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丰臣家族
内容
编辑推荐

《丰臣家族》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学巨匠司马辽太郎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作者司马辽太郎独具匠心构建九篇故事,以跃动的笔力、冷峻犀利的目光,张弛有度地描写了秀吉之弟、妹、甥、妻、儿等十位人物的人生际遇,勾勒出权力风暴核心钩心斗角的群像图。丰臣家族从贫贱到富贵的巅峰,而后又归于衰亡的全过程也跃然纸上。堪称描写日本战国风云的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成王败寇、英雄辈出的日本战国时代,在一次次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中,出身社会底层的丰臣秀吉力克群雄,终结了百余年的动乱,统一了日本。

秀吉超乎寻常的发迹过程、位极人臣后所获得的富贵荣华,将亲人卷入到戏剧性的命运旋涡中。资质平凡的他们,因血缘关系而境遇陡变,成为秀吉苦心经营丰臣政权的棋子,也决定着丰臣家族的走向。过快的荣升,人品和能力与高位的不相称,预兆了丰臣政权会如朝露降人间般短暂一现。

历史小说大师司马辽太郎独具匠心构建九篇故事,以跃动的笔力、冷峻犀利的目光,张弛有度地描写了秀吉之弟、妹、甥、妻、儿等十位人物的人生际遇,勾勒出权力风暴核心钩心斗角的群像图。丰臣家族从贫贱到富贵的巅峰,而后又归于衰亡的全过程也跃然纸上。

九篇故事自成一章,又相生相连为长篇。十位人物个性鲜明,刻画之生动,无不使人拍案称绝。《丰臣家族》不愧为20世纪历史小说中的经典杰作。

目录

前言

第一个故事 杀生关白

第二个故事 金吾中纳言

第三个故事 宇喜多秀家

第四个故事 北政所

第五个故事 大和大纳言

第六个故事 骏河夫人

第七个故事 结城秀康

第八个故事 八条亲王

第九个故事 淀姬和她的儿子

试读章节

有一个关于佩刀的故事。那是秀吉住在伏见城的时候,有一天,他穿过长廊到大厅里去。途中,有一间客厅里放着五把佩刀。走到这里,秀吉停下了脚步。

秀吉说道:“要不要我来猜一猜,这五把佩刀都是谁的?”

不用说,从客厅的陈设极为雅致这点来看,这五把佩刀准是丰臣家五位地位最高的大名所佩带之物。从今天登上伏见城拜谒的大名来看,他们应该是:

内大臣   德川家康

大纳言   前田利家

中纳言   毛利辉元

中纳言   宇喜多(浮田)秀家

中纳言   上杉景胜

这五位大名,在秀吉晚年,担任丰臣家的“五大老”。大家起誓,在秀吉过世之后,同心协力辅佐秀赖。这一体制,一直持续到关原之战。

僧侣出身,此时任奉行之职的前田玄以说:“哎哟,殿下您是说,您要猜一猜哪把宝刀是哪一位的吗?”

他的脸上故意装出一副不胜惊讶的神色。

“那么,我就猜啦!”

于是,秀吉抬起手,指着五把宝刀,挨个儿地报出了他们的主人,竟是无一差错。

这下子玄以惊得目瞪口呆,问道:“您是怎么猜到的?”

秀吉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奥妙。”

接着,他一一揭开了谜底。

“先看江户阁下的那一把,毫无装饰,朴实无华。江户阁下不是那种平庸的武士,想仗一剑之勇横行天下。因而,那一把该是他的。

“加贺藩主原来又叫左卫门,是一位久经沙场、闻名遐迩的武将,或担任先锋,或负责殿后,所立战功,不可胜数。那把用皮革包着刀柄的重质宝刀,无疑就是他的。

“上杉景胜,继承其父上杉谦信的遗风,擅长马上剑术,自然喜用长剑,因此那把长长的宝刀,就不可能不是他的。

“安艺中纳言喜欢用奇特的物品打扮、装饰周身。为此,那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宝刀,一准是他的。

“备前中纳言怎么样呢?”

秀吉这么说着,举起了手指。宇喜多秀家,在这五个人中,年纪最轻,而且秀吉名义上又是他的养父。秀吉指着他的那把佩刀说道:“秀家生来如此,凡事讲究华丽。因而,那把刀柄上镶嵌着黄金的佩刀,定是他的。”

前田玄以在朝堂中,逢人便讲这段故事,赞叹地说:“这真是神机妙算哪!”

然而,这对于秀吉来说,却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在洞察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秀吉是一位史无前例的天才。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从织田信长手下的一个奴仆起家,最后成了主宰天下的人物。在取得天下之后到晚年,他变得有点昏聩。然而,上述这种程度的游戏,对他来说,仍不费吹灰之力。这比大相扑力士玩掰手腕之类的游戏,还要容易得多。

秀吉喜欢跟人开玩笑。不久前,他上“讲究华丽”的宇喜多秀家在伏见的公馆去玩,先喝了茶,后来又在院子里散步,对庭院里的单瓣茶花赞不绝口。

随后,秀吉拍着巴掌,对宇喜多秀家府中的家老们喊道:“家老们,家老们!”

家老们现在正跪在与庭院相接的铺着白沙的空地上恭候着他。宇喜多家是濑户内海沿岸的一家大大名,拥有五十七万四千石封地,面积包括现在的冈山县和兵库县的一部分。因而,府邸中的家老甚多,如纪伊守长船、肥后守户川、明石扫部、志摩守花房、越前守冈等,共有十多人。

秀吉说:“秀家托付给你们啦!秀家幼名八郎,是我从小一手拉扯大的孩子。请多多关照啊!”

过了一会儿,当他正要返回书斋的时候,突然间叫了家老中的肥后守户川达安的名字。

秀吉命令道:“请把我背到书房去!”

户川这个人武艺高强,早从宇喜多直家在世时起,就已是山阳道颇有名气的一位将校。此人的背脊,足足有一张铺席那样宽。此刻,只见他弯下身子,把秀吉背在背上,抬起毛茸茸的双腿,跨上台阶,轻捷地走过了通往书斋的长廊。

个子瘦小的秀吉,兴致勃勃,大声嚷嚷道:“这真是舒服极了。”

这也可以说是秀吉的一种政治手腕。宇喜多家的家老之中,有不少人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依仗着自己的实力,每每小看年轻的主君秀家。家老里面也有派系,分成两派。这位肥后守户川达安,可称得上是在野党的领袖,要是得罪了他,谁也吃不准他会给你搞出点什么名堂来。秀吉大概想让他对自己抱有亲近感,通过这一招,为秀家求得宇喜多家的和睦太平。

还在秀家年幼的时候,秀吉就曾不止一次地悄悄说过:“哪个孩子都比不上八郎讨人喜欢啊!”

秀吉从自己的亲属以及妻子的亲属中,领养了不少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也认了不少犹子。可是看来他最喜爱的倒是这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秀家。

秀吉明白,他最要不得的缺点是,喜欢女人。他有这么一个毛病:每当他看到出身名门且又姿色动人的女子,就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欲,总得设法弄到手才罢休,哪怕一次也好,即使这女子是别人的妻子。

在秀吉担任织田家的将领,攻打中国地方的毛利氏的时候,秀吉的大本营设在姬路城。敌军毛利氏的大本营在广岛城。秀家的亡父宇喜多直家在这两城之间的冈山城里。直家是个拥有备前和美作两国的大名,起初,此人加入毛利氏一方。  “照此情形,恐怕还是投靠织田氏有利啊!”

直家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毛利氏虽说是拥有山阳、山阴十余国的大领主,然而领地的谷米收获总数不过一百几十万石。而织田氏以近畿地方为中心,已经征服了三十余国,势力范围已达三百万石以上。从实力来看,估计织田氏将取胜。

直家是个精于计算的人。

不仅如此,世界上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忠于自己的算计的人了。原来,宇喜多家虽是山阳道的名门,但在直家幼年时代,家道已经衰落,他赤手空拳重振家业。年轻的时候,直家在备前的大名浦上家当奴仆,暗暗立下志向,通过计谋,接连杀死了浦上家的实力人物,最后把浦上家据为己有。像直家这样心狠手毒的阴谋家,即使在战国时代,也是绝无仅有的。他虽然是在风起云涌、激烈动荡之中爬上来的大名中的暴发户,然而在他那一代里,颇具规模的战争,却只进行过一次。一切目的,全是靠了精心策划、巧施阴谋来实现的。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不管是主君、主家、恩人,还是义父、亲友,他都一概不加区别地加以杀害。甚至连他的亲弟弟——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和直家一起行动的忠家,也在直家死后对人说道:“没有比哥哥更可怕的人了。哥哥很爱护我,可他是个黑心肠的人,有时弄不清他的心里到底在策划什么。为此,我每次见哥哥时,必定在衣服里面偷偷穿上护身用的连环甲之后,才去见他。”直家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最后,直家终于投靠了织田家。在具体事务方面,则和织田家攻打毛利氏的部队司令秀吉联系。在秀吉和直家之间担任穿针引线工作的,是直家领地内出生的堺地的商人小西寿德及其儿子小西弥九郎。小西寿德的儿子小西弥九郎,在这场谈判中,显示了非凡的才干,因而被秀吉看中,后来当上了丰臣家的大名,人称摄津守小西行长。然而,这与本篇故事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只好割爱了。

双方签订了密约,直家差人把他的儿子秀家(当时称八郎)送到驻扎在姬路的秀吉的帐中,作为人质。那时八郎正好八岁。秀吉在姬路城内接见这位幼童时,看到他长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异常俊美,不禁大为惊讶。

“到我跟前来,让我抱抱你!”

秀吉一边这么说,一边向少年招手,然后抱起少年,高高地举到了空中,并顺势转了几个圈子,接着问送这少年前来的宇喜多家的家老道:“这位八郎少爷,长得像他父亲还是像他母亲呢?”

秀吉虽然至今尚未见过直家,不过听说直家是个有名的美男子,年轻时,曾因长得漂亮而博得了主君浦上宗景的欢心。

不料,家老侧着头,略显迟疑:“咳,怎么说呢?”说武将的儿子不像其母而像其父,那才是夸奖人的话。然而可惜的是,八郎一点也不像直家,而是酷似他的母亲。

家老说:“恕奴才如此直言。”接着就把这情形禀报了。

秀吉听了恍然大悟,不禁连连点头,应和着说:“嗯,嗯,是吧,我猜是这样的。从这位少爷来看,他的母亲也定是个美人无疑喽!”

八郎被送到了住在近江安土城的信长身边。八郎虽说是宇喜多直家的次子,但是由于长子与太郎基家已在不久前战死,所以他现在是宇喜多家的独生子。拿独生子做人质,代价是很高的。以玩弄阴谋诡计而著称的直家,居然把自己的独生子八郎送来做人质,这件事连安土城里的织田信长都感到意外。他对于直家的诚意表示满意。况且八郎是个美少年,为此,信长不仅对八郎的父亲直家,而且对这位少年本身也抱有好感。

信长吩咐仆人们说:“从备前来的那孩子,长得挺秀气,你们要特别爱护着点!”

看来八郎从小就挺讨人喜欢的。

没过多久,进入了新的一年,即天正九年(1581年)。直家在备前的冈山城得了绝症。医生诊断说,估计寿命不长了,这是因为他已经五十开外,身体很虚弱。出于对毛利氏作战的战略上的需要,直家患绝症的事,对外严格封锁了消息。然而只有姬路城里的同盟者是例外,他差人悄悄通报给秀吉。秀吉感到意外。他多次自言自语地说:“直家要死啦,可别让他死啊!”他真诚地为直家的不幸而叹息。情深谊厚,这是秀吉的秉性,他对人总是十分和蔼可亲,体贴温存。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秉性,人们才敬慕他,并且放心地把自己的前程托付给他。甚至连以奸诈著称的宇喜多直家也不例外。临死之前,直家的心愿是:“在我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希望能见一见羽柴殿下,把有关八郎的功名前程等事情托付给他。”

秀吉答应了直家的请求,但他的左右不放心。他们说,直家是个以谋杀而出了名的人物,准是伪装有病,请秀吉到冈山城去,如果秀吉上了他的当,径自前往,那就会落入圈套,遭他暗算。头脑聪明的秀吉对这种议论,付之一笑,他认为“这是过虑了,直家说的是真心话”。

P70-75

序言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写历史小说,也涉猎散文、游记以及有关历史和文学的评论等文学形式。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从1956年发表处女作到1982年的二十六年间,写了几十部长篇小说和不少短篇小说、游记、评论等。1971年,日本文艺春秋社在纪念该社成立五十周年时,开始出版他的全集,至今已达三十二卷。

司马辽太郎于1923年生于大阪,原名福田定一,父亲福田定是经营药房的药剂师。

他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童年时期的他常去奈良县的外婆家玩,那一带有许多古墓,以及日本最古的官道——竹内街道。司马在那里拾到了大量的弥生时代的土器和石镞的碎片。从1938年起,在中学读书的司马,每天放学之后都上大町市内御藏迹町的市立图书馆博览群书,总要读到晚上八九点才离开。1940年,中学毕业的司马在投考旧制大阪高等学校落选之后,利用一年的空暇时间步行游历了有名的金刚山、葛城山和六甲山等,增长了许多见识。

1941年4月,司马入大阪外国语学校学习蒙古语科。在大阪外国语学校期间,司马阅读了大量小说,特别是俄国文学,并酷爱《史记》。他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说:“青年时代读《史记》,每次都很激动。”

战后,司马曾当过几年记者。1946年他进入京都、大阪、神户地区驻扎的一家新兴报社——新日本新闻社京都分社工作,1948年5月转入产经新闻社京都分社。他在这两家报社担任记者期间主要负责大学和宗教方面的采访任务。他曾先后任产经新闻社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之职,1961年升任该报社出版局副局长。为了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于同年3月辞去了报社的职务。

1956年4月,司马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波斯的魔术师》,用的是司马辽太郎这个笔名,意思是他远不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1957年5月,他与日本作家海音寺潮五郎等人创办了同人杂志《近代说话》刊行会,他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小说《戈壁的匈奴》。自那以后,司马创作了许多历史小说,大多是些卷帙浩繁的鸿篇巨制,也写过不少有关日本历史和文学的评论以及散文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司马的创作题材从日本历史扩展到中国历史,写下了《汉风楚雨》、《空海的风采》、《项羽与刘邦》等长篇小说以及散文集《从长安到北京》。

司马自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曾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

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大抵取材于日本的战国时代、幕府末年以及明治维新初年这三个时期。在取材战国时代的人物和故事的小说中,比较著名的有长篇小说《窃国故事》、《新史太阁记》、《关原》、《城塞》和《丰臣家族》等;取材幕府末年的有《龙马行进》、《燃烧吧,剑!》、《新选组血风录》、《幕末》、《生活在世上的日子》、《花神》、《最后的将军》和《山岭》等;取材于明治初期的有《坂上之云》、《岁月》和《殉难》等。

司马喜欢描写大动荡时代的历史人物。他在《我的小说作法》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小说所需要的是历史上那种剑拔弩张、金戈铁马式的紧张时期,紧张得就如一根绷得很紧、即将断裂的弦。这样的历史紧张时期,可以看作一辆正从横里开过来的汽车,而我作品中的人物和他的人生则处在与疾驰中的汽车相交错的位置上,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和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我的工作。”也就是说,他喜欢把人物放在时代矛盾的焦点上来描写,这样便于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表现出来。

司马自有他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他称这种特有的小说技法为“俯瞰法”。他在《我的小说作法》里对此做了如下说明:“我常从高楼的顶上往下眺望。即便在平日住惯了的城市里,从上面看到的也是一番完全不同的地形和景物。变小了的人和车辆在其中行进。我喜欢从高处往下看事物。也就是说,在我看一个人的时候,我喜欢踏着楼梯的台阶来到大楼的顶上,从上面再一次窥视这个人。这比从同一水平面来看,别有一番情趣。……总之,‘看完整的人生’是很有趣的。”

司马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预见到身后的事。而历史小说作家则可以清楚地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他的命运以及他的存在与行动对后世的影响。他举例说:“如果写织田信长,任何粗心的笔者,总可以知道信长自身不曾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在京都本能寺为他的部将所杀的命运。而历史小说正是以这样的视角写就的。”

司马所说的“俯瞰法”以及“看完整的人生”,据译者理解,就是居高临下地看待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

司马根据自己的上述技法塑造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人物既有长处也有缺点,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无不如此。

司马对他所写的人物是非常熟悉的。日本著名评论家尾崎秀树在谈到这点时说:“司马对他所写的人物了如指掌。无论是坂本龙马、斋藤道三,还是织田信长……他都能与之交朋友。”“与历史上的人物交朋友并不那么容易。”“他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故事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因此他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仿佛都在我们眼前。就像我们谈论自己的伙伴那样,司马自如地谈论历史上的人物,好像他是他们的伙伴。”

关于同一个历史人物,往往有几种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记载或传闻。历史小说的作者往往是从中选取一条线索,舍弃其余的线索来从事创作的。在这种取舍中间正好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

司马的历史观中有一些积极的东西。从他的历史小说中可以看到如下几点:历史是变化的、发展的;战国时代、幕府末年的社会已经腐败,旧的封建制度必然要崩溃,新的社会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肯定那些旧秩序的破坏者和新秩序的建设者在历史上的功绩,歌颂历史上的这些英雄,并为他们中的某些人翻案,帮他们摘掉原来戴在头上的“恶人”的帽子。

司马的历史小说在日本拥有广大的读者,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一般读者的欢迎,而且为历史学家、文艺评论家们所称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以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司马的作品在客观上适应了战后日本人民要求推翻旧的秩序、探索新的秩序、建立新的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对经过了十五年战乱生活、正在埋头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日本人民起了启示和鼓励的作用。

二、司马通过小说这一形式,以他对日本历史的独特见解,叙述了日本中世纪至近代的为期数百年的历史。读者们从中可以得到生动而丰富的历史知识。

三、司马的小说,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往往包含着某些有益的教训和解决难题的办法。

四、司马把历史和现实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读者们从他的历史小说中既可以看到现代社会的面貌,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周围的人们。

五、司马的历史小说构思雄伟,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细节描写逼真生动,故事的展开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流畅。他特别善于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丰臣家族》一书所描述的是日本封建社会中的战国时代的故事。

距今约四百年前,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军人政权——室町幕府日渐衰落,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为“战国时代”。这期间,以本州中部岐阜城为根据地的织田信长异军突起,势力日益发展。织田信长想以武力统一日本,然而在大业未竟的时候,由于部下将领明智光秀的反叛,他丧生于京都本能寺。同是织田部下将领的丰臣秀吉以讨伐叛逆者明智光秀的名义,将大权掌握到自己手里,实现了统一全日本的伟业,并以大阪(现在的大阪)为中心,建立了丰臣政权。这一政权在结束乱世、统一全国以及实行某些政策方面,具有进步意义。然而它对外穷兵黩武,两次出兵侵略朝鲜;对内横征暴敛,穷奢极侈,使经过长期战乱的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从而失去了民心。丰臣秀吉死后,权力转移到了丰臣政权的首席大臣德川家康手里。家康移都江户(现在的东京),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三个幕府政权,即江户幕府。

《丰臣家族》所写的,是在日本历史上实现了统一全国伟业的丰臣秀吉及其几个亲属的故事。它最早连载于《中央公论》杂志上,1973年出版了单行本。全书由九个短篇组成。由于所写的都是丰臣家族的事,相互有联系,因而这九篇故事既是独立的短篇小说,又可以当作描写丰臣家族兴衰史的长篇小说来读。

在封建社会里,权力是掌权人——皇帝、将军和各路诸侯——的私有物,即所谓“家天下”。丰臣政权是丰臣秀吉及其家属的私有财产。因而,小说中所说的丰臣家、织田家或德川家,既是指他们的家庭、家属,也是指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或拥有的势力。为此,《丰臣家族》既是丰臣秀吉及其几个亲属的故事,也是丰臣政权的兴衰史。

本书的构思有其独到之处:在横的方面,九篇故事中所着重描述的十个人物,都与丰臣政权的首脑丰臣秀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从纵的方面来看,每篇故事都对主要人物的一生做了有头有尾的描述,巧妙地将其长达数十年的生涯压缩在短短的篇幅里,而并不像一般的短篇那样,仅仅截取人生长河中的一段或几段、一个或几个场面。作者从人物的一生中摄采了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例,加以探讨、渲染,赋予每个人物以特定的个性和使命。  作品对人物的描写,贯彻了作者看待历史人物的“俯瞰法”、“看完整的人生”的主张。例如,在作者笔下,丰臣秀吉既是一个实现了统一日本伟业的英雄,也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的人物,他千方百计、煞费苦心地要使自己掌握的权力成为丰臣家世袭的天下,以致最后陷入了昏庸。

作品所描述的虽然没有什么离奇的情节、惊险的场面,毋宁说都是些常见的、容易理解的故事,然而读来不仅使人感到亲切、有趣,而且有不少发人深省之处,对于我们理解日本的封建社会——生活在那个社会的人,他们的思想、风习、趣味、爱好等,会有不少裨益。

译者在日本工作期间,曾有机会于1980年秋天到大阪市司马先生府上拜访过先生,受到先生亲切接待。司马先生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感情,曾多次访问过中国。司马先生时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对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甚是热心。司马先生要我向中国的读者转致问候。《丰臣家族》是我国翻译出版的司马先生的第一部小说。这个译本的出版,如果能在加深我们对日本的了解方面起一点作用,将使译者感到十分喜悦。由于译者水平有限,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译者

1982年6月于日本京都

书评(媒体评论)

日本一代名人丰臣秀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善于吸收众人的智慧。不但是盟友的,连敌人的智慧他也吸收,终于因此而赢得天下。

——日本企业家 松下幸之助

司马辽太郎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故事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因此他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仿佛都在我们眼前,就像我们谈论自己的伙伴那样。

——著名文学评论家 尾崎秀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丰臣家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司马辽太郎
译者 陈生保//张青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86046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4191057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13)第55号
版权提供者 Midori Fukud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