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是公共知识分子对教育公平的大声疾呼。面对诸多教育不公平现状,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时评家,熊丙奇先生为教育改革大声疾呼。他直面当前最为关注的“异地高考”“地域不平等”“教育去行政化”“家校平台”等突出的事关公众的教育问题进行评述,期待以此说出公众诉求,表达学者的观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图书 |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是公共知识分子对教育公平的大声疾呼。面对诸多教育不公平现状,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时评家,熊丙奇先生为教育改革大声疾呼。他直面当前最为关注的“异地高考”“地域不平等”“教育去行政化”“家校平台”等突出的事关公众的教育问题进行评述,期待以此说出公众诉求,表达学者的观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内容推荐 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也许你可以无视打工子女在城市无法求学,因为那不是你的孩子。 也许你反对随迁子女在大城市高考,因为那会侵占你孩子的高考利益。 也许你也赞成把不听话有疾病的孩子赶出教室,因为这会影响聪明的孩子学习。 然而,在一个没有公平保障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不公平的受害者。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作者熊丙奇教授本着一份对教育公平的关切之情,关注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难题,关注学校在这个社会的多元定位问题。这是一个公民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目前教育困境的思考。不抱怨,不责问,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教育困境给出可尝试的解决方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抛荒 被抛弃的村小——撤点并校 被边缘的群体——留守与流动儿童 被抛弃的教师——代课教师 第二部分 撕裂 被资源撕裂——好学校、坏学校 被分数撕裂——差生、优生 被身份撕裂——富生、穷生 被利益撕裂——本地人、外地人 第三部分 梦碎 底层固化——新读书无用论 大学梦碎——名校情结 就业梦碎——父辈就业 第四部分 畸变 分数至上——全盘应试 城市思维——剥夺弱者 权力通道——教育腐败 第五部分 出路 均衡资源——打破利益链 补偿公平——消除特权 救济权利——依法治教 多元发展——推进教改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熊丙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210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2014103432 |
中图分类号 | G5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