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岁月(上中下)
内容
编辑推荐

陈荣付的长篇小说《岁月》写的是小人物、小故事、小事件,反映的是大背景。

本书两位主人公分别叫沈静波、李九龙(青年时期叫李小兵)。围绕这两个男人及他们身边男人、女人的故事,翔实、客观地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这60年来中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境况。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实使中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容推荐

陈荣付的长篇小说《岁月》分上、中、下三部,共80余万字。

上部(1949—1979),描写沈静波和妻子方大云,少年贫穷、青年落魄,受到陈一平、朱菊娟、李小兵等人的压制、凌辱,度过凄惨无奈的蹉跎岁月。

中部(1979—1999),沈静波在“平反”后进了城,李小兵在刑满释放后也到了同一座城市。通过对他们及他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不同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由穷变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下部(1999—2009),沈静波、李九龙(原来的李小兵)这两个男人,随着事业的成功,成了有钱的男人。但他们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经营理念也差别很大。这一对过去的冤家、如今的竞争对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目录

自序

楔子

上部(1949-1979)

中部(1979-1999)

下部(1999-2009)

试读章节

淝河水由上游省城方向,一直向东流去。流到二十里处,向南拐了个弯,再缓缓地流人烟波浩渺八百里水面的巢湖。

在这个拐弯处,有一块方圆一里的高地,当地人们称之为土墩子。不知何年何月,在这块弹丸之地上,住了沈、李、方三姓人家。

岁月沧桑,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这块高出圩区一丈多高的土墩子上,形成了相隔不远、鼎力之势的三个自然郢。郢,中国有些地区分别称庄、屯,也称小村,江淮皖中地区称为郢。新中国成立不久,农村实行集体化,统称生产队。

静波、小兵、大云、小黑、二蛋、二梅他们,自穿开裆裤、玩泥巴开始,就是最好的朋友。

这一年,他们上学了,小学是在一里多远的村里地主王老五家的房子里。静波朦朦胧胧记得,刚“土改”那阵子斗地主、打恶霸的情景。地主王老五的土地被分、房产充公,王老五被扫地出屋。这是一个老式的四合院,前边和后边两排屋子是学生的教室,连着前排和后排的两边厢屋,是老师的办公室和宿舍,中间有一个天井。门前的场地就是操场,操场的南边立着一根数丈高的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旗杆上迎风招展。小静波他们将要在这里上完四年的初小课程。一星期上六天课,星期日不上课,是休息日,这是新学校的课日制。不像以前学生念私塾,整天读那些“人之初,性本善”,没时没节的。

小静波第一天上学的时候,穿着一身蓝色的对襟褂裤,这是自家纺织的土老布,用蓝颜料染的。母亲早就请了村里的裁缝,来家里做了一天活。母亲对父亲说:“波伢上学了,我们不能让孩子穿着满身是补丁的衣服。”父亲回答:“应该,应该。”

小静波很懂事,他知道家里的生活也不容易,每到春暖花开的日子,白天上学,晚上就下“泥鳅钓”。一个晚上碰巧能钓上一两斤泥鳅,母亲舍不得吃,拎到集上去卖,卖个一毛两毛的补贴家里买些油盐。

春末夏初的日子,人们早就脱单了。气候由暖变热,田野里的庄稼长得齐胸高,油菜花黄灿灿的,和风一吹,掀起一片金黄色的波浪。青青的麦苗开始抽穗,豌豆、蚕豆开着白色的小花。

星期天,小静波为了备足这几天钓泥鳅用的“钓饵”,和小黑还有二梅到豌豆田里去捉蚯蚓。雨后放晴,太阳一晒,田墒已经干涸了,但田沟里还有湿气。泥土里的蚯蚓经不起阳光曝晒,纷纷从泥土里爬了出来,一个个翘着头,蠕动着长长的身子。每到这时,正是孩子们捉蚯蚓的好时机。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小静波的瓶子里已装了大半瓶。蚯蚓在备有少量泥土的瓶子里钻来翻去,时而有个胆大的,把头伸到瓶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就在这时,二蛋跑来了,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小黑说:“小黑,你妈到处找你呢!要我一定找到你,赶快回去一趟。”小黑问:“什么事,这样猴急?”二蛋说:“你回去不就知道了吗!”二梅也感到奇怪,问二蛋:“二蛋哥,我妈叫我了吗?”二蛋说:“没叫你,她只要我找你哥,你一个丫头片子,手无缚鸡的力气,又不能干活,叫你干什么!”二梅噘着小嘴有些不高兴。二蛋对小静波说:“你们忙吧,我还要去割牛草呢。”说着,急吼吼地跟着小黑跑了。静波和二梅继续捉蚯蚓,一会儿瓶子就装满了,两人已累得满头大汗。二梅对静波说:“小波哥,我累了,歇一会吧!”静波说:“好吧。”

于是两个孩子在豌豆田的田墒里坐下来说话。

春夏之交的田野里十分清静。这是一年中农民们最困难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也是他们最闲散的日子。地里的庄稼没成熟,不能收割,只有门口的一两块水田,种点秧苗,只要能把水看住就无事了。大人们有的走亲访友,有的赶集去了。勤快些的想挣钱,不放过这难得的农闲时期,出外做些小生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们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些自由。二梅的爸会杀猪,昨天在外面买了一头生猪,晚上杀了,今天一大早就挑到集上去卖。二梅妈帮她爸打下手,一早也上了集。中途看不忙了,她惦记着家里的秧田,就提前回来了。回来一看傻了,秧田里的水没了。春水贵似油,她急得到处找小黑。小黑这孩子平时摸鱼掏黄鳝是把好手,他知道田里漏水的原因,一定是黄鳝在田埂里打洞,把水漏干了。他妈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小黑,在田头看见了二蛋,于是,托二蛋来找小黑回去。

村子里、田野上,见不着一个人影,静波和二梅两个小孩子,在庄稼地里捉蚯蚓、说话,大人们看不见也听不到。就是看到了,哪有闲工夫去关注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干什么。于是两个孩子无拘无束、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

二梅天真活泼、美丽大方,在村里孩子们中是出了名的。她说话稚声稚气,口无遮拦,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她在家里最小,父母宠着她,小黑让着她,就连静波他们都让她三分。她比静波小一岁,还没有上学。静波只要一放学,她就找来了,弄得小黑有时不高兴地说:“静波就像你亲哥哥似的,不然,你干脆到他家过日子去。”二梅噘着小嘴反驳:“去就去,你去和爸妈说好。”每到这时小黑也不示弱,故意气她道:“你去,人家小波是否认你这个妹子呢?就是小波愿意,他爸妈能愿意?你这是自己想得美。”二梅气哭了,再也不睬小黑。小黑看她真的伤心了,又去哄她,直到她咧着嘴笑了为止。

二梅说起话来,习惯把垂在后面的大辫子用手拿到胸前,不停地捻动,一开口两个小酒窝已显了出来。她问的话既天真,又像大人们说话时的语气:“小波哥,你喜欢我吗?爱我吗?”

静波傻头傻脑地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的,你说的我听不懂。”

二梅笑弯了腰:“你连这都不懂,亏你还比我大呢!”说着将身子靠近了静波。

静波显得有些不自在,他转过脸问二梅:“你也该念书了,你妈给你说过吗?”P3-5

序言

我以为,一个人的责任,在于为国家、为社会、为后人、为子孙留些东西、留些财富——不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

5年前,我开始圆梦,作家梦。人生只要有梦,有努力,就能梦想成真。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可以这样说:文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给自己画过“像”,亦商非商,亦儒非儒。如果说我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商人,其实没有商贾大亨们那样成功;说我是文人墨客吧,也不全面。无论如何,我确信,在文学道路上,我是一位锲而不舍的人。无论我做了什么。哪怕一点微小的成绩,能为人们所认可,我就心满意足了。

2008年以来,我的长篇小说《旋转人生》、《无言结局》相继出版,这些为今天《岁月》的出版,做了先导、铺垫。

我认为,小说是向广大读者展示美好的语言,叙述美好的故事。作家的责任,就在于此。

小说首先是写人,把所有的人当立体的人来写。应该突破好人是绝对的好,坏人是绝对的坏,好人和坏人之间不可调和,人性毫无共通之处,这样一个障碍。《岁月》就是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岁月》写的是小人物、小故事、小事件,反映的是大背景。

本书两位主人公分别叫沈静波、李九龙(青年时期叫李小兵)。围绕这两个男人及他们身边男人、女人的故事,翔实、客观地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这60年来中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境况。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实使中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岁月》分上、中、下三部,共80余万字。

上部(1949—1979),描写沈静波和妻子方大云,少年贫穷、青年落魄,受到陈一平、朱菊娟、李小兵等人的压制、凌辱,度过凄惨无奈的蹉跎岁月。

中部(1979—1999),沈静波在“平反”后进了城,李小兵在刑满释放后也到了同一座城市。通过对他们及他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不同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由穷变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下部(1999—2009),沈静波、李九龙(原来的李小兵)这两个男人,随着事业的成功,成了有钱的男人。但他们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经营理念也差别很大。这一对过去的冤家、如今的竞争对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陈荣付

2013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岁月(上中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荣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9153
开本 16开
页数 7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21
CIP核字 201408118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0.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68
5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