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航人类的大地/法国二十世纪文学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夜航人类的大地》收录了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两部代表作《夜航》和《人类的大地》。其中,《夜航》写了某个夜晚,三架邮政飞机分别从巴塔哥尼亚、智利和巴拉圭,一起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的一架由于遭遇飓风而坠毁的故事。《人类的大地》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从航线说到同志,飞行、飞机和行星、绿洲、沙漠、沙漠中心,最后归结到人。

内容推荐

《夜航人类的大地》收录了《夜航》和《人类的大地》两部作品。《夜航》和《人类的大地》是伟大的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除《小王子》以外最著名的两部代表作。

《夜航》歌颂了航空史上的先驱者们为开辟空中航线所做的坚苦卓绝的贡献。为了开创祖国航空事业的新天地,航空网的负责人李维埃以铁的纪律一丝不苟地严格推行夜航计划。他以不近人情的方法奇妙地进行着与部下的心灵沟通,是一位理想崇高、表情默然、内心热烈的开拓者。飞行员法比安热爱航空事业,在飓风中奋力拼搏,视死如归,最后从容献身。

《人类的大地》以个人的飞行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作者和他的亲密战友的几次惊心动魄的历险—绝境—超脱的经历,“漫谈”航线、飞机、星球、绿洲和沙漠,展现了迷人而又残酷的天空与沙漠的奇景,贯穿着一个刻骨铭心的主题:“人及其生活的大地”。

目录

法国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轮廓(总序)

一种“凌绝顶”的意境(译本序)

夜航

人类的大地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李维埃看着贝勒罕。这个人过二十分钟就会下车,就会疲倦而迟钝地混入人群里去。他也许会想:“我累坏了…一这倒霉的差事!”他可能会对妻子承认某些东西,比如:“这里比安第斯山上空可强多了。”然而,所有人们那么珍惜的一切,差一点就已经跟他无缘了,他刚才就尝到了这种困苦的滋味。他刚刚在摆好了布景的舞台的背面度过了几小时,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再见到这座光明的城市,甚至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否还能恢复男人们的所有那些小毛病,能不能再见到他童年时代的那些既讨厌又可爱的女朋友。“在任何一群人当中,”李维埃想道,“都有一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人,这些人其实是一些超凡的信使。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除非……”李维埃害怕某些赞美者。他们并不理解冒险的神圣性质,因此他们的赞叹歪曲了冒险的意义,把人给贬低了。然而贝勒罕却完全保持了他的伟大和崇高,只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了解在某种时候见到的世界的价值,因为他以笨拙的轻蔑回绝了庸俗的赞赏。因此李维埃祝贺他说:“您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他喜欢这个飞行员,因为他朴实地谈论自己的职业,因为他谈起自己的飞行时就像铁匠师傅谈及自己的铁砧—般。

贝勒罕首先解释说他的退路被截断了。他差不多像是在道歉说:“因此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到后来,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大雪使他眼花缭乱。但是猛烈的气流救了他,把他举到了七千米的高空。“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我大概一直是紧贴着山脊飞行的。”他也谈到了陀螺仪,必须把它的进气口换个位置,因为飞雪堵塞了它的进气口。“你知道,这是会结冰的。”后来,另外几股气流又把贝勒罕摔了下来,一直掉到三千米的高度,但他当时并不明白怎么他还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撞上。这是因为他已经飞到了平原上空的缘故。“我飞入纯净的天空后才突然发现了这一点。”他最后解释说,当时他感到自己好像是从一个山洞里钻了出来似的。

“门多萨也有暴风雪吗?”

“没有,我降落的时候晴空无风,不过暴风雪曾经紧紧追赶着我。”

他说他描述这场暴风雪,那是因为这毕竟是十分奇怪的。“风暴的头顶高高耸进雪花飞舞的云层,而它的底部则像一股黑色的熔岩在平原上翻滚。城市一座接一座地都被吞没了。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种景象……”接着他沉默下来,进入了某种回忆。

李维埃转身向着督察员说:

“这是太平洋的飓风,给我们的通知来得太晚了。这些飓风从来都没有超出安第斯山的范围。”

“人们没能料到它会向东推进。”

督察员对此一无所知,只好表示赞同。

督察员似乎犹豫起来,他转身朝着贝勒罕,喉结动了一动。但是他并没有吱声。经过思考之后。他又恢复了他那忧郁的严肃神态,眼睛直瞪着前方。

他随身都携带着这种忧郁,就像随身携带着一件行李一样。他头天到达阿根廷,应李维埃的召唤前来处理某些事务,他常因自己的一双大手和督察员的尊严而感到尴尬。他既没有权利对异想天开的念头表示欣赏,也没有权利对兴奋狂热的激情表示赞叹。他只能根据个人的职责欣赏准时。他没有权利和别人一道喝上一杯,和别人称兄道弟或者大胆地说上一句双关语逗乐。除非是在非常难得的偶然情况下,他在同一个中途站上碰上了另一位督察员。

“做一个法官可真难。”他想道。

说真的,他并不审判,而只是点头。由于他一无所知,因此在所有他碰到的问题上,他总是慢条斯理地点着头。这举动使心怀鬼胎的人惶惑并且有助于设备的保养。他不怎么受人爱戴,因为督察员这个职务并不是为了爱的乐趣而是为了起草报告才创设的。自从李维埃写了:“请督察员罗比洛向我们提供报告,而不要做诗。督察员罗比洛在鼓舞员工的士气时应恰当地使用其权限。”之后,他就在他的报告中放弃了新的工作方法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建议。从此他就像关心自己的一日三餐那样关心着人们的疏忽和懈怠,如饮酒的机械师,熬夜的机场场长,着陆时机身蹦跳的驾驶员等。

李维埃对他们评价是:“他不太聪明,因此他能恪尽职守。”李维埃所定的一条规则,对他自己而言,就是要了解人,而对于罗比洛来说他了解的就只有规章制度。

“罗比洛,对所有推迟了出发时间的人,”李维埃有一天对他说,“你应该取消他的准时奖。”

“即使是出于不可抗力?即使是由于大雾?”

“即使是由于大雾。”

罗比洛为自己有一位这样强有力的领导而感到某种自豪,以致连他也不担心处事不公了。而且罗比洛自己也从这种如此咄咄逼人的权力中吸取了几分威严。

P17-19

序言

一种“凌绝顶”的意境

柳鸣九

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应该读这本书,它能给人补充新的勇气与奋斗的力量;仅仅以闲暇心情追求读书之乐的人,也应该读这本书,它能使人从高超的文笔所引起的愉悦中,开拓精神视野,获得一般书籍所难以提供的人生感受;经常在空中飞来飞去旅行的入,也不妨读读这本书,不论你是因商务洽谈,还是因政务出差,或者是为探亲访友,当你对机舱中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向舱窗外的天空与飞云漠然而视,甚至感到无聊的时候,你不妨打开这本书读读,肯定会比读一本旅行用的通俗小说或消遣性的小报强得多,虽然它几乎没有多少故事情节可言,更没有任何其他刺激性的文学佐料,但它可以使你得知同是在机舱里,有人曾经有过多么刻骨铭心的体验,有过多么惊心动魄而又智勇超群的经历,这肯定能使你在机舱中的精神状态上升到一个高高的意境。

此书出自圣埃克絮佩里之手,由他的《夜航》与《人类的大地》组成,我们把它们合为一集,是因为它们在题材、生活内容、精神格调与风格意境上,都是融通一体的,亦同为圣埃克絮佩里这位超凡脱俗的大师的代表作。

在法国以至世界的作家之中,圣埃克絮佩里是一个很有特殊性的人物,他的特殊性来自他那不平凡的特殊生活经历与他独特的文学创作的结合。

圣埃克絮佩里有“蓝天白云的耕耘者”之称,他的存在意味着他首先是一个飞行员、航空家。早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就梦想将来飞上天空,而在十二岁,当时一位著名的飞行员就带他第一次实现了他的愿望,这在航空飞行尚属罕见的二十世纪初期,对一个少年儿童来说确是一次非凡的经历。1921年,二十一岁的他终于自费学会了驾驶飞机,不久,就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从二十年代直到1940年,他一直在航空领域任职:当过飞行教练;驾机开辟过从法国南部到摩洛哥与塞内加尔的邮政航线;担任过航空站的站长,多次出色完成空难救险任务;在南美洲与非洲当过飞行员;亲自开通过从卡萨布兰卡到马里进而到达喀尔的航线;在二战中担任过空军的技术教官,并争取当上一个战斗飞行员,执行空中战略侦察任务。他的生活中充满了传奇性的经历:体验过航空事业开拓者艰苦的生活,在不止一次飞行事故中负过重伤;以其飞行业绩荣获过法国荣誉团骑士称号;试飞水上新机种时险些丧生;曾迫降在荒漠之中五天五夜之后才被救出;在二战中以其成绩受到过法国空军的嘉奖,荣获过十字军功章,等等。他在生活中不断进取,不断进行新的挑战:曾试图发明一种喷气式飞机;曾试图打破飞越大西洋的纪录……他自强不息,战斗不止。1940年退役以后,他于1943年又长途跋涉到北非恳求在盟国部队中服役并参加实战,1944年7月31日,他驾机执行他的第九次空中侦察任务,一去不复返,正如一篇悼念文章所写的,“魂返天国,星宿归位”。

圣埃克絮佩里作为一个大写的厶而存在过,他的生存活动达到同时代一般人所远远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与范围。比起他的航空事业,他的文学创作在他的生活里似乎倒是一种派生物。他在从事飞行四五年之后,才从事文学创作,并且一开始就是以他的飞行生活经验为题材,这就是他1926年初次发表的短篇小说《飞行员》;1927年,他又在飞行生活的空隙,利用两只汽油桶架起一块木板,伏在上面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杰作《南线邮航》;此后,他的几部代表作,1931年出版的《夜航》,1939年出版的《人类的大地》与1942年出版的《战区飞行员》,都是在工作与战斗生活的暂歇时期写出来的,而且无一不是以航空飞行生活为题材,统观他全部的文学创作,其中只有哲理童话《小王子》等一两种是例外。  这里,不是说职业决定了人格、题材决定了文格。最重要的是,在这个不平凡的职业领域里,圣埃克絮佩里是一个理想宏博、胸襟宽广、开拓进取、不屈不挠、坚毅卓绝、大智大勇、视死如归的人,具有硬汉的人格。而在文章之事上,他的笔致洁雅,趣味纯正,意境高远,格调悲怆深沉,其感受的敏感、热情的蕴藉、英雄主义的力度与现代精神水乳交融、化为一体。在他这里,人格是文格的依托与基础,没有他这种特定生活中的人格,他也可能像其他没有这种特定生活中人格的作家那样,另具感受、思辨、博认方面的优势,但绝不可能具有像他这样雄浑、刚毅、悲怆、深沉的风格,这种风格使他在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中成为了超凡入圣的大师级人物。另一方面,他的文格又是他的人格的依托与基础,“我思故我在”,“我写作故我在”,如果他没有进行过写作,特别是没有在写作中凝练出他那优美高超的文笔,而又以这种文笔来物化他那种生活与精神,那么,他也只会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无数硬汉那样被淹没在时序无情的波涛里,而不可能进入了永恒庙堂作为一种精神人格的文化体现与存在而长存不朽。《夜航》与《人类的大地》就是他这种人格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主要体现,在他全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

……

这就是圣埃克絮佩里在自己的作品里倾其大力所表现的人文内容,这种积极向上的内容,使他成为了一个“道德家”,严肃但合情合理的“道德家”;成为了一个“理想家”,热情而不流于空幻的理想家;成为了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尽管他作品中的这些人文内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传统的,但却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吹拂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保持着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意境。

圣埃克絮佩里不仅以人文内容的思想力量取胜,而且以高超的文笔使他的作品对读者具有艺术吸引力。他的这两部代表作,要算是二十世纪文学中相当典型的散文化的小说,在小说所能依仗的种种艺术手段里,圣埃克絮佩里只给自己留下了文笔这一种,要把夜班值勤、气象观察、机械检查、察看地图、接收电讯、识别航标、审视仪表、驾驶操纵等等这些枯燥的技术内容以及单调的马达声、电波声等等写得居然不令人乏味,简直就是一个“文笔奇迹”。圣埃克絮佩里令人极为惊叹的,是他真正写出了航空飞行中才能见识到的大自然奇观:黑夜的神秘、星空的灿烂、云海的壮丽、晴空的辉煌、雷电交加的惊心动魄、乌云阵阵足以令人丧魂的漆黑……是他提供了航空生活中才能领略到的种种新奇而锐利的感受:超越感、升华感、俯视感,以及身陷于范围达数千里的大风暴之中时,或迫降中的以闪电为发的崇山峻岭迎面扑来时的恐怖感……他把这一切带进了文学,开辟了文学表现的一个新的领域。时至今日,航空飞行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是一种日常生活,文字艺术中有关航空飞行的描述与表现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圣埃克絮佩里在这个领域仍保持着他至高,至尊的地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航人类的大地/法国二十世纪文学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圣埃克絮佩里
译者 刘君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65065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4084601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3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