,甚至与父母对着干。在这个阶段,男孩的情绪极度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一旦遇到一些刺激,或情绪失控,或过度焦虑,或自私狭隘,或灰心丧气。这一阶段,男孩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且不顾后果。所以,人们常说初中三年,男孩最难管。 张盛林编著的《初中三年男孩应该这样教》从男孩在初中阶段成长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针对小学男孩具有的攻击性强,有英雄情结,情绪波动大,自尊心强、学习难度大等一系列特点,向家长提供一些建议:教男孩做人比成功更重要;别让亲子关系毁在叛逆期;别让青春期变成“危险期”;教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让男孩与不良心理说再见;教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走向成熟;好方法让男孩学习更轻松;教男孩做个高效的时间管理者。 目录 Chapter 1 学会做人——教男孩做人比成功更重要 1.“我是主人,我应好客!”——尊重人是最起码的素质 2.“妈妈,您先吃”——教男孩做个孝顺的人 3.“真诚地感谢你!”——教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4.“我有我的想法!”——男孩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5.“我不会计较的!”——让男孩拥有宽广的胸怀 6.“我也有不对!”——教男孩懂得“吾日三省吾身” 7.“我替你捶捶背!”——让霸道的男孩替别人着想 Chapter 2 跨越代沟——别让亲子关系毁在叛逆期 1.“我没法跟你交流!”——走进孩子内心,跨越代沟 2.“我偏不!”——吃软不吃硬是叛逆期男孩的通性 3.“脾气来了就控制不住!”——包容孩子的喜怒无常 4.“追星有什么不好!”——不要干涉孩子的“追求” 5.“你凭什么看我的日记?”——请尊重孩子的隐私 6.“说够了吗,真烦人!”——点到即止,切勿唠叨 7.“给点儿面子,成吗?”——委婉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目录 Chapter 3 直面青春期发育——别让青春期变成“危险期” 1.“我怎么变成这样了!”——让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黄色的东西怎么那么有诱惑力!”——帮孩子了解性知识 3.“我喜欢同桌的女孩!”——男孩对异性有好感,不值得大惊小怪 4.“我暗恋同桌的女生!”——帮男孩解开暗恋的“心结” 5.“不让谈恋爱,我偏谈!”——早恋问题,宜疏不宜堵 6.“我手淫了,我真肮脏!”——帮男孩走出自慰的阴影 7.“隔壁姐姐的内衣是我拿的!”——帮孩子戒除“恋物癖” Chapter 4 敞开心扉——用沟通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1.以心换心——主动分享,打开孩子的心扉 2.学会倾听——先听孩子说,再引导他去做 3.选对场合——给孩子面子,让沟通更轻松 4.平等交流——放下架子,与孩子谈谈心 5.言论自由——允许男孩与父母争辩 6.换一话题——谈一谈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7.多渠道沟通——写信、留纸条、网络聊天 8.非语言沟通——拥抱、微笑、眼神传情 Chapter 5 敢于担当——教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1.责任与担当——男孩成熟的重要标志 2.给予机会——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3.自己动手——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 4.拒绝借口——出现问题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 5.为错担责——鼓励男孩勇敢地承担责任 6.贡献一分力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Chapter 6 阳光心态——让男孩与不良心理说再见 1.“我一定要打回来!”——固执、偏激是一种心理障碍 2.“我也要穿名牌!”——正视孩子的虚荣心,避免盲目攀比 3.“看不惯他比我强!”——积极疏导孩子的嫉妒心理 4.“他们都对我很失望”——带孩子走出敏感多疑的心理 5.“真郁闷!”——小心青春期男孩抑郁了 6.“我的发型帅不帅?”——让孩子保持理智的爱美之心 7.“我无法静下心来!”——帮孩子远离浮躁 Chapter 7 掌控时间——教男孩做个高效的时间管理者 1.孩子磨蹭怎么办?——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时间观 2.事情太多怎么办?——帮孩子养成计划的习惯 3.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清轻重缓急,要事第一 4.怎样做最省时?——专心致志,一次搞定最高效 5.时间是挤出来的?——教孩子有效利用零碎时间 6.学习与休息冲突吗?——教孩子学会劳逸结合 Chapter 8 良好人缘——教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走向成熟 1.礼貌待人——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2.笑脸迎人——让孩子用微笑打开交际之门 3.懂得倾听——与人交往要学会多听少说 4.留点口德——让男孩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 5.说到做到——教男孩做个说话算数的人 6.不做“独”狼——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7.独自面对——教孩子学会处理人际矛盾 Chapter 9 方法制胜——好方法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1.语文——逐一突破,搞定三座“大山” 2.数学——牢记三点,学习数学不再难 3.英语——听说读写,英语就要这样学 4.理化——三个重视,触类旁通效果好 5.政史地——理解是基础,记忆才有效 Chapter 10 关键一战——打好中考关键战,家长要做的那些事 1.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不必瞎操心 2.只管后勤,少管学习,当好配角了不起 3.只提建议,不下命令,尊重孩子的想法 4.只给鼓励,不给压力,让孩子放松心情 5.掌握中考复习原则,不让孩子开夜车 6.教孩子用好错题本,从错误中找经验 7.最好不等于最合适,择校还要看现实 试读章节 1.“我是主人,我应好客!”——尊重人是最起码的素质 尊重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自信自爱的表现。尊重是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对别人想法的包容,对他人行为的客观相待。尊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只有让男孩学会尊重别人,他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尊重呢?有些男孩虽然十几岁了,但是对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了解,因此,父母还需耐心一点,找个机会和孩子聊一聊“尊重的含义和意义”。 吴晗已经上初一了,长得人高马大,言行举止却像个一点都不懂事的小孩子,他不懂得尊重别人。他经常心直口快地对别人评头论足,动不动就讥讽、挖苦别人。比如,看见别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他如果觉得那件衣服不好看,就会做出夸张的表情,大声说:“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太难看了!”再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吴晗都不搭理客人,有时客人跟他开一句玩笑,他还怒气冲冲地对客人大喊大叫,让客人非常尴尬。 爸爸觉得吴晗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会对他的人际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于是在一次吴晗对客人无礼之后,他悄悄把吴晗拉到屋里,给吴晗讲了一个有关尊重他人的故事: 有一次,丰子恺先生在饭馆里请一位朋友吃饭,还把自己的几个十几岁的孩子都带去了。可是吃了没一会儿,就有孩子吵着要回家。丰子恺马上悄悄地制止了孩子。回到家里,丰子恺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别人吃饭,你们也是主人。如果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是失礼的表现。”孩子们听了丰子恺的话,都觉得有道理,以后他们家请客吃饭,他们都争当好客的主人。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想被人承认、想受人尊重的欲望。”渴望得到别人的喜爱、尊重、崇拜,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因为通过尊重别人,可以将我们内心的善意播种在别人的心田。初中三年,让男孩学会尊重别人,不仅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更好地化解矛盾。 人与人之间,就如同一面镜子,如果我们站在镜子前面微笑,那么镜子里也会绽放出微笑。如果我们对着镜子怒吼、嘲讽、蔑视,那么镜子里也会流露出同样丑恶的表情。身为家长,教男孩学会尊重别人,关系到男孩的教养和素质,关系到男孩的个人形象。 尊重别人是一种良好的教养,也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父母该怎样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呢? 建议1:为男孩树立尊重他人的榜样。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父母做人的态度,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言行举止文明礼貌,懂得为别人着想,有意识地尊重别人,那么孩子从小看在眼里,自然也会尊重别人。如果父母不尊重别人,言行举止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意无意地冒犯别人,例如,父母对长辈不尊敬,与长辈说话不用尊称;父母见到邻里乡亲不打招呼;见别人遇到不幸不去安慰,反而幸灾乐祸;在背后议论别人,不懂得聆听别人说话等,那么孩子也会心领神会地模仿。因此,教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做好尊重他人的榜样。 建议2:教孩子在言语上尊重他人。 一个人对他人的不尊重,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上的不尊重。例如,动不动就对别人冷嘲热讽,语气充满蔑视,背地里贬低别人、攻击别人、给别人取外号等。你的男孩是否也有这种行为呢?如果有,作为家长的你,就该提醒他要在言语上尊重他人。请看下面这个小案例。 约翰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有一次,他与一个外贸公司的经理谈判,对方长得胖乎乎的。谈判中,由于双方条件不相符,因此困难重重。约翰费了好大的劲,也没说服胖子经理。突然,约翰接到公司助理的电话,对方问谈判进展得怎么样,于是他来到门外接电话,并气呼呼地说:“那个死胖子,一点都不肯让步。”当时胖经理刚从屋里出来,正巧听到了约翰的话,他非常生气,当即让约翰走人。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别人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约翰因不懂得尊重客户,失去了一个有可能成功的合作机会。不妨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的孩子,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措辞,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万不可没大没小、没轻没重地随意乱说,否则,就很容易得罪别人。 建议3:教孩子在细节上尊重他人。 细节不是小事,不能轻易忽视,因为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教养。因此,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在细节上注意表达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在长辈面前不要跷着二郎腿,不要抖腿;在他人面前,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别人办喜事,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别人办丧事,不要说高兴的事情;和别人交谈,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与人约会,不要迟到;等等。类似的细小事情,父母要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到在细节上尊重他人。 2.“妈妈,您先吃”——教男孩做个孝顺的人 有一位妈妈很伤心地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的儿子上初三了。每天我除了早出晚归地工作,还要抽出时间给儿子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可是儿子似乎觉得我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次,我忘了给他洗袜子,他居然斥责道:“昨天让你把我的袜子洗了,你怎么没洗?搞得我今天没有袜子穿!”言语之中满是怨气。 还有一次,我感冒了,头昏脑涨地躺在床上休息,没法做晚饭。儿子放学回到家,看见我没有做饭,只是冷冰冰地说:“给我20块钱,我去外面吃。”过了不久,他吃饱回来了,就在房间里玩游戏,也不问我饿不饿。看到儿子这样没心没肺,我真的很难过。 面对男孩冷漠不孝,父母该责备谁呢?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是否教过孩子要爱父母,如果没有,那么父母的爱是残缺的,是愚蠢的。荷兰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说过:“除了理智的爱以外,没有别的爱是永恒的。”在他看来,父母爱孩子要理智,只有理智的爱,才能带给孩子永恒的关怀,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可以不计较回报的,但这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孩子的爱。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相应的爱的回报。这种回报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不在于物质的多寡,关键在于看到孩子的一份孝心,这份孝心是最让父母感到满足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对父母表达出孝心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知心姐姐卢勤是怎么做的。 卢勤的儿子叫李悦,由于卢勤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不能按时回家,平时家里都是丈夫做饭。有一次,卢勤的丈夫要出差,卢勤故意在儿子面前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这可怎么办呢?你爸要出差了,我下班还要赶回家做饭。” 小李悦拍着胸脯,很神气地说:“爸爸不在,还有我呢!” 卢勤马上表现出吃惊的样子,高兴地说:“哦,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第二天,李悦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亲自做饭做菜。等卢勤回到家,他马上迎上来说:“妈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卢勤非常“听话”地去洗手,然后坐在饭桌前等待儿子盛饭端菜,接着她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并且不住地夸奖:“这菜的味道好极了。” 儿子又问:“和我爸做的菜相比如何?” 卢勤认真地说:“比你爸做得好多了。” 经过这次激励,儿子一有机会就抢着给父母做饭,长年累月下来,他竟然练出一手好厨艺。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父母的爱的同时,也要对父母表达爱。在接受爱与表达爱的过程中,孩子得到了尊重和情感的满足,这样他的孝敬之心就会慢慢萌生出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孝敬这个话题时,曾举例说:有一位父亲是货车司机,他有三个孩子。平时他总是用细腻的方式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做父母的,要比你们生活的时间更少,生活留给我们的快乐也更少。所以,你们要尊重我们,要爱护我们,要与我们分享美好的东西。在这种教育下,三个孩子经常帮父母做家务,让父母多休息。 这位父亲是明智的,他懂得引导孩子关爱父母,而不是一味地爱孩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呢? 建议1:营造重孝道、爱父母的家庭氛围。 孝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它不是天生存在于孩子内心的,而需要父母有意识地营造家庭氛围,慢慢地影响孩子、熏陶孩子。比如,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家庭秩序,平时多从生活细节上表达对长辈的关心,并引导孩子一起来孝敬长辈,使孩子受到更多的影响,从而学会对父母表达孝心。 建议2:不要拒绝孩子对父母表达的孝心。 孩子并非天生没有孝心,而是在他们对父母表达出孝心的时候,父母却拒绝了。比如,孩子把他爱吃的东西递给爸爸或妈妈时,爸爸妈妈往往会拒绝:“你吃,爸爸(妈妈)不吃。”孩子想帮妈妈做家务,替妈妈分担辛苦,但妈妈却说:“你还小,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妈妈辛苦一点没关系。”在这样的拒绝中,孩子便不知不觉地把最初的孝敬与爱埋藏在心底,不再轻易拿出来。 初一男生唐龙洗了一个大苹果,特意给妈妈留着的。妈妈下班回家,他就把大苹果递给妈妈,妈妈看了一眼说:“这个苹果又大又红,最有营养,还是你吃吧!”唐龙又拿去给爸爸,也被拒绝了。他想:爸爸妈妈不爱吃苹果,他们不需要我给他们洗苹果,以后我还是自顾自地吃吧! 爱孩子的表现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对孩子付出爱吗?不是的,其实接受孩子的爱,也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因为父母接受孩子的爱,能满足孩子关爱别人的心理,能让孩子在父母面前找到存在的价值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需要自己的,这是对孩子价值的很大肯定,会激发出孩子更多的孝心。所以,当孩子再次表达出关爱时,父母千万不要再拒绝了,试着去接受它,并且对孩子的行为表达肯定,孩子会更加受鼓舞,他会变得更加爱父母,更懂得孝敬父母。 建议3:伸出你的手,主动向孩子索取爱。 对于那些知道主动孝敬父母的男孩,父母只要接受孩子的爱即可。对于那些不知道主动孝顺父母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伸出双手,向孩子索取爱。 范女士的小区里新开了一家面包店,一个周末,她去为全家人买了几块热腾腾的面包回来。儿子刘华见了面包,兴奋地拿起一块准备吃。但范女士立刻叫住他:“你看你爸爸,在家里忙着画工程图,已经忙了一上午了,他肯定饿了,你先给爸爸送一块面包过去。”儿子在范女士的提醒下,马上给爸爸送过去一块面包。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孝心时,不妨向范女士学习,双方可以互相为对方索取孩子的爱。这样在孩子面前既显得父母之间恩爱有加,又能避免孩子觉得父母的索求太刻薄,这对培养孩子的孝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P3-11 序言 经常有家长问:“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哪个阶段最重要?”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都很重要。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一个阶段与下一个阶段都是紧密扣在一起的。但相对来说,初中三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初中三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初中三年,是男孩生活习惯的定型期; 初中三年,是男孩情绪、情感的突变期; 初中三年,是男孩一生中问题最多的阶段; 初中三年是男孩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关键期。 不少家长把初中三年形容为男孩的危险期,因为男孩在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叛逆期,这一阶段他们伴随着生理发育,身体会逐渐成熟起来。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也会出现“成人感”,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对兴趣爱好的追求更有主见。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得不太听话,父母若是唠叨几句,他们还会产生逆反情绪,甚至与父母对着干。 在这个阶段,男孩的情绪极度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一旦遇到一些刺激,就会表现得或喜怒无常,或急躁冲动,或情绪失控,或过度焦虑,或自私狭隘,或灰心丧气。这一阶段,男孩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且不顾后果。所以,人们常说,初中三年,男孩最难管。 有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男孩不一定要上大学,但一定要读初中。”在他看来,初中阶段是求学期间最重要的阶段,是夯实各项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更是心路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男孩无论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还是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人际交往和身体发育等一系列的自身问题,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的压力,因为他们要面临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次考试——中考。各方面的问题夹杂在一起,各方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让初中三年成为男孩最难熬的三年。因此,关注男孩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课。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期间养成了不良习惯,或者学习成绩不好、性格不好等,到了初中阶段还有机会矫正过来。但如果家长错过了初中三年对孩子的关键教育,三年之后,孩子不良的习惯和性格就基本定型了。等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家长想再帮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那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说,初中三年是男孩个性塑造与定型的关键期。 诚然,每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如果只有爱的美好心愿,却没有爱的正确方法,往往只会徒劳无功。正如苏联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是,作为有思想、有情感、对孩子有期望的成年人,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疼爱孩子,还需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去面对初中三年的问题与困扰,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为孩子的未来买一份保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初中三年男孩应该这样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盛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0930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2014116625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