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陈寅恪往事)
内容
目录

自序读懂了陈寅恪,就读懂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史

第一章 治学之路

 一 陈氏文化圈

(一)书香世家

(二)幼承家学

 二 负笈远游

(一)走出国门

(二)欧美留踪

(三)“读书种子” 

第二章 清华岁月

 一 初入清华

 二 为人师表

 三 哲人其萎

 四 初探硕果

(一)勤勉治学

(二)后来居上

第三章 万里烽烟

 一 北平沦陷

 二 漂泊无依

 三 应聘牛津

 四 浩然正气

 五 转徙西南

(一)流寓桂林

(二)执教成都

(三)再进清华

 六 再探硕果

第四章 康乐风雨

 一 岭南定居

(一)留在大陆

(二)四辞返京

 二 “国宝”礼遇

 三 事出有因

 四 风雨袭来

第五章 桑榆暮景

 一 风雨过后

 二 外地来客

(一)政要来访

(二)最后一面

(三)两位学生

 三 出版风波

 四 在劫难逃

 五 身后之事

 六 三探硕果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吴定宇编著的《守望(陈寅恪往事)》回溯陈寅恪往事,展现他非同寻常的求学经历、艰苦的治学生涯、独特的治学方法、终身守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嶙嶙风骨和难以企及的学术成就。

全书从大量的历史细节中,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陈寅恪,解开了长期笼罩在他身上的种种谜团,诸如:他的文化性格的形成;各个时期所做的文化选择;婚姻及家庭生活;进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始末;究竟通晓多少门外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如何形成;受聘牛津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原因;香港沦陷后如何坚守民族气节以及如何脱险;与梁启超、王国维、吴宓、胡适、傅斯年、陈垣等民国文化名人的交往;如何奖掖、扶持劳干、周一良、邓广铭、蒋天枢、季羡林、唐长孺等学人;与国、共两党高层人物的关系;同郭沫若、杨荣国等人之间的学术分歧;1949年为何留在大陆及以后所受到的“国宝”待遇;斯大林是否读过他的著作;“四辞”进京之邀的经过;1949年以后的出版风波,1958年受到的政治冲击及其弟子们的不同表现;在“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受的迫害;与叶恭绰、瞿蜕之、龙榆生、朱师辙等“边缘学者”的交往;其终生的学术遗憾及其原因……

全书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揭秘显隐,澄清坊间一些似是而非、可爱不可信的传闻,并从陈寅恪一代人的遭遇,展示出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一代中国学人的命运。可以说,读懂了陈寅恪,就读懂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

编辑推荐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九江修水县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吴定宇编著的《守望(陈寅恪往事)》在翔实的文献史料基础上,立体地、多层次地展现新旧社会嬗替时期,陈寅恪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动和中外文化的迅速整合,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痛苦与不安,及其所作出的文化选择。读懂了陈寅恪,也就读懂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陈寅恪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定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8297
开本 16开
页数 5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6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58
CIP核字 2014216054
中图分类号 K825.81=72
丛书名
印张 3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