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柴可夫斯基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在艺术领域里的最高成就之一,他的名作芭蕾舞剧《天鹅湖》中优美的旋律已经成为俄国音乐文化的重要标志。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国西伯利亚南部的小城伏特金斯克。他的父亲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的母亲酷爱音乐,喜欢唱歌,也擅弹琴。小柴可夫斯基在摇篮里便熟悉了妈妈的歌喉和琴声,这是他的启蒙音乐教育。他天资聪颖,很小便在家庭女教师的指导下读书、识字,6岁时就能读法文书和德文书,7岁便会用法文写诗。
1850年母亲把他送到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柴可夫斯基对法律毫无兴趣,唯一使他感兴趣的是学校里设有选修的音乐课,他在那间放着各式各样乐器的音乐教室里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柴可夫斯基14岁那年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为人所知的作品《献给安娜斯塔霞的一首小圆舞曲》,这是一首献给他以前的家庭女教师的作品。
1859年柴可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得到九等文官的头衔,在司法部任一等文书。但他对这类工作没有一丝热情,一门心思想着构思音乐。对音乐艺术的热烈向往灼得他日夜不宁,终于在1863年辞职,进人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由于23岁才开始专攻音乐,柴可夫斯基深感自己艺术基础薄弱,决心用勤奋来补回已经耽误了的岁月。音乐学院院长安东·鲁宾斯坦担任他的作曲课导师。一次,鲁宾斯坦要求学生根据一首曲谱编写几首变奏曲式,柴可夫斯基却交上了二百首,使老师不禁暗暗吃惊。又一次,鲁宾斯坦让学生为普希金的剧本《鲍里斯·戈东诺夫》中的一场谱写乐队总谱,规定必须使用竖琴。这个作业难度很大,全班只有柴可夫斯基一个人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功课。1866年,柴可夫斯基毕业,他的毕业作品是用席勒的诗谱曲的大合唱《欢乐颂》,获得了学校颁发的银质奖章。
此时,鲁宾斯坦的弟弟、钢琴家尼古拉正准备在莫斯科筹建一所音乐学院。他需要一名和声学教授,但是由于只能支付少得可怜的薪金——每月50卢布(约为5英镑),所以向哥哥打听是否让他的高年级的学生担任该职。安东·鲁宾斯坦推荐了柴可夫斯基,此时正为自己的出路发愁的柴可夫斯基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这次的任职是柴可夫斯基人生道路上一次十分重要的选择。从这开始,柴可夫斯基走上了专业作曲家的道路,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大音乐家。
他的作品《第一交响曲》于1868年春天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869年冬,柴可夫斯基完成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的创作。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叙述一对青年恋人为追求幸福,勇于反抗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最后双双以死殉情的故事。柴可夫斯基在乐曲中塑造了爱情和死神两个音乐形象,而爱情的形象表现得极为鲜明。渴望爱情、追求幸福,成为这部作品的基调。这部作品的问世让柴可夫斯基一举成名,步入到俄国一流作曲家的行列。这位作曲家创作的最大特点是非常珍惜时间,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他的生活节奏是快速的,走路快、阅读快、写信快,他作曲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令他的同行望尘莫及。
1874年12月,柴可夫斯基完成了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于1875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首场演出,非常成功,尤其最后一个乐章受到热烈欢迎。此后,他创作了四幕舞剧《天鹅湖》。舞剧的音乐优美流畅,委婉动听。天鹅是剧中的主要音乐形象,温柔而优雅。《四只小天鹅舞曲》轻盈活泼,富有俄罗斯民族韵味,深为广大听众所熟悉和喜爱,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剧。
1877年,柴可夫斯基陷入到一场失败的婚姻之中无法自拔,数次想自杀解脱,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不得不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到瑞士和意大利疗养。此时,柴可夫斯基幸运地得到了非常热爱音乐的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她答应为柴可夫斯基提供资助,条件是永远不见面,两人14年的交往一直通过书信往来进行。梅克夫人的资助使柴可夫斯基进入了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他写出了优美的《第四交响乐》,柴可夫斯基作为指挥还出现在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厅的开业典礼上。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十多年间,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1892一1893年,柴可夫斯基的全部心思都倾注在预定于1893年10月问世的《第六交响曲》上,这是一部非凡的作品。不幸的是,《第六交响曲》首次演出时观众的反映并不热烈,柴可夫斯基因此郁郁寡欢。而此时莫斯科正流行霍乱,醉心于创作的柴可夫斯基在此时不慎喝下了未经消毒的自来水。11月1日夜,柴可夫斯基突然发病,被诊断为霍乱,病情一天天恶化。6日凌晨,他溘然长逝,终年53岁。
如今在莫斯科以西克林城内的作曲家故居,已建成柴可夫斯基纪念馆。纪念馆前矗立着作曲家的纪念碑,碑上刻着:“他的心属于俄罗斯,他的天才属于全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参观者会被领到大厅,坐下来听一曲摄人心魄的柴可夫斯基音乐,从而进入他的音乐世界中。
P1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