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等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理论指南和实践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和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作出了深刻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回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丛书”收录的十部著作分别从历史道路选择、改革开放成效、文化传承影响、体制活力激发、中国特色保持、国际角色定位等众多层面全方位地解读和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这本由罗克全编写的《平等中国》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由罗克全编写的《平等中国》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丛书”其中一册。

《平等中国》收录了“三民主义”的追求、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就是文明的历程、小康社会的实践、共同富裕的实现、权利准则、生活准则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平等:人类的梦想

 一、梦想的升起

 二、追梦的脚步

 三、梦醒的时代

第二章 平等:社会准则

 一、价值准则

 二、权利准则

 三、生活准则

第三章 平等:国人的追求

 一、清末志士的追求

 二、“三民主义”的追求

 三、社会主义的追求

第四章 平等:中国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的目标

 二、小康社会的实践

 三、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五章 平等:未来的展望

结语

丛书后记

试读章节

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人类社会,不管是生产资料的集体占有、人们共同协作生产,还是劳动产品的平均分配,由于生产仅仅能够满足最低生活水平,所以人们都处在平等的状态。但在父权制的社会中,生产工具改善,劳动效率提高,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有了较大发展,虽然没有独立于生产部门的商人阶层,但最初的商品交换活动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仅能够维持生存需要的产品开始出现剩余,生产活动也由原来的集体劳动变为现在的以父权制家族为单位进行,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交换时,氏族首领便利用职权,将他们经手的东西转变为首领家庭的私有财产,因此私有制的出现和父权制的形成密不可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氏族内部必然会产生阶级和阶级压迫。氏族首领凭借手中的特权不断地将共有的财产私有,不断地积累财富,变为富人,而原本可以分得较多财富的氏族成员却由于首领对财富的不断私有变得贫穷,“同一氏族内部的财产差别,把利益一致变为氏族成员之间的对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191页)而且,原始社会初期的发展历史不存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但是,随着原始社会后期私有财产的出现,部落首领特权的形成,他们开始从私欲出发,大肆发动以掠夺财富和奴役其他部落为目的的战争。就这样,氏族首领成为奴隶主,氏族贫困的成员以及战争俘虏沦为奴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阶层的分化,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将平等和稳定的社会彻底打破。

中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开始出现私有制,正是在这种私有制的推动下,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出现,原本的平等状态成为人们的梦想。这是人们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梳理出的人类平等梦想的打破,除此之外,人的本性也应该被当作重要的原因。研究人的本性可以首先将人类生活的历史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两个阶段。在社会和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按照适合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不断发展,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本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

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无论在肉体还是精神上都与动物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从生理方面看,自然人是一切动物中构造最为完善的动物。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动物中,通过观摩和模仿动物的技巧,从自然界获得自然物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一般的动物都有其固有的本能,而自然人虽然没有固有的本能,但却能通过学习逐渐获得各种动物的本能,这种学习能力正是人相对于一般禽兽而言的强大优势。自然人通过这种强大的优势,训练自己以防御和攻击为主要目的的能力,用以制服其俘获物或避免被其他动物攻击,这是自然人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从精神方面看,自然人与禽兽的区别是多方面的。自然是禽兽的唯一原动力,它们总是受自然界的支配,而人由于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自然支配着一切动物,禽兽对这种支配只是服从,而人则认为自己有服从和反抗的自由。人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质,即人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借助于各种环境的影响,能够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而且这种能力既存在于个人身上,也存在于整个人类中。自然人与处在社会状态下的文明人相比,由于自然人是孤立、自由的,不具有社会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经济和道德上的关系,这样他们也就没有善恶之分,只是天然地具有怜悯心和自爱心。(《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自然人和一般动物以及文明人的区别,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是自由的、平等的:经济方面,生产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人们通过各自学习到的能力仅能够从自然界获取食物保障基本生活,没有多余的物质要求,没有剩余也就没有“你的”“我的”观念;政治方面,由于人们彼此孤立地生活,没有建立相互关系,也就没有阶级和等级的差别,没有天生是奴隶和主人的差别,也就不存在服从和被服从、奴役和被奴役的现象;在道德方面,人们天然地具有怜悯心和自爱心,除了争夺食物外,很少会发生争执,因此人与人处于和平的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在真实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不会存在人们之间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发展阶段,也不会存在摆脱一切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自然人,任何自由和平等都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作为前提。这里之所以假设出一种自然状态,是为了把它作为社会状态的对立物,更单纯地从人性方面说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自然状态虽然适合人类的本性,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会由低级向高级状态不断发展,这种不断发展从人性方面看,是人类自身发展必然的历史进程。人们具有独特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和理性潜在的能力,在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积累劳动技能和谋生方式,不断地满足自身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P6-8

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理论指南和实践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和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作出了深刻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回答。讲话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发展的理论成果,是进一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因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理论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方位地反思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角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需要按照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地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回顾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时,尤其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最为重大的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中国社会的成功发展,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别无选择。当前,在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评价中,出现了各种歪曲历史的思想和言论,有人甚至通过否定中国近代历史、否定改革开放的历史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历史经验提示给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需要按照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地反思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效益增长、民主政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国际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进入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要啃硬骨头”。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不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不规范等仍然是未来中国深化改革的制约性因素。诸如腐败问题、贫富不均、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社会思潮多元化,不同利益阶层价值观冲突等思想领域里的纷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如何实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发展?如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深刻反思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从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第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需要按照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地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是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当前,全国人民要以中国梦为共同理性,凝聚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当然,梦想并不只是彼岸的“空中楼阁”,而是要把它脚踏实地地落实在具体的各项事业当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深刻地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探索实现中国梦的理论、道路和制度。

正是为了深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的中青年理论专家,分别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不同维度,集中精力,编写了十部阐释思想明确、理论性与通俗性并重的专著。这十部著作分别从历史道路选择、改革开放成效、文化传承影响、体制活力激发、中国特色保持、国际角色定位等众多层面全方位地解读和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期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丛书的出版,能够在国内学术界激起良好的反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乃至吉林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系列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也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一步添砖加瓦,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力量。

后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为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中青年学者,集中精力,阐释思想明确、理论性与通俗性并重的专著,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参加本系列丛书撰写工作的分工情况如下:《复兴中国》(王文奇博士)、《富强中国》(纪明博士)、《幸福中国》(吴宏政教授)、《和谐中国》(聂长久副教授)、《民主中国》(梁伟锋博士)、《文明中国》(王成博士)、《平等中国》(罗克全教授)、《道德中国》(王为全教授)、《法治中国》(韦洪发副教授)、《风范中国》(王勇博士)。

这十部著作将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视角,解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畅谈学习体会。《复兴中国》主要阐释中国近代以来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到繁荣昌盛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富强中国》主要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道路选择,通过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改革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幸福中国》主要阐释构成中国人幸福生活的几大重要因素以及国家在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的一系列物质基础与社会基础,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和谐中国》主要阐释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民主中国》主要阐释中国民主制度的发端与完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优势,包括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农村选举制度等。《文明中国》主要阐释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明不仅深嵌于国家发展的肌理之中,也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群体心理之中。《平等中国》主要阐释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平等而自由的社会,追求平等是人类建设的目标,中国社会一直致力于追求平等的社会。《法治中国》主要阐释在当今是法治社会,法治化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道德中国》主要阐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风范中国》主要阐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风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一直坚持和平理念,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为缔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断奋斗。

本套丛书的撰写与研究得到吉林大学的高度重视,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胜今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办、社科处等职能部门都给予大力衷持,吉林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为本套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努力。当然,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不足甚至错误可能都会存在,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以此套丛书的出版为起点,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解读和研究。

韩喜平

2014年于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等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克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725126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4260717
中图分类号 D2-0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6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13:25